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形成性作业1 论述题参考答案

形成性作业1 论述题参考答案

形成性作业1 论述题参考答案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1)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答:(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

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因而,它的基本内涵及对行政人员的要求是充分认识到: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凝聚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心情舒畅地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错、纠错机制。

《信息管理系统》作业1_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作业1_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信息技术及其产业2。

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3。

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4。

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5.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6。

Information。

7.MIS。

8.扩散性9. 物质、能量、时间10. 滞后性11.处理、反馈和控制.12。

管理科学、系统科学13。

制造资源计划14. ERP15。

一体化集成16.信息主管二、单项选择题1。

(B);2。

(A);3。

(D);4。

(B);5.( C);6.( B);7。

( C);8。

( D)。

三、判断正误1.(√) 2。

(√) 3.(√) 4。

(√) 5。

(×)6.(√)7.(×) 8。

(×) 9。

(√) 10。

(×)11。

(×) 12.(√) 13.(×) 14.(√) 15.(√)四、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答案: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含义(1)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他人的工作;(2)管理工作是通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它追求的是群体的“协同效应”;(3)管理人员必需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其它人的工作情况,二是其他人。

2、信息具有哪些属性?答案:(1)普遍性。

这是第一属性,只要有事物的运动,就存在着信息;(2)相对性。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者获得的信息量并不相同;(3)转移性.信息可以脱离事物而相对独立存在,并可以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转移。

(4)变换性.信息可以由不同的载体和不同的方法来载荷;(5)有序性。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系统的有序性;(6)动态性。

信息是有时效、有寿命的,它随着事物本身变化而变化;(7)可转化性.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及其他。

3、请简要说明信息处理过程.答案:信息的处理过程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和使用等几个阶段。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1、 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国务院2、 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3、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荷兰宪法4、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B)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5、 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宪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B、D)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D、法治原则2、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A、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3、《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存在的缺陷是(B、D)A、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C、没有规定分权原则D、没有提出反封建任务4、1954年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 A、D )A、人民民主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本国经验与外国经验相结合D、社会主义原则5、1975年宪法的主要问题有(A、B、C )A、混淆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B、没有设立国家法律监督机关C、颠倒了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D、没有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2、 填空题1、 宪法规范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纲领性相结合、广泛性和根本性的统一、原则性和具体性的并存、权利性和义务性的交叉。

2、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 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第1-3章)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第1-3章)

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工程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1参考答案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0—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 B )A三链杆相连,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B三铰两两相连,三铰不在一直线上C三铰三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D一铰一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可变体系B瞬变体系B瞬变C不变且无多余联系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定向支座的反力分量是一个力和一个反力偶。

2.连接两个刚片的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

= 5kN ( 拉力 )。

10.位移计算公式ds GAF F ds EA F F ds EI M M QP Q NP N PiP ⎰⎰⎰++=∆μ是由变形体虚功原理推出来的。

解:(1).求支座反力:F A= F P/2 , F B= 3F P/2 . (2).作刚架的弯矩图FL3FL/4M图解:(1)求支座反力:F A= F B= lm/;(2)作刚架的弯矩图.L/2L/24解:(1)求支座反力:F Ax=20kN ,F A y=F B=10kN 。

方向如图kN⋅(内侧受拉) (2)作刚架的弯矩图:M EA=M EB= M BE= M BC=40m(3)作刚架的剪力图:AE段:Q=20kNEB段:Q=0BC段:Q=-10kNCD段:Q=040 10 kN_4040+M图20 kN Q图kN⋅)(mB《工程力学》作业2参考答案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4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为( D )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B )A无关B相对值有关C绝对值有关345.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C绝对值有关D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8.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iP∆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C )C结点数D杆件数11.力法的基本体系是(D )A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瞬变体系C可变体系D几何不变体系12.撤去一单铰相当于去掉了多少个约束(C )A1个B3个C2个D4个)1.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参见教材p17-21)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

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作业1撰写论文(范文)行政法原则在实践中运用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

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

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

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作业一参考答案

作业一参考答案

作业一(第一、二、三部分)一.第一部分1.写出聚氯乙烯、聚乙二醇、涤纶、尼龙-610、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氯丁橡胶的分子式、重复单元及单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 (1)数均分子量M n 和重均分子量M w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证明多分散系数d ≥1。

(2)某聚合物试样由下列级分组成,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分子量M n 和重均分子量M w 以及多分散系数d 。

解:(1)数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设i M 为i 聚体的分子量,则()22220i n i i i nin i i M M N M N M NM M N -=+-≥∑∑∑∑亦即20w n n M M M -≥故当i n M M ≡时,则w n M M ≡,当i n M M ≠时,则w n M M 。

(2)456118484.30.50.40.1101010i ini n M M n===++∑∑45650.5100.4100.110 1.45101i iwiw M M w⨯+⨯+⨯===⨯∑∑51.45107.8418484.3w n M d M ⨯===二.第二部分3. 多少乙酸加到等摩尔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中才能使聚酰胺的分子量为11318,反应程度为 %,求乙酸和己二酸的摩尔比解:设己二酸加料为1mol 时,乙酸为N mol ,将P =,11318,113n X =代入112n r X r r ϕ'+='+-中,解得0.99r '=。

由120.99122b b b N r N N N ⨯'==='+⨯+, 得N =。

所以乙酸和己二酸得摩尔比为:1。

4. 计算下列体形缩聚反应体系的凝胶点:(1)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2)邻苯二甲酸、甘油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解:(1)30.982 2.371.500.98f ⨯⨯==+,220.8442.39c P f ===(2)(30.990.0022)2 2.391.500.990.005f ⨯+⨯⨯==++;220.8382.39c P f === 。

2023江开《科学思维方法论形考作业1》满分答案参考

2023江开《科学思维方法论形考作业1》满分答案参考

满分答案题型:单选题客观题 分值 2分 难度:简单 得分:21.事物的客观规律本身就是科学思维方法。

A否B无C是D无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 A老师点评:答案解析:事物的客观规律本身并不是科学思维方法。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成为人们的科学思维方法,要经历由客观到主观的转换。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建构的过程。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2.科学问题去观结构体系的第三要素是( ) 。

A应用性科学问题B推广性科学问题C创造性科学问题D基础性科学问题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 B老师点评:答案解析:科学问题宏观结构体系的第三要素是推广性科学问题。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3.实践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上产生的最早的一种方法。

A是B无C无D否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 D老师点评:答案解析:直接的观察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上产生的最早的一种方法。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4.科学问题的解只能是其应答域的一个子集。

A无B无C是D否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 C老师点评:答案解析:科学问题的解只能是其应答域的一个子集。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5.近代的科学是从 ( ) 世纪开始的。

A 17B 15C 19D 16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 B老师点评:答案解析:近代的科学是从15世纪开始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6.基础性科学问题是构成科学问题宏观结构体系的第一要素。

A否3无C无D是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 D老师点评:答案解析:基础性科学问题是构成科学问题宏观结构体系的第一要索。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7.科学问题的微观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 ( )A未知B已知C对未知的发问D应答域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 A老师点评:答案解析:科学问题的微观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未知。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 2分难度:简单得分:28.科学思维是以自然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化、最优化的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受力作用时反映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弹性、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各指标的含意是什么?如何测得?
2.硬度和强度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有,强度越高,硬度越高)为什么?(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力)
3.名词解释:过冷度,晶格,晶胞,晶粒与晶界,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7.默绘出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填人各区域内的结晶组织。

8.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升高、塑韧性下降;钢的强度先升高,当含碳量约为0.9%时,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强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下降。

二、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三、填空
1. 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F ,
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 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符号为 A ,晶
格类型是面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3. 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9%,性能特点是硬度高,
脆性大。

4. ECF称共晶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
组织为 L(4.3% 1148℃)=A(2.11%)+Fe
3
C 。

5. PSK称共析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析反应,其反应式是 A(0.77%
727 ℃)=F(0.0218%)+ Fe
3
C 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6. E是共晶点点,P是共析点点, A
l 线即 PSK ,A
3
线即 GS ,
A
cm
线即 ES 。

7. 45钢在退火状态下,其组织中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0.77% 。

8.钢和生铁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钢的含碳量小于2.11%,生铁2.11-6.69% 在组织上的主要区别是生铁中有莱氏体,钢中没有,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是
钢的机械性能好,生铁硬而脆。

9 铝的晶体结构/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
10 α-Fe和γ-Fe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11 Al和Zn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2 45钢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共析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A、F、Fe
3
C的碳含量分别为0.77% 0.0218% 6.69%
13 金属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形
核与长大,自发生核的生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是过冷度大,形核率高
14 金属结晶时,依附于杂质而生成的晶核叫异质形核(非自发形核)
15 晶粒的大小称晶粒度,工程上通常把晶粒分成1、2、……8等级别。

8级晶
粒度的晶粒比1级晶粒度的晶粒要细小
16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含义是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加。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l. 布氏硬度计通常用于测定退火钢、正火钢的硬度,而洛氏硬度计用于测定淬火钢的硬度。

如测试结果为450HBW、18HRC。

(× )
2.纯铁在降温过程中,912℃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转
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的。

α—Fe。

这种转变也是结晶过程,同样遵循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的结晶规律。

(√ )
3.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
(0.8%)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06%(2.11%)的叫生铁。

(× ) 4.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而铁素体和马氏体都是碳溶解
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 )
5.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介于铁素体和
渗碳体之间。


6 当碳的质量分数为0.77%(0.8%),由高温冷却到727℃时,铁碳合金中的
奥氏体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珠光体。

( ×)
7.冲击韧性不能直接用于设计计算。

(√ )
8.硬度与强度有一定关系,材料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

(× )
9 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线缺陷( √)
10 在共晶相图中,从L中结晶出来的β晶粒与从α中析出的β
II
晶粒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 )
11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
五、选择题
1.低碳钢所受到的拉应力( C)时,开始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所受到的拉应力
(F )时,将发生断裂。

A.>σ
b B.<σ
b
C.>σs D.<σs E.达到σs F.达到σb
2.晶粒大小对钢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

通过( )可以获得细晶粒的钢。

A.变质处理 B.加快钢液的冷却速度 C.完全退火D.A、B和C
3.在下列牌号的正火态钢中,(C )的σ
值最高,(D )的HBS值最高,(A )
b
值最高。

在它们的组织中,( D )的二次渗碳体最多,( C)珠的δ和a
k
光体最多。

( A )的铁素体最多。

A.20钢 B,45钢 C.T8钢 D.T13钢
4 晶体的特性是( ) 。

A有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B无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
C无确定的熔点,无各向异性;D确定的熔点,无各向异性
5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
A与溶剂相同;B与溶质相同;
C与溶剂、溶质都不相同;D与溶剂相同、也可能与溶剂不同
6 间隙固溶体一定是:
A无限固溶体;B有序固溶体;C有限固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锌合金为二元合金,所以它的组织由两相组成;
B合金的组织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
C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8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 )加以消除。

A塑性变形 B再结晶C扩散退火D回火
9共晶反应是()。

A一种固相同时转变为二种固相
B二种固相同时转变为一种固相
C一种液相同时转变为二种固相
D一种液相转变为一种固相
10 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二次β+(α+β),它由( )。

A二相组成 B三相组成 C四相组成 D两种组织组成物组成
11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 )。

A奥氏体 B 铁素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12下列物质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是结晶过程。

A铜、氯化钠、玻璃、水银 B石蜡、玻璃、铜、铝
C铜、铝、水银、氯化钠 D铜、铝、氯化钠、石蜡
13实际金属结晶时,生核和晶体长大的方式主要是( )。

A自发生核和平面长大 B自发生核和树枝状长大
C非自发生核和平面长大D非自发生核和树枝状长大
14在实际生产中,细化铸造金属晶粒的主要措施是( )。

A降低金属的过冷度和变质处理 B降低金属的过冷度和调质处理
C提高金属的过冷度和变质处理 D提高金属的过冷度和调质处理
15在室温平衡组织中,T10钢中的()相的质量分数比T12钢中的多。

A珠光体 B渗碳体 C二次渗碳体 D铁素体
16在一般情况下,若金属的晶粒细,则( )。

A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 B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差
C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差,韧性好 D金属的强度低,塑性好,韧性好
17为使铝锭晶粒细小,浇铸时应采用的模子是( )。

A冷砂型 B热砂型 C冷金属型 D热金属型
18在发生L→α+β共晶反应时,三相的成分( )。

A相同B确定 C不定 D只有L相确定
19一个合金的组织为β+二次α+(α+β),其组织组成物为( )。

A β、α;
B β、二次α、α ;
C β、二次α、(α+β) ;
D β、α、(α+β)
20含40%Ni的Cu-Ni合金平衡结晶到二相区内时( )。

A固相与液相的含Ni量都是40% B固相比液相含Ni量高
C 液相比固相含Ni量高 D液相含Ni量大于40%
21 含60%B的A-B合金(A、B为两种元素)平衡组织由α相和β相组成。

此时α相中含5%B,β相中含10%A,则( )。

A α相的质量分数为5%,β相的质量分数为95%
B α相的质量分数为90%,β相的质量分数为10%
C α相的质量分数为64.7%,β相的质量分数为35.3%
D α相的质量分数为35.3%,β相的质量分数为64.7%
22珠光体是一种()。

A 固溶体
B 机械混合物
C 共晶体
23低温莱氏体是由( )两相组成的。

A奥氏体和渗碳体 B铁素体和奥氏体
C渗碳体和珠光体 D渗碳体和铁素体
24T12钢室温平衡组织中,二次渗碳体呈()。

A 层片状 B网状 C球状 D块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