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无糖可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建议

无糖可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建议

食品科技无糖可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建议李明娟(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摘 要: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多元化饮食需求,无糖饮料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也呈现爆炸式增长。

本文以无糖可乐为例,探究其各种成分的安全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饮用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糖可乐;阿斯巴甜;食品安全Effects of Sugar-Free Cola on Human Health and SuggestionsLI Mingjua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dietary needs of modern people, sugar free beverages have gradually entered the public vision, and the market scale of sugar free beverages has also shown explosive growth. Taking sugar free Col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afety of its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drinking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Keywords: sugar-free cola; aspartame; food safety糖类摄入超标严重危害现代人的身体健康,过量的糖分不仅会引起肥胖、高血糖、糖尿病等,还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力。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速度障碍”的原因内容摘要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校的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新途径。

1短跑是许多学生和教练青睐的项目之一。

然而,“速度障碍”的产生严重影响学生短跑成绩的提高。

本文着重结合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从生理、心理、技术等方面来对学生产生短跑“速度障碍”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提出克服方法,以便为初中体育特长生在业余训练中提供参考。

1前言在我们的短跑训练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当学生的速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会出现一种停滞不前、难以提高的现象——即速度障碍。

究其原因,有客观的原因,也有训练不科学的主观原因。

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特殊性,决定着其短跑“速度障碍”的成因,既有与其他运动员一样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不仅是单纯的生理机制、技术手段问题,训练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师的训练水平有限、学生心理素质薄弱、升学压力大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其比赛成绩。

面对这种现象,要正确分析其真正原因所在,以求取得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2研究方法与手段2.1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过期刊等资料室来收集相关的图书文献和电子资料,为文章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2.2访谈法通过走访各校运动队体育教练、学生以及我校田径教练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所需资料。

2.3 系统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为论文提供一些帮助。

3产生速度障碍的原因3.1生理因素每个学生都力求在体育比赛中尽量加快自己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速度发挥到极致。

但是这要取决于身体各方面的条件—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

而我们的学生先天身体条件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后天又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

这决定了他们对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的不一致,在这些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适应学生个体的、有别于常规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发挥个人特点,发挥各自的水平。

而在学校的业余训练中却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对待”。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汇总21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汇总21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汇总21篇)理论背景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只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导引,鼓励他们自觉搜集所需资料,积极独L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书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学科背景由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基本上它的任何章节都能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内容。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仅靠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实现。

研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社会活动中灵活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多元的体育实际相联系,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

学生背景传统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就会表现的无所适从。

是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燃学生对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志在通过研究性教学改G的实施,使学生能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从社会这个大学堂学会做人与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实践对象将忻州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1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G),1502班作为对照班(维持原有的教学方法),经统计学分析,1501班与1502班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的先行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实践过程组织形式在体教1501班成立了8个学习研究小组,设有1名组长,7名组员,各自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开展方式根据体育社会学的所授内容,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选取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大类。

其组织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有小组合作、个人独L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07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就业手续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07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就业手续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07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就业手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7.06.05•【字号】鲁教学函[2007]2号•【施行日期】2007.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07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就业手续的通知(鲁教学函(2007)2号)各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做好2007年我省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编制上报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就业方案的上报方式和范围2007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案上报统一使用“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以下简称“就业网”)。

具体上报方式为:各学校就业方案编制完成后,进入“上报就业方案”栏目,点击“锁定上报就业方案”按钮,完成上报就业方案工作。

就业方案上报后,学校不能再修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签约信息。

就业方案的上报范围:国家计划内招收的2007年师范类毕业研究生、师范类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电大普通班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二、就业方案的编制各学校编制就业方案时,登陆“就业网”的“高校专区”,使用“师范生业务管理”模块下的“修改毕业生去向”功能,录入与毕业生就业信息相关的内容。

(一)毕业生通过网上双选签约、省内线下签约、省外线下签约的,其就业信息由网上自动生成,学校审核存档协议书。

(二)毕业生灵活就业的,须填写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或签订劳动合同;暂不就业的,写出暂不就业申请。

毕业生登陆“就业网”的“灵活就业申请”栏目,将灵活就业信息或暂不就业信息录入“就业网”,学校负责审核;也可由学校使用“师范生业务管理”模块下的“修改毕业生去向”功能,直接修改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灵活就业或不就业。

(三)升学、申请出国、户档留校、录取为服务西部志愿者的毕业生,由学校负责审核,并使用“师范生业务管理”模块下的“修改毕业生去向”功能,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别修改为升学、出国、缓派、服务西部;已参加研究生复试并调档的,按升学对待;申请户档留校、服务西部的毕业生,按缓派对待,派遣时暂不签发报到证。

体育教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探索

体育教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探索
舞蹈 写作教 程 、舞蹈教学法 、大型文体 表演组织 、舞蹈音乐 节奏 洲等
课程 。②专业选修 i 粜课时 设置情况比较 :
山东师范大学主要是培养体育与艺术柏融合的全面人才 ,是为更 好地适应现在社 会的就业需求 。而天津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山 东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舞蹈 系他们培养的是舞蹈学方面的人才 ,培养 I - t 标太单一 ,这就限制 了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和方向。结合现实 ,舞蹈 学专_ 的毕业牛就 业压 力明 要大干体育与艺术柏结合的 专l的毕、 l l k
况。
程 以外还开 设了丰富的体育方r的i程 , u 粜 J 教学 l容 与体育紧密挂钩 , | | 如出径 、 类等 ,学生在体会到技术要点的l时也能够灵活运 H于舞 球 司 = I 蹈编排 及教学 中 山东师范大学虽然没有开没其他三所院校 如:民族 民『舞蹈 、 H J 古典舞 基洲等课程 .但是山东师范大学可通过跨 系选 修制 度 予以弥 补 这 正是师 大要充 分体现体 育与音乐两院 并存 .资源共 享.各有特 色等特 点 .发挥师范大学 作为多元化综合性院校较其他三
提 出 了一 些 建 议
关键词
体育舞蹈学 课程
比较
山东师范大学 舞蹈 学 ( 育方 向 )专业始创于2 年 。 体 仆 它标 志着 全国师范院 饺从此有了培 养体 育舞蹈学专业人 才的舞 台 ,并对我 国师 范院校乃至我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没置方面具有极 其重要 的意义 、 该专 业是遵 循教育部评估 师范类院校所办 非师 范专业 关于教学 的 各种规 定开 没的 ,它充分体现 了师 范特 色的综 合性大学 的学科优势 , 将理 论与 实践 、教学 与科研 紧密结合起来 ,形 成一 个教学 、科研 和比 赛表 演三位一体的办学体 系 , 不仅能满足我 省社 会经济的发腱和广 它 大 群众对 于艺术类项 目的需求 ,而且对我国 高等学 校体育专业教 育改 革也是 一个积极的探索 。两年来伴随着 该专业 的组建过 程 ,认真总结 初 建该专业以来的经验教洲具有重要 意义 本 文主要针对山东师范大 学体 育学院 与其他体育院校艺术类体 育舞蹈学 课程 没置方面的比较 , 查找 自己的不足 ,寻找并发腱 自己的优 势与特点 ,规 划好新形势下的

论文指导教师简介

论文指导教师简介

论文指导教师简介亓圣华简介1992.9-1996.7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9.9-2002.7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3.9-2006.7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7.9-2009.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方向。

1996.9至今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本科所学专业为体育教育,硕士所学专业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在运动训练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是本人的研究方向之一。

攻读博士学位所学专业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为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田庄简介田庄,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足球运动训练与教学彭成简介彭成,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篮球运动训练与教学张武简介张武,男,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现担任体育学院排球普修、排球专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公共体育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张荃简介张荃,男,1963年4月生人,副教授,硕士毕业学校: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毕业时间:1985.7教学方面: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业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工作;大学体育课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工作。

科研方面: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二部(副主编);负责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参省级与课题四项。

社会兼职: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山东省足球裁判员二级讲师;担任山东省学生体育竞赛组织工作。

闫民简历闫民,男,1970年8月生人,讲师。

学习经历: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武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

2005年9月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获教育学博士。

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

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学生姓名:弭兆财学号:201215010306专业:体育教育指导教师:郑兆瑞学院:体育学院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引言 (1)1.1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研究现状 (3)2研究方法 (4)2.1文献资料法 (4)2.2专家访谈法 (4)2.3逻辑分析法 (4)3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及内涵 (4)3.1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定义 (4)3.2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内涵 (5)4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变化及体现 (6)4.1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变化 (6)4.2查拳动静在套路中的体现 (7)5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方法 (8)5.1站桩活气 (8)5.2打桩增力 (8)5.3肌肉收缩-伸展训练法 (9)6结语 (9)参考文献: (10)浅析查拳套路动静节奏的训练弭兆财摘要:传统武术文化中的查拳讲究“动静相间,节奏分明”的特点。

现代长拳主要是以查、滑、炮、洪等拳术来编入套路的。

节奏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在查拳各种技术特点之中。

因此,将套路中“动与静”巧妙的结合,归纳到传统查拳的练习风格中去,并分析出人身心动与静的变化,从而使得人的身体和心灵达到一种更优的和谐状态,更使得传统查拳的练习者掌握其中的奥妙。

The Boxing Routine Movement Rhythm Training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boxing about "mov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ythm". Is mainly to check, modern Changquan slip, guns, and other martial arts routines to incorporate hong. The pace of change, reflected i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features in box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of "dynamic and static" clever combination, summed up to the traditional boxing style of practice to analyze and personal heart changes and quiet, which makes people's body and mind to reach a harmonious state better, more traditional boxing exercises to master the secret.1引言1.1选题依据及意义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交替的根本动力都存在着矛盾,而存在这些矛盾的变化体现了节奏的本质。

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对我国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12期.陈华卫.潘绍伟.[2].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3期.郭洪波.窦丽.[5].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外国中小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6期.徐峰.[8].浅谈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理念下的几种极端教学现象.《科学导报》.2014年12期.刘泽虎.[9].生本理念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新课程·下旬》.2014年1期.周昭军.[10].浅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z1期.李继承.二、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合肥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作者:周店武.体育教育训练学淮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2].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实施现状的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陈华卫.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扬州大学2004(学位年度)[3].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研究——以新乡市第三中学为例. 作者:陈鹏.学科教学(体育)河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对新课程标准下济南市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能力的调查与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崔淑杰.学科教学·体育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5].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王鹏.体育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6].贵阳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雷侠.教育管理东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7].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八所中学为例.作者:吴宁.体育人文社会学西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8].潍坊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李瑞军.体育教育训练学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作者:刘保.课程与教学论辽宁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10].深圳特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健美操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张欣.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广州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2006(学位年度)三、中学体育与健康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对沈阳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胡胜.曲生平,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2]网络环境下中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研究.肖臻,20022002首届中美学校体育研讨会[3]试论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作用和使用.季浏,2002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4]关于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可行性研究.周师章.马新民.卢起升.施履冰.杨志军.王佩芳.朱德明.王玉兴.施峻峰.张民民.俞敬贤,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5]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多班合并、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陆群.谢黎生,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6]沂蒙山区中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调查.盛昌繁.刘善言.王洪妮,20072007年度中国学校体育论坛[7]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改革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策略.石丽琴,201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及第十届学术年会[8]中学田径类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曹波.周兵,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9]陈经纶中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闫桂花.张德庆.宋广东,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10]对广东省全日制普通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认识的调查.王革.张丽玉.吾燕波.杨旸.周洪珍.刘惜荣.陆明辉.谢永文.何淑敏.杨里平,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安排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答辩等工作的通知”要求,体育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及要求如下:一、体育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日程安排(一)具体日程安排:1、2006年9月布置毕业论文选题2、2006年12月30日止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开题3、2007年03月16日止(1-2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2007年04月27日止(3-8周)毕业生完成论文初稿,指导教师完成初稿的指导工作5、2007年05月11日止(9-12周)论文定稿、分专业分方向进行评阅、答辩、按10%的比例向学校推荐优秀论文6、2007年05月25日止(13-14周)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专业、各方向呈报的优秀论文进行审核、评出体育学院2005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三等奖,并组织二等奖优秀论文在每年一届的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报告大会上进行报告及答辩。

最后评出体育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一、二等奖。

并对获奖论文进行奖励。

(二)具体要求:1、2006年9月10日前,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嵊海副院长担任组长,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

并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览表下发给2007届毕业生,通知选题。

(评估所需材料:①论文选题一览表,时间为2006年9月10日前)2、2006年12月30日止,将选定的题目汇总,通知指导教师。

(评估所需材料:②论文选题汇总表,时间为2006年12月30日前)3、2007年1月10日止,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指导教师、学生、系所教研室负责人和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字。

(评估所需材料:③论文题目审批表,时间2007年1月10日前,要求各项签字并注意签字的时间顺序)4、2007年3月15日止,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各项填写清楚,内容详实,指导记录表签字日期按顺序排列,指导次数不少于五次,并认真填写“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开题报告和记录表所有需要签字的地方均由相关人员亲自认真签字。

(评估所需材料:④开题报告,时间为2007年1月10日至3月15日)5、2007年6月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

包括“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和装订成册的“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式两份,各项填写要清楚准确。

中文摘要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方法、主要成果与特色,一般为150-300字,英文摘要词汇和语法正确,关键词3-5个。

装订成册的论文:共一份。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毕业论文内容介绍、目录、中英文摘要、注释与参考文献、后附题目审批表、开题报告、成绩评议、答辩记录表。

封面:要按教务处要求填写,题目高度概括论文内容,字数在20个汉字(40个字符)以内,全部用A4打印。

毕业论文内容介绍:相应内容要与摘要内容一致,特别是论文题目、关键词和论文字数。

内容打印,学生签字栏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签字,并填写日期。

目录:中英文摘要页为第一页,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论文格式要求。

正文首页为第二页,依此类推。

中英文摘要:各部分字体、字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进行。

注释:文中的需要注释的地方用“上标”标出,并在所在页的底部用①的形式标明。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要选用与本论文题目相关的2000年后的资料,最好近五年。

专著期刊数量在15部/篇以上,种类要多。

专著要有正规刊号,期刊要省级以上。

6、2007年6月5日止,各教研室组织本专业论文完成第一轮次答辩并向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上报第一轮次答辩不合格的论文名单。

论文在答辩前必须由指导教师在成绩评议页的指导教师栏内对论文进行详细评价,并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参考标准》打分并签名,然后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评阅人在评阅人意见栏内填写意见并签名,同意后才能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中级以上职称的答辩委员3-5人和一名答辩秘书(职称不限)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各教研室主任担任。

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的论文的答辩委员会主任。

答辩过程由答辩委员会主任主持,严格按照教务处规定程序组织答辩,并按最低5%,最高10%的不通过率确定不合格的毕业论文。

2007年6月15日止,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组织第一轮次不合格的论文进行第二轮次答辩。

各教研室不再组织答辩。

论文优秀率(90分以上)不超过20%。

在答辩过程中,对抄袭论文、写作不认真的论文一律评为不及格,抄袭论文相关责任由指导教师,参加答辩的论文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负责,已通过毕业答辩的论文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学院分管领导负责。

7、2007年6月16日,学院组织5%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全院的论文答辩会。

并以2%的比例分专业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参加全院论文答辩的论文必须以课件的形式进行。

8、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数量在4-8篇。

最多不得超过8篇。

指导教师指导次数不得少于5次,并在教师指导记录表内祥细填写指导记录(一页记录表内记录5次指导记录,而不是每次一页)。

9、2007年6月18日止,向教务处上报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打印稿及电子版。

二、答辩时参加答辩的学生需要提交的材料:1、一式两份的“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

2、装订成册的“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次序为:封面、毕业论文内容介绍、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附件3)、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附件4)及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附件5)、毕业论文成绩评议、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3、不少于答辩委员会成员人数的摘要、中英文摘要和正文页复印件。

附件:1、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2、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附件1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编辑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按以下项目依次编排:1. 封面使用学校统一格式(第二学位论文使用专用封面)。

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2. 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

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关键词:一般3-5个。

3. 目录4. 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或者“1”“1.1”“1.1.1”……5. 注释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

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底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二. 毕业论文(设计)打印格式(1)打印及纸张毕业论文(设计)一律用打印机打印。

使用A4规格的纸张,边距规定如下: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每页设定为30~33行,页号打在页下方中间,装订线在左侧,编辑存盘时采用普通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