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2x3
肺癌患者中西医诊疗要点

肺癌患者中西医诊疗要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男性易患恶性肿瘤。
中医学原无肺癌病名,现亦称“肺癌”,也可从“肺积”等进行辨证。
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肿块。
(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史、致癌职业接触史、电离辐射、肿瘤家族史。
另外,或有结核史、病毒感染史、慢性肺部疾病史等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症状(1)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气急、喘鸣、胸痛、发热、体重减轻。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胸闷,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膈肌麻痹,心包及胸腔积液,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压迫征等。
(3)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锁骨上、颈部等淋巴结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癫痛发作,往往是颅内转移的表现。
肩背痛、下肢无力、膀胱或肠道功能失调,应高度怀疑脊髓束受压迫。
肝转移时有肝大、肝区疼痛、黄疸及腹水。
(4)肺癌的肺外表现:少数肺癌病例,由于肺癌产生内分泌物质,使用于人体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又称副癌综合征。
这些症状体征表现于胸部以外脏器,不是肿瘤直接作用或转移引起的,它可以出现于肺癌发现前后。
常见的有:①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多见于非小细胞肺癌,也见于胸膜间皮瘤和肺转移瘤,表现为杵状指及肥大性骨关节病变,受累关节肿胀、压痛,长骨远端骨干的X线显示骨膜增厚,新骨形成。
肿瘤切除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肿瘤复发又可出现。
②神经肌肉综合征。
可发生于各型肺癌,但多见于小细胞癌。
为非转移性神经肌肉病变,可发生于肺癌出现前数月甚至数年,发生原因不清。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肺癌病患的症状,但其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肺癌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诊断根据中医理论,肺癌是由于体内的痰热郁滞、气血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的诊断方式较西医更加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质,以及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
下面是常用的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情况,辅助判断肺癌的发展程度和体质情况。
2.闻诊:通过闻取患者身上的气味,判断体内是否有湿热痰浊等问题。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发病的过程、症状、疼痛情况等,综合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判断气滞血瘀、津亏燥热等证候。
综合以上诊断方法,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和体质,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增强患者的免疫力,缓解治疗的副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川贝母、葶苈子、苦杏仁等具有化痰止咳、止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咳嗽、咯血等症状。
中药的用法通常是煎煮服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每日分次服用。
中药治疗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要耐心坚持。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肺癌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起到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017版CSCO肺癌指南

2017版CSCO肺癌指南2017 年4 月22 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CSCO 副理事长、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程颖教授就《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7 年更新版进行了解读。
那么,2017 版《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中究竟更新了哪些内容?又是基于哪些证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影像和分期诊断部分、病理学诊断部分以及随访部分,内容没有变化。
分子分型部分的更新在基本策略中,非鳞癌除了EGFR 和ALK 融合基因检测外,新增加了耐药后行二次活检对继发耐药T790M 进行检测,不能行组织学检测的患者可行血液ctDNA T790M 检测(I 类证据)。
可选策略中,增加了ROS1 融合基因RT-PCR 检测(从IIA 类提到IB 证据)。
更新ROS1 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吴一龙教授牵头的东亚ROS1 阳性患者的II 期研究,入组127 例病人,其中中国患者74 例,使用RT-PCR 方法,阳性患者使用克唑替尼治疗。
其中CR 14 例,PR 74 例,ORR 69.3%,PFS 13.4 个月,ROS1 成为克唑替尼治疗有效的第二个分子类型。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的综合治疗部分的更新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更新(1)不可手术的IIIA 或IIIB 期NSCLCPS 0-1 者新增加了同步放化疗证据。
证据来自于王绿化教授的III 期研究,比较依托泊甙/ 顺铂和紫杉醇/ 卡铂同步放化疗随机对照研究,3 年OS 率分别是41.4% 和26.0%,因此推荐依托泊甙/ 顺铂为IIIA 或IIIB 期不能手术患者的优选同步放化疗方案。
(2)IV 期EGFR 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PS 0-3 分者,按照上市时间,在基本策略里推荐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其中阿法替尼是今年增加的证据。
可选策略里,PS 0-1 分者增加了联合化疗循证医学依据。
此推荐基于JMIT 研究,EGFR 突变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培美曲塞,PFS 达到近16 个月。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摘自<吉林中医药>2017年9月刊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1 肺郁痰热型症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
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
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 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
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
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
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 阴虚痰热型症见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
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 气阴两虚型症见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
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
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望面色和舌脉诊法在肺癌的辨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患肺癌后神色变化不甚者,一般预后较好;如面色暗晦、面黧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若颜面无华,汗出如油,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
颜面浮肿,甚则一侧上肢浮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水湿停聚于肺。
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剧化而加重。
舌脉的变化反映了体内病变。
舌苔厚腻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为腑实,需泻大肠而通肺气。
舌暗,舌绛或青紫,舌脉粗张,为瘀血,可能与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有关。
肺癌诊脉中,滑主痰湿,弦主气滞血瘀,细主虚,数主热。
治疗肺癌中药方

治疗肺癌中药方四君子汤加味:组成:生晒参15g 黄芪25g 白术12g 茯苓12g 灸甘草6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藤梨根12g 莪(e)术12g 陈皮15g 功效:益气扶正、消毒化瘀。
主治:初、中期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1~2月。
加减:如发热加金银花、黄连、知母、青蒿:;咳嗽加百合、紫菀、川贝母;腹水加猪苓、泽泻、大腹皮;胸水加葶苈子、龙葵;食欲不振加山楂、谷麦芽,;疼痛加延胡索、徐长卿、姜黄等。
药方解释:方中用中药四君子汤合黄芪益气健脾、扶正抗癌、提高免疫功能;半枝莲、白蛇花舌草、藤梨根清热解毒、消瘤散结;莪术血中气药,功善活血化瘀,又有抗癌作用;陈皮理气健胃、祛湿化瘀。
全方三因兼治,扶正祛邪,合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使部分病人获得近期疗效。
点评:正不胜邪,重剂攻伐,不仅无疑期虚,反而徒增其害,因而熊老师在治疗癌症时往往是治瘤不拘瘤,抓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仍重在扶正,尤其对初中期肺癌,往往根据辩证虚实之所在,一扶正为主,佐以驱祛邪,而不用或少用、轻用攻伐之品。
本方即为据此学术思想而设。
润肺散结汤:组成:人参10g 海浮石30g 麦冬15g 半夏12g 百合12g 生地黄20g 栝楼15g 玄参12g 穿山甲10g 鳖甲20g 生牡蛎30g 白英30g 灵芝10g 灸甘草10g功效:益气养阴、润肺散结。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痰浊泛肺所致肺癌,症见咳嗽气急,咽喉不利,浊唾涎沫,胸痛发热,或痰中带血,舌红而干,苔少或花剥,脉虚数。
加减:咳嗽甚者加天葵;气喘严重,短气不足以息加蛤蚧(ge jie);胸痛难忍者加薤(xie)白;痰中带血者加用青黛、海蛤壳粉;咽喉不利甚者桔梗;发热者加知母。
药方解释:方中用人参、灵芝补益元气;冬麦、玄参、生地黄、百合养阴润肺;半夏、栝化痰、理气、胸宽;鳖甲、生牡蛎、海浮石软坚散结;穿山甲、白英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灸甘草调理和诸药。
肺癌(非小细胞肺癌,IIIb-Ⅳ期)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对症处理
主要 □入院介绍 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ຫໍສະໝຸດ □无 病情1. 变异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参照肺癌中医诊疗方案)
□调整中药处方 1—2 次
诊 □书写病历
□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录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
疗 □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治疗 相应的治疗措施
工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 方案及日期
□上级医生查房,根据病情调整
作 及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期间注 治疗方案
标准住院日≤21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____年___月___日 时间
(第 1 天)
____年___月___日 (第 2 天)
____年___月___日 (第 3~14 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主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要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肺癌(非小细胞肺癌,IIIb-Ⅳ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IIIb-Ⅳ期)的患者。 一、肺癌(非小细胞肺癌,IIIb-Ⅳ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CD-10 编码:C34.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 201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中的相关内 容。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2015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 年版)”。 肺癌临床常见证候: 气阴两虚证 肺脾气虚证 肺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 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癌肺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2.临床分期为 IIIb-Ⅳ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中医辨证论治肺癌

中医辨证论治肺癌肺癌一般表现为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急、发热,或伴消瘦、疲乏等。
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
癌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
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并应适当配伍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有重要意义。
既病之后加强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病的康复。
瘀阻肺络证候主症: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痹阻于肺。
治法:行气活血,散瘀消结。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甘草、白花蛇舌草痰湿蕴肺证候主症:咳嗽咳痰,气憋,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胸闷胸痛,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证机概要:脾虚生痰,痰湿蕴肺。
治法:健脾燥湿,行气祛痰。
代表方: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瓜蒌、薤白、半夏、白术、桔梗、杏仁阴虚毒热证候主症: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或数大。
证机概要:肺阴亏虚,热毒炽盛。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医肺癌诊疗方案

肺癌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肺癌病西医病名:肺恶性肿瘤(ICD-10 编码:C34.901)【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二)西医诊断标准:(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I)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