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理分区地理章
合集下载
物流经济地理——第八章 东南沿海地区物流

四、对外贸易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一切机遇和有利条 件,积极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坚持以质取胜,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商品的服 务贸易,促进了全区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在国际市场方面,广东在保持东南亚、美国、欧盟等传 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发印度和俄罗斯市场,出口市 场结构得到调整,出口市场单一的局面得以扭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福 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发挥 “侨、海、山、特”等省情优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 从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1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 正确领导下,我省对外贸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深化改 革,开拓进取,用足用活中央赋予海南外贸的优惠政策, 实施“大经贸、多元化、以质取胜”战略,使全省对外贸 易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 的13.7%,其中以珠江水系最重要,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 内河运量占全国的1/5左右。
公路网密布本区公路里程15.48×104km,是全国公路密 度 最高地区之一。广东省公路长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长度 均居全国第一。海南岛交通以公路为主。本区河流众多,特 别是沿海平原河网纵横,从前公路运输并不发达。 铁路本区拥有京广、京九、广三、三茂、黎湛、鹰厦、南 福等铁路。铁路营业里程 2069km,但客货运量很大,运力远远不能满足运量的要 求。 航空近年,本区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广州是全国三大国 际机场之一,客货运量均居
二、资源环境情况
(三) 气候资源 本区既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地区,又 是海洋最辽阔、受海洋影响最深的地区。因 此,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成为本 区的基本特征和支配自然地理过程的主导因 素。其特点是高温多雨,夏长冬暖,霜雪少 见,降水丰沛,夏秋多台风。
国际物流 分区地理

上一页 下一页 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 畅、可控制的流通体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 用,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 的,以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过去物流企业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 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 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 争。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模越大,物流的效 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四)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问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很难做到的。 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 如托盘采用1000 mmx1200 mm,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 格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 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些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 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 能力。 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 准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 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其与亚、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 有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而 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 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具体体现。当前,国际物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加快物流企业整合。物 流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 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物流企业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物 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横联纵台"式的并购,或形成物流企业 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 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本国物流业在深层次上向国际化方向 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四)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问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很难做到的。 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 如托盘采用1000 mmx1200 mm,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 格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 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些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 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 能力。 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 准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 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其与亚、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 有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而 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 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具体体现。当前,国际物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加快物流企业整合。物 流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 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物流企业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物 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横联纵台"式的并购,或形成物流企业 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 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本国物流业在深层次上向国际化方向 发展。
物流经济地理第6章 国际物流分区地理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是得不到提高的由于现代物流业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6章 国际物流 分区地理
七、地理区域
3.南亚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 国、尼泊尔、不丹。面积约437万平方千 米。人口10亿以上。
七、地理区域
4.西亚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
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 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 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面积 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 000多万。
七、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 、北欧和东欧5个地区。 1.南欧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 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 岛屿。
七、地理区域
2.西欧 狭义上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
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面积93万多平方 千米。 3.中欧
一、基本概况
语言: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 、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人种: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白 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
体育:欧洲的体育水平很高,足球中的德国 、西班牙、荷兰、法国、意大利、英格兰、葡 萄牙、捷克、篮球中的德国、法国、希腊、意 大利、西班牙、立陶宛等,都是世界强队。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
第6章 国际物流 分区地理
七、地理区域
3.南亚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 国、尼泊尔、不丹。面积约437万平方千 米。人口10亿以上。
七、地理区域
4.西亚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
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 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 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面积 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 000多万。
七、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 、北欧和东欧5个地区。 1.南欧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 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 岛屿。
七、地理区域
2.西欧 狭义上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
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面积93万多平方 千米。 3.中欧
一、基本概况
语言: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 、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人种: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白 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
体育:欧洲的体育水平很高,足球中的德国 、西班牙、荷兰、法国、意大利、英格兰、葡 萄牙、捷克、篮球中的德国、法国、希腊、意 大利、西班牙、立陶宛等,都是世界强队。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
物流经济地理第6章 国际物流分区地理

四、我国国际物流的现状
(二)我国国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
。 (2)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3)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并不断流失。 (6)物流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二节 亚洲经济区
一、基本概况 二、地理集锦 三、居民概况 四、自然环境 五、自然资源 六、经济概况 七、地理区域
四、自然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 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 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 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 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 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 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 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 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
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 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是得不到提高的 。
三、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 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 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 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四、我国国际物流的现状
3.外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 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都有较快的发
展。如:美国联合包裹运送公司(UPS)的中国 出口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增幅高达125% 。英运物流有限公司(EXCL)2004年业务量增 长了60%以上。到2004年年底,中外运敦豪 (DHL)的56家分公司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业务保持50%的增长率。
物流地理区域物流地理

案例四:某地区物流网络布局优化
总结词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该地区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积极开展物流网 络布局优化。该地区通过对现有网络布局进行分析,发 现存在布局不合理、节点间连接不畅通等问题。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该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调整 节点位置、加强节点间连接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 该地区的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物流信息
总结词
物流信息是实现高效物流的关键因素,它能够提高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详细描述
物流信息包括运输信息、仓储信息、订单信息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 处理,提高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可以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 和改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02
物流地理区域的核心概 念
物流网络
总结词
物流网络是物流地理区域的核心要素, 它由节点和通道组成,实现货物的空间 位移。
VS
详细描述
物流网络是物流系统的骨架,它由节点和 通道组成。节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等,是货物集散的场所;通道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线路 ,是货物空间位移的路径。物流网络的建 设和优化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 本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
物流地理区域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以一定的地理范围为基础,具有相 对完整的物流体系和功能,能够满足 区域内生产和消费的物流需求。
物流地理区域的重要性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完善的物流地理区域能够提高地区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促 进产业集聚和升级,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提高物流效率
合理的物流地理区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细管理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物流地理-第1章

物流地理之地理常识简介
米洛斯帝国
物流地理之地理常识简介
· 最富有的国家:瑞士(人均占有财富64.8万美元) · 湖泊最多的国家:芬兰(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 岛屿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由大小不等的13667个岛屿组成, 其中6000个岛屿能住人) · 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最高点位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 · 路线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9,288公里,全程需时7天) · 全球客运量最繁忙机场: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美 国,达85百万人次,2005年终年统计) · 全球货运量最繁忙机场:孟斐斯国际机场(美国,达350万吨货运 量,2005年终年统计) · 全球跨境旅客客运量最繁忙机场:伦敦希斯罗机场(英国,达60百 万人次,2005年终年统计) · 最大的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总面积8956平方公里) · 最大的水电站和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中国三峡水电站(坝长2335 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度18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 最大的客机:空中客车A380(最高可承载850名乘客)
物流地理之地理常识简介
地球大陆有六块: 东半球的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西半球的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 最南端的南极大陆。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澳大利亚是面积最洲与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物流地理之地理常识简介
物流地理之地理常识简介
2)人文地理
· 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总面积约17,075,200平方公里) · 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molossia(总面积0.05平方公里) ·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口约13亿人) · 人口最少的国家:molossia(2010年时约有12人) · 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摩纳哥(面积1.95平方公里,共居住32,409 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6,620人) · 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国(面积1,564,000平方公里,共居住 2,80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 · 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美国 (2008年GDP为14.32万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卢森堡(2004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统 计约有75,130美元) · 一天最早开始的国家:基里巴斯(也是唯一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 国家)
物流经济地理第二章物流地理环境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 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 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
水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
中国四大牧场
四、其他
自然灾害 海陆位置、河流、湖泊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地形对物流的影响
案例:上海与新疆
上海市位于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 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 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上海市 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人口数量大,结构合理,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上海市物流业发展迅速,“十二 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9.8%。2014年上海市物流 业增加值2784亿元,占全市GDP的11.8%。位于古 “丝绸之路”上的新疆,深居内陆,“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干旱的气候,物流交通基础薄弱,物流集散 设施相对东部地区来说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物流引发的环境问题
1.对社会环境的污染 2.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防止物流污染环境的意义
①“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农业发 展的具体前提。 ② 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创建 一个适宜的健全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促进商 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 发展商品经济、注重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眼前利 益和长远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 污染没有国界,防止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保 护生存条件的共同课题。
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水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中国四大牧场四其他?自然灾害?海陆位置河流湖泊的分布及水文特征第二节物流经济地理环境?一人口条件?二历史条件?三技术条件?四社会经济需求?五交通运输?六国家政策一人口条件人口条件与经济布局1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 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
水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
中国四大牧场
四、其他
自然灾害 海陆位置、河流、湖泊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地形对物流的影响
案例:上海与新疆
上海市位于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 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 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上海市 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人口数量大,结构合理,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上海市物流业发展迅速,“十二 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9.8%。2014年上海市物流 业增加值2784亿元,占全市GDP的11.8%。位于古 “丝绸之路”上的新疆,深居内陆,“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干旱的气候,物流交通基础薄弱,物流集散 设施相对东部地区来说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物流引发的环境问题
1.对社会环境的污染 2.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防止物流污染环境的意义
①“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农业发 展的具体前提。 ② 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创建 一个适宜的健全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促进商 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 发展商品经济、注重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眼前利 益和长远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 污染没有国界,防止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保 护生存条件的共同课题。
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水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中国四大牧场四其他?自然灾害?海陆位置河流湖泊的分布及水文特征第二节物流经济地理环境?一人口条件?二历史条件?三技术条件?四社会经济需求?五交通运输?六国家政策一人口条件人口条件与经济布局1
物流地理第3章

(2)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3.2.2交通运输
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管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交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已基本摆脱了对 经济发展制约的”瓶颈”状态。这为发展 国际、国内快速机动的物流系统奠定了必 要的物质基础。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 效率的显著提高。但我国交通运输业还存 在运网规模总量不足、基础设施区域差异 大、结构矛盾突出、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 低、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地势影响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使我国 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形成横贯东西的 天然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及陆地运输连成网 络,形成江海联运,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多式联 运。
2.气候与物流
气候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 时空分布,从而影响农业物流的结构 与特点。
中国粮食物流
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温度适宜、 降水充足、地形平坦的,土壤肥沃的东 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和 珠江三角洲地区。
(2)发展趋势
东部地区物流在今后的发展中,在 保持既有产业的发展能力和拓展国内外 市场的基础上, 建设国际物流和辐射国 内的物流系统成为重要任务。
2.中部物流
(1)发展状况
中部地区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前 沿阵地,又是东部物流以及信息流向西推进 中的承接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于制糖工业的原料指向性,所以我 国食糖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北 部地区,尤其以南方沿海为主,从而 形成食糖“由南北两端运销中部”的 国内贸易格局
3.海岸条件与物流 我国海岸线长,良港众多,为物流 发展造就了有利的海运条件。港口从本 质意义讲就是一个物流基地、物流枢纽、 物流结点,是物流企业的集群,主要从 事进出口货物的集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ppt
11
• 二者差别和矛盾:
行政区同行政权力的执行范围结合在一起,有 法定性和明确的边界线,比较稳定,而且特别强调 纵向联系。
经济区的内容、范围、层次随着商品经济、经 济中心城镇和交通线的发展而发展,比较活跃,具 有明显的开放性,一般没有法定性,边界不很明确, 为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并促进经济的发展,特 别强调横向经济联系。
◆交通业: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 铁路居主要地位
◆物流发展
1、吉林省物流发展目标:建设长春与吉林两 个物流中心区;七个物流结点;三个信息平 台;四大物流体系
教学ppt
17
2、辽宁省物流发展目标 发展大交通——
构筑现代化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大口岸——
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
促进大物流—— 打造发达的现代物流产业
教学ppt
2
思考:
为什么必须打破以 行政区划为基础的
经济规划?
教学ppt
3
学习目标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对物流的影响 各综合经济区的经济与产业基础 各地方出台的主要物流政策
发展迅速
教学ppt
4
第一节 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涵义 二、经济区划的原则 三、经济区具体划分 四、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教学ppt
7
三、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
1、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其集聚和辐射效果对整个经济区的经济发 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最大的广域经济区——长江三角 洲经济区就以上海或者说以由沪、宁、苏、 锡、常、杭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为核心。
教学ppt
8
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 市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 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 展的地域范围。
第三章 中国物流经济分区地理
教学ppt
1
引例:中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
2005年6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江苏吴江 参加“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经济论坛时指出,随着经济全 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必须打破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 经济规划。龙永图说,现在全球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过去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产品与产品的竞争;而现在的竞争是 生产链与生产链的竞争、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中国的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必须有意识地融入全球化大公 司中,进入全球产业链中,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这 种趋势要求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但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规划,仍然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进行 的”,这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规划是相违背的。 “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经济规划不打破,必然会制约 中国经济的发展。”
教学ppt
18
(二)北部沿海经济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省两市。 ◆地理位置 ◆资源优势 ◆区域特点:(1)明显的区位优势
(2)明显的人才优势 (3)交通优势 (4)矿产资源丰富 ◆专门化部门 :石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钢铁、 机械、电子、轻纺及棉花、水产品在全国占重要 地位
教学ppt
19
3、经济联系。
——经济联系既包括经济区内商品流通、 技术协作、资金融通、信息传递,也包括 经济区内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
教学ppt
9
四、行政区划分的原则
行政区是依据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地理、历 史及国防等多种因素,并便于国家分级管理而划 分的分级管理系统。划分原则有:
1. 政治原则 2. 经济原则 3. 民族原则 4. 历史原则 5. 自然原则
◆交通运输业:北京为全国铁路枢纽、航空 中心;天津新港为华北外贸门户,秦皇岛 为超级能源输出港;北京、天津、石家庄、 太原、呼和浩特为华北公路网中的枢纽要 站。
◆物流发展:北京——优化城市物流 天津——打造物流城市 大连、青岛—构建区域物流中心
教学ppt
20
(三)东部沿海经济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 ◆地理位置 ◆资源状况:水资源、矿产资源 ◆区域特点 : (1)全国最大的经济技术核心区 (2)农业发展水平和商业化程度较高 (3)水资源比较丰富 (4)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教学ppt
14
一、三大经济地带
1.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11个省、市、自治 区。
2.中部地带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 北、湖南、安徽、江西等9个省、区。
3.西部地带
包括新疆、西藏、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
教学ppt
10
五、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便于行政 管理,便于行使国家政治职能而划分的多 级行政区域。它是行使国家主权和执行国 家任务的各级行政单位。
• 经济区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 件,人口、民族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发展特点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措施 的一致性而划
经济区是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地域组织 形 式,是既有内部结构(包含部门结构、区域 结构、经济核心)也有外部联系的生产地域综 合体。
经济区划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经济区 的主观认识的结果。
教学ppt
6
二、经济区划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 l.国家经济体系和地区优势相结合 2.地区经济专门化方向和综合效益相结合 3.经济区划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4.国内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化分工相结合 5. 兼顾近期与长远经济发展的原则 (二)生态原则 (三)社会原则
教学ppt
12
•二者联系:
行政区被赋予丰富的经济内容,是否有 利于生产力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是否合理的 主要标准之一。
经济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行政区, 随着对行政区和经济区的不断调整,经济区 又可以与行政区适当结合起来。
教学ppt
13
第二节 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经济区
一、三大经济地带 二、八大经济区 三、经济区域划分对物流的影响
教学ppt
15
二、八大经济区
(一)东北经济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 ◆地理位置 ◆资源优势 ◆区域特点 : (1)处东北亚开放地带 (2)资源丰富而且地域组合条件好 (3)水资源在我国北方也属丰裕 (4)拥有比较发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
教学ppt
16
◆专门化部门:石油化工、钢铁、矿冶机电 设备、汽车制造、森林工业 。全国最大的重 工业基地和粮食、原木、甜菜、畜牧产品的 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