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3、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9、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3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

32、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01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观点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共事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真诚,不虚伪。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论语诗经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背诵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2、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道不同,不相与谋。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2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 3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1-30为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内容,31-55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有:同“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

论语、诗经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高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高三语文学案 论语·诗经名句背诵 编制:张明国 注意:只是背过不能得分,必须每个字写正确才能得分。 说明:已排除山东近六年考过的诗经·论语中的句子。所列为常见和其它省市考过的名句。 高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高考必背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论语》名句及译文

《论语》名句解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100_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3篇精选(最新)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哀乐相生〗成语典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 〖兵不逼好〗成语典故: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 〖拔萃出类〗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百福具臻〗成语典故: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 〖博古通今〗成语典故: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拔类超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不劳而获〗成语典故: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 〖不能赞一词〗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能赞一辞〗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不切实际〗成语典故: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 〖不请自来〗成语典故:老聃迎着说道:‘刚正想来访你,你已不请自来,省却我们许多脚步。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五回 〖辨日炎凉〗成语典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列子·汤问》 〖不识东家〗成语典故:“不识东家丘”的略语。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抱痛西河〗成语典故: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从古诗词和诗经论语中为宝宝起名字

从古诗词和诗经论语中为宝宝起名字 丫丫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53343054.html,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收藏目录[显示] 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 用古代诗文中的典故起名 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这就为我们取名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中的典故取名的例子很多。如: 1.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 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2. 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3. 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4. 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5. 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 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7. 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8. 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9. 嫣然、香飞——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10.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11.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12.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13.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14.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5.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16.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17.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18.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论语经典名句集锦(整理)

论语经典名句集锦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论语》vs《诗经》古人的必读书

《论语》VS《诗经》——古人的必读书 《论语》VS《诗经》 《诗经》与《论语》可以说是先秦文学的典范。《论语》记载圣哲言行,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宝典,更是指导后世文人学子修身治学的教科书。《诗经》为中国古代诗歌之滥觞,堪称记录先秦社会人文风情的“百科全书”,奠定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直到今天,学界对这两部著作仍然给予高度关注,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学习与研究价值。体现在中学教育阶段——你看每年的中高考的名句默写都会有这 两部著作的身影,它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有时间的话,小编推荐大家好好读读这两本书,篇幅不长,但绝对让你获益匪浅。当然,没时间的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两本著作中经常出现在考试名句默写中的句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孔子说:“由啊,教给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译: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译:凡是自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015年高考论语40句_诗经20句名句默写及答案

《论语》40句 一组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小人喻于利。 ④子曰:“《诗》三 百,,曰:‘思无邪’。”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⑥子曰:“, 可以为师矣。” ⑦学而不思则 罔,。 ⑧,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不知其可也。” ⑩,必有邻。 二组 ①,粪土之墙不 可圬也。 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 其行;今吾于人也,。” ③,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④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⑤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 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然后君子。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⑧,仁者乐山。 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⑩,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三组 ①其为人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②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君子坦荡荡,。 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 ⑥,不谋其政。 ⑦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⑧,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子曰:“岁寒,。” ⑩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四组 ①己所不欲,。 ②,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③,;言不顺,则事不成。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⑤,必先利其器。 ⑥,必有近忧。 ⑦子曰:“,不相为谋。” ⑧,则安之 ⑨益者三友,。,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⑩,鲜矣仁。 第五组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2007 ②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2008 ③子曰:“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2009 ④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2010 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2011 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2012 《诗经》20句 第一组 ①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②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③它山之石, 。《诗经·小雅·鹤鸣》 ④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⑤ ,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⑥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⑦靡不有初, 。 《诗经·大雅·荡》 ⑧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⑨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⑩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第二组 ①投我以木桃, 。《诗经·卫风·木瓜》 ②如切如磋, 。《诗经·.卫风·淇奥》 ③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诗经·邶风·击鼓》 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诗经·小雅·鹿鸣》 ⑤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⑥ ,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⑦彼采葛兮, ,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⑧ ,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⑨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⑩ 岂曰无衣?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论语》 40名句答案 ①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君子喻于义 ④一言以蔽之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温故而知新 ⑦思而不学则殆 ⑧知之为知之 ⑨人而无信 ⑩德不孤 ①朽木不可雕也 ②听其言而观其行 ③敏而好学 ④朋友信之 ⑤不贰过 ⑥文质彬彬

《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易经》《老子》《左传》《史记》《说苑》国学名句汇编

《诗经》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3.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4.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1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1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5.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论语》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论语·学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3.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17.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18.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1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诗经、论语、孟子名句

《论语》名句补充 1.巧言令色,鲜矣仁。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8.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孟子》名句补充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2.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荀子》名句补充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26.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老子》名句补充 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9.治大国,若烹小鲜。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庄子》名句补充 3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4.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诗经》名句补充 3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卫风·硕人》 3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国风·周南·汉广》 3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bīn)风·七月》

《论语》句子摘出——理想之道

理想之道 1.5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道:同“导”,治理。 千乘(shè nɡ)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 经算不上大国了。 千乘, 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 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 敬事:认真对待国家大事。 人: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这里是狭义的用 法,与下面的“民”呼应。 【大意】 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 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 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 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 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 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 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 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 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 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 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
1

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且介亭杂 文二集·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 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为政第二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 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 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理想之道2.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诗》三百: 《诗经》有305篇,人们常用“《诗》三百”这一整数的说法来指 代《诗经》 。 蔽(bì ) :概括,包盖。 【大意】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 《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 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论 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理想之道2.4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学案2:《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一、《论语》中的名句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