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公园设计理论及方法
很完整的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XXXXXX公园片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规划与建筑设计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XXXXXX公园片区位于XXXXXX老城区,北接东风路,南连XX路,西邻XXX,位于三条城市道路围合的路网区块中,片区规划面积约98亩。
规划内容包括XXXXXX公园改造、XXXX商业街和XXXXX商业街规划设计。
2、项目现状XXXXXX公园是XXXXXX城区的主要名胜景区之一,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XXXXXX民休闲娱乐的一处胜地。
公园内古建筑群雄浑风姿,主题骨架由“涵虚阁“旧址和牛场坡组成,植被丰富,树木葱郁。
但公园内部现存道路不清晰,无主题。
公园西北角大门有一灯光球场,山顶有动物园、儿童乐园等,公园建有围墙,一直实行封闭式管理。
公园的四周均为缺乏统一规划,杂乱无章的老式民房。
3、地形地貌XXXXXX公园山顶与入口高差约35米,片区西北和东北侧地势起伏不大,公园南侧附近地形高差较大。
二、规划依据1、XXXXXX公园片区规划设计任务书2、XXXXXX公园片区规划设计地形图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50067-97)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0、黔西南州“十一五”规划11、XXXXXX城市总体规划12、国家、XXX省现行的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三、规划目标1、公园改造成为开放性文化森林公园2、两条属于大众的市民休闲文化商业街3、与城市文脉肌理的呼应4、合理的交通流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5、体现民族古典风格的精致设计四、规划内容●XXXXXX公园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古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将公园建成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
第五章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恰当运用人际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T共ex距t 离
亲密距离
•50 厘米以内 •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亲人或密友
•50-120厘米
•一般的朋友交谈
•各种宴会或非正式场合 站立交谈时的最佳距离
•120-350厘米
• 350-450厘米
•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 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 往关系。
无论在车厢或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 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 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但是当狭小的空间挤 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 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 然。
容易逾越对方安全底线的大忌
• 1.过多关注他人隐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请不 要轻易涉足。
27
棒球场 Baseball Fields
当人们处于社会距离的 情况下,如波士顿公园里溜 冰和打棒球的人们,这种距 离下,人们可以进行一些的 社交活动,也可以独自活动。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私 密性较低,领域性较局限。
案例——公共距离
当人们处于公共 距离的情况下,如纽 约中央公园的戴拉寇 特剧院,舞台上的人 需要提高音量,并且 加上言语以外的夸张 的肢体动作来吸引观 众席上的人,与观众 互动。
• 人们是不愿在陌生环境下选择背对其他人入座的 ,因为当 你坐在前面就会失去对后面情况的控制,所以人们会比较 喜欢坐在能够通览全局的靠后的位置,所以选择坐在后排 的人会比较多。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 么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分析结论——
数据显示,人喜爱逗留的空间是有边界的区域,因为边界 给个人空间划定出领域,使个人空间受到庇护。
第五章园林建筑小品

三.设计要点
1.巧于立意 2.独具特色 3.将人工融于自然 4.精于体宜 5. 符合使用功能及技术要求
人 工 与 自 然 融 合
公 园 一 角 的 喷 泉
体量适宜,点缀园景
第二节 园 椅
一、功能 1.就坐休息。 2.欣赏周围景物。 3. 装饰小品,点缀园林环境。
二、设计要点
1.位置选择 (1)选择在需要休息的地段。 (2)园林景致布局上以及各种活动场所的需要。 (3)要考虑地区的气候特色及不同季节的需要(夏能遮荫、
图1—3—1,园灯基本构造图,p43 图1—3—2,园灯类型及构造图,p44~47
四、各类型园灯实例
图1—3—3,单灯头园灯实例,p48~50 图1—3—4,双灯头园灯实例,p51~53 图1—3—5,三灯头园灯实例,p54~55 图1—3—6,多灯头园灯实例,p56~58 图1—3—7,草地及水池低灯,p59~60
门洞开设在景墙上,也称景门;
园门有导游、点景和装饰的作 用;门洞门往往给人以“引人 人胜”、“别有洞天”的感受。
3.坚固与安全
4. 材料选择
就地取材,体现地方特色,经济。各种石料、砖、 木材、竹材、钢材等均可选用,并可组合使用。
※ 几何图案漏窗用砖、瓦、木为材料。弧线或圆形 用板瓦或筒瓦。
※ 自然形体的图案用木片、竹筋或铁片、铁条为骨 架,外面用麻丝、灰砂浆塑造而成,有时也用琉璃瓦 做成预制窗花。
c.由直线与曲线形组合构成的桌椅。 有刚柔并济、富 有对比的变化、完美的结合,做成传统式亭廊靠椅, 很有神韵;
(2)尺寸要求
园椅: 坐板高度350-450mm; 坐面水平倾角6°-7°; 坐面深度400-600mm; 靠背与坐面夹角98°-105°; 靠背高度350-650mm; 坐位宽度600-700mm/人; 园桌: 桌面高度700-800mm;
株洲市石峰公园景观提质设计

ABSTRACTCity Park experiencing cycle germination, growth and maturity, decline, upgrading and new.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raffic chaos, lack of access to the landscape, inadequat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so on. I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park,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eople to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the park.The creative design of Shifeng Park in Zhu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se reference method and the field research method in the project design of existing resources for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 into the scope of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make the park landscape play linkage benefit combined with the surrounding. To preserve the natural resources, enhanc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plant, increase the ornamental site, enhanc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landscap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te and the division of space activities, giving each activity space with a variety of themes and use functions.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traffic lines, rich experience of travel, increase the distribution space and activities of the square,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order to build the ecological window, enhance the service function as the design goal. In Shifeng Park is for design, combing the travel road system, enhance entrance landscape, improv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features to create special garden of four quality and strategy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overall plan, so as to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Shifeng Park landscape.Key words: Shifeng Park, landscape, and quality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I)第一章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1.2.1研究目的 (2)1.2.2研究意义 (2)1.3研究内容和对象 (2)1.3.1研究内容 (2)1.3.2研究对象 (2)1.4研究方法 (2)1.4.1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法 (2)1.4.2实地调研法 (3)1.4.3案例借鉴法 (3)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国外研究现状 (4)2.2国内研究现状 (4)第三章 石峰公园现状研究 (6)3.1现状分析研究 (6)3.1.1上位规划解读 (6)3.1.2区位分析 (6)3.1.3现状植被分析 (7)3.1.4 道路分析 (7)3.1.5 入口分析 (7)3.1.6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8)3.1.7 专类园分析 (8)3.1.8现有景点分析 (9)3.2现状问题总结 (9)3.2.1道路系统 (9)3.2.2入口景观 (9)3.2.3公共服务设施 (9)3.2.4专类园 (9)第四章 石峰公园景观提质设计策略 (10)4.1设计目标与定位 (10)4.1.1目标 (10)4.1.2定位 (10)4.2设计原则 (10)4.2.1人本性原则 (10)4.2.2可持续发展原则 (10)4.2.3地域性原则 (10)4.3相关理论 (10)4.3.1有机更新理论 (10)4.3.2生态园林理论 (11)4.4提质策略 (11)第五章 提质设计 (12)5.1疏通园路系统 (12)5.2提升入口景观——以西入口为例 (12)5.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13)5.4提质特色专类园——以樱花园为例 (14)结语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致谢 (23)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的驱使下,城市公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型城市公园与开放性城市公共绿地的相继兴建。
公园课程设计大全

公园课程设计大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公园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态、文化、休闲等方面的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公园发展历程及现状,认识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公园规划与设计的优劣。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公园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并整理公园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关注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学生能够尊重并传承我国公园文化,提高对公园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生态、文化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公园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结合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公园基本概念:公园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公园与城市生活”。
2. 公园规划与设计原则:生态、文化、休闲、创新等方面的原则与方法。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 公园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公园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公园的历史与发展”。
4. 公园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公园案例的介绍与分析,了解其成功之处。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国内外公园案例分析”。
5. 公园设计与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公园方案。
园林艺术原理

长廊砖砌柱墩的横向纹理与竖向柱墩方向不一
,但与横向长廊是统一协调的。
2.2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调和是统一的体
现。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是取 得变化和统一的重要方法。
(1) 空间对比(如扬州何园)
(2) 虚实对比 • 既抽象又概括 • 虚:空、清灵、空灵,无 • 实:实在、结实、实质,有 • 山与水 • 墙与窗 • 凹与凸
(3).风格多样与统一
(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
(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 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石砌
驳岸用直线直角的变化形成多样统一,自然土坡山石构成曲线变化
求得多样统一。 (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
(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
岸边假山的竖向石壁与临水的横向步道,虽然
给游人留有较大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
在风景园林中常常利用烟雨条件或半隐半现
的手法给人以朦胧隐约的美感
2、形式美法则与应用
2.1多样统一法则(又称为统一与变化原则)
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以通过以
下多种途径来达到:
(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
规则向自然过渡的统一
建筑造型与其功能内涵的统一
(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
• 奥与旷
(3).疏密对比
(4).方向的对比(高与平的对比)
(5).大小对比
(6).色彩对比
(7).质感对比 (8).布局对比 (9).藏与露
2.3对称与均衡
(1).对称
由于秩序和理性,对称形式通常具有完整的
视觉美感,使人感到稳重和安静。
(2).均衡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
创新基础教学课件5 第五章玩转创新—设计思维方法论

发散思维—专创融合
• 你在专业相关学习上面,遇到过哪些问题? • 结合本节的知识点,如何运用收敛思维解决这
些专业问题?
32
发散思维—创新论坛
感同身受大比拼——你的同理心水平在什么段位
你知道吗?人人都有同理心,只是程度不同,如果同理心也有段位,来看看你 是什么级别。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 客 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 听; 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2、同理心和情绪识别
情绪与创新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众 所周知,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离开了大 学生的创新,构建 创新型国家就无从谈起。
同理心创新案例
徒手攀岩的极致热爱者
愉悦来自自我实现,是一种隐性情绪,会持续带来满足感。这种独 一无二的热 情会促使个人投入大量的时间,从而进行创新。正视情绪, 感受愉悦和不爽,从个 人角度而言,能够帮助个人发现自己的隐性情绪; 从社会角度而言,能够帮助自己 找到不同类别的需要,从而实现创新。 只有感到愉悦时,才能支撑起反复的努力和 长时间的投入。
《创新基础》
第五章 设计思维方法论
主讲人:XXX
创新目标
1. 了解设计思维内涵,理解创意设计思路 2. 掌握设计思维方法,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3. 应用设计思维策略,创造精彩设计人生
本章教学目标(以电商专业为例)
思政目标:
结合设计思维方法,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 教育要素,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思想 政治与道德修养。
很完整的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东风路入口设有街心小花园,保留古亭,供市民休闲使用的同时,又是商业街人流驻足停留、观景的区域。
沿山路由北至南沿山一侧,由于山体陡峭,利用山型改造成为古文化墙,其上有诸子名人浮雕。
诸子街与荷花巷交接处设有诸子百家文化广场,广场设计了名人雕塑群。由于诸子街高差较大(约 4 米),人们由下自上 进入公园,主子雕塑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之一。
大佛坊商业街
自东风路至盘江路构成商业步行街,人流汇聚于此,形成整体效应,大大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亦加浓大佛坊商业步行街的 商业氛围,北侧入口由公园的迎宾广场、经摩崖石刻中心广场、牌坊、树阵进入,沿途的数个分分和和的小型广场,使得商业 街曲径通幽,游人一步一景、移步景换;最终在中心广场达到高潮,中心广场设计了 120 人的书院,其与阳明洞前的五层阁楼 和停晖阁遥相呼应。
2. 2 结构形式 多层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 2.3 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物长约 150m,拟在中部设一伸缩缝,两边再各设一条后浇带。 2.4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柱 C30,基础、梁,板 C25;钢筋Ⅰ(HPB235)、Ⅱ(HRB335)级;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灰砂砖(计算 容重 18 KN/m2)。 2. 5 基础 场地暂时无地质勘察报告,多层建筑拟采用独立柱基或滑板基础。
在感受文化底蕴的同时,登临公园涵虚阁,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极目可收烟雨流云于眼底,尽赏山光水色之妙。正可谓: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由于南入口的区域现状为拆迁区域和部分梯田,因此考虑将该部分改扩大成为公园的一部分,整个山体尽可能的扩大生态 背景林地区域,使之成为城市中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
地下车库面积:12746m2
书院建筑面积: 680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性设计
工业废弃地 河流 采矿废弃地 湿地
Herring's House Restoration
3 减量性设计
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 用,提高使用效率 . 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 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 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wetlands, retention basins, composting toilets, windmills and solar energy.
减量性设计
4 再生利用性设计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 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 能源的耗费。 污水处理湿地 生态厕所
(3)按虚实分: 实轴 虚轴 (4)按位置分: 心线对位 边线对位 空对 3)特点: 庄重 宏伟 空间方向明确
延伸 有规则
沈阳北陵公园
2网格法
1)网格可以描述为一组平行线与至少另外一组平行 线相交, 也可以描述为某种基本几何形式的网状组织 排列。 2)网格的类型: 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菱形等 3)特点: 严整、规则、肯定的性格, 没有主导方向, 是一种静态、 稳定、中性的形式, 代表一种纯粹性与合理性。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Ⅱ
PARK DESIGN
授课教师:汤辉 2013年9月
授课班级:11园林2班
第五章 公园设计理论及方法
一 二 三 四
风景论 形式论 文化论 生态论
一 风景论
(一) 设计思想 (二) 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风景论的设计思想
1 哲学基础 2 设计思想
1 哲学基础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中轴对称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主景升高
长沙烈士公园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新加坡的象征——鱼尾狮像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环状水平视觉空间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金山塔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构图重心
北海琼华岛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2)对比调和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1)主景与配景 (2)对比调和 (3)节奏与韵律 (4)均衡与稳定 (5)尺度与比例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1)主景与配景
主景: 主导 中心 焦点 高潮 配景: 烘托 配景 陪衬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突出主景设计手法
中轴对称 主景升高 环状水平视觉空间 构图重心 渐变
(四) 设计方法与技巧
1传统设计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地方要素的运用 3传统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4 特定场址要素的利用
1传统设计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哲学 意识形态
传统设计思想+现代形式
水御堂
广岛基町Credo交流广场
“光之道”、“风之道”、“时空之道”、“水之道”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 式。 (3)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 (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 (5)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 环系统。 (6)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整个庭园,并由主要道路 将全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四 生态论
(一)生态设计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
生态观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 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 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它所 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二)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系统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保护生物学
3 园林全球化
园林信息的全球化 园林科学技术的全球化 园林规划设计组织的全球化 园林规划设计风格的全球化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全球化
地域主义
地域文化是通过当地的地理、人文、气候等因 素所形成的 . 地域性,代表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通 过设计使它在某个地方重现。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2)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1) 分区 景观分区 功能分区 (2)合理组织游览路线 A 观赏线: 空间序列 步移景异 B 观赏点: 视线分析法
3 )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
(1)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物景观等 (2)充分利用周边景观 借景
(2)划分类型 主题突出 (3)季象变化 层次丰富 (4)疏密有致 高矮错落
二 形式论
(一) 设计思想 (二) 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 设计思想
1 哲学基础 2 设计思想
1 哲学基础: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知识可以从理由与推导中得到, 而与感觉,体会等无关.
理性主义的特征
主客分离 一切知识均源于理性所显示的公理 我思故我在 对人的理性能力的过度崇拜,相信人的理性禀 赋.
理性主义的流派
1启蒙理性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2现代理性 放弃了怀疑主义色彩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寻 求一种普遍性
艺术的表现:
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
2 设计思想
空间对比: 留园 虚实对比: 三潭映月 疏密对比: 曲直对比 高低对比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3)节奏与韵律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4)均衡与稳定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5)尺度与比例
尺度: 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局部。 比例: 是指园林空间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 尺度的物体的比较。 方法: 视线分析 视错
颐和园西堤远借玉泉山宝塔
借景
拙政园借北寺塔
寄 畅 园 借 龙 光 寺 塔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理水 (1)主次分明,自成体系 (2)水岸溪流,曲折有致 (3)阴阳虚实,湖岛相间 (4)山因水活,水因山转
掇山
主客分明,遥相呼应 未山先麓,脉络贯通 位置经营,山讲三远 山观四面而异,山形步移景异 山水相依,山抱水转
形式就是美 抽象的方式来表达人对世界的认识 功能的
康德:美只在形式中,美的本质是形式,要表现形式美。 贝尔: “有意味的形式” 勒诺特尔:让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二) 设计方法与技巧
1轴线对位法 2网格法 3几何母题法 4动态空间
1轴线对位法
1)轴线:一般指对称物的中心线 2)类型: (1)按对称分: 对称轴线 非对称轴线 (2)按轴线的重要性分: 主轴 副轴 分轴 支轴
深远
平远 高远
5)建筑经营、时景为精;
(1)山水为主,建筑配合 (2)统一中求变化,对称中有异象 (3)对景顾盼,借景有方
6)道路系统、顺势通畅;
(1)系统性:主干道 次干道 游路 (2)顺势劈径 (3)蜿蜒流畅
P5
20个车位
P3
150个车位
一级园路(6m宽) Primary Path(6m Wide)
renowned Solana Complex, Solana, Tex.
Lovers Fountain
3 传统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民居建筑空间 园林空间
客家土楼分析
广场分析
4 特定场址要素的利用
光线 植物 地形 风 雪 雨 水
白雨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
Byxbee Park
1)中国 道家哲学 禅宗思想 儒家思想 2)英国 经验主义哲学
2 设计思想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天人合一
镇江金山芙蓉楼 慈寿塔
(二)风景论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1 奥姆斯特德原则(写实) 2 中国当代公园布局原则(写意)
1 奥姆斯特德原则与设计手法
原则 设计手法
地域主义
2 新地域主义
4.强调特定场址的要素(地形地貌 植物 光线)
5.强调视觉和触觉
6.反对对地方和乡土设计的煽情模仿,但并 不反对偶尔对地方和乡土要素进行解释,并将 其作为一种选择和分离性的手法或片断注入整 体环境。
(三 )设计原则
1 尊重地方自然条件(地形地貌 气候 植物) 2 尊重场址(地形 光线) 3 尊重地方历史民俗文化(自然观 宇宙观 交往 空间的文化图式) 4 强调人的体验(视觉 听觉 触觉) 5 反对二元对立
植物色彩变化
林缘处理
风景线
风景线
流畅曲线的园路
布罗斯派克公园
疏密明显的树丛
孤立树 树丛 树林
2中国传统公园布局原则与手法
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 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建筑经营、时景为精; 道路系统、顺势通畅; 植物造景、四时烂漫 .
1 文化 2 全球化 3 园林全球化 4 地域主义
1 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 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 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 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 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 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