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vs《诗经》古人的必读书

合集下载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1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1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不可错过哟。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3、《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4、《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最好的十篇古文

最好的十篇古文

最好的十篇古文古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辉煌。

通过阅读古文,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最好的十篇古文,以期能够带给您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1.《论语》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代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学而篇》、《为政篇》等都言简意赅,道出了古人对待学习和做人的深刻思考。

2.《孟子》孟子:《孟子》是反映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思想的著作。

其中,《尽心篇》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倡导以仁义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3.《庄子》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其中,《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章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4.《楚辞》屈原:《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诗歌作品,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以其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而闻名。

5.《史记》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内容详实而全面。

其中,《太史公自序》以独特的史家角度叙述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缘由和立意。

6.《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宏大画卷。

7.《诗经》诸子百家:《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近300首歌曲、赋诗等多种体裁。

这些古老的诗歌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思考。

8.《论衡》王充:《论衡》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王充的著作,被誉为“古文辞赋之精华”。

其中,《充虚篇》以独特的观点揭示了人生的虚妄与无常。

9.《陶渊明集》陶渊明:《陶渊明集》是中国古代农民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其中《归园田居》以其深情、质朴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

10.《老子》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以简洁、深邃的语言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

其中,《道德经》以其哲学性和启示性被广泛传诵。

以上便是最好的十篇古文,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必读的书籍排行榜

中国必读的书籍排行榜

中国必读的书籍排行榜1.诗经诗经是一部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的311篇诗歌中其中6篇为笙诗,而这部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的儒家经典绝大部分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却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诗歌总集。

2.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由老子所著的共分为上下两篇的先秦诸子分家前的哲学作品,也是共81章,记载着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内容、包含广阔,有着万经之王美誉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3.论语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撰而成的中国儒家经典语录文集,是体现出孔子及儒家学派伦理思想、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的20篇共计492章的儒家经典书籍。

4.史记史记是一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二十四史之一,是记载着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这部二十四史之首还与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5.周易周易是由经和传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中国先秦时期传统典籍,是一部反映着中国传统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理论根源的传统经典之一,据传是由周文王姬昌所作,是对中国数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领域都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

6.庄子《庄子》这本书又被称为《南华经》,是一部反映着庄子批判哲学、艺术、美学等思想观点的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也是与《老子》和《周易》并称的三玄之一,这部反映着哲学、人生、社会、艺术、人生、宇宙生成论等多方面内容的书是中国文学的杰作典范。

7.孟子孟子是一部由战国中期的孟子、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著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与大学、中庸和论语并称的四书之一,目前现存的孟子共七篇十四卷二百六十章,记载着孟子及其弟子政治、教育、哲学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8.左传《左传》的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是与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的春秋三传,也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具体史实,说明《春秋》纲目的先秦散文代表著作,是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独立撰写而成的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十大古文名篇

十大古文名篇

十大古文名篇古文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其中不乏千古传世之作。

这些古文名篇以其独特的风格,独到的观点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人。

本文将介绍十大古文名篇,通过对这些名篇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第一篇:《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之一。

它以语录的形式展示了孔子的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它以简洁深邃的语言探讨人的道德行为、社会政治等诸多问题,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诞和虚无。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论衡》《论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辩证性著作,作者为刘向。

它通过提出辩证思维的概念,探讨了自然、人物、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众多领域的辩证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开山之作。

第五篇:《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传承下来。

它围绕人的性善论述了道德修养、政治理念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仁政”、“民主”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六篇:《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它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神话故事为基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西游记》融入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和社会批判。

第七篇:《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开山之作,也是世界史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史料,详细记载了从上古时代到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各个朝代的帝王之世。

《史记》不仅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文经典书籍

古文经典书籍

古文经典书籍
古文经典书籍是指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著作,这些书籍对于了解古代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文经典书籍:
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2.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3.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

4. 《老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老子所著,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念。

5. 《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庄子
及其门徒所著,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6.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这些古文经典书籍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应当熟读的中国古文

你应当熟读的中国古文

熟读中国古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应当熟读的中国古文:
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孔子的许多重要思想和理念,如“仁爱”、“礼义”、“中庸”等。

3.《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它包括了老子的思想和哲学,如“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

4.《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外交、政治等方面的历史事件。

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5.《庄子》:《庄子》是庄子所著,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之一。

它包括了庄子的思想和哲学,如“齐物论”、“逍遥游”、“养生主”等。

6.《孟子》:《孟子》是孟子所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它包括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如“性善论”、“民本思想”、“仁政论”等。

7.《韩非子》:《韩非子》是韩非所著,是中国古代法家著作之一。

它包括了韩非的思想和理论,如“法、术、势相结合”、“以法治国”等。

以上这些古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熟读这些古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最著名的十大必背古文

最著名的十大必背古文

最著名的十大必背古文【实用版】目录1.必背古文的重要性2.最著名的十大必背古文的列表3.每篇古文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4.学习这些古文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一、必背古文的重要性】古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学习和背诵古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先人的思想和智慧。

在众多古文中,有十篇被誉为必背古文,它们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都举足轻重。

【二、最著名的十大必背古文的列表】1.《论语·学而》2.《孟子·告子上》3.《庄子·逍遥游》4.《道德经》5.《诗经·国风·周南·关雎》6.《左传·僖公二十六年》7.《史记·陈涉世家》8.《庐山谣》9.《滕王阁序》10.《岳阳楼记》【三、每篇古文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1.《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导,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

2.《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的对话,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主张人性本善。

3.《庄子·逍遥游》:庄子阐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追求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

4.《道德经》:道家经典,作者为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道、德、无为、虚无等概念。

5.《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诗经》中的第一篇,歌颂爱情和婚姻的美满。

6.《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僖公与管仲的对话,论述国家的治理之道。

7.《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讲述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众对压迫统治的反抗精神。

8.《庐山谣》: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歌颂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9.《滕王阁序》:唐代王勃创作,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10.《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创作,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心忧天下的情怀。

十本古书,中国人必读经典

十本古书,中国人必读经典

十本古书,中国人必读经典一、《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论语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凡关心吾中华民族之生命前途,必连带关心及于吾民族文化之传统。

凡关心吾民族文化传统者,又必关心及于吾古圣先师之孔子。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60岁,都读《论语》40遍到100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钱穆读《论语》,还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是这么一个人,读了《论语》之后就变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你读了《论语》之后还是原来那个人,表示你没有把《论语》读到脑子里头。

——朱高正(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二、《孟子》:教你如何激发斗志《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

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

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三、《道德经》:大气做人,小细做事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很多人时常感叹自己不懂得与他人相处,老子也曾有感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于是悟出了大气做人的三个主张,即“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这一切,说的就是要大气做人。

大气做人,若懂得了甘为居下,谦虚不争,委曲求全,则心胸也就自然开阔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更美好了。

这对于现代来说,特别是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的时代,老子的大气思想,无非对我们在为人处世中颇有指导借鉴意义。

四、《庄子》:心无旁骛专注于一件事,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两件事: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不在乎,并非是对人生的放任,而是因为有更值得在乎的东西。

“乘物游心”,典出《庄子·人世间》,所谓乘物,就是脱出凡尘俗世,而游心,就是顺其自然,获得精神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VS《诗经》——古人的必读书《论语》VS《诗经》《诗经》与《论语》可以说是先秦文学的典范。

《论语》记载圣哲言行,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宝典,更是指导后世文人学子修身治学的教科书。

《诗经》为中国古代诗歌之滥觞,堪称记录先秦社会人文风情的“百科全书”,奠定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精神传统。

直到今天,学界对这两部著作仍然给予高度关注,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学习与研究价值。

体现在中学教育阶段——你看每年的中高考的名句默写都会有这两部著作的身影,它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如果有时间的话,小编推荐大家好好读读这两本书,篇幅不长,但绝对让你获益匪浅。

当然,没时间的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两本著作中经常出现在考试名句默写中的句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篇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译: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孔子说:“由啊,教给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译: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译: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译: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译: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

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译: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译: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译: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

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译: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

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

(反:类推)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译:一个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啊。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译: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译: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译: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用发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译: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必须使别人通达。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译: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

追:补救,挽回)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译:君子不善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译: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译: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译: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有三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诗经》篇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此生拉着你的手永结美好,与你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魏风.硕鼠)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

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怜。

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19、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2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