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诊疗规范
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近几年来应用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新药新剂型等方法治疗肺癌均有一定的进展,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靶向消瘤疗法”,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肿瘤治疗中“一药治百病、一方治百病”的僵化思维模式,以“辩证施治”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病人,一人一方、一症一药,不同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专病+专方+专药”核心机理。
君药肺癌专方剂针对性治疗肺癌,达到有效控制癌灶并减轻肺癌症状,臣药益肺消癌丸、消癌口服液主要可以强化治疗肺癌效果,同时有效控制血液淋巴转移并达到治疗全身其它转移癌灶的作用;佐药扶正固本药物作用在于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填精生髓.既可以提高患者自身对抗癌细胞的能力,同时有效治疗晚期患者气血两亏引起的头晕,消晕,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恢复元气、减轻痛苦的作用。
通过以上系列用药使药物可直达癌肿表面,附着在肿块上面,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
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命。
肺癌晚期可以治愈吗,对晚期患者而言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服用中药治疗可能比西医治疗效果好。
采用辩证方法中医能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
肺癌的治疗分别采用滋阴生津、益气健脾、益气养阴、滋阴温阳等方法,并与化痰软坚、理气化瘀、清热解毒等抗癌药物一起配合使用。
主要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找经验丰富、可靠的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贸然相信江湖医生或者乱用偏方。
1.吸烟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
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2.职业和环境接触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
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
肺癌中医治疗

• 中医肺癌患者的咳嗽症状,仅用镇咳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分清咳嗽 原因对症下药是缓解症状的关键。如果是因为肺部炎症而引起的咳嗽, 可以运用抗生素消炎即可;若是因为肺部的癌细胞排出的癌毒刺激肺部 组织所引起的咳嗽,则需通过中医辩证用药才能有效控制咳嗽。 • 少量的胸水可暂时不用考虑,在服用中医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系列药物 同时,胸腔积液会随着病因祛除而慢慢消退;如果胸水量大,影响生活 质量可在抽水后胸腔注射白介素-2,提高免疫力。 • 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发热可能有两种病因,一是肺部有炎症,只要用 些抗生素即可退烧;二是癌性发烧,是因为肺部癌细胞快速生长繁殖, 排出的癌毒刺激肺部组织,而引起的发烧。抗生素和退烧药对癌性发 烧没有疗效。只有对症应用抗癌药物控制癌细胞的增长,快速排出癌 毒才能有效的退癌烧。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肺癌(一)
• • •
• • • • •
• • • • • •
中医针灸疗法针方一: 主穴:孔最LU6。 配穴:肺经所循行部位和根据虚实补泻配穴,如肺实泻尺泽LU5,肺虚补太 渊LU9。 方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快速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 适应证:肺癌胸痛剧烈者。 中医针灸疗法针方二: 穴位:足三里ST36,合谷LI4,内关PC6,曲池LIll(均双侧)。 方法:用26~28号毫针,得气后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配合徐疾,迎随补泻 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周针刺6次,4周为一疗程。 适应证:肺癌胸痛、发热、痰多者。 中医针灸疗法针方三: 主穴:肺俞LB13,心俞BL15,尺泽LU5,曲池LI11。 配穴:痰热者加丰隆ST40;喘甚者加天突RN22,定喘Ex-Bl。 方法:毫针刺、泻法,不灸,每天一次。 适应性:肺癌发热(实热)者。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肺癌(二)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肺癌病患的症状,但其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肺癌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诊断根据中医理论,肺癌是由于体内的痰热郁滞、气血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的诊断方式较西医更加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质,以及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
下面是常用的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情况,辅助判断肺癌的发展程度和体质情况。
2.闻诊:通过闻取患者身上的气味,判断体内是否有湿热痰浊等问题。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发病的过程、症状、疼痛情况等,综合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判断气滞血瘀、津亏燥热等证候。
综合以上诊断方法,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和体质,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增强患者的免疫力,缓解治疗的副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川贝母、葶苈子、苦杏仁等具有化痰止咳、止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咳嗽、咯血等症状。
中药的用法通常是煎煮服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每日分次服用。
中药治疗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要耐心坚持。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肺癌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起到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摘要:目前,肺癌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及优势,包括:1)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不同患者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施治。
通过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调节病患机体功能,提高疗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2)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起到减毒增效,降低耐药发生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3)中医药对于一线治疗结束后或无法接受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可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延缓复发,稳定瘤灶,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状态。
本文总结笔者进修肿瘤所得,分析肺癌用药特色、配伍要素,总结相关作用规律,为优化肺癌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普遍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二者并存,互为因果[1]。
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恶性肿瘤发病的基本“内环境”,或者说正气亏虚、内部失调(如气血紊乱、情志抑郁、气机不畅等)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内部条件,亦即通常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张海波,罗海英,李勇,周珂和白建平主任医师从医多年,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并继承刘伟胜教授的治癌经验,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笔者于2019-2020年间有幸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进修并跟随各位导师侍诊多时、聆听教诲,颇多心得,现将各位导师临症治癌处方特色简介如下。
一、既要扶正,又需祛邪,辨证施治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疾病,由于各种内外病因相互作用,导致正气内虚,癌毒聚结,本虚标实的疾病。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为祛邪创造条件,祛邪可以更好的保护正气。
治疗上,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2]。
1. 扶正重益气,健脾,补肾。
2. 祛邪以理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
3. 辨证分清病位(脏腑)和病性(气血阴阳)二、具体用药[3](肺癌为例)扶正用药1. 辨证病位在肺,病性方面,临床常见气虚或气阴两虚。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摘自<吉林中医药>2017年9月刊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1 肺郁痰热型症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
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
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 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
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
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
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 阴虚痰热型症见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
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 气阴两虚型症见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
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
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望面色和舌脉诊法在肺癌的辨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患肺癌后神色变化不甚者,一般预后较好;如面色暗晦、面黧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若颜面无华,汗出如油,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
颜面浮肿,甚则一侧上肢浮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水湿停聚于肺。
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剧化而加重。
舌脉的变化反映了体内病变。
舌苔厚腻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为腑实,需泻大肠而通肺气。
舌暗,舌绛或青紫,舌脉粗张,为瘀血,可能与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有关。
肺癌诊脉中,滑主痰湿,弦主气滞血瘀,细主虚,数主热。
民间肺癌老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西医在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民间流传的肺癌老中医治疗方案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间肺癌老中医治疗方案,为广大肺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医对肺癌的认识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
正气包括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等,邪气则包括外邪、内邪等。
外邪主要包括风、寒、湿、热、毒等,内邪则包括痰、湿、瘀、热等。
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经络、气血等。
三、民间肺癌老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养阴润肺:适用于肺癌阴虚证,症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
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等。
(2)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癌热毒证,症见咳嗽、咳痰、痰黄稠、口苦、便秘等。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黄等。
(3)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癌痰湿证,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黏稠、胸闷、乏力等。
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白芥子等。
(4)活血化瘀:适用于肺癌瘀血证,症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舌质紫暗等。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
(5)健脾益气:适用于肺癌气虚证,症见咳嗽、咳痰、乏力、气短、面色苍白等。
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2. 外治法(1)针灸:针灸可调节人体的气血,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膻中、中府、足三里等。
(2)拔罐:拔罐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增强免疫力。
常用的部位有肺俞、膻中、中府等。
(3)敷贴:敷贴可调节人体的气血,增强免疫力,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等。
3. 饮食调养(1)肺癌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梨、香蕉、葡萄等。
(2)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豆腐等。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

医药科研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王峰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四川泸州 646000)肺癌作为对人体健康及生命存在较大威胁的恶性肿瘤,在近年因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等影响下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且受定期体检意识缺乏等因素,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至晚期,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临床死亡率居高不下。
放化疗为西医治疗肺癌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虽有一定效果,但毒副反应较多,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较低。
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理念下,肺癌手术及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获减轻,并对疾病症状、带瘤生存等有极大改善,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意义重大。
下文将围绕肺癌中医病机、治疗原则及具体举措等展开阐述,以期提供参考的建议。
1肺癌中医病机中医并无肺癌病名,隶属“胸痛、咳血、肺积”等范畴。
关于其病机,古书中有记载,劳伤肺气,而腠理不密,以至于外邪所搏于壅肿也,故予气瘤命名,而瘤者,随气凝滞,其因乃为脏腑受伤,以至气血乖违。
现代医家认为,肺癌乃正虚邪实所致,六淫等外因与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等内因联合所致患者机体正气虚损,进而脏腑功能失调,邪毒趁此而于机体侵入,并使痰凝结聚,热毒内蕴,于肺脏互结,假以时日,而质变为癌毒,发生肿瘤。
也有学者认为,肺癌乃属气阴两虚,为本虚标实之症,其病位于肺,并与肝、肾、脾联系紧密,因血瘀、痰凝及阴虚,以致肺部痰瘀胶结,故而肺部肿瘤形成。
由上可知,在中医方面,对于肺癌病机均认为系正气亏虚以致气、津液及血运行失常,所诱发的邪气损害,终至肺内久积成瘤。
2肺癌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2.1 肺癌辨证分型因各医家对于肺癌病因病机存在差异化认知,对于肺癌的中医分型亦有所不同。
有学者提出可将之分为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毒热证、气滞血瘀证,其认为对于肺癌而言,为人体正气亏虚的具体表现,治疗全程应注重益气养阴,并兼从化瘀散结等。
另有学者将之分为气滞血瘀、阴虚毒热、气虚痰湿、阴虚水泛、热毒炽盛等证,倡议将扶正攻邪思想于治疗全程贯彻,以辨证、辨病相结合,促使临床疗效提升。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也在治疗肺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将对每个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答。
1.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情绪郁结、气血瘀滞有关。
因此,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是治疗肺癌的重要原则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柴胡、香附、川芎等,这些药物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肺癌患者的症状,促进气血运行。
2.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肺癌是一种痰热壅盛的疾病,因此,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也是中医治疗肺癌的重要原则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芪、连翘、枇杷叶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3. 益气养阴、健脾化痰中医认为,肺癌患者体质多为气阴两虚,因此,益气养阴、健脾化痰也是中医治疗肺癌的重要原则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党参、白术、麦冬等,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化痰的作用,能够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力,增加体质抵抗力。
4. 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治疗肺癌不仅仅局限于肺部,还需要调理相关脏腑,平衡阴阳。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耆、黄芪、茯苓等,这些药物具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整体状态,促进康复。
5. 配合化疗、放疗、手术等现代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是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应与化疗、放疗、手术等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共同协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的应用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结论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包括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益气养阴、健脾化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
这些原则的应用能够缓解肺癌患者的症状,促进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平衡体质,同时需要与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共同协作,以获得最佳疗效。
中医治疗肺癌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进展和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肺癌中医诊疗规范
肺积(肺癌)肺积相当于现代医学肺癌,是当前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城市男性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8.06%,女性占 16.1%,列为肿瘤之首。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针织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诊断:
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
(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他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
1/ 6
(1) X 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 个月)逐渐增大,尤以经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疾病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 2-3 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
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肺脾气虚证:
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气滞血瘀证:
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脉弦或涩。
3.气阴两虚证:
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口干发热、午后潮
---------------------------------------------------------------最新资料推荐------------------------------------------------------ 热、手足心热、有时心悸、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肺脾气虚证治法:
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方药:
六君子汤加减。
人参 10 克,炒白术 20 克,茯苓 20 克,陈皮10 克,法半夏 10 克,炙甘草 6g。
2.气滞血瘀证治法:
行气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川芎 10g 生地 12g 赤芍 10 克当归 10g。
3.气阴两虚证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沙参脉麦冬汤。
北沙参12g 麦冬 12g 白扁豆 9g 桑叶 10g 玉竹 12g 天花粉 12g 炙甘草 6g 4.辨病用药:
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 2-3 味具有明确作用的中草
3/ 6
药,如: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等。
(二)辩证选择口服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斑蝥胶囊、参一胶囊等。
(三)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
(四)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脚、中药熏药、贴敷疗法等。
(五)针灸治疗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电针、耳针、灸法、穴位埋线和拔罐等方法。
(六)其它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可选用适当的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疗效,如:
热疗治疗仪、免疫治疗仪等。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
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 4 级:
(0)无症状(1)轻度(2)中毒(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症状出现情况记录。
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显效:
---------------------------------------------------------------最新资料推荐------------------------------------------------------ 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 2/3;有效:
症状减轻,积分减少大于等于 1/3,小于等于 2/3;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小于 1/3 2.生存质量观察中医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
卡氏评分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比较显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 20 分以上有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 10 分以上稳定: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 10 分或没有变化无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评定标准:
目标病灶的评价 CR 完全缓解: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 4 周 PR 部分缓解:
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 30%,至少维持 4 周 SD 病变稳定: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 PR 或有增加未达 PD PD 病变进展:
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 20%或出现新病灶优化方案:
进一步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临床,针对每个患者个体施行辨证论治,以期达到较好效果,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
(二)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
5/ 6
行评价 1.中医症候:
中医症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肺癌中医症候标准进行评价。
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卡氏评分评价 3.客观评价:
瘤体变化采用目标病灶的评价 4.化验指标:
血象、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相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