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在杭州召开
杜部长讲话

我国纺织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州(录音整理)各位代表、各位来宾:今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在杭州联合召开纺织人才论坛,在行业内是第一次。
而教育及企业管理方面的论坛,我们已经举办过多次。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开纺织人才论坛?而且得到很多企业和地方协会,特别是大学,纺织行业大学领导的重视,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纺织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摆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
刚才朱处长代表中国科协对我们的会议作了充分的肯定,我想大家也是抱着这个心情,想通过本次论坛能够集思广益,从企业、大专院校、高职以及科研院所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发挥好我们在人才发展方面的历史作用。
在今年年初北京召开的纺织工业协会理事会上,我们正式向行业发出一个信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已经着手研究2020年我国纺织由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发展纲要。
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后面还有10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证明了过去10年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现在西方国家也在纷纷研究中国模式,当然我们自己不讲什么模式,我们是按照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来发展建设。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提出了21世纪前20年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
因此,纺织行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
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纺织工业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是全球新的科技革命为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创造了最好的条件;第二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纺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利用全球化的资源和市场来发展壮大中国纺织工业带来了机遇;第三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与快速发展,国内消费需求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这次金融危机也充分的体现出在国际市场低迷的时候,我们主要还是靠内需使行业较快走出谷底。
本次世界金融危机成为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的催化剂,也成为全球化进程的一个催化剂。
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情况探析

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情况探析作者:泮志连姜云水程四新章友鹤来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04期摘要:分析了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及人们对纺织产品的新需求,提出了开发新型纱线及提升纱线品质的必要性。
并对近期国内纺纱业开发的6大类新型纱线及拓展应用领域的情况作了初步分析,指出:纱线生产是纺织产业链的首道工序,开发好新型纱线并提升其品质档次,是提高我国纺织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我国纺织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纺纱企业;新型纱线开发;品质档次提升中图分类号:TS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0)06-0001-081 开发新型纱线,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求纱线生产是纺织产业链首道工序,其使用原料、生产品种、采用的工艺装备等均对纺织品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在纺织生产中都十分重视纱线品种开发与产品质量提高。
长期以来,纱线生产是以棉花为主要原料,如传统针织产品的“三衫(汗衫、棉毛衫、绒衫)”及机织产品的“三布(劳动布、卡其布、大鹏平布)”,都是用棉花纺纱加工而成的(注:大鹏布系用20S€?0S纯棉纱与60€?0经纬密度制成),故棉花在较长时间里对满足人们穿衣遮体、御寒保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国内纺织品品种的快速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提出了多种需求,譬如美观大方、穿着舒适得体、健康卫生等,故用单一棉花原料制成的纺织品已难以达到人们对穿着服饰的多种需求,必须采用多种不同性能的原料混纺纱来取长补短,使多种原料的优良性能在纺织品中充分体现出来。
此外,为了满足人们对穿着纺织品轻薄化、功能化、多样化及质量优质化的需求,对当前生产纱线的品质与档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纱线品种要向高支与特高支纱发展,要广泛采用精梳工艺及紧密纺与赛络紧密纺等先进技术提升纱线的品质与档次;常规纯棉纱线品种已不适应当前纺织品向细、薄、轻及多品种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再创历届之最 2019纱线展(秋冬)吹响信心“集结号”

F ocus Fiber | 纤维064 中国纺织 2019再创历届之最2019纱线展(秋冬)吹响信心“集结号”焦点文|本刊记者 牛方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沐风栉雨,70年砥砺奋进,中国纺织工业作为国家工业基础建立与壮大的母亲行业,从建国初期开始就与共和国同成长。
70年自强不息,70年创新改革,今天,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力量,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然而,2019年也是纺织行业建国以来极为艰难的一年,中美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破朔迷离,使得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的纺织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彷徨。
但正如:你所经历的苦难必将使你更加强大,对于有着极强韧性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纺织工业来说,此时正是时代所赋予的修炼内功,蛰伏规整的历史时机。
2019年9月25~27日,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以下简称2019秋冬yarnexpo)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号馆隆重举行。
作为立足源头引领时尚亚洲全品类纤维纱线一站式采购平台,yarnexpo 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在全球纺织纱线行业内影响力堪称之最,即使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本届展会依然显示出了蓬勃的活力。
2019秋冬yarnexpo展览面积达26,500平方米,参展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海内外参展商总数超出540家,创历届之最。
而这540家优质展商均是各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折射了中国纺织上游面对当下局势的信心与决心。
坚持六大展区 强化全品类一站式定位Yarnexpo 不同于其他类别的纱线展,多年来其始终坚持“全品类一站式”的定位服务于各类参展商与广大观众买家。
本次我们依旧可以在2019秋冬yarnexpo 上看到整齐划一的六大展区——海外纱线展区、创意花式纱、品质毛纱区、绿色麻纱区、功能化纤区和自然棉纱区。
自然棉纱区依然是定位高端,康平纳、利泰、沛县集群、京奕、无锡一棉、安徽华茂等百余家棉纺企业亮相,主推各类高支纯棉及混纺纱线。
积极推广新型纤维材料与新型纺纱技术——海峡两岸新型纺纱技术和纤维高峰论坛的启示

Wico 凉爽型纤维 以尼 龙与聚酯为主体 原料 ,有长 丝与短纤两类 ,长 丝多数用于交织面料 ,短 纤 以 nol 混纺为主 ,纺纱支数在 l. 9 —— 1.e 问,混纺 比例有 5/0与 6/5 7 4t 5 x之 05 53 ,如与棉混纺 一般采用 6/5 53 混 纺 比例 。该纤 维不但在 台湾 已获得发 明专利 ,在 日本 、中国大陆也 已获得发 明专利 ,由于纤维 凉爽功 能 显著 ,已被 国内外 多家 品牌 服装制造商采用 ,具有 良好的开发 前景 。
收稿 日期:2 0 0 9— 1 一 O 1 3 作者简介:芦惠民,女 ,浙江省新型纺织品研发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 浙江 杭州 3 0 0 ) 10 9 章友鹤 ,男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教授级高工 ( 浙江 杭州 3 0 0 ) 10 9
第 1 期第 2页
芦 惠民, : 等 积极推广新型纤维材料 与新型纺纱技术
暖 日趋严重 ,世界 各 国正 在积极推 动节能减碳运 动 ( 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量 ) ,响应 京都议 定书规定 ,减少 6 %以上 二氧化 碳等 废弃排 放量 。 由此在 日本推动 开发 纺织 品节 能衫的观念 ,并提倡夏 季上 班不打 领带 ,
在 办公室保 持 2 ℃室 温 ,冬季推 出环 保运动 ,企业 暖气维 持在 2 ℃以节约 能源 。台湾 从 20 夏 日节 8 0 07年
2 1 3月 0 0年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第 1 期第 1页
积极 推广新型纤维材 料 与新型纺纱技术
一 一
海 峡两岸新型纺 纱技术和 纤维高峰论坛 的启 示
芦惠民
章纱线开发入手 ,必须把新型 纤维材料 与新型纺纱技术有机 结合,才能开发 出县有
纺织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摘要本文以时间作为线索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从纺织起源到现代纺织,归纳出我国纺织技术发展规律,对中国纺织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纺织技术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织造纺织技术发展规律引言早在公元前5000年,世界文明发源地就有了纺织品生产,例如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亚麻纺织、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葛纺织和丝绸纺织等。
我国的纺织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学会了饲养蚕,将它结成的蚕茧抽出细丝织成帛,于是人们有了衣服遮羞御寒,此次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崭新的一页。
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了手摇纺车和脚踏织机。
工业革命是以纺织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标志的,中国资本工业的开端也是以纺织业的兴起为标志的。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在纺织品设备规模、纺织品产量、纺织原料资源、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等方面,都跃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大国、出口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纺织大国”。
一、纺织行业基本情况(一)纺织行业的定义纺织产品主要包括棉、麻、毛、丝绸及化纤等纺织材料以及相关初级、印染产品的制造、加工和销售。
因此,纺织行业的分析和研究也将重点关注这些纺织产品的产业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纺织行业主要是将初级的棉、毛、丝绸等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形成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的工业行业。
其中,棉花、毛料和丝绸基本属于天然原料加工,整个行业和化工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化纤材料纺织行业,特别是人造化纤纺织行业。
此外,纺织业中印染加工过程中也要涉及到不少的化学加工手段。
(二)纺织行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
另一方面,作为服装等日用产品的主要原料,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决定着服装等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
10大特色展会

10大特色展会10大特色展会201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展会跨界理念,将“软”、“ 硬”装饰进行充分的融合,展现“大家纺”理念,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家纺行业切实融入“家”的整体设计、应用中,带给了行业极富意义的转型。
分别于3月5日~7日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和8月27~29日举行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互为补充和依托,是家纺产业在产品设计研发以及技术交流和产品贸易的重要平台。
2013春夏家纺展积极探索市场脉络,随着我国宜居工程和保障房等政策落实,也孕育了内需市场将对床品、布艺、毛巾类家纺产生巨大刚性需求。
春夏家纺展抓住这一时机,通过合理的展会布局,以及定向进行的经销商、代理商、渠道商邀请,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特色、扩大内销渠道资源的机会。
春夏家纺展,参展商的热情高涨,共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家优秀家纺制造商参展,展出面积达37000平方米。
为了提升展会品牌价值,本届春夏家纺展主办方更加注重展会的整体形象展示,致力于打造高端、时尚的展会,同时又给予了参展企业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示产品和品牌理念。
“大家纺”的理念在8月27~29日举行的秋冬博览会上得到了深化,秋冬博览会将软装饰与硬装饰整齐划一,在企业产品展示、活动交流、趋势发布等方面,均将软与硬进行充分结合,随处可见大家纺理念。
本届秋冬家纺展面积达138000平方米,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展商参展,为历届规模之最。
展会注重现代交流方式的引入,APP移动客户端首次呈现在展会上,实现了行业的及时讯息交流。
作为家纺行业的领军展会,中国国际家纺展一直致力于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概念。
随着多年持续努力,这个目标正渐渐实现。
而展会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求单一的“大而全”,不断推陈出新是展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和措施,不断强大的展会平台则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力炼”是近3年来CHIC主题的一种延续,也是中国服装行业在转型升级的过渡期不断遵循的轨迹。
共赢未来中国纺织业的全球丝路时代!

共赢未来中国纺织业的全球丝路时代!作者:暂无来源:《中国纺织》 2017年第12期2017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球瞩目;“一带一路”建设深入人心,激荡世界。
作为与“丝绸之路”最具有历史渊源,作为全球经济中都不可或缺的中国纺织业,在“走出去”的一年中发挥了重要的先行者作用。
这一年,一系列的海内外纺织产业对接活动热力举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年,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国际化布局的策动者,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积极对接,稳步推进;这一年,着眼未来的中国纺企根植本土,布局全球;这一年,砥砺奋进的中国纺织工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风雨砥砺,继往开来。
追寻“走出去”路上过往的脚步,开启“一带一路”建设新征程。
主动作为助力纺织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今年以来,中国纺织业更加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作为,“动作”频频。
这得益于,中国纺织企业海外布局业早已规模初成,中国纺织业的“走出去”之行愈发顺畅,各方均报以最大的热诚共促中国纺织业迈向国际、布局全球。
2017 年新春伊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3 月在上海正式宣告“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
联盟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牵头成立、发起成员单位涵盖国内国际化发展的骨干纺织服装企业、纺织全产业链的专业社团和地方社团。
发起联盟成员共88 家。
联盟秘书处设立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由秘书处负责联盟具体工作。
这是中国纺织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中国纺织业从产品出口驱动向出口与国际产能合作并重的重大转折。
联盟紧密围绕“桥梁协作”、“投资促进”和“信息研究”三大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展工作,旨在为行业企业更好、更健康的“走出去”做好服务工作。
联盟作为推进“一带一路”纺织领域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拥有填报国家发改委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管理系统和浏览整个纺织行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权限。
“纺织之光”回访获奖项目,探究20余年磨一剑的高品位雄蚕茧丝关键技术

TEXTILE VISION SCIENCE &EDUCATION FOUNDATION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112 中国纺织 2024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于2023年通过了技术鉴定,并被授予2023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翠竹、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刘文全等一行4人前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进行回访考察。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王永强研究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级高工江文斌,凯喜雅桑蚕研究院项目主管赵树超,祝新荣研究员等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
凯喜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凯喜雅蚕桑研究院董事长祝正献介绍了凯喜雅集团的发展布局,从市场应用角度,阐述打造雄蚕全产业链的意义,高度赞扬了雄蚕品种的优良性状,肯定了雄蚕品种对高端生丝生产的重要性。
刘文全在听取项目组汇报后表示,该项目在促进蚕桑丝绸行业科技进步的同时弘扬了我国传统丝绸文化,通过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蚕农收入和企业效益,为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效助力。
张翠竹表示,该项目对于我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迈进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该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大创新为高品位生丝生产提供种源支撑“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凝聚了数代科学家们的心血,共计150万字的《家蚕性“纺织之光”回访获奖项目,探究20余年磨一剑的高品位雄蚕茧丝关键技术二十余年磨一剑。
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等项目持续支持下,“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组针对我国茧丝绸行业高品位茧丝的产业需求,对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围绕专养雄蚕系列品种选育、雄蚕茧丝结构性状特征研究、雄蚕茧丝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及雄蚕丝织物性能分析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景军锋,
范晓婷,李鹏飞,等.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色织物缺陷检测[J ].纺织学报,2017,38(2)
:68-74.
[2] 李鹏飞,陈耀武,景军锋,等.基于D S P 的实时织物疵点检测系统[J ].毛纺科技,2015(10):47-52.
[3] 张莹莹,韩润萍,刘亚侠.基于TM S 320C 5509A 的
织物疵点检测技术研究[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54-58.
[4] 陈耀武.基于TM S 320D M 6446的织物疵点自动检
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
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6.
[5] 朱学亮.基于F P G A 的机器视觉研究织物疵点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无锡:江南大学,2012.
[6] 高晓丁,左贺,辛文辉.基于多片D S P +F P G A 结构
的织物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 ].
中国测试,2007,33(4):95-98.
[7] 李庆,谢一首,郑力新,等.基于L a b V I E W 多线程的
织物疵点视觉检测系统[J ].微型机与应用,2016,35
(8):29-31.
[8] 李文羽,
程隆棣.基于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织物疵点检测研究新进展[J ].纺织学报,2014,35(3)
:158-164.[9] 许可.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上的应用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2.
[10]S Z E G E D Y C ,V A N HO U C K E V ,I L F F E S ,e ta l .
R e t h i n k i n g t h e I n c e p t i o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 f o rC o m p u t e r V i s i o n [C ]∥C o m p u t e rV i s i o na n dP a t t e r nR e c o g n i -t i o n ,2016:2818-2826.
[11]I O F F ES ,S Z E G E D YC .B a t c h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A c c e l -
e r a t i n g D e e p N e t w o r kT r a i n i n g b y R e d u c i n g I n t e r -n a l C o v a r i a t e S h i
f t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2015:448-456.
[12]S Z E G E D Y C ,L I U W ,J A IY ,e ta l .G o i n g D e e p
e r w i t hC o n v o l u t i o n s [C ]∥C o m p u t e rV i s i o na n dP a t -t e r nR e c o g
n i t i o n I E E E ,2015:1-9.[13]L I U W ,A N G U E L O V D ,E R HA N D ,e ta l .S S D :
S i n g l eS h o tM u l t i B o xD e t e c t o r [C ]∥E u r o p e a nC o n -
f e r e n c e o nC o m p
u t e rV i s i o n ,2016:
21-37.㊃信息窗㊃
第十九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在杭州召开
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和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于2018年12月4-6日在浙江开元萧山宾馆召开㊂本次会议得到了有关领导㊁行业专家㊁学者和国内纺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关注与热情参与,共有来自15个省市地区㊁55家企业㊁10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㊂
会议分别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郭建伟先生㊁五
邑大学狄剑锋先生和青岛大学邢明杰先生主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赵强先生和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会长陈建勇先生分别为会议致辞,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主任汪军先生介绍了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和本届会议的筹备情况㊂
会议围绕新型纺纱新技术㊁新装备㊁新器材㊁新工艺㊁新产品的最新研究开发成果㊁应用情况㊁生产经验总结及市场推广,新型纺纱原料及其产品开发等展开讨论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近年来新型纺纱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包括从现代纺纱概念的角度,对纺纱方法的发展㊁机理㊁流程以及设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
非常有意义的结论;另一方面对新型纺纱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今后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既包括原有工艺㊁设备㊁原理㊁产品以及后期纱线的应用,又包括非环锭纺和环锭纺纱新技术㊂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5届新型纺纱专业委员
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也同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委员参加了会议㊂与会委员听取了新型纺纱
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工作汇报,肯定了过去两年的工作,并以如何促进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与传承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㊂最终就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学术交流内容㊁形式及频次等问题初步达成了共识,认为应继续建设好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这个平台,办出特色,未来形成一个更为完整和准确的 新型纺纱”定义,进而拓展研讨交流的内容㊂在两届会议期间要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题研讨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㊂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成员也充分表达了坚持新型纺纱技术交流的信心与决心! 本刊通讯员
】
51【第47卷 第1期
2019年1月
C o t t o nT e x t i l eT e c h n o l o g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