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各医疗质量监控指标

合集下载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相关指标及监控目标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相关指标及监控目标
2.实施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每季度总结分析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90%;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30%;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按医院制定的科级检测指标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安全(不良)事件报告≥10件/年/百张床
每月总结分析,出现事件时随时总
结分析及整改
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1.每季度总结分析
2.其他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记录详见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
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压疮发生率为0(高危备案者除外)
压疮发生率为0(高危备案者除外)
医疗护理环节小缺陷
监测的内容主要是护理三查七对发现
并及时纠正的错误,未在患者身上发生,未造成损害危害的小缺陷
病案质量管理
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病案质量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要求每月、每季有小组活动记录和总结分析,具体详见专项管理记录本
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手术并发症及非计划再次手术例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
手术科室需要监控这三项指标,每月进行质控活动,每季度总结分析
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
非计划再手术率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
有重点疾病重点手术的科室需要每季度对该两项监测内容进行监控和分析
1.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指标(详见三甲评审细则第七章p230-241)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概述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是评估和监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的一种指标体系。

通过监测和评估指标数据,可以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监控指标分类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果指标结果指标是衡量医疗服务提供者实际产出的质量和安全结果的指标。

例如,手术成功率、病患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指标反映了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

2. 过程指标过程指标是衡量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提供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行为的指标。

例如,手术操作规范性、药品使用合理性、感染控制措施等。

过程指标反映了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操作规范程度。

3. 结构指标结构指标是衡量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状况的指标。

例如,医疗设施的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状况等。

结构指标反映了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和资源投入情况。

监控指标选择与应用为了选择适合的监控指标,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确定监控目标:明确想要监控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方向。

2. 查找相关指标:根据监控目标,找寻适合的监控指标,可以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和指南。

3. 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找到的指标进行评估,包括指标的测量可行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4. 筛选和确定核心指标: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和关键性的指标,作为核心监控指标。

5. 设定监控目标和标准:根据核心指标,设定合理的监控目标和标准,用于评估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6. 收集和分析数据: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监控指标的数据。

7. 制定改进策略:基于监控指标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结论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是评估和监测医疗服务提供者质量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工具。

通过选择适合的监控指标并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医疗质量控制是保障医院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

通过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质控指标。

一、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1.人员合格性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资格和技术能力的检查。

这包括医师的执业资格、医技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等方面的考核。

检查的内容包括资质证书、业绩档案、学术背景、继续教育情况等。

通过检查医务人员的合格性,可以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的可靠性。

2.设备器械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使用规范等方面。

同时,要对器械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检查,确保器械洁净无菌,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医疗过程检查医疗过程是指医务人员从接诊到治疗完毕的全过程。

通过对医疗过程的检查,可以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不规范的操作。

医疗过程检查包括病历的书写规范性、医嘱的执行情况、手术室操作规范、药品使用规范等方面的检查。

4.药品合理使用检查药品的合理使用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药品的购进渠道、储存条件、发药流程、用药指征等方面。

同时,还要对医务人员的药品知识和处方行为进行检查,以保证药品的正确使用。

二、医疗质控指标1.门急诊等待时间门急诊是患者就医的重要方式,对于患者来说,等待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就医体验和就医效果。

通过监测和控制门急诊的等待时间,可以提高就医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带来的不满情绪。

2.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是医疗行为中风险较高的一部分,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

手术成功率可以体现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操作的规范性,而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反映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3.药物误用率药物误用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可以通过监控药物误用率来评估医疗机构的药物使用水平。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XXX人民医院医务科2019-01-18修订医院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目标(一)临床医疗1.病床使用率≤93%2.病床周转次数≥35次/年3.平均住院日≤10天4.住院药占比≤30%5.住院基药比≥50%6.入院患者三日确诊率≥90%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10.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11.符合重症评估患者≥30%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13.疑难病症好转率≥90%14.住院患者死亡率≤1.5%15.三级以上手术率≥30%1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7.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18.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19.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20.不良事件报告率≥20件/百床/年21.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22 .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告知率100%23.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4.本地患者复诊预约比例≥20%25.住院患者满意度≥90%26.投诉按时反馈率100%27.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0%28.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8%(二)急诊2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0.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31.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32.需急诊会诊患者,10分钟内获得会诊率≥95%(三)门诊33.处方合格率≥95%34.门诊基本药物使用比例≥35%35.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比例≥60%36.挂号、候诊、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37.门诊患者满意度≥90%(四)护理38.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95%39.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背部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95%;基础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90分)40.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85分)41.护理人员对所管患者病情知晓率≥90%42.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43.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知晓率≥95%44.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分)≥95%45.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46.无护理并发症(压疮、坠床)(已上报的难免压疮、院前压疮例外)47.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48.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100%;49.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95%(90分合格);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年一次,参与率100%50.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51.重症医学科护床比≥2.5:152.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3:153.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数≤854.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55.护士每年离职率<10%56.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90分合格)57.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五)医院感染58.手卫生依从性≥70%59.洗手正确率英≥90%61.医院感染率≤10%60.医院感染漏报率≤10%6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6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64.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六)医技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65.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66.检查报告缺陷率≤2%67.报告及时性≥95%68.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含预约时间)69.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特殊检查出报告24-48小时,细菌培养报告≤72小时。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和监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制定和使用合适的指标,可以匡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指标示例。

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定量或者定性指标。

它可以通过采集和分析医疗数据来评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并提供改进医疗质量的依据。

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分类1. 结构指标:衡量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人员和资源情况。

例如,医院床位数、医生和护士的人员配备比例等。

2. 过程指标:衡量医疗服务的执行过程和流程。

例如,手术中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规范等。

3. 结果指标:衡量医疗服务的结果和效果。

例如,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

三、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示例1. 门诊等候时间:衡量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的等候时间。

合理的等候时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2. 住院感染率:衡量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风险。

低感染率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 手术并发症率:衡量手术患者在手术中或者手术后浮现并发症的风险。

低并发症率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4. 医疗错误率:衡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和药物使用等方面发生错误的频率。

低错误率可以提高医疗安全性。

5. 术后再入院率:衡量手术患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再次入院的比例。

低再入院率可以反映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

6.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匡助医疗机构改进服务质量。

四、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评估。

在内部质量管理中,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指标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外部评估中,指标可以作为医疗机构评级、医疗保险支付和患者选择医院的参考依据。

总结: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和监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背景介绍医疗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和措施,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量化医疗服务的各个方面,帮助医疗机构发现问题并改进服务质量。

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分类1. 结构指标:结构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情况,包括医院床位数、医生和护士的数量、设备设施的完备程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疗机构的实力和能力,对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 过程指标:过程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

例如,手术操作的规范性、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等。

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发现医疗机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3. 结果指标:结果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例如,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

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三、常用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 门诊等候时间:反映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等待医生接诊的时间。

合理的门诊等候时间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2. 住院病床周转率:反映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率。

高病床周转率意味着医院能够及时安排患者入院治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医院感染率:反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低感染率说明医院的卫生管理措施得当,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手术并发症率:反映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低并发症率说明医院的手术操作规范,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门诊复诊率:反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低复诊率说明医疗机构的诊疗效果良好,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6. 用药合理性:反映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是否合理。

合理的用药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是评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介绍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人满意度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对满意程度。

包括对医生、护士、检验、药房等各个环节的评价,用来评估医院门诊质量是否达到患者的期望。

2.住院病人死亡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是对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的评估指标。

通过统计每年住院病人的死亡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以监控医院的医疗质量。

3.康复率康复率是指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后康复的比例。

通过追踪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可以了解医院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疗效,以及医院的康复治疗质量。

4.手术并发症率手术并发症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比例。

通过统计手术中并发症的数量和手术的总数,计算出手术并发症率,用来评估医院的手术技术和训练质量。

5.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是指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

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造成影响。

通过监控抗生素的使用率,可以评估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和质量。

1.医疗事故率医疗事故率是指医院发生的各类医疗事故的比例。

医疗事故包括手术事故、药物事故、输血事故等。

通过统计每年医疗事故的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医疗事故率,用来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2.用药安全指标用药安全指标是评估医院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包括药物误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通过监控用药安全指标,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预防药物误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包括手术操作安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等。

通过评估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可以提高手术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预防手术事故和医疗器械不当使用导致的安全问题。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衡量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和监测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绩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及其解释:1. 门诊就诊时间:衡量患者从预约到实际就诊的时间。

较短的门诊就诊时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率。

2. 住院平均住院日:表示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较短的住院日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缓解医院床位压力。

3. 术后感染率:衡量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术后感染率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4. 门诊复诊率:表示患者在就诊后需要再次就诊的比例。

较低的门诊复诊率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医疗费用。

5. 医院感染率:衡量住院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医院感染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6. 病死率:表示因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比例。

较低的病死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7. 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8. 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9. 医疗错误率:衡量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比例。

较低的医疗错误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10. 医疗设备故障率:衡量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比例。

较低的设备故障率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医院基本医疗质量监控指标(2014年
指标
月)
手术质量指标
业务指标
病案质量指标
合理用药指标
科室医生
疑难危 Ⅰ类切口 抗菌药 Ⅳ、Ⅴ级缺陷病历 病床 平均 病历7 抗菌药 安全 Ⅰ类切 Ⅰ类切 出院 业务总 药费 重收治 抗菌药物 物使用 手术 赿级 使用 住院 天归档 物使用 核查 口愈合 口感染 人数 收入 比例 CD型率 比例 延迟 手术 终末质控 环节质控 使用率 率(%) 日 率(%) 强度 制度 率(%) 率(%) (%) (%) (%) ( 月) ( 月)

内 一 科 科室小 计
内 二 科 科室小 计
内 三 科 科室小 计 第 1 页,共 5 页
内 五 科 科室小 计
东 病 区 科室小 计
儿 科
科室小 计
肿 瘤 科 科室小 计 第 2 页,共 5 页
中 医 康 复 科 科室小 计
外 一 科 科室小 计
外 二 科
科室小 计
外 三 科 科室小 计 第 3 页,共 5 页
外 五 科 科室小 计 外 六 科 科室小 计
妇 科
科室小 计
产 科
科室小 计 第 4 页,共 5 页
五 官 科 科室小 计
口 腔 科 科室小 计
第 5 页,共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