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助器具使用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技术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技术是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生活质量。
这些技术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运动康复、语言康复、视觉康复等等。
在运动康复方面,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例如,假肢和矫形器可以代替失去的肢体或改善肢体功能。
这些器具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与人体结构相匹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
同时,康复辅助器具还可以通过电子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运动的精确控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恢复。
在语言康复方面,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有语言障碍的人恢复沟通能力。
例如,语音合成器可以通过文本输入,将文字转化为语音输出,帮助无法说话或发音困难的患者与他人进行交流。
同时,语言康复辅助器具还可以提供语音训练和发音指导,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在视觉康复方面,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视觉受损的人提高视力和生活质量。
例如,放大镜和视觉辅助设备可以帮助近视或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看清细小的物体或远处的景象。
同时,视觉康复辅助器具还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和声音提示,帮助患者识别和辨别物体、人物和环境。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康复选择和希望,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手段和工具。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康复辅助器具只是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依靠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患者的自我努力,才能实现康复的最终目标。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康复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它们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康复辅助器具只是治疗的一部分,真正的康复还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患者的自我努力,才能实现康复的最终目标。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一、引言康复辅助器具是为了帮助身体有功能障碍的人提供支持和独立性,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操作手册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二、步行辅助器具1. 助步器(Walking Frame)助步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平衡身体的辅助器具。
使用助步器时,请确保助步器的高度适合您的身高。
双手握住助步器的把手,并逐步地移动助步器。
移动时保持平稳,注意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2. 拐杖(Walking Stick)拐杖主要用于提供额外支撑和平衡。
拿起拐杖时,请确保杖头与您的非受伤一侧的腋下保持适当的距离。
松紧调节拐杖的高度,使其适合您的身高。
使用时将拐杖放在您的非受伤一侧,随着受伤一侧的腿一起移动。
注意步伐平稳,以避免摔倒。
三、上肢辅助器具1. 抓握器(Gripper)抓握器用于帮助提取和拿起物品。
将抓握器的夹爪放在要抓取的物品上,并用手柄操作握紧物品。
当握紧物品后,将抬起抓握器并小心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2. 手指活动器(Finger Exerciser)手指活动器是用于增强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弹性。
将手指握住活动器的握柄,并根据指导进行灵活的活动。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适。
四、日常生活辅助器具1. 可转动椅垫(Swivel Cushion)可转动椅垫可以帮助您在椅子上更容易地转动身体。
将可转动椅垫放在椅子上,坐下后可以通过上半身的旋转来转动椅垫。
使用时请注意稳定身体,避免摔倒。
2. 压缩袜(Compression Socks)压缩袜可以提供额外的腿部支持,减少肿胀和疲劳。
将压缩袜滑到小腿上,并确保不要过紧。
在穿着和脱下时请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任何康复辅助器具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根据其指导进行操作。
2. 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
3. 如果您在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医疗器械类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南

医疗器械类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康复辅助器具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病患恢复日常生活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然而,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是确保康复辅助器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指南将向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类康复辅助器具以及其使用指南。
一、助行器具助行器具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设备。
常见的助行器具包括拐杖、助行架和助行轮椅。
1. 拐杖使用拐杖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尺寸。
拐杖应与使用者手腕的伸直高度相当。
使用时,将拐杖紧握于手中,使其与身体的一侧保持平行。
在行走时,先将拐杖放置在身体一侧,随后迈出同侧的腿。
拐杖的另一侧与另一侧的腿同时前进。
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衡。
2. 助行架助行架适用于需要更大支持的患者。
使用助行架时,双手握住助行架的两侧手柄,站在助行架中间。
在行走时,依靠助行架前进,保持身体的直立。
3. 助行轮椅助行轮椅适用于无法自行行走的患者。
使用助行轮椅时,将患者放在座位上,并确保固定安全带以保持稳定。
使用手推助行轮椅时,双手握住推手,将患者推动到所需位置。
二、矫形器具矫形器具可以纠正体位畸形、减轻疼痛以及帮助康复。
常见的矫形器具包括颈托、背托和膝关节矫形器。
1. 颈托颈托适用于颈椎病患者或颈部严重疼痛的人。
使用颈托时,将其轻轻放置在颈部,并通过调节固定带来适应个体需要。
2. 背托背托适用于脊柱畸形或背部疼痛的人。
使用背托时,将其固定在背部,并调整带子以获得适当支撑和舒适度。
3. 膝关节矫形器膝关节矫形器适用于膝盖关节损伤或病变。
使用膝关节矫形器时,将其戴在膝盖上,并通过调节固定带来适应个体需要。
三、呼吸辅助器具呼吸辅助器具用于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包括呼吸机和吸痰器。
1. 呼吸机呼吸机适用于呼吸功能受损或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设置适当的通气参数。
同时,定期清洗和更换呼吸机的配件,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康复辅助器具科室辅具配备与管理制度

康复辅助器具科室辅具配备与管理制度一、引言康复辅助器具科室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康复辅助器具评定、定制和适配的专业科室。
为了确保康复辅助器具科室的运作高效、规范,提供优质的康复辅助服务,建立辅具配备与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康复辅助器具的配备1. 康复辅助器具的分类康复辅助器具的类型繁多,包括假肢、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根据康复治疗需求,科室应当全面配备相关的辅具,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2. 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评估在患者到康复辅助器具科室寻求服务前,科室应当进行全面的康复需求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身体条件和功能障碍的评估,科室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所需的康复辅助器具种类和尺寸。
3. 康复辅助器具的定制与适配科室应当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负责康复辅助器具的定制与适配工作。
在适配过程中,科室应当与患者充分沟通,确保辅具的尺寸、质地和设计与患者的个体特征相符,以提供最佳的辅助效果。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管理1. 康复辅助器具的登记与标识为了管理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和归还,科室应当对每一件器具进行登记,并进行标识。
登记信息应当包括器具的名称、规格、已使用周期等,方便日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康复辅助器具的库存管理科室需要建立康复辅助器具的库存清单,包括器具的种类、数量和存放位置。
库存管理应该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器具的损耗,杜绝损坏和遗失的发生。
3. 康复辅助器具的消毒与维护康复辅助器具科室应当建立消毒和维护制度,确保器具的洁净和可靠性。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辅助器具,应当及时销毁并更换;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器具,应当进行定期的消毒和维护,确保器具的质量和效用。
4. 康复辅助器具的出库与归还科室应当建立辅具的出库和归还登记制度,严格管理器具的使用情况。
在出库时,需要记录器具的使用者和使用目的,并设立相应的归还期限,以防止辅具的滥用和遗失。
5. 康复辅助器具的评估与更新科室应当定期对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更新措施。
康复辅助器具实施方案

康复辅助器具实施方案康复辅助器具是指为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和工作的一种设备。
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康复辅助器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康复辅助器具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康复辅助器具需求评估。
首先,需要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进行评估。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的具体需求,才能选择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
评估的内容包括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等方面。
二、康复辅助器具选择。
在评估的基础上,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
选择康复辅助器具需要考虑到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身体部位的残疾程度、使用的场景和使用的频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康复辅助器具的适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
三、康复辅助器具使用培训。
选择好康复辅助器具之后,需要对残疾人进行使用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正确地使用康复辅助器具、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康复辅助器具跟踪服务。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跟踪服务。
跟踪服务的内容包括定期的康复辅助器具检查、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评估以及康复辅助器具的更新和维修等。
通过跟踪服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五、康复辅助器具管理。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康复辅助器具管理制度。
这包括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康复辅助器具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建立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情况统计和分析制度等。
通过管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康复辅助器具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康复辅助器具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需求评估、选择、培训、跟踪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
只有建立科学的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人群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度。
康复护理与辅助器具使用培训

康复护理是针对身体、心理或社会功 能受到疾病、伤害或残疾影响的个体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 恢复或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 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 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负担。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康复护理的目标
设立评估指标
01
根据辅助器具的具体功能和目的,设立相应的评估指标,如使
用频率、效果满意度等。
收集数据
02
通过调查、记录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以评估辅助器具的效果
和效益。
数据分析与结论
03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
辅助器具或康复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023
REPORTING
THANKS
案例二
总结词
脊髓损伤患者需要专业的康复护理和辅 助器具使用,以重新适应日常生活。
VS
详细描述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神经中枢受损,可能导 致截瘫或四肢瘫痪。康复护理包括康复医 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专业团队 的治疗,以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 辅助器具如电动轮椅、呼吸机、膀胱训练 器等,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提高 生活质量。
使用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需求
了解患者的病情、活动能 力、生活环境等,以便选 择合适的辅助器具。
选择合适的产品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符合 患者需求的辅助器具,确 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培训使用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辅助器 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等,确保他们能够正确、 安全地使用。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分类
辅助器具可以根据其用途、使用部位和功能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肢体辅助器具、听力辅助器具、视力辅助器具等。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工具与辅助器具使用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工具与辅助器具使用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应用各种康复工具和辅助器具来帮助患者实现身体功能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中常用的康复工具和辅助器具,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康复工具1. 牵引装置牵引装置是用于牵引患者的骨骼、关节或肌肉群的康复工具。
常见的牵引装置有颈椎牵引机、腰椎牵引机等。
使用牵引装置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力量和时间,以实现对患者病损部位的有效牵引,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2. 功能电刺激设备功能电刺激设备是利用电刺激的原理来促进肌肉收缩的康复工具。
通过电刺激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激活患者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功能电刺激设备包括电疗仪、脉冲电疗仪等。
3. 功能评估仪器功能评估仪器用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和康复效果。
常见的功能评估仪器包括运动分析仪、平衡测试仪等。
通过使用功能评估仪器,医生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以及制定更有效的康复计划。
4. 步行辅助器具步行辅助器具是帮助行走困难患者实现步行的工具。
常见的步行辅助器具有助行器、拐杖、步行架等。
使用步行辅助器具时,需要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确保患者的姿势正确、安全。
二、辅助器具1. 矫形器矫形器是用于矫正或辅助矫正患者姿势或关节功能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矫形器有脊柱矫正器、膝关节矫正器等。
使用矫形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适配和调整,以确保有效的矫治效果。
2. 助听器助听器是用于帮助听力受损患者恢复听力的辅助器具。
助听器能够放大声音,使患者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不同类型的助听器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使用助听器时需要医生或听力师的个性化调整和指导。
3. 残肢假肢残肢假肢是替代或辅助残疾患者肢体功能的辅助器具。
根据残肢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可选择相应的残肢假肢,如矫形假肢、义肢等。
使用残肢假肢需要精确的量身定制和个体化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训练辅助器具

1103工作场所的家具和装饰元素
代码
名称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类别
110312
工作场所用高脚凳和站立辅助器具
有一个或多个支脚且没有支撑靠背、扶手,保持人站立或接近站立姿势用的坐具。主材质为金属、高弹性海绵等。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经常在坐姿和站姿之间交替工作。
高脚凳子、站立椅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日常工作,便于书写、放置物品。
带格子的旋转桌
III
1124工作场所健康保护和安全的辅助器具
代码
名称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类别
112403
肢体功能障碍者工作场所防护设备
肢体功能障碍者在工作时的防护设备。主材质为图强度、高耐磨、局耐腐蚀的塑料等。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工作时的下肢及足部的防护。
肢体障碍者安全靴
III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工作时的全身防护。
肢体障碍者防护工作服
III
112418
肢体功能障碍者工作场所及工作周围区域的安全设备
用于房间或建筑物内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的设备。主材质为木质、泡沫板等。
适用于降低肢体功能障碍者工作时的危害。
肢体障碍者防滑地板、肢体障碍者道路标识
III
固定和定位工作场所使用物品的装置。主材质为金属等。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夹住或固定物体,方便操作。
肢体障碍者弹簧夹
III
固定或定位工作场所使用物品的装置。主材质为硅胶等。
适用于肢体功能障碍者固定工作台上物品,防止滑落。
肢体障碍者工作台用防滑垫
III
固定或定位工作场所使用物品的装置。主材质为金属、木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行器具的选择
助行架:
➢ 两上肢肌力差、不能充分支撑
缘高4厘米,角度在3度以下。有时为了容 易抬起前脚轮或躯干前屈时保持平稳,倾 斜角度更大一些也是有的。角度过大容易 发生轮椅向后翻到和造成压疮的情况出现。
• 5、脚踏板的高度 脚踏板的高度与座位的
高度有关,脚踏板与地面的高度至少要求 有5厘米。如果过高的话,与座位角度过大 一样,会造成坐骨结节、骶骨的负重过大 引起压疮的出现。最合适是脚放在脚踏板 上时,大腿与坐骨前缘之间有2.5厘米左右 的空隙为好。
吃饭自助具
自动喂食器
穿衣自助具
扣 纽 扣
穿 袜
洗澡自助具
个人卫生自助具
交流自助具
其它自助具
拾物器
开瓶器
自助具的选择
➢偏瘫患者:手抓握能力差宜选加粗手柄自助具,单手洗
澡选加长手柄自助具,穿衣困难者需穿衣自助具。
➢四肢瘫患者:手功能差者宜选C型手柄自助具或万能袖
套、书写自助具等。
➢截瘫患者:常需拾物器,部分需穿袜自助具。
拐杖
适应证
• 偏瘫 • 下肢肌力减退(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
伤)
• 平衡障碍(颅脑外伤或多发性硬化) • 下肢骨与关节病变(骨性关节炎、下肢骨
折、骨质疏松或半月板切除)
• 老年人 • 单侧下肢截肢或配戴假肢 • 偏盲或全盲等
测量与使用
无直立困难患者
• 单足手杖长度测量
直立困难患者
• 四足手杖长度测量
辅助器具使用
康复医学科 陈晓玲
主要内容
自助具 助行器具 矫形器具
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
➢辅助器具是指病、伤、残患者使用的,用于
防止、补偿、减轻或抵销残疾的各种产品、 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的总称。
辅助器具的分类
➢ 矫形器和假肢 ➢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 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 ➢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和适配件 ➢ 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 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 用于环境改建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 用于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种类
助行器
杖类助行器
手杖
肘杖
前臂 支撑拐
腋杖
多脚 拐杖
带座 拐杖
助行架
标准型 助行架
轮式 助行架
助行椅
助行台
作用
• 保持身体平衡 • 支持体重 • 增加肌力 • 辅助行走 • 其它
选用原则
• 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 • 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 应对患者平衡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 符合患者所处环境要求。 • 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 考虑患者个人生活方式及个人爱好。
• 6、扶手的高度 合适的高度为肩部放松的
状态下,肘关节屈曲90度,扶手比肘高2.5 厘米为合适,但要将坐垫的高度计算入内。
• 7、靠背的高度 从座位到肩胛骨的中央部,
大致为腋下5—10厘米。
轮椅的使用
•
打开
收起
轮椅的使用
• 自己操纵轮椅:
腋拐的结构
腋横把
手把
高度调节孔
防滑垫
腋拐的选择
• 腋拐的长度测量方法: • 1)患者平躺,仰卧,自腋窝前皱
• 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
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截瘫步行器
测量与使用
• 与测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
轮椅的结构
把手 挡板
轮胎 手推圈
手刹 后倾杆
靠背 扶手
坐垫 约束带 脚踏板
前小轮
轮椅的选择
肩胛骨
股骨
坐骨结节 腘窝
轮椅的选择
• 1.轮椅座位的标准宽度 • 2.轮椅座位的标准长度 • 3靠背的高度 • 4.扶手的高度
自助具的使用训练
辅助行走器具
•静态(倾斜台、平行杆) •动态(助行器)
倾斜台(直立床)
• 适用于久卧病床的患者接受行走训练前的
工具
• 逐渐增加倾斜的度数,倾斜度的调整完全
以患者能忍受或适应为主
• 训练时注意要点:
逐渐适应过程(卧—坐—站) 训练期间注意测量患者的P,若是P加快, 则表示患者目前直立的高度尚不适合
平行杠
•行走训练的开始(初学站立和
行走的患者)
平行杠
• 合适的高度(患者站立,手握扶杆,
手腕背屈,肘关节弯曲25-30度)
• 合适的宽度(以合适患者能行动为主) • 前方设镜子(姿势、步态、进步情况)
之二
助行具
概念
•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
具称为助行器(walking aids),也可称为 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
皮襞处量到脚跟,再加5cm。
• 2)患者站立,自腋窝前皱皮襞下
5cm量到足底外缘,再加15cm。
• 3)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
腋拐的使用指导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是 指拐杖底部对准双脚大 脚趾头,向15-20cm, 再向外左右各1520cm。 正确的操作拐杖包括将身体 的重量交于手掌,手腕 背屈、手肘弯曲25°30°,腋横把离腋窝两 横指,但须紧靠胸廓以 求使拐杖稳固,切不可 一直看向地面或双脚。
自助具作用• 替代来自体已丧失的功能; • 代偿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耐力的不足,
使活动简单、省时、省力;
• 便于单手操作,以克服双手操作的困难。 • 对肢体和关节给予支撑,以维持或重建其
功能。
• 代偿视、听功能以增强视觉和听觉能力
按用途分类
• 进食自助具 • 穿衣自助具 • 个人修饰与卫生自助具 • 阅读与书写自助具 • 家务料理自助具 • 记忆与认知自助具
辅助器具的作用
➢提高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学习和交流能力 ➢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
辅助器具的选用原则
➢符合功能需要 ➢美观 安全 耐用 ➢简便 易操作 ➢轻便 舒适 ➢价格低廉 ➢购买维修方便
常用的工伤康复辅助器具
➢轮椅 ➢助行器具 ➢个人卫生辅助器具 ➢自助具
之一
单足手杖长度测量:无直立困难患者
•
站立
大转子的高度
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
直立困难患者
可 在 仰 卧 位 测 量
助行架
适应证
• 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助
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 骨折愈合后。
•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要
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帕 金森病。
制定轮椅处方的具体方法
• 1、座位的高度
脚踏板地面安全高度为5cm 小腿长度 大腿与坐垫前缘之间有2.5cm的空隙
• 2、座宽
大转子到左右两侧挡板各有2.5cm的空隙
• 3、座深
腰部接触靠背进行测量,自然屈曲的膝关节 后面到座位的前缘距离为2.5—5cm.
• 4、座位的倾斜角度 通常座位的前缘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