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临床探索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李维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目的: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6例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例。

实验组给予微创胸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胸腔镜手术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肺癌;微创胸腔镜;传统开胸手术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

有研究表明,肺癌与吸烟、空气污染、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长期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显著提高[2]。

早期肺癌无明显不适,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且病变已经发生多处转移,给治疗增加了较大的难度[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中,既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

本研究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例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例。

实验组男10例,女3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3.05±1.54)岁;肿瘤类型:鳞癌7例、腺癌3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6例。

对照组男9例,女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52±1.24)岁;肿瘤类型:鳞癌7例、腺癌2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2例;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7例。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差异。

方法5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组和胸腔镜组,各25例。

传统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组行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差异。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传统组的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

胸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0~Ⅰ级20例、Ⅱ~Ⅲ级5例;传统组0~Ⅰ级9例、Ⅱ~Ⅲ级16例,胸腔镜组0~Ⅰ级疼痛发生情况明显多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4,P<0.05)。

结论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肺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程度轻,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胸腔镜术;传统开胸术;肺癌;效果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在癌症中占居第一位,肺癌早期诊断困难,到确诊时多已发生远处或局部病变转移,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微创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术两大类[1-4]。

本文旨在探讨微创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优越性,特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51±8.56)岁;病理分型:鳞癌17例、腺癌23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9例;分期:Ⅰ期19例、Ⅱ期3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对应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有化疗史、TNMⅢ期、合并慢性疾病者。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何丹;范志勤;汪洋;吴振华;孙伟【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根治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传统腋下小切口根治术(minimal incision thoracotomy,MIT)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初治的病理分期 I 期(UICC2009版)的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 NSCLC患者,VATS 手术75例,MIT 手术74例,比较两组在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VATS 组在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时间、首次下床站立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 MIT 组(P <0.05)。

VATS 组术后全身炎性反应明显轻于 MIT 组(P <0.05)。

VATS 组1、2、3年无瘤生存期分别为84.3%、68.6%和63.8%,MIT 组1、2、3年无瘤生存期分别为72.3%、67.7%和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88)。

结论胸腔镜手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效果相当。

%Objective To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patients who receiv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and minimal incision thoracotomy (MIT)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Methods We selected VATS 75 cases and MIT 74 cases of initial pathological stagingⅠ(UICC2009)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e-lated indicator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enumber of lymphadenectomy and 1,2,3 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rate.Results VATS is less and shorter than MIT (P <0.05)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days of intensive care,first standing time and duration of stay in hospital.After dynamic monitoring WBC and P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VATS was slighter than that of MIT (P <0.05).The 1,2,3 year DFS rates of VATS is 84.3%,68.6 and 63.8%;while the MIT is 72.3%,67.7% and 63.1%,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288).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MIT,VAT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postoperation recovery for early stage of NSCLC patients,and has the simil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in postoperation.【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896-899)【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胸腔镜【作者】何丹;范志勤;汪洋;吴振华;孙伟【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何丹,范志勤,汪洋,吴振华,孙伟(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乌鲁木齐830054)thoracospic surgery for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HE Dan, FAN Zhiqin, WANG Yang, WU Zhenhua, SUN Wei(DepartmentofThoracicSurgery,AffiliatedTumorHospital,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Key words: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surgical treatment; thoracoscope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 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一、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优势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通过微创手术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些优势尤为突出。

一方面,老年患者通常伴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手术时更需要注意减少创伤对身体的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手术后的恢复期对患者而言更为艰难,所以能够选择微创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胸腔镜手术能够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减少误伤,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老年NSCLC中的应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主要适用于早期NSCLC患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手术的选择更需要慎重考虑。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老年NSCLC中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虽然花费更多时间,但创伤更小、更少出血、更快疼痛缓解、术后并发症更少,手术疗效更好。

通过随访观察,发现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存活率也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老年NSCLC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尽管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NSCLC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在临床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需要全面评估,确定手术的可行性。

因为老年患者通常伴随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在手术时需要更多的术前检查和评估。

手术中需要特别注意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和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弱,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更为慎重;在术后的康复期,也需要更多的护理和关注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作者:赵文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

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

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

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手术创伤较小,具有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轻等明显优势,传统胸外科手术已经逐渐被其替代,很多医院在治疗肺癌疾病时,已经普遍选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将其作为一种常规手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切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1岁,所选患者均为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直径范围在2.0-5.5cm之间。

左肺下叶25例,左肺上叶15例,右下肺叶24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1例;所有患者进行对应部位的肺叶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

TNM分期:ⅠA期21例,ⅠB期25例,ⅡA期22例,ⅡB期7例。

清除淋巴结546枚,平均7.3枚,癌转移者9枚。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切缘均无残留癌。

1.2方法全胸腔镜切除手术以胸部的3个微小切口对手术进行非直视全程手术,均采取解剖性切除肺叶,同时清扫淋巴结;手术切除左肺下叶25例,左肺上叶15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24例,右肺中叶1例。

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三种方式,右侧或左侧卧位90度,通常在胸下部放软垫,调整手术床至折刀位(头低脚低位),调位稍隆起胸部,扩宽肋间隙,取腋中线平第7、8肋骨之间,切长约1.5cm切口作为镜管送入口;另于腋前线上叶第3以及下叶第4肋间,开3.0cm切口作为操作孔,于肩胛下角线第7、8肋骨间,开1.5cm切口作为手术副操作孔。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一、文章选题背景
老年人口增加,肺癌也越来越常见,对于老年患者的肺癌治疗,需要考虑到手术创伤、化疗耐受性等问题,为此需要寻求一种更为轻微的治疗方式,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正是这
样一种选择。

二、方法
本文选取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疗效。

其中包括
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等方面的分析。

三、结果
本文共收集了100名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平均手术时间为150分钟,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重大并发症。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9名患者切除的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仅1名患者将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类腺瘤。

其中1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轻度肺不张,但均于2周内逐渐改善。

术后死亡率为1%,仅发生了1例。

四、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一种优秀选择,其具有创伤小、
预后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操作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这对老年
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但是,医生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身
体状况、手术风险等因素,制定出更为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05-21T01:07:19.21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6期作者:秦海峰游继军[导读]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泰州 225500)【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胸腔镜组,每组50例。

常规组采取常规开胸肺癌手术治疗,胸腔镜组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

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10、IL-6、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并发症。

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10、IL-6、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并发症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组,P<0.05。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引流量,并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创伤,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的时间,可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6-0117-02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常见类型,占80%左右。

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或者仅有咳嗽症状,可导致早期诊断和治疗被忽视而延迟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目前手术仍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其伤口小,创伤轻,疼痛轻,在安全性方面更具备优势[1]。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应用可发挥微创治疗优势,本研究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下。

胸腔镜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胸腔镜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 ywo d 】 al o — m l clln acr Vie— sie oaocpcsre ; u lyo f Ke r s E r n n s al elu gcne; d o as t t rcso i ug r Q a t fi y sd h y i le
全胸 腔 镜 手 术 ( A S 创 伤小 、 V T) 出血 少 、 后 疼 痛 轻 、 术 恢 复快 等特 点 已得 到公 认 , 目前 已广 泛应 用 于临 床早 期 肺癌 的 诊 断 和 根 治 切 除 。研 究 表 明 , A S治 疗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V T ( S L 的短 期效 果 较好¨ 】 有关 V T N C C) .。但 。 A S长期疗 效 的文献 报道 很 少 , 别 是 术 后 生 活质 量 的 长期 前 瞻 性评 价 , 特 以至 于 临床 医 生对 于 VA S手 术 的长期 疗 效存 在 疑虑 。为 此 , 院 T 我 选取了 20 0 9年 1月 ~ 0 1年 1 21 1月 的 临 床 早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 关键 词】 期 非 小细胞 肺癌 ; 早 全胸 腔镜手 术 ; 活质 量 生 【 中图 分类 号】 3 . R7 42 [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 6 3 7 1 2 1 0 b 一 0 4 0 文 1 7 — 2 0( 0 2)7( ) 0 4 — 3
Efe te a u to f vde -a sse ho a o c p c s r e y i he te t e f f c v l a i n o i o sit d t r c s o i u g r n t r a m nto
止血 、 缝合 等操 作 。 叶切 除 按传 统开 胸手 术原 则 , 肺 系统 淋 巴 结 清扫 按传 统开 胸 手术 范 围实 施 。 1 . 统开 胸 组 全 身 麻 醉 。 . 2传 3 双腔 气 管 插 管单 肺 通 气 , 侧 健 卧位 。按 常规 开胸 行肺 叶切除 术及 肺 门 、 纵隔 淋 巴结清 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分析李博【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效果。

方法 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1例。

对照组采取开胸手术, 观察组采取微创胸腔镜手术。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6.25±14.56)ml 和淋巴结清扫个数(5.32±0.25)个均少于对照组的(313.35± 21.12)ml、(9.54±0.46)个, 引流时间(3.25±0.65)d、下床时间(1.12±0.84)d 和住院时间(6.74±1.23)d 均短于对照组的(4.32±0.72)、(3.58±1.04)、(10.86±1.8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3.23%)、切口感染1例(3.2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9.68%)、心律失常2例(6.45%)、切口感染3例(9.6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8/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

【关键词】 微创胸腔镜手术;肺癌;开胸手术;应用效果DOI :10.14163/ki.11-5547/r.2019.13.020压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23(4):289-292.[10] 孙鹏飞, 王建华.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11): 1814-1818.[11] 于微, 王小丛, 赵丽蓉, 等.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6):519-522.[12] 李玉曼, 谢明星, 吕清, 等.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0, 19(10):838-841.[13] 李春艳, 朱文晖, 刘稳刚.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3): 197-200.[收稿日期:2019-01-21]作者单位:110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 已成为了威胁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导致该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 与环境污染、吸烟、肺部慢性炎症、职业暴露等有关, 主要患病群体为煤气、沥青接触者、吸烟者、慢性肺疾病者等, 患病后, 常见症状为低热、咳嗽、气闷、咳痰等, 负面影响非常大, 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 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危及生命, 应重点关注[1, 2]。

本文为探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1例。

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3例;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7.22±5.93)岁;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5例、Ⅲ期7例。

观察组中男19例, 女12例;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57.26±6.58)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4例、Ⅲ期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应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中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3], 所有患者均需自愿参与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者, 家属或患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开胸手术, 引导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手续、常规血常规及尿常规等检查后, 借助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肺癌病灶的具体位置、范围等实施确诊, 依据确诊情况, 结合现有资源, 制定好开胸手术计划表;手术实施前, 医务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和护理服务, 保持良好休息, 做好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患者需要做切口的位置做好标记, 术前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患者保持侧位体位, 在标记位置做好消毒灭菌处理, 切口选用患者身体第5、 6肋骨的肋间外侧, 完成切口, 为患者做好淋巴的清扫工作, 逐渐将切口下方的组织分离, 完成开胸操作后, 找到患者具体病灶, 将通向病灶区域的血管进行结扎处理, 完成这些操作后, 选用消毒好的手术刀直接将病灶切除, 做好止血处理, 完成操作后, 对患者胸腔进行冲洗, 将残液吸净, 完成后, 将患者的切口缝合, 做好切口抗感染处理和各项记录。

1. 2. 2 观察组 采取微创胸腔镜手术, 引导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手续、常规血常规及尿常规等检查后, 借助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肺癌病灶的具体位置、范围等实施确诊, 依据确诊情况, 结合现有资源, 制定好微创胸腔镜手术计划表;手术实施前, 医务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和护理服务, 保持良好休息, 做好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患者需要切口的位置做好标记, 术前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患者保持侧位体位, 同时, 患者的胸部应保持水平, 腰桥与患者肺侧正对, 在标记位置做好消毒灭菌处理, 本次手术选用的切口有3个:1个切口在患者的腋中线第8肋或第5肋交接位置, 1个切口在腋前线的第4、5根肋骨的肋间位置, 还有1个切口在腋后线位置;其中, 主要的切口为腋前线的第4、5根肋骨的肋间位置, 切口的长度控制为5 cm, 在完成切口操作后, 不需要将患者的切口撑开, 为患者做好淋巴的清扫工作, 完成淋巴清扫处理后, 将胸腔镜置入到患者胸腔内部, 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查看, 再次对患者病灶状况进行确诊, 然后,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将患者体内的病灶部位全部切除, 再应用无菌技术将其取出, 完成这些操作后, 将切口进行处理, 避免出现感染。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均少于对照组, 引流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低于对照组的25.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 x-±s)组别例数引流时间(d)术中出血量(ml)下床时间(d)住院时间(d)淋巴结清扫个数(个)观察组31 3.25±0.65a 136.25±14.56a 1.12±0.84a 6.74±1.23a 5.32±0.25a对照组31 4.32±0.72313.35±21.12 3.58±1.0410.86±1.849.54±0.46t 6.141838.438910.245410.364544.8785P<0.05<0.05<0.05<0.05<0.05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合计观察组311(3.23)01(3.23)2(6.45)a 对照组313(9.68)2(6.45)3(9.68)8(25.81)χ2 4.2923 P<0.05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3 讨论肺癌也称之为支气管肺癌, 患病后, 多就诊于胸外科或肿瘤科, 该疾病的形成原因有患者自身遗传因素、所处环境及饮食方面因素, 患者受到自身或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 使得患者肺部产生癌变, 最后形成肺癌, 该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性非常高, 稍微处理不善, 就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 应该引起重视[4, 5]。

通过对肺癌的研究, 临床上多选用手术方案为患者进行治疗,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负面影响, 以往选用的手术方案为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的应用, 虽然能将患者病灶直接切除, 但是, 该方案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 出血量较多, 患者身体恢复比较缓慢, 术后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整体效果不甚理想[6]。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各类技术的提升, 微创胸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 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手段, 微创胸腔镜手术属于新型手术方案, 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 该方案的应用主要通过现阶段比较高级的摄影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控, 医生依据监控情况, 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对病灶进行彻底切除, 微创胸腔镜手术拥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7]。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均少于对照组, 引流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依据两种方案应用效果的对比情况发现, 肺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 在传统开胸手术与微创胸腔镜手术均能够完全实施的情况下, 微创胸腔镜手术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术中出血量更少, 引流时间更短, 身体康复速度更快, 因此, 微创胸腔镜手术值得优先选用[8-12]。

综上所述, 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引流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加快身体康复, 微创胸腔镜手术值得肺癌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1]徐月亮, 王孝彬, 韩勇.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电视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 肿瘤学杂志, 2016, 22(7):583-588. [2]张卫宁, 李康, 线胤生. 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24(1):51-54.[3]黄国刚, 沈学远. 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6, 16(9):1056-1063.[4]殷勇, 张小康.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7):1137-1139. [5]杨欣, 曾兴建, 付娟.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手术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5(11):1087-1089.[6]张宁, 马丽斌, 魏立, 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9):97-100.[7]杨世兵, 胡杰伟, 周海宁.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实用癌症杂志,2017, 32(6):969-974.[8]王兵, 律方, 赵亮, 等.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肺癌杂志, 2017, 20(5):303-311.[9]郑斯杰.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 38(3):235-236.[10]赫银再, 刘彦恒, 陆相吉, 等.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1):34-36.[11]邓帆, 陈椿, 康明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115例肺癌的临床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6):468.[12]林洁桓.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6):41-43.[收稿日期:2019-0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