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第⼆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复习指南:本章共有5.1-5.7七节内容,没有在考试之外的。
5.1-5.2,⽤时25min。
5.3-5.4,⽤时90min。
5.5,⽤时30min。
5.6,⽤时60min。
5.7,⽤时35min。
参考上课⽤时,可推测重点章节为5.3,5.4,5.6。
推荐看PPT。
5.5,5.7掌握概念。
5.1,5.2简单了解。
课后习题: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5.5 说明⾯向连接的服务和⾯向⽆连接的服务的优缺点。
5.6 说明为什么在⽹络中各个结点对虚电路进⾏独⽴编号。
5.7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的路由器相⽐有哪些优点?5.8 路由选择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5.9 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5.10 什么是拥塞?拥塞产⽣的原因是什么?拥塞对系统有什么影响?5.11 拥塞控制的⽅法有哪些?5.12 在流量控制中,如果采⽤数据报⽅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如果采⽤虚电路的⽅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5.13 常⽤的计算最短路径的⽅法有哪两种?5.14 ⽐较距离向量路由和链状状态路由?OSPF属于哪类路由协议?BGP协议属于哪类协议?习题参考答案: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络层是通讯⼦⽹的最⾼层,也是主机和通讯⼦⽹的接⼝。
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交换和路由。
交换是在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建⽴临时链接,使没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的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路由是选择从⼀点到另⼀点发送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OSI: ⾯向连接的⽹络服务(CONS)和⾯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TCP/IP: ⾯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发送者发送⼀个连接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确认包进⾏确认,发送者传输数据,发送者发送⼀个连接终⽌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终⽌包进⾏确认。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五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2.虚电路是如何实现的它能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吗为什么?答:虚电路建立的是一种逻辑连接,虚电路路径上的所有交换机(或路由器)都会在内部路由表中登记虚电路编号和转发路径,并预留资源。
交换机收到分组时,就会根据分组中的虚电路编号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路径并执行存储转发操作。
因此,虚电路实际上是由网络中相互链接的一连串交换机中的表项来定义的。
既然虚电路建立的是一种逻辑连接,所以它所基于的物理电路是什么类型都无关紧要,即虚电路可以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
4.为什么HDLC规程要使用比特填充技术?答:使用比特填充法是为了避免帧中的其它字段出现标志字段的位模式。
标志字段表示帧的开始和结尾,位模式为01111110B(7EH)。
8.ISDN的BRI和PRI是如何组成的其中的开销占总速率的比率分别是多少?答:BRI由两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组成。
B信道传输速率为64kb/s;传输速率为16kb/s。
这样,一个BRI 可提供的总速率为144kb/s。
在我国,PRI有30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接口速率可达s。
PRI中D信道速率为64kb/s。
因为ISDN中的D信道用于传输信令,B信道才用于传输用户数据,所以可以计算出BRI的开销为16/144≈11%,PRI的开销为64/2048≈3%。
10.DDN专线与拨号专线有哪些主要区别?答:主要区别如下:1)DDN无需拨号过程;2)DDN的速率要远高于拨号专线;3)DDN采用了全数字传输,拨号专线为模拟传输;4)DDN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拨号专线采用空分复用技术。
12.协议用在分组交换网的哪个地方?答:的全称是“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即定义的是网络接口的规范,而不涉及网络内部的功能实现,因此,只用于分组交换网与网络外部DTE的接口。
换句话说,只说明了DCE与DTE之间是如何交互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选择题:1、B2、B3、D4、C5、C6、B7、A8、A9、B 10、C11、C 12、B 13、A 14、B 15、A 16、B 17、A 18、C 19、D20、A二、填充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通信协议组网目的2、独立功能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协议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3、具有通信功能的4、ARPANET网分组交换网5、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通信子网资源子网6、CHINAPAC7、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科院科技网国家教育和科研网中国金桥网8、钱天白9、分布式处理10、数据通信资源共享11、分布式输入分布式处理分布式输出1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星型网络13、单播广播组播14、添加设备分布式访问控制策略15、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线路交换报文交换16、数据传输速率快数据差错率低17、服务管理18、城域网19、点线20、服务器工作站集线设备通信介质三、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四、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3.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4.按地理位置来划分,计算机可以分为哪几类?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简述星形拓扑结构的特点?星型拓扑结构主要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⑴易于故障的诊断与隔离。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存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发送方TC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课分拆/合并〕,但维持各字节5—09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答: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标记常规的效劳进程;1024~491515—10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答:用于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5—11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 数据报。
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答:不可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IP数据报IP报承当主机寻址,提供报头检错;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程。
UDP提供对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对数据差分的过失检验。
5—12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IP层把数据报在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丧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
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
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丧失。
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答:不行重传时,IP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另一个标识符。
仅当标识符相同的IP数据报片才能组装成一个IP数据报。
前两个IP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与后两个IP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不同,因此不能组装成一个IP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络课后习题与答案第⼀章计算机⽹络概论第⼆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特率)是每秒传输⼆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式、模拟信号的传输⽅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的多路复⽤技术有哪些?时分复⽤与统计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的多路复⽤技术有空分多路复⽤SDM、频分多路复⽤FDM、时分多路复⽤TDM 和波分多路复⽤WDM;时分复⽤与统计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端⼝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按排队⽅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法。
答:每⼀个取样值⽤8位⼆进制编码作为⼀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后T1标准的传输⽐特率为多少?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欧洲标准)传输⽐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特”。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第二版 (黄叔武 刘建新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概论1-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使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帧中继网、ATM网、报文交换;(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状网、网状网等;(3)按网络交换的媒体分为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有线网和无线网等(4)按网络的使用者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5)按网络的分布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域域网(市域网)1-6何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单向(或单工)通信:单工单工是指数据传输仅能沿一个方向,不能实现反向交互传输。
适用于——无线电广播或有线广播以及电视广播。
双向交替(半双工)通信:半双工是指数据传输可以沿两个方向,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接收),而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适用于——电话。
双向同时(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发送或接收信息。
适用于——网卡1-7何谓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电信号也叫信号,信号的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HZ)。
信号的频率有高有低,就象声音有高有低一样,低频到高频的范围叫频带,不同的信号有不同的频带。
基带传输在数据通信中,由计算机或终端等数字设备直接发出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形式称为方波,即“1”或“0”,分别用高(或低)电平或低(或高)电平表示,人们把方波固有的频带称为基带(由消息直接转换成的未经调制变换的信号所占的频带,理论上基带信号的频谱是从0到无穷大),方波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在数字信号频谱中,把直流(零频)开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频率范围称为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
因此,数字信号被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信道中直接传输这种基带信号就称为基带传输。
在基带传输中,整个信道只传输一种信号,通信信道利用率低。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解答:
以传递邮件为例。首先,E-mail数据通过本地计算机(信息源)发送给Modem(变换器),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电话线(信道)传送到目的地的Modem
(反变换器),完成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然后送给目的地计算机(受信者),从而完成整个数据的传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graphics.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onio.h>
/*函数:初始化图形显示模式。*/
void InitPaint(void)
{
int gdriver = DETECT, gmode, errorcode;
(3)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响小、可以实现多目的报文;缺点是:延迟时间长且不定、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4)分组交换中数据以短分组的形式传输,分组长度一般为1000字节。如果发送端有更长的报文需要发送,那么这个报文被分割成一个分组序列,每个分组由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类型: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分组交换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经济,但存在如下的缺点: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额外的开销会影响传输效率、实现技术复杂等。
目前光纤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0Gbps的数量级。
2.3 无线电通信频率范围是多少?无线电广播频谱和微波频谱各是多少?
解答:
无线电通信频率范围为3KHz~300GHz,无线电广播频谱为30 MHz~1 GHz,微波频谱为2~40 G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五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2.虚电路是如何实现的?它能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吗?为什么?
答:虚电路建立的是一种逻辑连接,虚电路路径上的所有交换机(或路由器)都会在内部路由表中登记虚电路编号和转发路径,并预留资源。
交换机收到分组时,就会根据分组中的虚电路编号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路径并执行存储转发操作。
因此,虚电路实际上是由网络中相互链接的一连串交换机中的表项来定义的。
既然虚电路建立的是一种逻辑连接,所以它所基于的物理电路是什么类型都无关紧要,即虚电路可以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
4.为什么HDLC规程要使用比特填充技术?
答:使用比特填充法是为了避免帧中的其它字段出现标志字段的位模式。
标志字段表示帧的开始和结尾,位模式为01111110B(7EH)。
8.ISDN的BRI和PRI是如何组成的?其中的开销占总速率的比率分别是多少?
答:BRI由两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组成。
B信道传输速率为64kb/s;传输速率为16kb/s。
这样,一个BRI 可提供的总速率为144kb/s。
在我国,PRI有30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接口速率可达2.048Mb/s。
PRI中D信道速率为64kb/s。
因为ISDN中的D信道用于传输信令,B信道才用于传输用户数据,所以可以计算出BRI的开销为16/144≈11%,PRI的开销为64/2048≈3%。
10.DDN专线与拨号专线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主要区别如下:
1)DDN无需拨号过程;
2)DDN的速率要远高于拨号专线;
3)DDN采用了全数字传输,拨号专线为模拟传输;
4)DDN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拨号专线采用空分复用技术。
12.X.25协议用在分组交换网的哪个地方?
答:X.25的全称是“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即X.25定义的是网络接口的规范,而不涉及网络内部的功能实现,因此,X.25只用于分组交换网与网络外部DTE的接口。
换句话说,X.25只说明了DCE与DTE之间是如何交互的。
14.相对于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有什么优点?
答:数据传输代谢产物输延迟比X.25网络要分别提高和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16.在帧中继中,拥塞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答:帧中继通过使用丢弃帧和拥塞通知的方法进行拥塞控制。
只要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了承诺的信息速率CIR,在网络出现拥塞时该用户的帧就有可能被网络丢弃。
用户也可以主动确定当拥塞发生时首先丢弃哪些帧。
这就要用到帧中的允许丢弃位(DE)。
这种情况下,当拥塞发生时,帧中继将首先丢弃DE=1的帧。
另一种避免拥塞的方法是利用帧中的FECN和BECN位。
当帧中继网络中某个帧中继交换机发生拥塞时,它就设置FECN和BECN位通知前向节点和后向节点自己发生了拥塞。
通过把后向帧中的BECN置1,可以通知信息流的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
而通过把前向帧中的FECN置1,可以通知信息流的接收端降低反向发送速率,
18.ATM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哪些服务?
答:提供如下服务:
1)高速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综合服务;
2)恒定比特率(CBR)服务,可以用于语音或视频会议之类的应用。
3)优良的QoS特性:ATM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只要建立起连接,所需带宽总是能够得到满足。
同
时,连接期间信息总是在相同的路径上传输,消除了交换延迟。
20.为什么说ATM集中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
答:原因如下:
1)使用了固定分组长度为53字节(信元)的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信元很简单,可以完全由硬件实现交换,这就为高速交换奠定了基础。
2)ATM网络只关注交换信元而不考虑在连接基础上的纠错和流量控制,所以在每个交换节点上可以达到很高的信元吞吐率。
3)能支持不同速率、不同QoS需求的各种业务。
——体现了分组交换的灵活性
4)面向连接代谢产物传送实时性很强的业务。
——体现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