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李发珍
三七种植现状及其种植技巧分析

※种植与养殖 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04119三七种植现状及其种植技巧分析邹石龙(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罗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湖南邵阳 422212)摘 要:三七又叫田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国际国内对三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三七的应用领域和食药用价值不断得以拓宽,三七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其种植技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
基于此,本文在全面归纳总结了三七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对三七的种植技巧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能为我国三七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关键词:三七;现状;种植技巧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991三七的种植现状三七是我国所特有的著名的中药材,属于比较敏感的植物类,表现为对其生长的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1200~2200m之间高海拔处。
在三七的主产地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4300hm2迅速扩大到2016年的20000hm2;产量也随之从2006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6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大关,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
除了云南,这一三七的主产地之外,诸如湖南邵阳等地的三七种植面积和种植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2三七的种植技巧分析三七作为我国著名而又特有的中药材,其传播和延续性值得深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如何把三七更好的实现产业化种植方面,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七种植的阶段中比较重要的几点入手,归纳如下:三七属于种子繁殖类型,认真挑选最近三年生植株所结的三七种子,采种的最佳时机是在11月和12月之间,因为这个时候大批的种子才会变红和成熟。
采摘的种子需要把果皮小心剥除,把成熟饱满、色泽健康的种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立马在冬天进行种植。
假如播种时间比较匆忙,甚至来不及,可以将果实以厚度3cm左右,均匀摊放在筛里面,置通风阴凉处可保存7~10d。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三七,又名七叶一枝花、三七草、华佗草等,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其根茎呈长椭圆形,干燥后表面黑褐色,纵向有不规则条状皱纹,质脆,断面呈放射状纹理,具有清淡的特殊气味和微苦味。
三七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止血、消肿、活血化瘀、降血压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三七的种植现状三七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800米的阴湿山地,最适宜的生长气候为年均温度10~15℃,年均降水量1000~1500mm的充足雨水和较高的相对湿度。
目前,三七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其中以四川为产地最为著名。
三七的种植在当地已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种植技术不够成熟。
由于三七栽培具有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点,不少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持,导致产量不稳定,甚至出现病虫害等问题。
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三七这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药材的需求量更是节节攀升,这就给种植者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3. 产地间竞争激烈。
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三七产区在价格竞争上明显,局部产区对三七的高价格和需求比价混乱。
二、三七的采收现状三七的采收一般在秋季进行,需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先将土壤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镰刀将地面上的三七茎叶割除,再挖出三七根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水分后,放在通风干燥处,然后再进行加工。
采收三七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采收时间要合适。
选择在秋季气候干燥的时候进行采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对三七质量的影响。
2. 采收技术要熟练。
采收三七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采收的干净整齐会影响到后续的加工质量。
3. 采收数量要适宜。
在采收三七时,要适当控制采收的数量,避免对产地三七资源造成过度开发和破坏。
关于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平 台、提 升三七科研 水平及 法律保 障体 系等 六个 方面开展 对策研 究。 关 键词 :文 山三七 ;产 业发展 ;对策 研 究
中 图分 类号 :F 2 .4 文献标 识码 : 1772 A 文章编号 :17 9 0 ( 0 1 0 0 1 O 6 4— 2 0 2 1 ) 1- 10一 5
文 山三七 由于其独 特 的功 效和资源 优势 ,党 委 、 政府 一 直 把 三 七 产 业 作 为 文 山 市 ( 文 山县 ,下 原
同) 的首选 支柱产 业培 育 ,先后 出 台 了加 快发 展 的 相关政 策措施 ,使 三七 产业 在解 决 就 业 、增 加 G P D
展 ,文 山市三 七 产业 在 种植 、加 工 、流 通 、科 研 等
但是 ,三七产业发展不充分 、产业链条短、附加值
不高 等问题 还没 有得 到很 好 的解决 ,三 七 产业 总体 实力 与三七 资源优 势 不相 称 的状 况仍 然 没 有 得 到根
本改 变 。从 可持 续 发展 的 战略 考虑 ,以科 学 发展 观 为指 导 ,加 快三七 产业可持续 发展尤 为重要 。
3 .文 山学院 思想政 治理论课 教 学部 ,云 南 文 山 6 30 60 ) 摘 要 :通过分 析文 山市三七产 业 的现 状和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提 出了文 山市 “ 十二 五” 期 间三 七产 业发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三七,又名三七草、三七花、立三七、龙胆草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
其根茎可入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散瘀、止血生肌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三七的种植、采收和加工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对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推动三七产业的发展,提高三七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一、三七的种植现状目前,中国的三七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华东和北方等地区,各地对三七的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三七的种植主要分为露地种植和温室种植两种方式。
在露地种植方面,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适合三七的生长。
采用露地种植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土壤和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在温室种植方面,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可以进行精准控制,有利于提高三七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在温室内种植三七,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温室种植的成本相对较高,但能够提高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种植户的青睐。
三七的采收一般发生在秋季,此时的三七根茎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质量也较好。
采收时,一般选择成熟的三七植株,使用工具小心地挖掘出根茎,避免破坏。
采收的工艺要求较高,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效。
目前,一些种植基地已经建立了规范化的采收制度,确保了采收的质量和数量。
由于三七的生长周期长,根茎生长慢,加之采收要求较高,导致三七的采收难度较大,产量不足。
如何提高三七的采收效率,成为了种植户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采收完毕的三七需要进行加工处理,通常包括清洗、晾晒、烘干、切片等步骤。
一些大型的三七加工企业,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能够将三七加工成各种规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一些企业还对三七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三七口服液、三七胶囊、三七片等制剂,提高了三七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三七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厂存在质量管理不到位、卫生条件差、工艺落后等问题,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1. 引言1.1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三七,又称人参、地龙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
三七种植及采收加工一直是中药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三七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三七种植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最早的三七采集是采自野生三七,后来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的种植模式。
现今,三七种植地区在选择上需要考虑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条件,并且要采取科学种植技术,保证三七的产量和质量。
采收是影响三七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使用适当的工具,保证药材的完整和质量。
加工过程则需要经过清洗、晾晒、烘干等环节,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拓展市场渠道,促进三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三七种植的历史发展三七,又称人参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被广泛用于药食两用。
关于三七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唐代已有关于三七的记载,但真正成规模种植的始于明清时期。
在明代,三七主要产自贵州、云南等地,当时主要用于药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三七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种植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清代以后,三七的种植地区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种植三七。
到了近现代,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发展,三七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种植技术也更加先进和科学化。
现今,我国的三七种植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出口到国外,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2 三七种植地区的选择和条件要求三七的种植地区选择和条件要求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种植环境对三七的品质和产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三七适宜种植在气候较为温和、湿润的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能够促进三七的生长和积累有效成分。
麻栗坡县麻栗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

现 代 农业 科技
2 0 1 4年 第 2期
麻栗坡县麻栗镇农业产 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
张 国超 骆 振
( ’ 云 南 省麻 栗 坡 县 麻 栗 镇 农 技 站 , 云南麻栗坡 6 6 3 6 0 0 ; 麻栗坡县农技推广中心)
摘要 阐述 了麻 栗坡 县麻 栗镇 农业 产业 化经 营现状 及 主要模 式 , 具体 分析 了其 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并提 出发展 对 策 , 以期 为麻 粟镇 农 业 产 业化 经营提 供科 学指 导 , 为麻 粟镇农 业 的快速 发展 提供 借鉴 。 关键 词 农 业 产业化 ; 现状; 模式; 问题 ; 对策 ; 云 南麻 粟坡 ; 麻 栗镇 中 图分类 号 F 3 2 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4) 0 2 — 0 3 3 4 — 0 2
3 . 2 龙 头企 业带 动能 力弱 。 经 营 机 制 不 完 善
倍;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5 3 0 6 元, 比2 0 0 5 年增 长 2 . 5 倍。
1 . 2 农 业产 业结构 不 断优化 。 产 业 基 地 初 具 规 模
在稳 定粮 食 播 种面积 的前提 下 , 因地制 宜 , 合 理 规 划产 业 区域 布 局 , 切 实加 大农 业产 业 结构 调整 , 改变 过去 种 植业
协 调机 制 。
3 . 3 农 民科技素 质低 . 农 业 产 业 化 组 织 形 式 不 健 全
计 建成 特 色 农 业 产 业基 地 1 0 1 9 0 h m , 其中 : 烤烟 5 0 0 h m 。 。
甘蔗 3 0 2 h m , 蔬菜 1 0 7 0 h m , 水果 2 3 3 h m , 核桃 7 6 2 0 h m ,
彰显地方特色,做优做强三七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彰显地方特色,做优做强三七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三七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其使用历史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仙传外科方集》(杨清叟,1378年),迄今已近600多年,但民间的使用历史实际远早于此,三七真正被世人认识并得以广泛应用,是在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将其收载于《本草纲目》(1578年)之后;作为一种品质稳定、疗效显著的植物药,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奇效一直被世人所公认。
云南民医曲焕章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驰名中外的金创药“百宝丹”,也就是现在的云南白药。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三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现在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表明:三七含有70余种三七皂甙、17种氨基酸、77种挥发油以及三七多糖、三七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
作为天然药物和长期临床实践,三七功效从过去的200多个药方发展当现在的可以治疗上百个病种的300多个药方。
目前可知的三七主要功能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疾病具有独特而又神奇的治疗保健作用。
三七因生长环境要求较为特殊,仅仅能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的文山州境内,总面积、总产量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三七也因为具有特殊的地缘局限性而作为珍稀中药材被列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
1993年以后,砚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砚山的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三七是砚山县最具有优势的生物资源,确定将三七列为砚山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随后成立了三七产业领导小组和成立三七特产管理局进行三七行业方面的专业管理,特别是“十五”以来,砚山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打造“云药”产业、“南药经济带”等历史机遇,将三七产业列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和研发,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三七产业,从而在“基地建设、企业发展、项目开发、科技创新、产业基础”等工作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推动了全县三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麻栗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农业科学 2019.05麻栗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骆 振(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麻栗坡 663600)摘 要:通过调查麻栗坡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现状,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为麻栗坡县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现状;主要问题;麻栗坡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MalipoCountyLUO Zhen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alipo County,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Malipo County.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status quo; Main problems; Malipo county麻栗坡县道地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据调查,药用价值较高的野生药材资源有200余种,人工种植品种有20余个,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
摘要:三七种植业是麻栗坡县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三七加工业发展的第一车间。
三七种植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七加工、流通等其它环节的协调发展。
在当前三七原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三七种植面积过快放大的情况下,如何全面有效推进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目前三七产业开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三七种植业;发展状况;问题;发展对策
1 当前三七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种植规划失调,宏观调控不到位
近年的三七种植业发展过猛,种植风险不断加大,三七种植业在2005年跌入低谷以后,三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
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麻栗坡县和全省一样,连续4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麻栗坡三七产量仅12.8万kg,全州年均三七产量仅445.5万kg左右,三七原料供应只能达到正常年景需求量的一半,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三七价格开始持续上扬。
到2013年已超过了1988年高峰时期的历史最高价位,三七种植利润成倍增加,七农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吸引了众多的种植户和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闲散资金加入到三七种植行业中,引发了新一轮的三七种植热潮,使得三七种植业发展迅猛,三七在地面积大幅增加。
2013年,三七种植在地面积508hm2,比上年(184hm2)增176%,一年生三七面积152hm2,比上年(29hm2)增424%;二年生三七261hm2,比上年(89hm2)增193%;三年以上三七95hm2,比上年(66hm2)增44%。
预计2014年采挖4.6hm2,三七产量19.6万kg,全年实现总收入8811万元,比上年(5376万元)增64%。
各项指标都呈现迅猛增长,三七种植业供过于求的风险正不断增加聚积。
1.2 三七种植业风险储备制度尚未建立
三七产业作为麻栗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近30年来,三七种植业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起落落,但由于麻栗坡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面对三七价格的大涨大跌,政府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调控手段,使得三七种植业的发展依然步履艰难。
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麻栗坡县目前还没有加工三七产品的企业,仅仅是销售三七种植原料,从长远来看,尚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企业来带动三七种植业发展。
原料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主要是宣传缺乏投入,“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的推广、实施力度不够,使得三七在州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还不高。
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麻栗坡县财力困难,在三七产业发展上没投入的专项资金,由于缺乏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推进三七种植业发展的对策
2.1 近期针对种植业发展过快的对策
为进一步规避风险,防止三七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和“七贱伤农”现象发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积极做好七农的引导工作,认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三七种植,降低投资风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市场化的手段,配合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出新保险类型“三七种植保险”的方式,借以让七农规避风险和减少损失;积极引导七农注册专业合作社、协会,通过与文山州内企业、协会、合作社签署相关合同,使大部分七农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2 远期推进三七种植业稳步发展的措施
以三七种植科技攻关、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基地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以推进三七多元化经营发展为首要,积极开展三七科技培训,整合三七资源,打造原料品牌,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三七种植业健康、稳步、有序发展。
积极开展三七种植环境研究,要在现有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基础上,对三七种植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地块进行系统研究,作好三七种植适宜区土地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搞好三七种植;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引导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三七企业群体,实现三七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三七种植健康稳步、有序发展的目标。
为了确保这些三七种植龙头企业的长远利益,政府要引导、参与和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建立三七种植业的“蓄水池”,也就是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利用三七价格杠杆维护好三七原料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确保三七种植业健康顺利发展。
积极实施三七资源整合,要依托文山三七资源和种植技术优势,做好项目研究,引进有实力和诚意的企业集团到麻栗坡参与三七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三七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对三七原料的掌控,使全县三七种植与企业集团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实现共赢,从而使三七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积极实施三七种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七农大户创办专业合作社,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三七种植组织化程度,提升三七种植行业自律能力和水平,推进三七种植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实现全县三七种植有序发展。
积极打造三七原料品牌,要充分利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和文山三七发展条例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流通企业、经销商、个体户及七农中广泛推广使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两个标识,营造浓厚的原产地氛围,提高文山三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切实贯彻实施《文山三七》国家标准,规范三七流通市场,力争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山三七原料原产地品牌。
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发珍,胡刚琼
(麻栗坡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麻栗坡 663600)
作者简介:李发珍(1974—),女,学历本科,农业经济师,主要从
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胡刚琼(1976—),女,本科
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