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与约束反力
约束力和约束反力

反力画法:
W
G1
G2
0
G
N
N1
N1
N2
N2
N3
光滑约束(接触面法向压力)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光滑圆柱铰链 光
滑
固定铰支座
面
约
活动铰支座
束
球铰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光滑圆柱铰链:
铰光链滑约圆束柱的铰常反链用力是过:指铰用链圆中柱心形两销个钉大将小两未个知构的件正联交接分在力
X一,起Y来所表形示成,的两约个束分,力不的计指接向触可处以的假摩设擦。。
X
R
R Y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两个构件光用滑光圆滑圆柱铰链铰连连接接称为铰连接。
柱铰链
链 杆 铰连接简图:
约束反力通过铰中 心,大小和方向不能确 定,通常用正交的两个 分力表示。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光滑圆柱铰链
光
滑
固定铰支座
面
约
活动铰支座
束
球铰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活动铰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与光滑固定平面之间装有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特点: 仅约束构件在垂直于支撑面方向的位移。
约束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光滑接触面。方向任意假定。
《建筑力学》: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3 约束及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的特点: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 位移方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约束力与约束反力

相反。 ( 3) 作 用 点 : 作 用 在 被 约 束 物 体 与 约 束 物 体的接触处。 三、约束类型 1、 柔 性 约 束 ( 1)约 束 : 绳 子 、链 条 、 皮 带 等 柔 软 物 体 。 ( 2) 约 束 反 力 ( T 或 S) 方向:沿着约束背离物体。 2、 理 想 光 滑 面 约 束 ( 1) 反 力 方 向 总是沿接触面的法线而指向物体。 ( 2) 符 号 : N 例:
G G N
C NC G B NA NB G
A
练习(学生上黑板) : P13: 1、 a 作 业 : P13 2、 a 1、 b. c 2、 b. c 3、Βιβλιοθήκη 课 教 标 学题 目
约束力与约束反力 理 解 约 束 的 概 念 、熟 悉 各 种 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的特 点 约束反力的方向的判断
程
教 学 重 、 难点 教 学 过
复习提问:
1 、什 么 是 二 力 杆 、三 力 杆 ? 作 用 在 二 力 杆 、 三力杆上的 力有什么特点? 2、 什 么 是 三 力 平 衡 汇 交 原 理 ? 3、 公 理 一 和 公 理 二 之 间 有 什 么 区 别 ? 一、约束的概念(新授) 限制物体运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二、约束反力与主动力 1、 主 动 力 : 已 知 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 动力。 2、 约 束 反 力 : 未 知 ( 1 )定 义 :限 制 物 体 运 动 或 运 动 趋 势 的 力 。 ( 2) 方 向 : 总 是 与 约 束 新 能 限 制 的 运 动 或 运动趋势方向
约束力和约束反力

计 图。
理
论
与
力
性
能
研
高 速
一四 物体的受力图
铁 路 受力分析的方法:
新
一.明确研究对象,把所要研究的物体从约束中解除出
型 来,即“解除约束,取分离体”;
板 式
二.绘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已知力荷载自重等;
轨
三.将所有约束对物体的作用,用相应的反力表示出来,
道 即“代以反力”。
设
计 注意事项:
理 论
一根据约束的性质来画;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与
二根据力的有关性质来画; ②二力平衡共线
力 性
③三力平衡汇交
能
研
高 速
一.四 物体的受力图
铁
路
新
➢受力图的绘制步骤:
型
板
式
一 选研究对象;
轨
道
二 取分离体;
设 计
三 画已知力;
理
四 画约束反力。
论
与
力
性
能
研
高 速
一四 物体的受力图
铁
路 例一:小球自重为G,绘制其受力图。
铁
路
新 一柔体约束:
型
板
式
轨
道
设
计
理
论 约束特点:
与
力
柔索只能受拉力,又称张力.
性
能
研
柔索的约 束反力作用于 接触点,方向 沿柔索的中心 线而背离物体, 为拉力。
高
速
一三 约束及约束反力
铁
路 二光滑面约束:
新
型
两物体接触,不考虑摩擦力,即可认为是光滑面约束。
板
反力作用在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
工程力学约束与约束反力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详细描述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约束和反力进行分析,可 以指导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通过对机 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约束和反力进行监测和 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损伤,并 采取相应的维修保养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05
案例分析:桥梁的约束与反力
桥梁的常见约束类型
01
02
03
固定端约束
桥梁的固定端约束限制了 所有方向的位移和旋转, 使得桥梁在固定端处不能 移动或转动。
弹性约束
桥梁的弹性约束主要考虑 了材料的弹性性质,包括 弯曲和剪切变形。
流体约束
对于桥梁跨越河流、湖泊 等水域的情况,需要考虑 水流的阻力对桥梁位移和 转动的限制。
桥梁的约束反力计算
固定端约束反力
在固定端约束处,约束反力的大小和 方向由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桥梁的 位移和转动情况决定。
弹性约束反力
流体约束反力
流体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水流的 速度、方向以及桥梁的形状、大小有 关,可以通过流体动力学的方法计算 。
弹性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桥梁的 位移和转动的变化率有关,可以通过 弹性力学的方法计算。
总结词
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通常为零或非零, 具体取决于铰链的形式和被约束物体的 运动状态。
VS
详细描述
铰链约束通常限制了物体的某些自由度, 因此其约束反力可能为零。例如,固定在 铰链上的杆在铰链轴的方向上无法移动, 因此该方向的约束反力为零。然而,如果 物体在铰链约束下受到外力作用,则铰链 约束会产生非零的约束反力。
车辆行驶中的约束与反力分析
总结词
车辆动力学性能
详细描述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约束和反力的分析对于车辆动力学性 能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约束和反 力,可以研究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制动性能和行驶平顺性 等。
2-1 力(约束与约束反力和受力分析)

FAy
A
FAx
G1
D
B
FD
G2
37
例题4
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 分AB和AC在A点铰接,又在D , E两点用水平绳连接。梯子放 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其自重 不计,但在AB的中点处作用 一铅直载荷F。试分别画出梯 子的AB,AC部分以及整个系 统的受力图。 F
H D B
A
E
C
38
解:
1.梯子 AB 部分的受力图 FAy F
G2
C
如图所示,水平梁AB用 斜杠支撑,A ,C ,D三处均 为光滑铰链连接。匀质梁重 G1 ,其上放一重为G2 的电动 机。如不计杆CD的自重,试 分别画出杆CD和梁AB(包括 电机)的受力图。
36
A
B
D
解:
1. 斜杆 CD 的受力图。
FD
D
G1
G2
C
C
FC 2. 梁 AB(包括电动机)的受力图
FBy
B
Ⅱ
FB1 x
FB1 y
FBx
轮I对销钉 的作用 G
FB
绳对销钉 的作用
杆AB对销钉作用
53
7. 整体的受力图
D
D A
FA
A
K C B Ⅰ
K C B Ⅰ
E E
Ⅱ
FEx FEy
Ⅱ G
G
54
8. 销钉B与滑轮Ⅰ 一起 的受力图
FK
FBy
D
FBD
B
FBx
A
K C B Ⅰ
8 、合理应用三力汇交原理。
31
习题练习
32
例题1
等腰三角形构架 ABC 的顶点
1.3-约束的基本类型与约束反力

1.3约束的基本类型与约束反力· 自 由 体 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的力(是被动力)· 约 束 限制物体运动的周围物体· 大 小 常常是未知的· 非自由体 运动(位移)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约 束· 方 向 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作用点 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一、基本概念约 束 力TF1F 2F 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
绳 索胶 带【注意】柔索只能受拉力,所以它们的约束力是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柔索背离被约束物体。
二、约束常见类型1. 柔体约束1F 2F 【注意】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切线方向,为拉力。
3F 4F 1F2F3F 4F 1. 柔体约束1. 柔体约束约束特性:只能阻碍被约束物体沿柔索伸长的方向,即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抗压。
约束反力:通过柔索和被约束物体的接触点,沿柔索本身而背离被约束的物体,只能是拉力。
NF NF NF 法线法线法线由完全光滑的刚性接触面表面构成(忽略摩擦)。
2.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特性: 只能阻碍被约束物体沿着接触点公法线向约束内部的位移,而不能阻碍物体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位移。
约束反力: 作用于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点的公法线而指向被约束体,为压力。
法向约束力F N O切线公法线F N2.光滑接触面约束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BACABCAF BF CF 【思考题】2.光滑接触面约束将两个构件钻有同样大小的孔,并用圆柱销钉穿入圆孔,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
ACBF/ACyF/ACx F/ABxF/AByF ACyF ACxBAF AByF ABxCA【注意】两个构件之间并没有直接接触,而是构件AB的销钉孔和销钉,销钉和构件AC的销钉孔直接接触。
而销钉同时受到两构件的作用力而平衡。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约束特性:被约束构件只能绕销钉轴线转动和沿销钉轴线方向的移动,但不能在与销钉轴线相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运动(即沿径向)。
建筑结构力学--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概念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以上约束,其约束特性相同,
b.活动铰链支座
N的实际方向也 可以向下
约束特点: 在上述固定铰支座与光滑固定平面之间装有光滑 辊轴而成。 约束力: 构件受到⊥光滑面的约束力。
活动铰支座
三、建筑结构构件的抽象
预制钢筋混凝土门窗过梁和简易桥梁的简化
A A B B
二、类型和研究方法:
1.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约束 由柔软而不计自重的绳索、链条、传动带等形成的约束 称为柔体约束。 绳索类只能受拉,所以它们的约束反力是作用在接触点,
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
T
P P
S1 S'1
S2
S'2
2.光滑接触面的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计,那么 由这种接触面所构成的约束,称为光滑接触面约束。
YA A
A
XA
A
约束特点:由两个各穿孔的构件及圆柱销钉组成, 如剪刀。
4.铰链支座的约束
a.固定铰链支座 若圆柱销连接的两构件中有一个是固定 构件,则称其为固定铰链支座。
固定铰支座
滑槽与销钉 (双面约束)
二力杆
固定铰链支座
约束特点: 由上面构件1或2 之一与地面或机架固定而成。
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
约束和约束反力

G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N1 G
N2
二、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方法:
(一 )柔性约束
T
F1
P
P
F2
T
A
柔性约束
胶带构成的约束
柔绳约束
约束类型与实例
链条构成的约束
柔绳约束
绳索、链条、皮带
约束
柔性约束
绳索类只能受拉,所以它们的约束反力是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概念 自由体: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 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S1 S'1 S2 S'2
(二)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
P P
N
N
NB NA
N
N
凸轮顶杆机构
N
光滑接触面约束
FR FR'
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
(三)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光滑圆柱铰链结构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 1 中间铰 2 固定铰支座 3 活动铰支座(辊轴支座) 4 二力构件(链杆)
3.活动铰支座(辊轴支座)
活动铰支座
上摆
销钉
滚轮
底板
活动铰支座
活动铰支座
其它表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FA A
FB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
重点
图1 图2
绳索、链条、皮带等属于柔索约束。
理想化条件:柔索绝对柔软、无重量、无粗细、不可伸长或缩短。
由于柔索只能承受拉力,所以柔索的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点,方向沿柔索的中心线而背离物体,为拉力。
如图1和图2所示。
2、光滑接触面约束
3 图4
当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可以忽略时,即可看作光滑接触面,这时两个物体可以脱离开,也可以沿光滑面相对滑动,但沿接触面法线且指向接触面的位移受到限制。
所以
触面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指向物体,为压力。
如图3和图4
图5
工程上常用销钉来联接构件或零件,这类约束只限制相对移动不限制转动,且忽略销钉与构件间的磨擦。
若两个构件用销钉连接起来,这种约束称为铰链约束,简称铰连接或中间铰,图5-a所示。
图5-b为计算简图。
铰链约束只能限制物体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内相对移动,但不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
如图5-c所示,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作用在销钉与物体的接触点D,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使被约束物体受压力。
但由于销钉与销钉
图8
在固定铰支座和支承面间装有辊轴,就构成了辊轴支座,又称活动铰支座,如图
示。
这种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支承面法线方向运动,而不能限制物体沿支承面移动和相对于销钉轴线转动。
所以其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过销钉中心指向可假设。
如图8-b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