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项评审报告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报告范文

不合格品报告范文

不合格品报告范文标题:不合格品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1.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或零部件。

不合格品的存在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公司声誉,给客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不合格品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不合格品现象分析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量和种类,确定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发现不合格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原材料不合格: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经过生产后的产品也会出现不合格现象;2.2设备故障:生产线上的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到位,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不合格品;2.3人为操作失误: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因为疏忽或缺乏培训而造成误操作,进而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

3.不合格品对公司的影响分析不合格品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3.1经济损失:不合格产品需要重新生产或修复,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3.2回款延迟:客户对不合格品的投诉会导致以后的收款延迟,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动;3.3客户满意度降低:当客户收到不合格品后,会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质疑,降低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和满意度。

4.不合格品改进策略通过对不合格品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以下改进策略:4.1严格供应商评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确保其提供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4.2设备维护与更新: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4.3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认知和理解,防止操作失误;4.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和制度的宣导,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5.结论不合格品的存在对公司的质量和经济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针对不合格品现象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内审问题及不符合项报告案例

内审问题及不符合项报告案例
E 受核方申明有关问题,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澄清。确认好未次会议的时间,会议结束
案例题:对照2008版ISO的要求,分析有无不合格 如果有,请完成一份不合格报告。写明a,不合格的事实描述。
1.某XXX公司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时,针对不同部门组成审核组,在审核B车间时,由质量办主任任审核组长,A车间主任和B车间主任任组员,因为他们两人对车间的流程、设备、工艺和人员等最了解。
不合格项描述:品管部没有提供产品质量法、计量法两部法律。不满足ISO9001标准4.2.3.F条款: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的要求。
7.审核一组下午来到销售部。销售部陈经理在会客室接待了他们。陈经理说:“贯彻ISO 9001标准,销售部是受益者,我们全力支持你们”。谈话以此开始,气氛友好,但经常为电话中断。张组长问:“今年销售合同共订了几份” “大概60多份吧。”陈经理一边回答,一边拿出一只档案盒说:“所有合同都放在里面。”审核员张刚数了数,共有72份合同。张组长问:“销售合同评审是怎么进行的 ”陈经理说:“在接到顾客订单、电报、电话、传真件时就登记在合同评审表上,由主管人员评审,评审通过后才可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审核员张刚抽出2 0份合同核对,每份合同都有合同评审记录,有5份合同评审日期与合同签订日期相同,每份合同评审结论栏内有陈经理的签字。其中一份编号为RS01018的合同金额为300万元人民币。按“合同评审程序”规定,200万元以上合同应召集有关部门人员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陈经理解释道:“这个合同是一个老客户的,由于该客户催得很急,当时我打了几个电话询问有关部门,得到确认后便签了字,因此没有召开评审会议。”这时有人叫陈经理接电话。张组长在等陈经理时继续翻阅合同,并从中挑出5份已过交付期的合同。陈经理一回来,张组长就问:“这些合同有没有履行 ”陈经理接过一看说:“都已履行。”“什么时候履行的 ”张组长追问。“哟,这个具体日期我可记不清。”陈经理说:“这要查查提货单才能知道”。“你们有没有合同履行登记表 统计履行率 ”“这个没有”。陈经理补充说:“每个合同的履约都是由主管业务员负责的,他们都很清楚。”这时审核员张刚把这5份合同的编号抄了下来。张组长继续问:“合同履约后资金回笼你们是怎么控制的 ”“嘿,关于资金回笼我们最头痛,一般由业务员催讨,但对资金回笼控制的责任主要是财务部的。”“如果合同发生更改,你们是如何进行的呢 ”审核员张刚插话道。陈经理想了想说:“今年以来好象还没有发生过合同更改的事”。

1.2.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及不合格项

1.2.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及不合格项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人:xxx
批准人:
单位:xxx
日期:2013年6月25日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检查本车间各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及管理过程中违法现象及行为。

二、评审范围: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
三、评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四、评审方式
检查有关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五、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xxx
组员:xxx
六、评审时间:2013年6月0
七、评审结果:见后表
八、评审结论:见后表
附件一:安全生产法律规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附件二:安全、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结果
附件三:不符合项报告
附件四:法律法规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附件五:适用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清单
附件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附件二:安全、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结果
附件三:不符合项报告举例:序号: 1
不符合项报告
序号: 2
不符合项报告
序号: 3
附件四:法律法规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公司生产安全处
2013年6月10日司进行了法律法规评审,共查出不符合项3项,至今日已完成3项。

法律法规评审小组组长:
2013年6月25日
附件五:适用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清单。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篇1案例1:该实验室对校准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价的的质量活动记录上未对该校准服务商认可能力范围进行评价,未保存该供应商认可范围的文件;记录上注明该供应商无法满足实验室要求,但却认可该服务商为合格供应商验室。

案例2:2009年03月06日内审时发现电器室检验员在测试微波炉内油温时一支正在使用的热电偶(编号:×××),其检定日期是2008年11月28日,有效期是2009年01月27日,检测现场正在使用的该热电偶已超过校准有效期。

案例3:某计量测试所出具的烟雾试验箱(编号为×××)的测试报告中只测试了温度而未测试盐雾沉降量,设备科(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据此报告签发了合格证并粘贴在该盐雾试验箱上。

案例4:查编号A《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线》报告,规格型号3×0.75mm2,误为3×0.75mm;单位km误为Km(词头k大写);依据标准GB T 5023.5-2008误为GB 5023.3-2008。

整改的具体步骤我们看些案例,这些不符合项在实验室经常发生,不管是内审发现的,还是外审发现的,那么不符合项要如何整改呢?对于不符合项,经过实验室确认后,实验室可以立即纠正,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及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等步骤整改,一般包括下面6个步骤:1. 立即将发现的不符合加以控制或者消除;2. 举一反三,排查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一并纠正;3. 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4. 针对原因采取对应的纠正措施;5. 实施纠正措施,控制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6.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原因分析其中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是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当识别出不符合时就要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措施,消除这个原因,才能杜绝此类事件不再重犯。

关于白酒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般不符合项整改的报告

关于白酒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般不符合项整改的报告

关于白酒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般不符合项整改的报告质量技术监督局:由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专家组对我公司生产白酒进行了生产许可条件现场审查,经专家们认真仔细的审查后,认为我公司的各项条件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各项要求,准予通过审查。

同时,审查组也对我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七项一般不合格项整改意见和要求。

对此我公司高度重视,按审查组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了认真的整改,现将具体整改情况逐条报告如下:一、1.4.1 现场查看,培训记录中体现培训有效性证据为相片,有待改进。

原因分析:培训记录人员对培训记录的有效性理解不到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培训的有关内容。

整改措施:已经完善培训记录内容,培训人员经过相互交流座谈,培训教师对培训人员当场提问,各培训的人员能够作出正确回答。

(见附表1)二、1.6 固液法白酒工艺标准个别指标与实际不符。

原因分析:固液法白酒工艺标准在具体实际操作中配方比例调整,但公司文件整理保存部门未能及时对过期文件进行回收,并对更改后的文件及时发放。

整改措施:已经对固液法工艺文件进行修改,更改后的文件及时发放到操作人员手中,有关人员能够按照文件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见附表2)三、1.9 采购的添加剂自查记录未及时登记。

原因分析: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人员未能按照公司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制度进行实际工作,未对采购的添加剂进行及登记。

整改措施:已经完善采购的添加剂记录,工作人员已经对采购未填写的添加剂补齐记录。

(见附表3)。

四、1.12.2 成品库房个别成品箱有积尘,防护欠缺。

原因分析:成品库房的库房管理员对成品酒箱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整改措施:已对成品酒箱进行彻底卫生清理,检查酒箱上无积尘,卫生环境能满足产品防护要求。

(见附表4)。

五、1.13.2 留样室不能满足批批样品留样2年的要求。

原因分析:留样室有杂物堆放,留样柜配备不足。

整改措施:留样室已重新整理,并且配备新的样品柜,贴有明显的识别标识,能满足样品留样要求。

内审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内审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内审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篇一: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质认定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 年08月20日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书篇二:内审报告及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汇报内审报告及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总结为验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以来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及标准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改进,本鉴定所于XX年12月28至29日进行了体系运行后的第二次内部审核,本次内部审核是一次覆盖全部门的全要素审核,审核过程得到了受审部门和人员的配合,进行顺利。

内审组对本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综合评价为:现有的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满足体系要求,运行效果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管理体系具有顺利通过评审准则和现场审核的能力,但是本本鉴定所现有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依然存在问题:1.XX年3月17、XX年3月29日法定能力鉴定室鉴定人在做(XX)精鉴字第095号和(XX)精鉴字第110号鉴定需补充材料时,没有在鉴定委托合同评审表中注明,违反WTS-CX-6-XX《合同评审程序》4.4.6,合同评审人确定受理时,需签字予以确认,并进一步核查鉴定资料、确定鉴定方法和需补充资料、依案情确定鉴定所需金额等,最后指导办公室完成对鉴定委托合同的填写。

2.XX年8月3日精神损伤鉴定室鉴定人在做(XX)精鉴字第384号鉴定时,所出具的鉴定文书,落款未按照《司法鉴定文书规定》要求书写,违反WTS-CX-27-XX《结果报告控制程序》,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照《鉴定文书管理规定》的要求编制。

报告一律打印,不得书写。

3. 扬州五台山医院司鉴所(XX)精鉴字第381号、扬州五台山医司鉴所[XX] 精鉴字第384号等未提供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违反了《合同评审程序》文件中,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等。

针对上述8项不符合项,内审组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要求在9月22前整改所有本次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项。

供应商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供应商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供应商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审核类别: □质量体系审核; 供应商名称:
□环境体系审核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的回复:所有现场发现的不合格项和供应商审核清单中打分为0、1、2的项,必须在 年 月 防措施,并用本报告汇总后回复XX有限公司SQA课,纠正与预防措施需经本公司认可并按期完成。
日前用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8D报告)制定纠正与预
序号 项目
问题点
纠正与预防措施
负责人
计划完成 日期
8D报告编号
附件名称
客户验证方式 书面验证 现场验证
验证结果
验证日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验证人
批准:
日期:

法定计量机构考核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法定计量机构考核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附件7
8
7.10电能表、电话计费器按规程做原始记录数据修约有效位数要正确字母大小写要改正原始记录要有调前调后记录
已改正了字母大小写出,在原始记录上增加了调前调后
附件8
9
7.11血压计、压力表原始数据填写有误需改正,证书中参数填写错误要改正
原始记录及证书填定已改正
附件9
10
8.4做内审
已整改报告
法定计量机构考核组2009年8月4日-8月5日依据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及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我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了考核,我质量与计量检测所制定整改计划对在考核中提出的10项不合格项在10天时间内认真进行了整改。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血压计检定室已独立,增加了通风设施。购置了耐压试验台
附件4
5
7.4建立供应商档案、评价
已建立供应商档案、评价
附件5
6
7.6甲烷测定器无配套设备有效证书、应送上级部门检定,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中秤要检定
都已送上级部门检定。
附件6
7
7.8将有关规定运行起来,有效实施(检定、检测物品处置)
已更新了检测物品登记并有效实施
序号
整改条款及意见
整改情况
附件
1
5.3体系文件要进行宣贯
已按要求进行了宣贯
附件1
2
5.6做管理评审
已整改做了管理评审
附件2
3
6.2完善人员技术档案,加强人员培训学习制定人员培训计划(2005-2008年)
完善人员技术档案,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附件3
4
6.3血压计检定室应独立出来,并设立通风设施,电能表应购置耐压试验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