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解析

合集下载

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解析

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解析

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解析园林工程的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园林工程质量和绿化成效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关于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的要点解析:施工技术要点:1. 库存选择:对于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品种的生长特点、抗逆能力和生长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生长潜力的植物材料。

2. 种植技术:在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土坑的大小、深度和形状,适量添加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定植方法:定植时要保证植物的根系完整,避免伤害根系。

同时要保证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和水分的隔离。

4. 浇水技巧: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浇水要在植株上部以及土壤中进行。

初始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可逐渐增加时间间隔,减少浇水频率。

5. 新种植区的覆盖保护:为了给新种植的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要采取适当的覆盖保护措施,如灌木篱笆、草帘等。

养护管理要点:1. 定期修剪:园林工程绿化植物需要定期修剪,以保持其良好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修剪要注意剪刀的卫生和锋利度,避免病菌传播和创伤植物。

2. 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绿化植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要定期巡查植物的健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施肥技术: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要合理施肥。

施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避免土壤养分过剩或者不足。

4. 灌溉管理: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灌溉要科学合理,要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进行调整。

且要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土壤积水和植物根系缺氧。

5. 植物疾病处理:园林工程绿化植物如果出现疾病,要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剪除病部、施用药剂等方法进行治疗,以防止病害扩散。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1.种植选择: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因素。

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使用功能,确保植物能够生长健壮且满足景观设计需要。

2.植物养护:定期进行植物的修剪、摘花、除草等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管理其根系、茎叶以及生长点。

3.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对发现的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安全性。

4.喷灌施肥:定期进行植物的喷灌施肥工作,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供应。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进行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5.土壤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酸碱度,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增加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生长环境。

6.环境保洁:定期清理园林绿化区域的落叶、杂草等杂物,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

清理垃圾桶、公共设施等,并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确保游客的正常使用。

7.绿化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绿化设施,如喷泉、人工湖、雕塑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观赏效果。

定期修剪修整,清洗灯具和喷头,确保设施的亮丽和耐久。

8.病害监测:建立园林绿化的病害监测系统,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病虫害的检测和调查,掌握病害的发生趋势和分布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防范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制定养护计划:根据园林绿化的规模和植物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任务和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人员。

2.建立台账:建立植物台账、病虫害台账、养护工作记录等,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养护措施,方便查阅和总结经验。

3.培训人员:对园林绿化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养护技能和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及时了解养护新技术和方法。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和管理措施则是保证园林绿化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

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1.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做好土壤管理工作。

首先要保持土壤的肥力,定期施肥并避免过度施肥。

其次要改善土壤结构,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最后要控制土壤的酸碱度,调整土壤的PH值,让土壤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2.植物修剪植物的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方向,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光合作用,使植物长得更加健康美观。

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问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4.水源管理水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浇水。

要考虑植物的需水量和排水需要,避免浪费水资源,也避免植物因缺水或过多水而受到影响。

5.环境调节园林绿化养护中要对环境进行调节,包括营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减少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营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以上几点是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

二、养护管理的措施1.制定养护计划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植物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养护计划。

养护计划要包括季节性的养护工作安排,周期性的检测和维护工作等。

2.加强养护管理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力度,建立专门的养护团队,做好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工作,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3.科学技术支持园林绿化的养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例如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植物检测和管理,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

4.建立健全的养护档案建立健全的养护档案,对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依据。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而要想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健康,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及养护技术。

本文将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栽培技术和养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有所帮助。

一、栽培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植物特性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栽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选植物的特性,包括其生长习性、生长环境、抗逆性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够更好地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条件。

2. 土壤改良在选定了园林植物的生长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施肥、翻耕等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水源保障园林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因此需要做好水源的保障工作。

可采取建设灌溉系统、设置水源保障措施等方式,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栽培园林植物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栽培技术1. 种植方式栽培园林植物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包括直播、移植、分株、扦插等。

不同的植物适合不同的种植方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种植的植物数量,不同的园林植物需要的种植密度不同。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施肥浇水园林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需要做好施肥工作。

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工作。

还需要做好浇水工作,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

4. 过度修剪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工作。

过度修剪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修剪时间和方法,进行适当的修剪工作。

5. 健康监测在栽培园林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修剪(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a.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b.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c.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d.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e.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6)、乔木修剪a.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

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b.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

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

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c.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d.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

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e.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

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7)、灌木修剪a.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是指对园林植物进行保养、管理,使其保持健康生长并美观。

下面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几个重点方面:
1. 浇水管理: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情况,合理浇水,避免水浸或水分不足。

一般情况下,早晨或傍晚浇水效果较好,避免日中阳光直射时浇水。

2. 施肥管理:定期给植物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应根据不同植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3. 剪修管理:及时修剪植物的枝条、叶片和花蕾,保持植物的整洁和形状。

合理的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新梢生长,增加植物的观赏效果。

4. 病虫害管理:定期巡查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5. 土壤管理:保持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湿润和肥沃。

定期翻土、添加有机质或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

6. 环境管理:定期清除杂草和枯萎的植物,保持园林环境整洁。

另外,保护植物免受恶劣天气(如暴雨、低温等)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害。

7. 标识管理:对园林植物进行标识,包括数字牌、标志牌或识别标志,方便管理和游客参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管理,可以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美观效果,同时为园林景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主要技术养护措施一、施工中的养护管理我们采取间歇喷雾的方法,对灌木增湿。

喷雾所造成的水分蒸腾减少苗木叶面的水分蒸发,可防止水分过多对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

种植后定时进行灌溉,使土层始终保持一定湿度。

二、大树的日常养护管理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特别重要,栽后第一年是关键,围绕以提高树木成活率为中心的全面养护管理工作,设立专人,制定具体养护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1、浇水及时,水量充足,视树木生长需要和气候变化而定,浇后应中耕或封堰,常绿树还要注意叶面喷水,雨季时还应注意排涝,树堰内不得有积水。

2、落叶树移植后注意修剪,去蘖、定芽,成活生长后再逐步改变培养树型。

3、对易发生病虫害的树木,由专人经常观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4、加强看管维护,防止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

三、常规乔灌木及地被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1、修剪(1)花灌木类:修剪应使枝叶茂盛,分布匀称。

同时,要有利于促进短枝和花芽的形成。

修剪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进行。

不同的树种用不同的修剪方法。

(1.1)先开花后发叶的种类:在春季开花以后修剪老枝,保持理想的树势。

(1.2)花开于当年新梢的种类:在冬季或早春修剪,可以进行重剪,使新梢强健。

(1.3)萌生力强或冬季易干梢的种类:宜在冬季的地面将地上部分全部截去,使翌春重新萌发新枝。

(1.4)观花植物花朵盛开以后,进行萎谢凋落阶段,即应从花梗基部将其剪去,这样一方面植株外形美观,另一方面不使结果,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生长。

(2)乔木类:乔木修剪一般应保持自然生长的形状。

修剪时,可将树木主枝上生长过密的侧枝进行适当的抽稀,并修去下垂枝、徒长枝、病虫枝、扭伤枝以及枯枝和烂头,要维护树冠匀称完整。

(3)球类:球类树木进行球形修剪,整形要适度,使球形不断扩大。

(4)绿篱类:绿篱修剪,应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叶丰满,也可视情况,作整形修剪和特殊造型修剪。

(5)地被、草皮类:修剪应促进分枝,加速覆盖的功能。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一、灌水与排水1灌水灌水大致分为3个时期:(1)保活水:即在新植株定植后,为了养根保活,必须滋足大量水分,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根系生长,保证成活。

(2)生长水:夏季是植株生长旺盛期,大量干物质在此时间形成,需水量大,此时气温高,蒸腾量也大,雨水不充沛时要灌水。

如夏季久旱无雨更应勤灌。

(3)冬水:冬水的作用有三:一是水的比热较大,热容量高,可保护树木免受冻害;二是较高地温可推迟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吸收充足的水分,供蒸腾消耗需要,可免于枯梢;三是灌足冬水,使土壤有充足的贮备水,翌年春干旱时,也不至受害。

2排水土壤出现积水时,如不及时排出,对植株生长会严重影响。

这是因为积水过多时,土壤中严重缺氧,此时根系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和积累酒精,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死亡。

土壤通气不良,好气性细菌活动受阻,嫌气性细菌大量活动,会影响土壤内营养元素的有效度。

土壤缺氧时,还会产生毒害根系的还原性物质。

二、施肥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30~40cm的环状沟,深度20~50cm,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土平沟。

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际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平根系生长方向开沟,由浅入深,每株树开5~6条分布均匀的放射状沟,施入肥料后填平。

穴施法:以根系为中心,挖一圆形树盘,施入肥料后填写土。

也有在整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小穴,一个大树盘挖5~6个小穴,施入肥料后填平。

全面施肥法:即所有苗木翻地后普遍施肥。

肥料除了施入土壤中可被根系吸收利用外,还可根外追肥,将事先配制好的营养元素,喷洒到植株枝叶上,被其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促使植株生长。

根外追肥要严格掌握浓度。

三、中耕除草中耕是指采用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

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增加孔隙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透水性,因此,中耕是不浇水的灌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修剪(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a.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b.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c.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d.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e.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6)、乔木修剪a.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

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b.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

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

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c.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d.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

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e.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

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7)、灌木修剪a.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b. 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c. 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

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上强下弱。

d. 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e. 花落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宜尽早剪除。

f. 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

g. 多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

h. 造型的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楚,外缘枝叶紧密。

i. 花灌木修剪应特别注意:a) 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薇、木槿、月季、珍珠梅等,休眠期修剪时,为控制树木高度,对于生长健壮枝条应在保留3个~5个芽处短截,促发新枝。

1年可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珍珠梅、紫薇等,花落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促使再次开花。

b) 隔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碧桃、榆叶梅、连翘、紫珠、丁香、黄刺玫等,休眠期适当整形修剪,生长季花落后10天~15天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或重短截,疏剪过密枝,以利来年促生健壮新枝,c) 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8)、绿篱及色带修剪a 、修剪应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高度一致,侧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宽。

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b 、绿篱及色带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修剪应提高1cm。

c 、修剪后残留绿篱面的枝叶应及时清除干净。

(9)、藤木修剪a 、吸附类藤木,应在生长季剪去未能吸附墙体而下垂的枝条,未完全覆盖的植物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以便发生副梢,填补空缺。

b 、钩刺类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树势衰弱时,应进行回缩修剪,强壮树势。

c 、生长于棚架的藤木,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d 、成年和老年藤木应常疏枝,并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e 、园林树木修剪时,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1cm~2cm长的橛。

修剪的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

直径超过4cm以上的剪锯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促进伤口愈合。

锯除大树杈时应注意保护皮脊。

2)、灌水、排涝(1)、应根据本市气候特点、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气等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浇水,促其正常生长。

浇水前应先检查土壤含水量(一般取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的土壤,用手攥可成团,但指缝中不出水,泥团落地能散碎,就可暂不浇水;杨柳树等较喜水的树木则土壤含水量可适当多一些)。

(2)、新植树木应在连续5年内充足灌溉,土质保水力差或根系生长缓慢树种,可适当延长灌水年限。

(3)、浇水树堰高度不低于10cm,树堰直径,有铺装地块的以预留池为准,无铺装地块的,乔木应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树冠垂直投影的1/2为准,并保证不跑水、不漏水。

(4)、用水车浇灌树木时,应接软管,进行缓流浇灌,保证一次浇足浇透,严禁用高压水流冲毁树堰。

(5)、喷灌时应开关定时,专人看管,以地面达到径流为准。

(6)、在使用再生水浇灌绿地时,水质必须符合园林植物灌溉水质要求。

(7)、在雨季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

绿地和树池内积水不得超过24小时;宿根花卉种植地积水不得超过12小时。

3)、中耕除草(1)、在植物生长季节要不间断地进行中耕除草,应除小、除早、除了。

除下杂草要集中处理,并及时清运。

(2)、在具野趣游憩地段可采用机械割草,使其高矮一致。

(3)、在绿地内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必须慎重,应先试验,再应用。

4)、施肥及土壤改良(1)、应根据园林树木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平衡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2)、在树木休眠期以有机肥为主,在与土壤拌匀后,采用穴施、环施和放射状沟施等方法。

施肥后踏实,并平整场地。

(3)、在树木生长季节可根据需要,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喷肥。

(4)、园林树木施肥量应根据树木大小、肥料种类及土壤肥力状况而定。

施用时要用量准确,并充分粉碎,与土壤混合后要撒施均匀,随即浇水,严禁肥料裸露。

(5)、用铁篦子等完全封闭的树埯,应预留专门的灌溉和施肥口。

5)、更新、调整和伐树(1)、种植结构调整和伐树应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2)、具备以下条件上报批准后再移植或伐树:a、密植林的调整与间伐。

b、更新树种。

c 、枯朽、衰老、严重倾斜、对人和物体构成危险的。

d 、配合有关供电、建筑或市政工程。

(3)、伐除树木时,应设安全员,划定安全范围并围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伐除的树干、树枝等要随时清运;树桩高度应尽量降低,并必须在两日内刨除树桩,并及时采取补种或铺装措施,做到场光地净,确保绿化景观的完美和行人、车辆的安全。

6)、病虫害防治(1)、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2)、应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3 )、及时清理带病虫的落叶、杂草等,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扩散、蔓延。

(4)、应加强病虫检查,发现主要病虫害应根据虫情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危险性病虫害,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迅速采取扑灭措施。

a 、生物防治应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

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微生物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螨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菌治病虫等。

b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或虫、采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等。

c 、化学防治a) 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对天敌较安全的药剂。

被北京农药管理部门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西力生、赛力散、毒杀芬、甲六粉、乙六粉、氯乙酰胺、氯乙酸钠、培福明、杀虫脒、二溴氯丙烷、蝇毒磷乳粉、除草醚、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久效磷、对硫磷等对人毒性较大、污染较重、对天敌影响较大的化学农药在园林植物的养护中同样严禁使用。

用药时,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应抓住时机,对症下药、安全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

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同时,尽量采取兼治,减少喷药次数。

b) 选用新的药剂和方法时,应先经试验,证明有效和安全时,才能大面积推广。

(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及《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7)、防寒(1)、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返青水和冻水应适时浇灌,并浇足浇透。

合理安排修剪时期和修剪量,使树木枝条充分木质化,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抗寒能力,确保树木安全越冬。

(2)、对不耐寒的树种和树势较弱的植株应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

a 、对雪松等耐寒、耐旱、抗风能力差的边缘树种在新植3年内应搭设风障。

b 、对悬铃木等耐寒性差且树皮较薄的树种在新植3年内可采取主干裹纸加绕草绳等防寒措施。

c 、对月季等株形低矮、抗寒性较差的花灌木应于根基部培设土堆防寒。

d 、对紫薇、木槿、大叶黄杨等易发生春季哨条的树种,宜于上年初冬和当年早春适量喷洒高酯膜等抗蒸腾剂。

2 、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应根据不同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应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养护管理,使其适时开花,花繁色艳。

2)、宿根花卉萌芽前应剪除上年残留枯枝、枯叶。

3)、花坛、花径和各种容器栽植花卉应及时灌水,宿根花卉应特别注意返青水和冻水的浇灌时期和灌水量,矮牵牛等忌水涝花卉应注意排涝,花池应在适当位置加设排水孔。

4)、及时中耕除草,作业时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应特别注意保护新生嫩芽,同时及时剪除多余萌蘖。

5)、结合浇灌和中耕适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6)、宿根花卉花谢后应及时去除残花、残枝和枯叶,并加强肥水管理;1年生草花花后失去观赏价值的应及时更换。

7)、及时清理死苗,并按原品种、原规格补齐。

8)、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及时清理株间的枯枝落叶,对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9)、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10)、对不耐寒的宿根花卉应分别采取覆土等不同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3、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1)、草坪的养护管理,应在了解各草种生长习性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草坪的功能进行。

2)、修剪(1)、草坪的修剪应根据不同草种的习性和观赏效果,进行定期修剪,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2)、剪草的高度以草种、季节、环境等因素而定。

一次修剪高度原则上不大于草高的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