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用量表应用
精神科常用量表

精神科常用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评定量表,由Overall和Gorham于1962年编制。
该量表最初有16项,后来增加到18项,其中包括关心躯体健康、焦虑、情感交流障碍、概念紊乱、罪恶观念、紧张、装相和作态、夸大、心境抑郁、敌对性、猜疑、幻觉、动作迟缓、不合作、不寻常思维内容、情感平淡、兴奋和定向障碍。
每一项都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其中1表示无症状,7表示极重。
如果未测,则记分,统计时应剔除。
原版本没有工作用评分标准,但XXX和量表协作组以及美国的Woerner(BPRS-A)各自编制了一份,供评定时参考。
量表协作组增加了两个项目,包括自知力障碍和工作不能。
自知力障碍指对自身精神疾病、精神症状或不正常言行缺乏认识,而工作不能指对日常工作或活动的影响。
每一项评定标准都有详细的定义,例如关心躯体健康指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不考虑其主诉有无客观基础。
而焦虑则指精神性焦虑,即对当前及未来情况的担心、恐惧或过分关注。
其他项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也都非常明确。
使用该量表时,需要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未测项目应被剔除。
评定BPRS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该量表有18项,但有些版本只有16项;2.评定员应为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专业人员;3.评定时间范围为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之后每2-6周评定一次;4.一次评定需要2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5.该量表无具体评分指导,主要根据症状定义及临床经验评分。
BPRS的统计指标包括总分、单项分、因子分和廓图。
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疾病的症状分布,症状群的评分反映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
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疗效。
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尤以后两项的分析最为常用。
精神科护理量表

精神科护理量表
精神科护理量表是用于评估和监测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的工具。
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量表包括以下几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用于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
阿巴菲尔精神病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用于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状态。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用于评估老年人认知能力和痴呆症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
安康量表(SF-36):用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精神病人行为量表(Behavioral Activity Rating Scale, BARS):用于评估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状态。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且可以用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这些量表时,需要注意量表的适用对象、评分标准和使用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精神科常用量表

• 3、了解量表的实施方法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果 是自评量表,测验者需要评估将要测评的对象是 否具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是他评量表则 须评估评价者是否熟练掌握了该量表的评定技术 。
• 4、选择心理量表进行测评时还要考虑测验需要 多长的时间,一次测验持续的时间太长容易造成 被测者疲劳,进而影响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 (3)趋中误差,评分时习惯于选择量表中断, 避免极端分数。
• (4)宽大误差,有的评定者不愿意打否定分数 ,分数集中于一端。
• 3、心理量表结果的分析者必须非常熟悉该量表 的各种性能。
90种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量表简介:
• SCL-90(90项症状清单),又名症状自评量表, 由德诺伽提斯编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有90个条 目,分9个症状因子和1个无法命名的因子;本量 表包含了丰富的症状条目,从感觉、思维、意识 、行为至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 均有涉及;本量表十个因子的名称为:躯体化、 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 执、精神病性和其它。该量表在精神科、心理咨 询门诊和综合性医院中都广泛使用,也用于从不 同侧面调查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 时间范围:过去一周 。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量表简介:SAS(焦虑自评量表)由Zung于 1971年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 的项目,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 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 要用于疗效评估,不用于诊断。
• 统计指标: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 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
• 被试者自己填写,需要5~10分钟。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 量表简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是根据日常生 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改编而成。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 的日常生活能力。为临床心理学诊断、治疗以及 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 )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是一种用于评定住院精神病人行为障碍、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客观评定工具。
该量表由临床护士根据病人的纵向观察和分析编制而成,旨在为临床治疗、护理和精神药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该量表分为30项和80项两种版本,本系统采用30项版本。
本量表适用于各类住院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老年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过程需要由经过量表评定训练的护士任评定员,根据病人情况对30个项目内容按0-4分五个级别进行评分。
评定时间为病人住院期间,每天评定一次。
评定者应根据患者症状的存在频度和强度进行评定。
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每项为一描述性短语,如肮脏、对周围环境有兴趣、自觉抑郁沮丧等。
本量表原为频度量表,但我们根据国内精神病院的实际情况,修订后按照症状的出现频度和具体现象,分为-4分5级进行评分。
为了便于病房护士评定,使用前应该对全体参加评定的护士进行培训。
评定者必须是了解病人情况的护士,最好是该病人的主管护士。
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1.肮脏:1分表示病人能始终主动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的整洁,4分表示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帮助。
2.不耐烦:1分表示偶有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周一次以上,4分表示总是表现出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天三次以上。
3.哭泣:1分表示偶尔哭泣,每周一次以上,4分表示总是哭泣不止,每天三次以上。
4.对周围活动有兴趣:1分表示对周围活动不关心,偶尔有些反应,4分表示对周围活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通过该量表的评定,护士可以客观地评估病人的行为障碍和病情演变,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分=“经常忘记自己的床号和主管医生”2分=“需要反复提醒才能记住自己的床号和主管医生”3分=“经常忘记自己的床号、主管医生和治疗计划等重要事项”4分=“完全无法记住自己的床号、主管医生和治疗计划等重要事项”1.对周围活动参与程度2分:对周围活动比较关心,但很少参与。
精神科评定量表

精神科评定量表
(最新版)
目录
1.精神科评定量表的定义和作用
2.精神科评定量表的分类
3.精神科评定量表的应用
4.精神科评定量表的局限性
正文
精神科评定量表是应用心理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于测定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科临床和研究有帮助意义的量表。
根据文本,我们可以将精神科评定量表分为三大类:症状量表、诊断量表和特殊量表。
症状量表主要用于评定某一类症状的严重程度,这是精神科量表当中种类最多的,应用最普遍的一类。
例如,在精神分裂症的评定中,症状量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方面的表现,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诊断量表则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用于特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量表,以及与特定的分类诊断系统配套的量表。
例如,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可以协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的亚型。
特殊量表则主要用于特定目的,例如不良反应量表,用来评定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尽管精神科评定量表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精神科评定量表通常基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评定量表的评分
可能受到患者和评估者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精神科量表

有关阳性条目的评估
• 仅P2概念紊乱由会谈观察评估,其余条目需会谈及知情人 报告情况评估
• P4兴奋: 仅指活动增加,易激惹,即行为方面的表现,不 包括言语和思维的兴奋,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所致的言 语增多和思维联想加速
PANSS补充说明(妄想)
• 有6个条目与妄想有关: P1妄想、 P5夸大、P6猜疑/被害、 G1担心身体健康、 G3罪恶观念、 G9异常思维内容
• 16个项目需要在会谈中进行评估 P2,N1,N3,N5,N6, N7,G1,G2,G3,G4,G9, G10,G11,G12,G13和G15
评分规则
• 按1-7级评分 1:无 2:可能 3:轻度 4:中度 5:明显 6:重度 7:极重
• 遵循条目定义及《评分标准》评分 • 时间跨度:最近1周
症状评分的等级标准
量表) • 1996年引入我国 • 用于临床研究及新药开发
PANSS的优点
• 弥补了既往评定量表的不足(敏感性、准确性) • 较全面覆盖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阳性和阴
性症状 • 条目定义清楚 • 有完整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
PANSS 的内容(一)
• 阳性症状量表 P1-妄想 P2-概念紊乱 P3-幻觉性行为 P4-兴奋 P5-夸大 P6-猜疑/被害 P7-敌对性
PANSS补充说明
• G10定向障碍:不限于意识障碍所引起定向障碍,包括人物 、地点和时间等,各分级标准有重叠,按重的评分
• G12自知力缺乏:常用的临床判断标准较严格,按量表分级 要求评定
PANSS补充说明
• G13意志障碍:指矛盾意志( ambivalence),犹豫不决 的程度
• G15先占观念:评定精神分裂症的自闭症状,如有自笑至少 评5分
常用的精神科评定量表

常用的精神科评定量表
常用的精神科评定量表包括:
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用于评估老年人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halstead-reitan 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HRT):用于评估老年性痴呆的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用于评估成年人的智能状况,可应用于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
4. 功能活动问卷 (FAQ):用于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可及时发现老年性痴呆的症状和体征。
5.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 (RDRS):用于评估老年人的残疾程度,可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6. ADL 指数:用于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及时发现老年人的 ADL 障碍。
常用心理量表简介及适用范围

目录一、心理健康 (1)二、人格特点 (7)三、能力兴趣 (18)四、临床诊断 (21)五、学习 (25)六、社交 (29)七、自我 (32)八、生活应激 (34)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此类量表可用于鉴别心理处于边缘或异常状态的个体,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治疗。
测评项目1\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有90个项目,包括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有无该症状做评定。
它主要应用于临床研究、心理咨询、精神科门诊,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该量表测的是个人某段时间内的症状水平,往往易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该量表测得受试者在9个方面的分数,称为因子分。
因子名称为:(1)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
(2)强迫症状: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
(3)人际关系敏感:反映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4)抑郁:反映与临床上的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行为表现。
(5)焦虑:反映与临床上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
(6)敌对: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反应受试者的敌对表现。
(7)恐怖:反映传统的恐怖状态或恐怖症的内容。
(8)偏执: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
(9)精神病性: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
该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
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在临床上常常作为诊断参考,也可以用作初级的筛查工具。
2\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 T. M. 等在1970年编制,后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该量表用于测查4~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由家长根据孩子半年内的情况作出分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