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工业区位练习题
最新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_含答案

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一、选择题读某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工业部门在Ⅰ时期时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B.原料C.能源D.劳动力2.图示这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是()A.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产地,趋向市场布局B.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市场,趋向原料产地布局C.由能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D.由原料导向型转变为劳动力导向型答案:1.B 2.A解析:第1题,从图看出,在Ⅰ时期原料运输费用的比重最高,其次产品运费高,为了减少费用,应该靠近原料产地,故其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2题,从上一题分析中可知,在Ⅰ时期该工业是原料导向型的,在Ⅱ时期该工业是市场导向型的,故从Ⅰ时期到Ⅱ时期,工业布局由原料导向型变为市场导向型。
(2016·湖南模拟)下图是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
读图,回答3~5题。
3.该企业可能是()A.石油化工厂B.家具厂C.水产品加工厂 D.电子元件厂4.从运输费用而言,该企业最佳厂址应选在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5.若在乙、丙两地设厂,其生产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可能相差()A.680元B.1 250元C.1 840元D.2 420元答案:3.C 4.D 5.B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原料运费要远高于产品运费,则厂址应布局于原料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四个备选项中水产品加工厂是典型的原料导向型工业,故C项正确。
第4题,依题意,原料和产品运费之和最小处是最佳厂址,经计算可知丁处每万元产值的运费小于1 000元,是四地中最少的。
第5题,乙处原料运费为2 000元、产品运费介于400元~500元之间,则运费之和为2 400元~2 500元之间;同理可算出丙地运费之和为900元~1 400元之间。
故两地运费之和相差值介于1 000元~1 600元之间。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
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工业区位因素附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工业区位因素企业总是布局在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这一原理通过空间成本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
下图示意某类企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O代表市中心)。
据此回答1-2题。
1. 当成本曲线由1变为2后,仍停留在AE区域的企业( )A. 因离市场近,开始盈利B. 因政策扶持,开始盈利C. 因地租上涨,出现亏损D. 因交通不便,出现亏损2. 该类企业的最佳区位是( )A. A点B. E点C. D点D. F点【答案】1. C 2. C【解析】1. 读图可知,当成本曲线由1变为2后,收入减去成本之后的空间就变小,从原来的AB缩小到EF之间,仍停留在AE区域的企业,因成本上升出现亏损,交通不易改变,地租上涨容易导致成本上升。
2. 用收入曲线减去成本曲线即为利润,在D位置获得的利润是最大的,所以该类企业的最佳区位是D点。
下图为某高科技产品制造公司四个不同时期的区位变化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四个时期由早到晚的排序是( )A. ①③④②B. ①③②④C. ③①②④D. ③①④②4.与丙国相比,甲国( )A. 科技发达B. 交通便利C. 劳动力廉价D. 原料丰富5.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 )A. 加强国际合作B. 降低运输费用C. 获取高额利润D. 靠近消费市场【答案】3. C 4. C 5. C【解析】3. 公司的发展一般是由小到大、由中心公司向周边不断扩张的过程。
4. 与丙国相比,丙国拥有研发机构,而甲国则是制造业部门,因此,丙偏向技术层面,而甲的优势则是廉价劳动力。
5. 工业选择区位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同区域寻找最佳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图”,完成6-7题。
6. 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A. 制糖、钢铁B. 纺织、石化工业C. 服装、机械D. 微电子、炼铝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B. 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C. 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D. 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答案】6. D 7. C【解析】6. ①人才投入的比重大,说明是技术指向型工业,③能源投入比重大,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选项中微电子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炼铝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题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题一、单选题“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
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A.原料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劳力指向型工业D.市场指向型工业2.“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A.加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B.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C.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D.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A.劳动力成本B.能源资源C.环境承载力D.市场需求4.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有()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④减缓企业用工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下列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
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A.A B.B C.C D.D7.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对外交通条件优越。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高新区水质、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高新区成立20多年来,汇集了郑州一流的大学,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
完整word版,2019工业区位练习题

2019工业区位综合练习题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工业部门中与工业模式一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 B.炼铝厂C.电视机装配厂D.水果罐头厂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B.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C.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某传统化工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查,形成如图所示曲线。
据此回答3~4题。
3.从经济效益考虑该企业的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4.由于传统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决定向该企业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等作为惩罚。
这可能导致A.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不发生变化B.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扩大C.该企业利润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D.图中P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下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
读图回答5~7题。
5.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6.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适宜的是:A.乙 B.丙C.丁D.戊7.该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来的1/3。
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M1原料B.M2 原料 C.市场 D.技术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完成8—9题。
8.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b、a、cC.c、b、a D.c、a、b9.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下图是“某工业产品价格或成本与距城市中心距离的相关曲线”图,据此回答10~12题。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区位选择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区位选择专题训练题2019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9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 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美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法国3、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 -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A、8:00—9:00B、11:00—12:00C、14:00—15:00D、17:00—18:00【答案】1.B 2.D 3.A【解析】1由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价格,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M国(葡萄牙)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故答案选B。
2、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四国距离M国(葡萄牙)最近的是法国,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以上四个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法国,故答案选D。
3、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四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选A。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A.原料充足B.劳动力廉价C.市场需求大D.加工水平高5.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信息网络B.环境舒适度C.交通通达度D.生产地距离[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4.B 5.C【解析】4.据题干知,企业把家具加工厂建在越南,加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B正确。
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工业区位因素带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工业区位因素企业总是布局在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这一原理通过空间成本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
下图示意某类企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O代表市中心)。
据此回答1-2题。
1. 当成本曲线由1变为2后,仍停留在AE区域的企业( )A. 因离市场近,开始盈利B. 因政策扶持,开始盈利C. 因地租上涨,出现亏损D. 因交通不便,出现亏损2. 该类企业的最佳区位是( )A. A点B. E点C. D点D. F点【答案】1. C 2. C【解析】1. 读图可知,当成本曲线由1变为2后,收入减去成本之后的空间就变小,从原来的AB缩小到EF之间,仍停留在AE区域的企业,因成本上升出现亏损,交通不易改变,地租上涨容易导致成本上升。
2. 用收入曲线减去成本曲线即为利润,在D位置获得的利润是最大的,所以该类企业的最佳区位是D点。
下图为某高科技产品制造公司四个不同时期的区位变化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四个时期由早到晚的排序是( )A. ①③④②B. ①③②④C. ③①②④D. ③①④②4.与丙国相比,甲国( )A. 科技发达B. 交通便利C. 劳动力廉价D. 原料丰富5.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 )A. 加强国际合作B. 降低运输费用C. 获取高额利润D. 靠近消费市场【答案】3. C 4. C 5. C【解析】3. 公司的发展一般是由小到大、由中心公司向周边不断扩张的过程。
4. 与丙国相比,丙国拥有研发机构,而甲国则是制造业部门,因此,丙偏向技术层面,而甲的优势则是廉价劳动力。
5. 工业选择区位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同区域寻找最佳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图”,完成6-7题。
6. 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A. 制糖、钢铁B. 纺织、石化工业C. 服装、机械D. 微电子、炼铝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B. 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C. 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D. 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答案】6. D 7. C【解析】6. ①人才投入的比重大,说明是技术指向型工业,③能源投入比重大,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选项中微电子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炼铝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
全国卷2019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05工业区位专题测试卷

05工业区位一、选择题(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无人机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l架无人机需要2000-3 000个配件。
目前深圳已从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深圳从3C研发制造基地升级无人机生产基地的最大优势为A. 劳动力资源B. 科技和人才C. 市场需求D. 基础设施2. 相关企业大量集聚深圳的主要原因是A. 减少劳动力成本B. 减少运输费用C. 便于原料的循环利用D. 便于技术交流与协作【答案】1. B 2. D(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
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 工业基础好B. 廉价劳动力C. 国家政策D. 海运便利4. 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A. 市场经济制度完善B. 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C. 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D. 地方政策更优惠5. 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A. 知识产权的保护B. 经济利益最大化C. 便于生产经营管理D. 提高资本利用率【答案】3. C4. B 5. B(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下图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
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回答下列各题。
6. 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销售市场广阔②加工成本低③科技水平发达④国家政策倾斜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7. 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大力促进该产业的A. 市场拓展B. 产量提高C. 技术创新D. 空间集聚8.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A. 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 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C. 拓展劳动力就业途径D. 加强区域内外联系【答案】6. D 7. C 8. A【解析】7. 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便于科技人才的集聚,大力促进该产业的技术创新,C对。
完整word版,2019工业区位练习题.docx

2019 工业区位综合练习题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 题:1.下列工业部门中与工业模式一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B.炼铝厂C.电视机装配厂D.水果罐头厂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B.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C.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某传统化工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查,形成如图所示曲线。
据此回答3~4 题。
3.从经济效益考虑该企业的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A.甲地 B .乙地C.丙地D.丁地4.由于传统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决定向该企业增收污染费 ( 环境治理费 ) 等作为惩罚。
这可能导致A.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不发生变化B.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扩大C.该企业利润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D.图中 P 点与 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下图中, 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
读图回答5~ 7 题。
5.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A.炼铝工业B.水果罐头厂C.高档服装厂D.瓶装饮料厂6.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 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 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适宜的是:A.乙 B .丙C .丁D.戊7.该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来的1/ 3。
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 M1原料B. M2原料C.市场D.技术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完成8— 9 题。
8.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 a、 b、 c B.b、a、cC. c、 b、a D.c、a、b9.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图是“某工业产品价格或成本与距城市中心距离的相关曲线”图,据此回答10~ 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工业区位综合练习题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工业部门中与工业模式一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 B.炼铝厂C.电视机装配厂D.水果罐头厂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B.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C.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某传统化工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查,形成如图所示曲线。
据此回答3~4题。
3.从经济效益考虑该企业的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4.由于传统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决定向该企业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等作为惩罚。
这可能导致A.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不发生变化B.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扩大C.该企业利润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D.图中P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下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
读图回答5~7题。
5.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6.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适宜的是:A.乙 B.丙C.丁D.戊7.该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来的1/3。
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M1原料B.M2 原料 C.市场 D.技术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完成8—9题。
8.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b、a、cC.c、b、a D.c、a、b9.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下图是“某工业产品价格或成本与距城市中心距离的相关曲线”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工业选址的较佳位置是:A.a B.b C.c D.d11.若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考虑,该工业可能是:A.微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食品加工业 D.汽车制造业12.如果该工业最终选择a地,则a与b相比其优势是:A.政策优惠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于保护环境 D.生产成本低瓦轴集团(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
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超过300家。
除拥有各类规模不等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外,还包括市区内轴承包装、销售、维修企业100多家。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该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地价 B.交通 C.环境 D.能源14.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A.生产企业 B.销售企业C.研发中心 D.信息中心15.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B.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耗C.有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D.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避免“用工荒”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 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 地迁至N 地,炼钢厂仍留在M 地,如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下表,回答以下16—17题。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吨)16.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7.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 地,可以降低:A .燃料运输费用B .铁矿石运输费用C .产品运输费用D .废弃物的排放量 当丰田汽车正在向世界第一个年产千万辆汽车企业的目标迈进时,底特律上空正被上亿美元的亏损和裁员的阴云所笼罩;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和欧美汽车厂家实力的此消彼长,世界汽车产业制造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读“世界汽车工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 .原料和燃料丰富 B .临近港口,交通便利 C .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显著 D .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19.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B .潜在巨大的消费市场C .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D .劳动力资源丰富 读某区域图,回答20~21题。
20.甲城市优势工业是:A .纺织工业B .冶金工业C .食品工业D .电力工业21.图中乙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是: A .灌溉不便 B .地形起伏大 C .土地盐碱化 D .常年低温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22~23题。
22.该循环系统中a、b、e、d依次为: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23.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读“甲、乙两地某企业2012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读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25.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②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6.下图为某城市的布局规划图,该城市要建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以及城市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和绿化带,要求在A、B、C、D四点中选择宜于建厂的地址(副食品供应地、绿化带建在城市的不同方位),并说明理由。
(1)火力发电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
(2)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
(3)印染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4)服装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副食品供应基地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___方,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
(6)绿化带适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方,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8分)材料一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3)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的原因。
(3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新疆石河子及周边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市某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形成以煤电化一体为起点、塑料节水器材为核心、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为终端的产业集群。
材料三新疆石河子市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分析该集团公司发展煤电化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2)说明该集团集群式产业布局对企业发展的优点。
(4分)(3)简述该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6分)29.(2014·东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性话题。
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70%的DVD和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产自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制造业吸引了大部分外资。
材料二下图是某年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图和制造业“微笑曲线”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比较发达国家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差别。
(3)简述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2019工业区位综合练习题1、A2、B 3.C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由于成布增加,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会发生变化;阴影部分为利润,面积会缩小;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分布范围将缩小;图中P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5.D6.B【解析】计算各点建厂所需的总运费,比较其大小。
(如下表)无论怎样看,都是丙7.C【解析】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减弱,那么市场对工业影响程度增加。
选择C项。
8、D 9、B10.B11.C12.B13.D14.A15.B16.A17.B17.A18.D19.B20.B21.C 22.D23.C24.D25.C26.(1)D 接近铁路,便于运输煤炭,又处于与主导风向垂直地带的郊外,对市区影响小(2)C 处于河流上游,且可以拦坝修建一小型水库,水源充足,水质好(3)B 处于河流下游,且远离居民区,不会影响居民区的水质(4)A 处于市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便于就近消费(5)东北有大片平地,且在河流下游,便于耕作、灌溉,离城市较近,便于农副产品运到居民区(6)西将工厂、铁路与城市隔开,可减轻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27、(1)沿海(东部)地区稠密,内陆地区(中西部)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量远大于本地的消费量。
(3)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人,也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
28.(1)周边地区煤、钾盐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地价低;国家政策扶持等。
(4分)(2)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4分)(3)①生态: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