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两首(黄河颂、长江之歌)》练习-02
11册5课《歌词两首》

3.昨天下午,我到文化宫玩了一整天。
4.《长江之歌》是我特别爱听的一首歌词。
七、阅读能力展示台。
晴空下的长江碧绿的湖水留给我的是温柔、清新的回忆,蔚蓝的大海引起我无数美好的遐想。
长江,没有湖水的清澈,缺乏大海的神奇,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晴空下的长江,更有一种令人说不出的神韵。
天空,湛蓝湛蓝的,是那么明净;云儿,雪白雪白的,是那么轻盈。
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罩在江面上,罩在岸边,罩在武汉三镇广阔的土地上。
站在长江大桥上,长江的丰姿和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俯视江面,只见浑浊的江水卷着旋涡,打着转儿,仿佛在跳跃,舞蹈,终于,孩子似的撒了一阵欢,飞快地向东流去。
航标灯在浪花的簇拥下,摇来摇去,可真惬意啊!一艘艘轮船“呜呜”地呜着汽笛,在江面上破浪前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是的,此乐何极!此时的江面上虽然没有优美的渔歌声,但那声声嘹亮的汽笛,不正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吗?放眼望去,江面上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莫非是一群快乐的精灵在嬉戏?远处的江面,停泊着几艘运煤船,船上一堆堆小山闪耀着光泽。
水天交接处,依稀可以看到一线山痕,那些从天边驶来的和向天边驶去的船只,不由使人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
再往近处看,长江两岸,龟、蛇二山郁郁葱葱,摇相呼应。
龟山上,高高的电视塔耸人云宵,晴川饭店座落在绿树环抱之中,显得分外别致;蛇山上,那“南维高拱”的黄鹤楼金碧灰煌,衬着蓝天、白云、绿树,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图画。
忽而飞来一群鸟儿在楼前盘旋,真叫人怀疑那是黄鹤又驮着仙人而至了。
我不由想起那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来,诗人所描写的烟雾笼罩的长江,是忧愁伤感的长江。
我想他若能目睹如今晴空下的长江,心胸定会豁然开朗,忘掉一切烦恼,写出来的诗句就不会这样凄伤了吧?在这晴朗的天气里,长江显得更温柔,更慈祥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二十八 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1 苏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1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1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1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黄河颂》同步练习一、阅读感知。
保卫黄河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本歌词选自()。
2、比较《黄河颂》与《保卫黄河》,说说这两首歌词有什么内在联系?3、歌词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4、本歌词结尾四句能否调换位置,变成“全中国、华北、黄河、家乡”?读了本诗,我们可以联想起古人的哪句名言?二、能力拓展.1、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就是诗人歌颂的对象,现在班级准备办一期有关黄河的黑板报,请你收集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你会选哪些呢?(至少两句)2、这首歌词写到:“多少的英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知道历史上在黄河之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参考答案一、1、《黄河大合唱》2、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的抗日歌曲.《黄河颂》表现其巨大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假的意志.《保卫黄河》歌颂了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3、借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了抗日形势的紧迫和黄河儿女抗日热情之高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二十八 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3 苏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3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3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八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3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黄河颂》习题一、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黄河是“摇篮”,是“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歌词部分,回答问题.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歌词两首》精选习题第2课时(精品)

《歌词两首》习题21、基础过关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身在他乡()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2、综合训练请你仿照《长江之歌》的句式,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拓展应用坐中国船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
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
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没多久,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
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
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
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
在这种时候,我们怎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吗?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蹂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欺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黄河颂》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黄河颂》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
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
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
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
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
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
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
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歌词三首》同步练习2

《歌词三首》同步练习【模拟练习】1. 综合性学习。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是人们熟知的歌曲《黄河颂》的歌词。
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沉浸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3)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大家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要求简明、有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歌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歌词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比较这首歌词与《黄河颂》有哪些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真题训练】1.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长江之歌》精选习题第二课时(精品)

《长江之歌》习题2一、基础过关1.我会给下列生字注音。
赞美()依恋()情怀()尘埃()2.我会组词。
斩()轨()轮()崭()软()轻()二、综合训练1.把下列词语排成一个通顺的句子我秋天爱的硕果累累星星的最亮的夜晚是2.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我默默地坐在窗前,仔细读着《爱迪生的故事》。
()下午,教室里非常安静。
()读到这里,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爱迪生由于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我决心向爱迪生学习,长大后,争取做一名科学家。
三、拓展应用另一扇窗子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ân zhâng )。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套带答案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7~10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7.结合《长江之歌》《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答:
(一)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哺( )育 黄河颂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9.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 雄?请简述其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两首(黄河颂、长江之歌)》练习
【基础训练】
(一)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1. A.澎湃(pāng pài) B.滋长(cī)()
C.狂澜(lái) D.哺育(bǔ)
2. A.荡涤(dì) B.磅礴(bāng bó)()
C.挽起(wǎn) D.屏障(pín zhàng)
3.A.一泻万丈(水很快地往上流)()
B.万丈狂澜(大波浪)
C.屏障(屏风)
D.丰采(模样)
(二)判断题(对的用“√”,错的用“×”表示)
1.《黄河颂》的内容是:描绘黄河的雄姿和气势,赞美黄河的古老、伟大和坚强。
()
2.《长江之歌》把歌唱大自然的雄伟景象与人们对祖国的内在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现了民族的自豪与祖国的壮丽辉煌。
()
3.这两首歌词,都运用了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如“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是比喻;如“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你用健美的臂膀”是反复。
()
(三)歌词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还要把握歌词基调,运用重音、语调等手段,传达出爱憎感情,产生感染力。
选出重音(用“·”表示)和停顿(划线表示)正确的一项A.我站在/高山之巅, B.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精读训练】
(四)阅读下面一首歌词,然后答题
我爱米兰
黄淑子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
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
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
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
啊,米兰,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爱老师,
就像爱米兰。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
小小的黄花朴素又明朗。
它不是为了赞扬才开花,
悄悄地用青春把祖国装点。
啊,米兰,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爱老师,
就像爱米兰。
1.作者是怎样抓住米兰的特征刻画米兰的形象的?2.这首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这道歌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1.D 2.C 3.B
(二)1.× 2.√3.×
(三)A
(四)1.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小小的黄花朴素又明朗。
2.比喻,形象生动,使人联想;反复,突出了对老师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3.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与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