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总论和心
8脉管学、心

(3)心外膜(epicardium)
心外膜即浆膜性心包的脏层,包裹在心肌表面。表面 为间皮,而间皮的深面为薄层结缔组织。
心外膜
返回主页
3. 房间隔和室间隔
(1)房间隔 : 左、右心房之间,向左前方 倾斜。前缘与升主动脉后面 适应,后缘邻近后房间沟。 房间隔在右心房面有卵圆窝, 为房间隔最薄弱处。
心室收缩时瓣 膜的开闭状态
瓣膜开闭 返回首页
四、心的构造
心的构造包括三部分,分别是:
1. 心纤维骨骼
2. 心 壁 3. 房间隔和室间隔
返回首页
1. 心纤维骨骼
心纤维骨骼(fibrous skeleton)又称心纤维性支架 。
是指位于房室口、动 脉口周围,由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的结构, 是心肌和瓣膜的附着
(3)后结间束 窦房结的后缘发出,经界嵴,下腔静脉瓣、
冠状窦口的上方,至房室结。
结间束
上一页
下一页
3. 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房室结:位于右心房的 koch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发出房室束,
主要功能是把窦房结的兴奋短暂延搁后再传向心室。
近年来有学者将房室结的概念扩展为房室结区 (atriolventricular nodal region)或房室连接区或房室交 界区。 房室结区包括三部分,分别是:
室间隔膜部以右心室内三尖瓣的隔侧瓣附着缘为界分为两部分:
房室部:位于膜部的后上部分,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 室间部:位于膜部的前下部分,左、右心室之间。
膜部放大 上 一 页 返回首页
五、心传导系
心传导系:
指具有产生和传导冲动功能的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包 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 Purkinje 纤维网。
(i)脉管总论、心

21
房间隔缺损
22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多不一 致,与缺损大小和分流量多少 有密切关系。缺损大者,症状 出现较早;缺损小者,可长期 没有症状,一直潜伏到老年。 多数病例在小儿时期并无任何 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始被发 现;一般到了青年期后,大多 在21~40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为劳动后气急、心悸 或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等。
23
(二)右心室
固有心腔(流入道) 动脉圆锥(流出道) 肉柱 室上嵴 隔缘肉柱(节制索) 三尖瓣复合体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心内膜光滑不光滑?
24
三尖瓣复合体:
右房室口纤维环 右房室瓣(三尖瓣) 前尖、后尖和隔侧尖 乳头肌(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隔侧乳头肌 ) 腱索
25
三尖瓣标本
26
房室瓣V5.AVI
房室瓣的运动
三尖瓣狭窄 三尖瓣关闭不全
27
动脉圆锥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半月瓣小结
28
(三)左心房
左心耳
左房室口
四入一出
想一下左心房血栓会栓塞到什么位置?
29
(四)左心室
左房室口
主动脉口
主动脉前庭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瓣(窦)
30
二尖瓣复合体
左房室口纤维环 左房室瓣(二尖瓣) 前尖、后尖 腱索 乳头肌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44
(三)房室结
位置:房室隔内
兴奋延搁 1)自律性较低,40 次/分左右,为异 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 产生房室延搁。
45
(四)房室束(His束) (六)右束支 行于室间隔上缘 ,向 呈圆柱形,细长而分叉晚 下分为左、右束支 (七) Purkinje 纤维网 (五)左束支 呈扁带状,短而分叉早。 房室束及其分支的功能特点缺 乏 46 自律性,传导速度快。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第9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脉管系统的一部分。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分布于人体各部。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人静脉,故淋巴管道可视为静脉的辅助部分。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营养物质和氧等输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细胞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此外,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体温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的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
第1节心血管系统总论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脏(heart)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心。
每半又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形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
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经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2、动脉( artery)为导血离心的血管。
自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管腔呈圆形,具有定的弹性,可随心的舒缩而搏动。
3、毛细血管( capillary )是连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
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除了软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毛发、牙釉质和指甲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部。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慢,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 vein)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起始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在回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依次形成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注人心房。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液在静脉内流动缓慢。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中医学 脉管学

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颈总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左右颈总 动脉均在胸锁关节后方,经胸廓上口至颈部,沿气
管、喉和食管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
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两个终支。
颈内动脉——分布于脑和视器
甲状腺上动脉——分布于甲状腺上部,喉腔粘膜、喉肌
颈总
舌动脉——分布于舌、舌下腺、腭扁桃体。
胸主动脉在第四胸椎体下缘续于主动脉弓,沿脊
柱左侧下行,经膈肌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沿
途发出壁支和脏支二类营养胸、腹壁软组织及胸腔脏
器(心脏除外)
肋间动脉(3——11对)
胸 壁支 营养胸壁及腹壁肌肉、皮肤,还分支至脊髓
主
肋下动脉
动
心包支——营养心包
脉 脏支 支气管支——营养肺、支气管
食管支——营养胸段食管
面以上)
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主要分布于左上肢及头颈部
壁支——分布于胸壁及腹前外侧壁
胸主动脉
外)
脏支——分布于胸腔脏器(心除
降主动脉
(胸骨角平面
壁支——分布于胸壁及腰肌
至第四胸椎 腹主动脉
下缘)
脏支——分布于腹腔脏器
髂内动脉——主要分布于盆部
左、右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主要分布于下肢
一、头颈部的动脉
四、腹部的动脉
腹主动脉在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续自胸主 动脉,在脊柱前面下行,至第四腰椎下缘分 成左右髂总动脉,沿途发出壁支和脏支二 类,分别营养腹壁、膈肌和腹部脏器。
胃左动脉 胃右动脉
左肝动脉
囊动脉
肝总动脉 肝固有动脉
右肝动脉 胆
腹腔动脉 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右动
脉管学总论、心

心
位置
胸腔前下部,中纵隔 内,2/3位于正中面左侧, 1/3位于右侧。长轴约与 身体的正中线成45°角。 中轴是右后上斜向左前 下
毗
邻
前 方:正对胸骨体及2~6肋软骨大 部分为肺和胸膜覆盖,只下部与胸骨 体下半及左侧4~6肋软骨相邻称为心 包裸区。故心内注射多在胸骨左缘第 4或第肋骨间进行 后 方:正对T5-8 ,有食管,迷走神 经和胸主动脉 上 方:出入心的大血管 下 方:隔的中心腱 两 侧:胸膜腔和肺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心 的 各 腔
右心房 右心耳、卵圆窝、梳 状肌、上、下腔静脉 口、冠状窦口、右房 室口、界嵴、界沟。
右心室 三尖瓣、乳头肌、肉柱、 腱索、室上嵴、 隔缘肉 柱、动脉圆锥、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在功能上纤维环、三尖瓣、 腱索和乳头肌是一个整体, 称三尖瓣复合体。
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 左心耳、肺静脉口、左 房室口。 左心室:构成心尖及心的左 缘、隔面的大部
距胸骨侧缘1.2cm ②右上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
缘距胸骨右缘约1cm
③左下点:左侧第5肋间,在左 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④右下点:右侧第6肋胸关节处
小
结
1、心肌的舒缩推动血液循环;
2、心瓣膜装置及防室肌纤维的不连续性是血液定
向流动的保证;
3、心的搏动及心率的正常节律是心传导系作用的
结果;
4、左右心的动、静脉血不相混合,有赖于心中隔
左房室口、二尖瓣、乳 头肌、肉柱、腱索、主动脉 口、主动脉瓣、主动脉窦、 二尖瓣复合体
瓣膜的存在决定血流的方向。瓣向外依次为
1、心内膜 一层光滑的薄膜,在 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叠成瓣膜 2、心肌层 肥厚 3、心外膜 即浆膜心包脏层。
脉管总论、心

左上点:左第二肋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
右上点:右第三肋软骨上缘,距胸骨缘1cm
左下点: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 右下点:右第六胸肋关节处。
心瓣膜听诊位置:
心脏的听诊部位与瓣 膜投影位置不一致,与 血流方向的传导有关。
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右房室瓣:胸骨下端偏右。 左房室瓣:心尖处。
将激素输送至相应的靶器官,使其发挥 生理功能。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能产生淋巴细胞和 抗体,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
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心 包等具有内分泌功能。
心血管概观 Cardiovascular overview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一、心血管系统组成
1. 心 由心肌构成,动力器官(pump) 内有 瓣膜如阀门,当血液顺流时开放,逆流 时关闭,从而保证血液能定向流动。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并传导冲动, 以维持心的节律性舒缩。
(一)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 界沟上部的心外膜下。正常起搏点,长椭圆形。
(二)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心房的心内膜下,冠状 窦口的前上方。扁椭圆形,前下端发出房室束。功能 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后传至心 室,使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在同一时间内收缩。
脉管学总论与心脏
(Introduction of Angiology & the Heart)
脉管系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动脉
心
毛细血管
组织液
静脉
淋巴管道
细胞
脉管系的功能
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将代谢 产物运送至排泄器官(肺、肾和皮肤) 排出体外、维持新陈代谢。
脉管总论心脏PPT课件

脉管总论心脏的研究趋势
未来,脉管总论心脏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精准医学的发展,针 对不同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和预防。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科学家们将 更加深入地研究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新药研发和治
疗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未来,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和整合,例如医学、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为心脏疾病的研究 和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心脏疾病,使用相应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等。
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技术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 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手术治疗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 术等。
康复治疗
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促进患 者康复。
心脏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控制危险因素
健康饮食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降低患病 风险。
03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脏的位置和毗邻
位于胸腔中部,两肺之间,周 围有肺、食管、胸主动脉等器
官。
心脏的外观
呈倒置的圆锥形,外有心包保 护。
心脏的内部结构
包括四个心腔、四个瓣膜和一 条大动脉。
心脏的神经支配
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
心脏的生理功能
泵血功能
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 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组成, 负责输送淋巴液。
脉管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输送血液和淋巴液
脉管系统通过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将血液和淋巴液 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1、脉管S、心

二、血液循环
(一)定义:血液 从心室搏出,经主、肺A 到达全身Cap,与组织和 细胞进行气体、物质交 换,通过各级V,在经 上、下腔V和心冠状窦 返回心房的周而复始、 循环不止的过程。
(二)分类:
1、肺循环(小循环): (1)起止:右心室→肺A 干→左右肺A→肺→肺泡壁 Cap→ 肺V→左心房 (2)特点:路程短,阻 力小,压力低,由右心 博出 (3)作用:完成气体交 换,使V血变成A血
4、心室收缩与瓣膜开闭
1)特点:半月瓣开放,血液从心室→肺、主A 房室瓣关闭,阻止心室内血液逆流 入心房 2)异常:半月瓣狭窄,全身缺血 房室瓣关闭不全,心房肥大
五、心的构造
(一)心F骨骼: 1、定义:位于房室口、肺A口和主A口周围, 由致密CT构成的结构 2、特点:坚韧富有弹性,是心肌F和心瓣膜 的附着处 3、分类: 左F三角 右F三角
前室间支
旋支
2、右冠状动脉
(1)主要分支
①窦房结支 ②右室前支 ③右房支 ④右缘支
(1)主要分支
(2)分布营养范围 右心房壁 右心室后壁 左心室后壁 室间隔后下1/3 ⑤房室结支
⑥右旋支
⑦后室间支
⑧室间隔后支
冠状动脉分布类型(国人1150例)
A、右优势型:65.7% B、均衡型:28.7% C、左优势型:5.6%
2、体循环(大循环)
(1)起止:左心室→主A →中、小A→全身Cap→中 小V→上、下腔V→右心房
(2)特点:路程长,阻力大, 压力高 (3)作用:完成细胞内气体 和物质交换
三、血管吻合的形式
交通支
A弓
A网
A、V吻合
*动脉之间吻合常见于易受压、活动多、形态 变化大的部位或器官 *极少吻合的动脉称终末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网
脉管总论和心
静脉丛
血管吻合方式
1.动脉间吻合 交通支 动脉弓 动脉网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脉管总论和心
• 侧副循环 collateral circulation
脉管总论和心
终动脉:在体内有少数器官的动脉与相邻动脉
之间无吻合;
脉管总论和心
微循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间的微血管中的血循环。包括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口 流出道 主动脉瓣 主动脉窦
脉管总论和心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前端球囊扩张并后撤
后端球囊扩张,前后球囊将 二尖瓣卡住,并开始扩张。
脉管总论和心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脉管总论和心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二)心壁 (三)心间隔
脉管总论和心
1、心内膜 2、心肌层 3、心外膜
脉管总论和心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 (二)、心的外形 (三)、心的各腔 (四)、心壁构造 (五)、心传导系统 (六)、心的血管 (七)、心包
脉管总论和心
第二节 心
The Heart
一、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胸腔中纵隔内, 2/3在中线左侧,1/3 在中线右侧。
反位心
脉管总论和心
毗邻
前: 胸骨体 2-6肋软骨
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 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进行 物质交换)→ 各级静脉属支→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体循环的特点:行程长,流经 范围广,血管压力高。
脉管总论和心
2、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 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 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肺 静脉各级属支→4条肺静脉(左、右 肺上、下静脉)→左心房。
传导路径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心室肌细胞
脉管总论和心
五、心的血管
(一)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起始 行程
心血管系统
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
功能:
淋巴组织
脉管总论和心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
心
Heart
动脉 Artery A
静脉 Vein V
毛细血管 Capillary
脉管总论和心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右半心:静脉血
左半心:动脉血
静脉
心 动脉
脉管总论和心
毛细血管
心: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同侧心房与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受静脉, 心室发出动脉;
房室口与动脉 口处有瓣膜,如阀 门一样,顺血流开 放,逆血流关闭
脉管总论和心
动脉:发自心室,把血液带 离心的管道,愈分愈细。 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压力 高,血流速度快。
静脉:止于心房,把血液带 回心的管道,愈汇愈粗。 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血容 量多,压力低。血流慢。
三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室Hale Waihona Puke 点脉管总论和心心尖切迹
脉管总论和心
三、心腔:心有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有
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故左右半 心不相通,但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借房室口相通。
脉管总论和心
三、心腔
(一)右心房 Right atrium RA
固有心房 梳状肌
腔静脉窦 以界沟为界
脉管总论和心
肉柱 乳头肌
流入道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
流出道
肺动脉口
肺动脉环
肺动脉瓣
脉管总论和心
脉管总论和心
(三)左心房 Left atrium LA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肺上、下静脉口
四个入口
右肺上、下静脉口
一个出口:左房室口
脉管总论和心
(四)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LV
入口:左房室口 流入道
后:5-8胸椎 侧:胸膜腔和肺 上:大血管 下:膈
脉管总论和心
心的体表投影
心尖的体表投影点: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处(或左侧第5肋脉管间总论隙和心距前正中线7~9cm处)
胸外心脏按摩
脉管总论和心
心脏的外形
一尖(心尖)
一底(心底)
两面 胸肋面
膈面
下缘
三缘 左缘
右缘
冠状沟(房室沟)
脉管总论和心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二)心壁 (三)心间隔
房间隔:卵圆窝是缺损部位。
室间隔 房室隔
肌部 膜部
脉管总论和心
四、心传导系 Conduction system of heart
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 房室束 左、右束支 Purkinje纤维网
脉管总论和心
血管吻合方式
1.动脉间吻合 交通支 动脉弓 动脉网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脉管总论和心
脉管总论和心
脉管总论和心
血管吻合方式
1.动脉间吻合
交通支 动脉弓 动脉网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脉管总论和心
血管吻合方式
1.动脉间吻合
交通支 动脉弓 动脉网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第四篇 脉管系 angiology
脉管总论和心
你了解心血管疾病吗?
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 逐渐提前,许多40-50岁的中年人也患上 了冠心病。同时,心血病成为继肿瘤、 脑血管意外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杀 手。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关注人群的心 脏病发病情况,并且积极给予防治。
脉管总论和心
• 组成Composition
肺循环的特点:行程短,只流经肺 完成气体交换。
脉管总论和心
动脉血:富含 O2 的血液 静脉血:富含 CO2 的血液
静脉
心 动脉
脉管总论和心
毛毛细细血血管管
三、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
脉管总论和心
血管吻合方式
1.动脉间吻合
交通支 动脉弓 动脉网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脉管总论和心
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入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卵圆窝
Koch三角
出口 右房室口
脉管总论和心
(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RV)
肉柱 乳头肌
流入道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
脉管总论和心
瓣膜的功能
三尖瓣复合体
脉管总论和心
(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RV)
毛细血管:连于动脉和静脉 之间的微细血管。进行物质 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通透性大,血 流速度慢,物质交换。脉管总论和心
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二、血液循环的路径 1、体循环(大循环) 2、肺循环(小循环)
注意:体循环和肺循环虽然途
径不同,功能各异,但都是血液循 环的一部分,并且是同步进行的。
脉管总论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