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荣值和渗透系数K之间关系

吕荣值和渗透系数K之间关系
吕荣值和渗透系数K之间关系

吕荣值和渗透系数K之

间关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吕荣值(q)表示使用灌浆材料作为试验流体时地层的渗透系数。吕荣(Lugeon),1吕荣为1MPa作用下1米试段内每分钟注入1L水量。(在100m的水柱压力下,每米长度标准钻孔内,历时10min,平均每分钟压入岩石裂隙中的水量。)定义公式,q=Q/PL,其中,Q为压入流量,单位L/min;P为作用于试段内的全部压力,单位M P a;L为试段长度,单位m。

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表达式为:κ=kρg/η,式中k为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它只与固体骨架的性质有关,κ为渗透系数;η为动力粘滞性系数;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强透水的粗砂砾石层渗透系数〉10米/昼夜;弱透水的亚砂土渗透系数为1~米/昼夜;不透水的粘土渗透系数<米/昼夜.据此可见土壤渗透系数决定于土壤质地。

地下水流速的确定:在地下水等水位图上的地下水流向上,求出相邻两等水位线间的水力梯度,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地下水的流速V=kI 。式中:V---地下水的渗流速度(m/d)K---渗透系数(m/d)I----水力梯度

表示岩土透水性能的数量指标。亦称水力传导度。可由达西定律求得:q=KI,式中q为单位渗流量,也称渗透速度(米/日);K为渗透系数(米/日);I 为水力坡度,无量纲。可见,当I=1时,q=K,表明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量。岩土的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透水率q和渗透系数K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各种条件下通过q计算K 的公式也很多。SL 31-200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推荐: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率在10 Lu以下,P—Q曲线为A型(层流型)时,可用下式求算渗透系数

式中:K—地层渗透系数,m/d;

Q—压水流量,m3/d;H—试验压力,以水头表示,m;

L—试验段长度,m;

r—钻孔半径,m。

按照上式,如假定压水试验的压力

为1 MPa(即100 m水头),每米试段

的压人流量为1 L/min(即 m3/d),试段

长度为5m。即在透水率为1 Lu的条件

下,以孔径为56~150 mm计算得的渗透

系数为~×10-5 cm/s。由此可见,作为

近似关系,1 Lu相当于渗透系数为10-5cm/s。

严格地讲,渗透系数K与单位吸水量w间并无固定关系。但有时为设计计算方便起见,通过实践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1)K=(~2)×w(K的单位为m/d,w的单位为L/)

例如:某大坝基岩透水性,单位吸水量w平均值为试求其相应的渗透系数K。

若采用K=2w时,则K=2×=(m/d)=×10-4cm/s。

采用K=时,则K=×=(m/d)=×10-4cm/s。

(2)国外资料认为 1Lu=×10-5cm/s。

(3)国外有些学者和单位给出了渗透系数K与吕荣值的相关关系图,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当K=10-7m/s(即10-5cm/s)时,吕荣值大约为1~3;当

K=10-5m/s(即10-3cm/s)时,各曲线的吕荣值均大于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