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空气制动系统

合集下载

城轨车辆制动基础知识—城轨车辆制动系统介绍

城轨车辆制动基础知识—城轨车辆制动系统介绍
把电动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后,供车辆的其它负载 使用或反馈回电网供给别的列车使用。
整流器 再生制动原理图
一、电制动
2.电阻制动
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加于 电阻器上,使电阻器发热,即 电能转变为热能。
制动电阻箱
电阻制动原理图
二、空气制动
当电制动力不足时,由空气制 动来补充,每节车设计有独自的空 气制动控制及部件。
1.2.3 电气指令式制动 控制系统
目前,制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空气制动系统和电控 制系统两大类。
以电气信号来传递制动信号的制动控制系统,称 为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系统。
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系统分为两种类型:
1.数字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2.模拟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一、数字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将司机控制器或ATO(列车自动驾驶) 系统传来的制动指令信号,通过代表不同 意义的信号线输出信号来划分成不同的制 动等级,控制后部车辆制动装置。
对于数字式而言,控制得越精确,信号线 越多,信号传输系统越复杂,越容易发生 故障。
模拟式的信号传输系统简单,而且从 理论上讲,可以做到无级传输,有利 于精确控制。
1.3.2 城轨车辆制动模式
城轨车辆制动模式
1.常用制动
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为调节或控制列车速 度(包括进站停车)所实施的制动。
城轨车辆制动模式
二、模拟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用模拟量作为制动指令,通常是将司机控制器或ATO系统 传来的制动指令信号,经编码器后,以脉宽调制(PWM)信 号形式或直流电压方式,经列车指令控制线传到后部车辆, 脉宽调制信号以占空比的大小代表不同的制动指令。
制动指令(制动力指令值)是无级传输的。
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的主要优点:全列车制动和缓解的 一致性较好,制动和缓解时的纵向冲动小,制动距离短。

城轨车辆制动机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空气制动系统简介

城轨车辆制动机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空气制动系统简介
01
8.1.2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在紧急制动时,紧急电磁阀不励磁,紧急电磁阀使制动储风缸与称重阀直 接相通,而切断模拟转换阀与称重阀的通路,这时预控制压力Cv越过模拟 转换阀而直接进人称重阀。当预控制压力Cw经过紧急电磁阀时,由于阀的 通道阻力使预控制压力略有下降,这个从紧急电磁阀输出的预控制压力也 是通过管路板进入称重阀。
01
8.1.2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2)制动控制单元 BCU是空气制动的核心,它包括模拟转换阀、紧急电磁阀、称重阀、 中继阀、荷载压力传感器(将荷载压力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传输给ECU)。 压力开关等元件,这些元件集中安装在铝合金基板上;同时.在气路板上装置 了一些测试口。因此,要测量各个控制压力和制动缸压力,只要在这块气 路板上测试即可,便于安装、测试、检修维护。BCU的主要作用是将ECU 发出的制动指令电信号通过模拟转换阀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预控制压力Cv 。这个预控制压力是呈线性变化的,同时,也受到称重阀和防冲动检测装 置的检测和限制,再通过中继阀,沟通制动储风缸与制动缸的通路.并控
01
8.1.2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制进人制动缸的压力;最后使制动缸C01和C03获得符合制动指令的气制动 压力。
制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当压力空气从制动储风缸B4进入制动控制单 元,分成三路,一路进入紧急电磁阀,一路进入模拟转换阀.另一路进入中 继阀。
整个制动控制单元犹如一个放大器。 (1)模拟转换阀是由一个电磁进气阀(类似控导阀)、一个电磁排气阀及 一个压力传感器组成。当进气阀的励磁线圈收到微处理机ECU的制动指令 时,吸开阀芯,使制动储风缸压力空气通过进气阀转变成预控制压力Cv并 送向紧急电磁阀。
条电缆贯通整个列车,形成连续回路。模拟式制动系统的操作指令采用电 控制空气、空气再控制空气的方法。制动电指令利用脉冲宽度调制,能进 行无级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技术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技术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技术要求1 通用要求1.1 一般要求单节车辆采用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配置或者牵引系统采用架控方式进行牵引控制的列车宜采用架控制动系统。

电空制动系统应按一列车或一个单元进行系统设计,车辆及相关系统之间接口、功能应匹配,且应避免相互干扰。

整个系统设计应具有完整性并符合故障导向安全原则。

电空制动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零部件应尽量集中布置,并应具有互换性,主要部件之间应留有维护空间。

电空制动系统的紧急制动的安全性应按GB/T 21562的SIL4等级进行设计,常用制动和防滑控制功能的安全性应按GB/T 21562的SIL2等级进行设计。

电空制动系统管路及其配套的管接头等部件宜采用不锈钢材质,风缸应进行防锈、防腐处理。

电空制动系统不应产生或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车体外部安装的制动设备,电气连接器防护等级应满足GB/T 4208—2017中IP65的要求,风源系统电机防护等级应满足IP54的要求,速度传感器防护等级应满足IP68的要求,连接器应满足IP67要求,其它部件防护等级应至少满足IP55的要求。

电空制动系统应设有与列车总线通信的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控制器局域网(CAN)或以太网等的网络接口。

电空制动系统应能连续调节和控制制动力。

电空制动系统应具有保证运行的列车减速或停车的能力,应满足列车在规定条件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要求。

电空制动系统应具有保证静止列车不溜逸的能力。

电空制动系统应能与牵引系统的电制动相互配合实现电空混合制动。

电空制动系统应能充分利用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黏着条件,应能充分发挥制动能力。

电空制动系统应能在司机控制器、ATO或ATP等的操纵下对列车进行阶段或一次性的制动与缓解控制。

电空制动系统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宜为750kPa~900kPa或800kPa~950kPa,最高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000kPa。

当电空制动系统总风管(缸)空气压力降到低于某一压力值时,列车应自动采取导向安全的措施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1)纯滚动状态。车轮与轨道的接触点无相对滑行,车轮在钢轨上做纯滚动。这时车轮与闸瓦之间 为动摩擦,车轮与钢轨之间为静摩擦,车轮与钢轨之间可能实现的最大制动例时轮轨之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
2)滑行状态。车轮在钢轨上滑行,此时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列车制动力。这是一种必 须避免的事故状态,由于滑动摩擦系数远小于静摩擦系数,因此一旦发生滑行,制动力将大大减 少,制动距离会延长;同时车轮在钢轨上的长距离滑行,将导致车轮踏面的擦伤,危及行车安全。
制动类型
电制动
再生制动 (动能→ 牵引电机→电能→接触网)
1)再生制动。当车辆施加常用制动时,牵引电机变成发电机状态,将车辆的 动能转变成电能,电能经过整流后反馈至接触网,供列车所在的接触网供电 分区上其它车辆牵引和供本车其它系统(辅助系统等)使用,即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取决于接触网的接收能力,也取决于网压的高低和载荷利用能力。
以电磁力为源动力的制动方式称为电制动;
空气(摩擦)制动
以压缩空气为源动力的制动方式称为空气制动,如踏面 制动、盘式制动等都为空气制动方式;
其他制动
还有机械制动、液压制动等方式。
制动源动力 不同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采用先进的调频调压交流感应电机驱 动系统,在高速时具有良好的电制动性能。
但是由于电制动的效率随着运行速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车速降低到 一定程度后必须采用空气制动系统。
列车制动时,将牵引电机变为发电机,动能转化为 电能。
动能转移方 式不同
制动类型
粘着制动 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力来实现制动。
制动力获取 方式不同
非粘着制动 制动力的提供不再依靠轮轨之间的粘着力,可获得超过轮轨粘着 力的制动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第章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第章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14
结论:
轮轨接触面不是纯粹的静摩擦状态,而是 “静中有微动”或“滚中有微滑”的状态。 轮轨间的这种接触状态称为粘着状态。在分 析轮轨间切向作用力的问题时,不用静摩擦 这个名词,而以粘着来代替它。只要轮轨间 静摩擦不被破坏,制动力将随闸瓦压力的增 大而增大。
15
• 粘着力
– 粘着状态下轮轨间切向摩擦力最大值。 – 比物理学上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小,而且与
33
– 特点:
• 大大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 • 可按制动要求选择最佳摩擦材料 。 • 制动平稳,几乎没有噪声。 • 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其引起的冲击振动增大,运行
中还要消耗牵引功率。
34
– 盘形制动的制动力计算公式:
BK
r R
– 发展历史:起初主要在欧洲动车组上用,与闸瓦制 动相比,盘形制动更适用于高速列车。我国铁路从 1958年开始,试用盘形制动,真正开始使用是在广 深线准高速客车上。
27
• 制动率的取值:
我国现行制动设计中是以车辆为空车状态时 来确定制动率的。在车辆设计中,通常希望采 取较大的制动率,但决不能忽略对车辆不发生 滑行条件的校核。即:
0
K
一般客车制动率取70%~90%,货车取65%~75%。
28
三、闸瓦摩擦系数 • 影响闸瓦摩擦系数的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闸瓦材质、列车运行 速度、闸瓦压强和制动初速。
第九章 空气管路和制动系统
1
空气管路系统为机车车辆制动系统及全列 车气动辅助装置提供洁净、干燥、气压稳定的 压缩空气。
制动系统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制 动力,保证机车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2
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风源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

城轨交通车辆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城轨交通车辆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4.制动控制的原则
制动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常用制动优先原则、 常用制动混合原则和常用制动力的分配原则。
(1)常用制动优先原则。第一优先再生制动 ,第二优先电阻制动,第三优先摩擦制动(气制动) 。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1 电制动
4.制动控制的原则
(2)常用制动混合原则。 ①电制动无故障状态下的制动原则。在DCU无故障状态的情况 下,电制动始终起作用,提供常用制动所需的制动力(AW0~AW2) 。制动指令值同时送至所有的DCU和ECU,并由它们分别根据车辆 的载荷情况计算所需的制动力。 ②电制动与气制动混合的控制原则。电制动与气制动之间的融 合(混合)应是平滑的,并满足正常运行的冲击极限。气制动用来填补 所要求的制动需求和已达到的电制动力之间的差额。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图5-4 电阻制动原理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1 电制动
3.制动模式
常用制动 快速制动 紧急制动
弹簧停放制动 保压制动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1 电制动
3.制动模式
(1)常用制动。在常用制动模式下,电制动和空气制动 一般都处于激活状态。一般情况下,电制动能满足车辆制动要 求,当电制动不能满足制动要求时,气制动能够迅速、平滑地 补充,实现混合制动作用。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1 电制动
5.制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②模拟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模拟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与 数字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从驾驶 室送往各车辆的制动电气指令是使用模拟量传递的,所以 称为模拟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从控制系统可获得无限级 制动力,即可控制制动的细微调节,因此比较适宜于ATC 控制的列车。
电制动与空气制动
1 电制动
4.制动控制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与检修单元7-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可编辑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与检修单元7-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可编辑全文】
单元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
任务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
【任务目标】 1.掌握制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2.熟悉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掌握风源系统的种类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4.熟悉基础制动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任务分析】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重点掌握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掌握 制动的种类,本任务的难点是制动优先原则的掌握。
19
图7.4 再生制动原理图
20
(2)电阻制动 如果制动列车所在的接触网供电区段内无其他列车吸收该制动能 量,VVVF则将能量反馈在线路电容上,使电容电压XUD迅速上升,当 XUD达到最大设定值1800V时,DCU启动能耗斩波器模块A14上的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V1,GTO打开制动电阻RB,制动电阻RB与电 容并联,将电机上的制动能量转变成电阻的热能消耗掉,此即电阻制动 (能耗制动),电阻制动能单独满足常用制动的要求。 电阻制动是承担电机电流中不能再生的那部分制动电流。再生制 动电流加电阻制动电流等于制动控制要求的总电流,此电流受电机电 压的限制。再生制动与电阻制动之间的转换由DCU控制,能保证它们 连续交替使用,转换平滑,变化率不能为人所感受。当高速时,动车采 用再生制动,将列车动能转换成电能;当再生制动无法再回收时(如当 网压上升到1800V时),再生制动能够平滑地过渡到电阻制动。
26
(三)快速制动 当主控制器手柄移到“快速制动”位时,列车将实施减速度与紧急 制动相同的快速制动。快速制动具有以下特点: ①电制动不起作用,仅空气制动。 ②受冲击率极限的限。 ③主控制器手柄回“0”位,可缓解。 ④具有防滑保护和载荷修正功能。
27
(四)常用制动 在常用制动模式下,电制动和空气(摩擦)制动一般都处于激活状 态。一般情况下[车载为定员AW2以下,速度8km/h(可调)以上],电 制动能满足车辆制动要求,当电制动不能满足制动要求时,空气制动能 够迅速、平滑地补充,实现混合制动作用。

城轨车辆电制动系统—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

城轨车辆电制动系统—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
当实际电制动力不能满足全列车的制动力需求-全列车补充的 制动力平均分配到各辆列车上。 分析图中6种情况。
三 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方案
动力(电)制动系统
(1)全列车的电空混合过程,如下图所示。各动车电制动正常发挥,电制 动力总和正好等于全列车所需要的制动力总和,拖车及动车不补充空气制 动。
粘着极限 电制动实际值 空气制动力
Tc1
Mp1
M1
M2
Mp2 Tc2
三 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方案
动力(电)制动系统
(3)如下图所示,若Mp1车电制动力也下降,电制动力总和不能满足全列 车的制动力需求,所需要补充的空气制动将平均分配给各车的空气制动。此 时,M2车和Mp2车制动力已达到粘着极限,不能在这两辆车上补充的空气 制动将平均分配到其他没有超过粘着极限的车上。
(5)如下图所示,若M2因电制动防滑失效,电制动力被切除,动车所需要 补充的制动力平均分配给各车。此时,Mp2车制动力已达到黏着极限,不能 在该车补充的空气制动将平均分配到其他没有超过黏着极限的车上。
粘着极限 电制动实际值 空气制动力
Tc1
Mp1
M1
M2
Mp2 Tc2
三 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方案
粘着极限 电制动实际值 空气制动力
Tc1
Mp1
M1
M2
Mp2 Tc2
三 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方案
动力(电)制动系统
(4)如下图所示,若M2发生电制动滑行,保持当前的空气制动力值不变。
粘着极限 电制动实际值 空气制动力
Tc1
Mp1
M1
M2
Mp2 Tc2
三 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方案
动力(电)制动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制动,又称为机械制动或摩擦制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常用的空气制动方式有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

空气制动主要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压缩空气由车辆的供气系统供给。

一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气制动系统由供气系统、基础制动装置(常见的有闸瓦制动系统与盘形制动装置)、防滑装置和制动控制单元组成。

供气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剂、压力控制装置和管路组成,供气系统除了给车辆制动系统供气外,还向车辆的空气悬架设备,车门控制装置(气动门),气动喇叭,刮水器及车钩操作气动控制设备等需要压缩空气的设备供气。

防滑装置适用于车轮与钢轨黏着不良时,对制动力进行控制的装置。

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轮即将抱死;避免滑动并最佳地利用粘着力,以获取最短的制动距离。

制动控制单元是空气制动的核心部件,它接受微机制动控制单元(EBCU)的指令,然后再指示制动执行部件动作。

其组成部分有:模拟转换阀、紧急阀、称重阀和均匀阀等。

这些部件都安装在一块铝合金的气路板上,实现了集成化。

这样避免用管道连接而造成容易泄露和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二、空气制动系统的控制方式空气制动系统按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通式空气制动机,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和直通自动式空气制动机。

1.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机构如图所示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储入总风缸内,经总风缸管至制动阀。

制动阀有缓解位、保压位和制动位3个不同位置。

在缓解位时,制动管内的压缩空气经制动阀Ex (Exhaust) 口排向大气;在保压位时,制动阀保持总风缸、制动管和Ex口各不相通;在制动位时,总风缸管压缩空气经制动阀流向制动管。

(1)制动位驾驶员要实施制动时,首先把操纵手柄放在制动位,总风缸的压缩空气经制动阀进入制动管。

制动管是一根贯穿整个列车,两端封闭的管路。

压缩空气由制动管进入各个车辆的制动缸,压缩空气推动制动缸活塞移动,并通过活塞杆带动基础制动装置,使闸瓦压紧车轮,产生制动作用。

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制动缸内压缩空气的压力,由驾驶员操纵手柄在制动位放置时间长短而定。

(2)缓解位要缓解时,驾驶员将操纵手柄置于缓解位,各车辆制动缸内的压缩空气经制动管从制动阀Ex口排入大气。

操纵手柄在缓解位放置的时间应足够长,使制动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尽,压力降至为零。

此时制动缸活塞借助于制动缸缓解弹簧的复原力,使活塞回到缓解位,闸瓦离开车轮,实现车辆缓解。

(3)保压位制动阀操纵手柄放在保压位时,可保持制动缸内压力不变。

当驾驶员将操纵手柄在制动位与保压位之间来回操纵,或在缓解位与保压位之间来回操纵时,制动缸压力能分阶段上升或降下,即实现阶段制动或阶段缓解。

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特点如下:1)制动管增压制动、减压缓解,列车分离时不能自动停车。

2)能实现阶段缓解和阶段制动。

3)制动能力大小靠驾驶员操纵手柄在制动位放置时间的长短决定的,因而控制不太精确。

4)制动时全列车制动缸的压缩空气都由总风缸供给;缓解时,各制动缸的压缩空气都需经制动阀排气口排入大气。

因此前后车辆制动一致性不好。

自动式空气制动机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在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部件:在总风缸与制动阀之间增加了给气阀;在每节车辆的制动管与制动缸之间增加了三通阀和副风缸。

给气阀的作用是限定制动管定压,人为规定制动管压力,即无论总风缸压力多高,给气阀出口的压力总保持在一个设定值。

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的制动阀同样也有缓解位、保压位和制动3个作用位置,但内部通路与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制动阀有所不同。

在缓解位时它联通给气阀与制动管的通路;制动位时它使制动管与制动阀上的Ex口相通,制动管压缩空气经它排向大气;保压位时仍保持各路不通。

制动阀操纵手柄放在缓解位时,总风缸中的压缩空气经给气阀、制动阀送到制动管,然后通过制动管送到各车辆的三通阀,经三通阀使副风缸充气。

如此时制动缸中有压缩空气,则经三通阀的排气口排入大气。

列车运行时,制动阀操纵手柄一般处于缓解位,直至副风缸充至制动管定压值。

制动阀操纵手柄放在制动位时,制动管内的压缩空气经制动阀Ex口排向大气。

制动管的减压信号传至车辆的三通阀时,三通阀动作,副风缸内的压缩空气经三通阀充向制动缸,制动缸活塞推出,使制动执行机构动作,列车产生制动作用。

由此可见,自动空气制动机是依靠制动管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来传递制动信号,制动管增压缓解,减压则制动,其中,三通阀是制动缸充气或排气的控制部件。

三通阀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三通阀由于它与制动管、副风缸和制动缸相通而得名。

根据制动管压力的变化,三通阀有以下三个基本位置。

(1)充气缓解位制动管压力增加时,在三通阀活塞两侧形成压差,三通阀活塞及活塞杆带动节制阀及滑阀一起移至右侧段位,这时充气沟露出。

三通阀内形成以下两条通路:①制动管→充气沟→滑阀室→副风缸;②制动缸→滑阀室R孔→滑阀底面N槽→三通阀Ex口→大气。

第一条为充气通路,第二条为缓解通路,所谓充气是指向副风缸充气,缓解是指制动缸缓解。

副风缸内压可一直充至与制动管的压力相等,即达到制动管定压,制动缸缓解后的最终压力为零。

(2)制动位制动时,驾驶员把制动阀手柄放在制动位,制动管内的压力空气经制动阀排气减压。

三通阀活塞左侧压力下降,右侧副风缸压力大于左侧。

当两侧压差较小时,不足以推动活塞,副风缸的压力空气有通过充气沟逆流的现象。

但由于制动管内压力下降较快,活塞两侧压差继续增大,压差达到足以克服活塞及节制阀的阻力时活塞及活塞杆带动节制阀向左移一间隙距离,使活塞杆与滑阀之间的间隙B置于前部,活塞折断充气沟,副风缸压力空气停止逆流,滑阀上的通孔上端开放,与副风缸相通。

随着制动管压力刀锋继续下降,活塞两侧压差加大到能够克服滑阀与滑阀座之间的摩擦力时,活塞带动滑阀左移至极端位,滑阀切断制动缸通大气的通路,同时滑阀通孔下端与滑阀座制动缸孔R对准,形成副风缸向制动缸的充气通路。

如果三通阀一直保持这一位置,最终将使副风缸压力与制动缸的压力平衡。

(3)保压位在制动管减压到一定值后,驾驶员将制动阀操纵手柄移至保压位,制动管停止减压。

三通阀活塞左侧压力不再下降,但三通阀活塞仍处于左极端的制动位,因此副风缸压力空气继续充向制动缸,活塞右侧的压力继续下降。

当右侧副风缸压力稍低于左侧制动管的压力时,两侧压差达到能克服活塞和节制阀的阻力时,活塞将带着节制阀向右移一间隙距离,使滑阀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位于后端,同时节制阀遮断副风缸向制动缸的充气通路,副风缸压力不再下降。

由于此时活塞两侧压差较小,不足以克服滑阀与滑阀座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活塞位于此位不再移动,制动缸保压。

当驾驶员将制动阀操纵手柄在制动位和保压位间来回扳动时,制动管压力反复减压、保压,三通阀则反复处于制动位、保压位,而制动缸压力则不断升压、保压,再升压、保压,直至制动缸压力与副风缸压力平衡为止,即自动制动机具有阶段制动动作。

但由于自动制动机三通阀结构的限制,其无法实现阶段缓解,而只能一次缓解。

3.直通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结构如下直通自动式空气制动机与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在制动机的组成上基本相同,只增加了一个定压风缸13.但其三通阀的结构和原理与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的三通阀有较大的区别。

自动式空气制动机三通阀的主控机构是靠制动管与副风缸两者压力的差别与平衡来动作的,即为二压力机构阀。

而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机三通阀的主控机构由大小两个活塞组成,它的动作是由制动缸压力活塞上侧的制动缸压力,主活塞上、下两侧的制动管压力和定压风缸的压力三者的差别与平衡来控制的,因此它是属于三压力机构阀。

其具有以下四个作用工况:(1)充气缓解位驾驶员将制动阀置于缓解位I,总风缸的压缩空气经给气阀和制动阀充向制动管,再经制动管通向各车辆的三通阀主活塞上侧。

活塞在制动管压力作用下下移,形成下列两条通路:①制动管压缩空气主活塞上侧→充气沟→主活塞下侧定压风缸;②制动缸的压缩空气→制动缸压力活塞的上侧→排气阀口→活塞杆中心口→制动缸压力活塞下侧→三通阀排气口。

(2) 制动位制动阀操作手柄置于制动位III ,制动管以一定的速度减压,定压风缸的压缩空气来不及通过充气沟逆流,主活塞上、下两侧形成压差,,主活塞上移。

首先,排气阀口顶住进排气阀,关闭了制动缸与大气的通路。

同时,充气沟被主活塞遮断,主活塞两侧压差进一步加大,主活塞克服进排气阀弹簧压力而打开进排气阀进气口,形成副风缸通过进气阀口至制动缸充气的通路。

同时制动缸压力也作用在制动缸压力活塞上侧。

(3)制动中立位制动阀操纵手柄置于包压位II ,制动管停止减压。

这时主活塞上侧压力停止下降,但三通阀仍处于制动位,副风缸继续向制动缸充气,制动缸压力活塞上侧压力也继续增加。

当制动缸压力作用在制动缸压力活塞上侧产生的作用力与进排气阀弹簧,再加上主活塞上侧制动管压力产生的作用力,稍稍大于定压风缸压力在主活塞下侧产生的作用力时,进排气阀压向进气阀口,切断副风缸向制动缸的充气通路。

这时排气口也没开启,制动缸处于包压状态,三通阀处于制动中立位。

若驾驶员将制动阀操纵手柄在制动位、中立位来回扳动,三通阀将反复处于制动位与制动中立位,即得到阶段制动。

(4)缓解中立位列车制动后充气缓解,当制动管压力尚未充至定压时,驾驶员将制动阀操纵手柄置于中立位,制动管停止增压。

这时由于主活塞上侧制动管压力仍小于定压风缸的压力(基本上仍保持制动管定压),因此当制动缸压力减至一定值时,作用在活塞上的制动管、制动缸和定压风缸三者压力使向上的压力略大于向下的压力,活塞上移,排气阀口关闭。

但向上的力较小,不足以顶开进排气阀,制动缸保压,三通阀处于缓解中立位。

在制动管充至定压前,反复使制动管处于增压,保压状态,就能实现阶段缓解,,当制动管最终充至定压,制动缸就彻底缓解完毕。

直通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的特点如下:1)能阶段制动和阶段缓解。

同时,制动管要充到定压,制动缸才能完全缓解。

2)具有制动力不衰减性性能。

即在制动中立位或缓解中立位时,当制动缸压力因泄漏等原因而下降时,三通阀能自动地给与补充压缩空气,使制动缸压力保持原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