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民用建筑分类、耐火等级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分类、耐火等级设计要求一、民用建筑的分类1.分为单层、多层和高层三类;高层按建筑高度、楼层建筑面积以及使用功能分为一类和二类;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a、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b、公共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c、超过24米且藏书超100万册图书馆、书库;d、超过24米且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以及重要的公共建筑;e、电信、邮政、商店、展览、财贸金融以及综合楼的24米以上部分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IOoO平方米(以楼板标高为准);f、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楼、防灾(网局级及省级电力)调度楼。
3、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住宅超过27米)的两层以上且不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民用建筑;4、单多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单层和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以及单层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二、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1.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2、耐火等级是由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不同的耐火等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也不一样,常见的建筑构件有墙体、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以及吊顶。
a.墙的耐火极限:四个等级的防火墙均要求为耐火极限不小于3.0小时(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不小于3.0小时,楼梯间、前室、电梯井以及住宅分户的墙不小于2.0小时,非承重外墙和走道两侧的墙不小于1.0小时,房间隔墙不小于0.75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只是在以及的基础上承重墙减小0.5小时和房间隔墙减小0.25小时,其余构件耐火极限不变;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构件在二级的基础上只有房间隔墙耐火极限不变其余构件均减少0.5小时;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耐火极限非承重墙不限,承重墙和楼梯间、前室、电梯井以及住宅分户的墙为难燃0∙5小时,其余0.25小时;b.柱的耐火极限:一二三级从3小时开始每降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小0.5小时,四级为可燃0.5小时(一般是以木柱承重);注意:设置防火墙的柱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G梁的耐火极限:梁的耐火极限从2.0小时开始每降低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少0.5小时;注意:设置防火墙的梁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d、楼板、屋顶承重构件∙楼梯的耐火极限:一二三级从1.5小时开始每降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小0.5小时,四级可采用可燃烧体,耐火极限不限;A吊顶的耐火极限:一二级不得低于0.25小时,三级不低于0.15小时,四级可采用可燃烧体,耐火极限不限;f、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然材料的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确定。
建筑耐火等级如何划分标准

建筑耐火等级如何划分标准
中国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标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来确定。
根据《建筑法》,在建设中所用的耐火材料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三类,其中Ⅰ、Ⅱ级耐火材
料又可分为四级、五级、六级和七级四项。
其中,四级耐火材料的表面温度特性是: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等于1小时,表面烧伤
深度0~20mm;五级耐火材料的表面温度特性是: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等于1.5小时,表面
烧伤深度20mm~50mm;六级耐火材料的表面温度特性是: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等于2小时,表面烧伤深度50mm~80mm;七级耐火材料的表面温度特性是: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等于2.5
小时,表面烧伤深度80mm以上。
在中国,按照室外烟气温度、建筑物火灾负荷等因素,外墙面层耐火等级一般设置为
Ⅰ级五级,即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1.5小时,表面烧伤深度20mm~50mm;根据室内温火灾、建筑物火灾负荷等,内墙面层耐火等级一般设置为Ⅱ级四级,即表面烧伤时间应大于1小时,表面烧伤深度0~20mm。
Ⅲ级耐火材料也称重烧材料,是指会在火灾中熔融和爆炸的材料,是极强耐火材料。
该类材料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满足表面烧伤时间不小于等于0.5小时,耐火深度为
0~50mm的耐火标准。
建筑物耐火等级

第一章建筑物耐火等级耐火(nai huǒ), 建筑物, 等级(děngjí)第一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xìngnéng)及分级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biǎomiàn)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
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第二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xìngnéng)及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诸如基础、墙壁、柱、梁、板、屋顶、楼梯等。
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其燃烧性能取决于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1.不燃烧体(非燃烧体)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如砖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都属于非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2.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3.燃烧体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
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1.时间--温度标准曲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纵坐标,即可绘制出火灾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
在实际的火灾中,每一起火灾的时间--温度曲线是各不相同的,但为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实验,进而对其耐火极限进行度量,必须人为规定一种能反映、模拟一般火灾规律的标准温升条件,把它绘制成曲线就称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

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
A1等级是指非可燃材料,具有极高的耐火性能。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
生时不会燃烧,并且不会释放任何有毒或有害物质。
常见的A1等级材料
包括岩棉、玻璃棉、石膏板等。
A2等级是指非可燃材料,耐火性能较好。
这类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不
会参与燃烧,但燃烧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烟雾或有毒物质释放。
常见的A2
等级材料包括人造石、木质材料等。
B1等级是指难燃材料,对火焰的燃烧能力较差。
这类材料在火灾发
生时不易燃烧,并且具有较低的燃烧速度和烟雾产生量。
常见的B1等级
材料有聚氨酯保温板、无机复合保温板等。
B2等级是指易燃材料,容易受到火焰的燃烧。
这类材料在火灾发生
时会燃烧,且燃烧速度快,火焰较大。
常见的B2等级材料包括聚苯板、
聚氨酯发泡塑料等。
B3等级是指可燃材料,火焰持续燃烧。
这类材料在火灾发生时易于
燃烧,且火焰蔓延速度快。
常见的B3等级材料包括木材、纸张等。
C等级是指不确定耐火性能的材料,需要进行专门的耐火性能测试。
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用途。
例如,建筑物的外墙
保温材料一般要求达到B1等级以上,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会引发燃烧,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消防门要求达到A等级,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有
效隔离火势和烟气,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我们应该选择符合建筑标准的、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建筑材料。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建筑物的防火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减小火灾发生的风险。
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划分

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划分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划分,不同国家或行业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耐火等级划分:
1. 无等级:没有特定的耐火要求,一般适用于普通住宅等建筑。
2. A级:耐火性能较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适用于住宅、公寓、学校、办公楼等建筑。
3. B级:一般耐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的发生和
蔓延,但比A级稍差。
适用于商业建筑、娱乐场所、展览馆
等建筑。
4. C级:耐火性能有限,不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但能给人员疏散提供一定时间。
适用于仓库、车库等建筑。
5. D级:耐火性能较差,不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适用于一些要求较低的建筑,如农村房屋、临时建筑等。
注意,以上耐火等级只是一个一般的划分,具体的要求还需要参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
此外,不同地区或特定场所可能还有其他的耐火等级划分标准。
建筑的耐火等级

建筑的耐火等级
一、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的建筑
1、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及其书库,图书馆的特藏库和珍、善本书库
3、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4、I类飞机库
5、高层汽车库,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和I类汽车库、修车库
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的建筑
1、重要公共建筑筑,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2、展览建筑,四层及四层以上的疗养建筑
3、一、二、三级汽车客运站建筑
4、殡仪馆建筑
5、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及其书库;建筑高度大于24.0m,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及其书库.。
建筑耐等级要求

建筑耐等级要求1.工业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一级:不燃0.75h 二级:不燃0.50h特殊规定:(1)除了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翻译过来就是丙丁戊类仓库和高架仓库,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不应低于0.5h(2)4层及4层以下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地上厂房(仓库)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耐火极限不限民用建筑中非承重外墙一二级均为不燃性1.00h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房间隔墙一级(不燃)0.75h 二级:不燃0.50h 特殊规定: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内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耐火极限为0.75h(难燃)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当房间的面积不大于100,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h的不燃性墙体这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一二级中唯一的不同之处2.对于防火墙:一二三四级均为不燃性3.00h特殊规定: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内防火墙为不燃性4.00h3.承重墙和柱子的耐火等级一样:一级(不燃)3.00h 二级(不燃)2.50h 三级(不燃)2.00h 四级(难燃)0.5h特殊规定:(柱子)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2.5h和2.0h(原来是3.0h 和2.5h)放宽了4.梁的耐火等级:一级(不燃)2.00h 二级(不燃)1.5h 三级(不燃)1.00h 四级(难燃)0.5h5.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一二级是一样的一级(不燃)1.50h 二级(不燃)1.00h特殊规定(楼板)(1)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多层住宅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0.75h(原来是1.0h)(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0h(屋面板)(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h(2)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仓库)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但是其屋面防水层和绝热层可采用可燃材料(3)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但是其屋面防水层可采用可燃材料(屋顶承重构件)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原来是1.5h)6.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一二级均为不燃性1.00h7.楼梯间.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一二级均为不燃性2.00h8.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一级(不燃)0.25h 二级(难燃)0.25h特殊规定: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包括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采用不燃烧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三级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原来是难燃0.15h)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特别的规定:(1)除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2)甲乙类生产和储存的厂房或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的下限:(4)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5)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下限:厂房:(1)高层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甲乙类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3)甲乙类厂房耐火等级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条件:1.建筑面积不大于300,2.独立建造3.单层厂房(4)丙类厂房:1.单多层的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的单层丙类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3.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丙类)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4.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5.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丙类)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5)丁类厂房:1. 锅炉房(丁类)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可采用3级耐火等级建筑2.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 多层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4.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6)戊类厂房多层戊类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仓库:(1)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乙类仓库:1.多层的乙类仓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单层的乙类仓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3)丙类仓库:1.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单多层的丙类仓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4)丁戊类仓库:多层的丁戊类仓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粮食筒仓可采用钢板仓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二级耐火等级的散装的粮食平房仓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承重构件综合能力的建筑防火检查内容1.商业服务网点: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割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2.建筑高度检查时: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时(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高度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的最大值4)对于台阶式地坪,位于不同高程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通道时,可分别确定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建筑高度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防火高度及特殊建筑规范耐火等级一、二级:1.公共建筑≤24M/居住建筑≤9层(住宅建筑除外)2、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只能设置在一~三层, 独立建造时, 不应超过三层。
3.、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三级:1.≤24M、最多允许五层(住宅建筑除外)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只能设置在一二层货独立建造的2层建筑。
3商店、学校、电影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4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四级:最多允许两层(住宅建筑除外)学校、食堂。
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只能设置在一层。
防火等级简介UL 94*总体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
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
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
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
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 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
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 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 V-2, V-1向V-0逐级递增:HB: 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
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 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 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 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 火焰在60秒内熄灭。
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 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 火焰在60秒内熄灭。
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V-0: 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 火焰在30秒内熄灭。
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建筑物的消防等级(还是防火等级)是如何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根据建筑使用性质、重要程度、规模大小、层数高低和火灾危险性差异,对不同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可做到既有利于消防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一、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
在防火设计中,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火灾时不发生较大破坏的根本,而单一建筑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确定建筑整体耐火性能的基础。
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为四级。
具体分级中,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从火灾的统计数据来看,88%的火灾可在1.5h之内扑灭,80%的火灾可在1h之内扑灭,因此将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楼板的耐火限定为1.5h,二级建筑物楼板的耐火极限定为1h,以下级别的则相应降低要求。
其他结构构件按照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耐火等级的要求而确定相应的耐火极限时间,如对于在建筑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柱子,其耐火极限要求相对较高,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要求3.0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2.5h。
对于这样的要求,大部分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可以满足;但对于钢结构建筑,就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满足。
二、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厂房、仓库主要指除炸药厂(库)、花炮厂(库)、炼油厂外的厂房及仓库。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见表2-3-7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层数等与其生产或储存的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甲、乙类生产或储存的厂房或仓库,由于其生产或储存的物品危险性大,因此这类
生产场所或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而且对这类场所的防火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较之其他类型的生产和仓储要高,在设计、使用时都应特别注意。
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也分为一、二、三、四级。
除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按照表2-3-8中的规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是为了便于根据建筑自身结构的防火性能来确定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要求。
相反,根据这个分级及其对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也可以确定既有建筑的耐火等级。
另外,一些性质重要、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危险性大的民用建筑,还应达到最低耐火等级要求,如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
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本章思考题
1.建筑按使用性质是如何分类的?
2.高层与多层民用建筑按建筑高度是如何分类的?
3.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是如何分级的?
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包括哪几项?
5.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有哪些?
6. 建筑耐火等级分为几个等级?与建筑构件的关系是怎样的?
参考文献
[1] 公安局四川消防研究所。
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屈立军。
建筑防火{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4] 公安部政治部。
工业企业防火工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5] 公安部政治部。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