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爱国事迹素材【5篇】

屈原爱国事迹素材【5篇】屈原爱国事迹素材(篇1)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
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
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
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
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
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
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
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
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
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
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
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爱国诗人屈原诗词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心。
以下是一些屈原的著名诗词:
1.《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
的深情厚爱和对政治现实的愤懑与失望。
2.《九歌》:这是屈原创作的一组描写神灵和民间风俗的组诗。
这组诗共包括11篇,其中
以《山鬼》和《国殇》最为著名。
3.《天问》:这首诗表达了屈原对天地、自然、历史、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疑惑,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哲理诗之一。
4.《九章》:这是屈原创作的一组抒发个人感情和政治理想的组诗。
这组诗共包括9篇,
其中以《桔颂》和《国殇》最为著名。
屈原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反映了他的爱国精神和人民情怀。
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屈原爱国事迹

屈原爱国事迹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屈原爱国事迹5篇,希望大家喜欢!屈原爱国事迹1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主要作品有《离_》《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中的《国风》与《离_》并称“风_”,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屈原爱国事迹2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huì)赂(lù)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
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
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人。
屈原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手里,心里非常苦闷。
他不断地劝楚顷襄王远离小人,收罗人才,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1汨罗江畔,浩荡水前,狂风吹动,一袭白衣上下翻飞。
一位憔悴的老人凝视郢都方向,口中念念有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年后的我,透过厚重的历史看见的你是孤独的。
你站在汨罗江畔,面对山河破碎,独怆然而涕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江风吹拂,大浪滔天,你仰天长叹、悲愤欲绝的身影永存天地之间!千年后的多情女子,透过迷蒙的烟雨看见的你是凄苦的。
你先后辅佐楚怀王、楚成王及顷襄王,一生忠心不二,为楚国立下赫赫功勋。
然而,你得到的回报却是前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后遭顷襄王流放江南。
你身似浮萍,心在郢都,最终却落得个葬身汨罗江的下场。
千年后的爱国志士,透过你的一生看见的你是坚贞的。
在那个朝秦暮楚的动荡年代,在这国不得意就跑到他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大有人在。
而你却一条道儿走到黑,全心效忠楚国。
你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直到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你才怀石投江,以死明志,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千古节日,更为世人留下了一颗滚烫、赤诚的爱国心。
千年后的文人墨客,透过你那流传千年的文字看见的你是才华横溢的。
你的一生虽短暂,但你留下的文字是字字珠玑。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姑且不说你的代表作《离骚》,即便是《九章》、《九歌》、《天问》,又有哪一篇不是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你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人,也是诗歌天空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星!“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瑟瑟江风吹拂着你苍凉的背影,浩浩江水激荡着你的苦闷、忧愁,可你那衣袂翻飞的身形随同你那优美的文字、不屈的爱国精神却凝聚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2同学们可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要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跟屈原有关呢?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跟坏人同流合污,他为了激起楚国人的爱国热枕,抱石投江,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老百姓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是怎样的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是怎样的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的故事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相关介绍,供大家参阅!屈原的故事简介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政治成就政治理想一、举贤授能的美政思想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
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
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二、造为宪令的改革精神屈原主张改革,推行法制的立场更为自己的作品所证实。
“明于治乱”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须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
他在《离骚》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清人屈复说:诗中的“壮”指“美政”,“秽”指“秽政”,“度”,指旧的法度。
马茂元亦说:“‘弃秽’,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
‘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他要楚王实行美政,扬弃秽政,改革现状,废除旧制,并坚定地表示自己要作这次改革的马前卒、开路人。
《九歌·国殇》屈原爱国古诗鉴赏

《九歌·国殇》屈原爱国古诗鉴赏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
简单来说,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爱国的诗词。
【九歌·国殇】先秦: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 【九歌·国殇】译文及注释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注释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
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
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
被,通“披”,穿着。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
错:交错。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
极言敌军之多。
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爱国诗人屈原》课件

《爱国诗人屈原》课件pptxx年xx月xx日•屈原的生平•屈原的思想•屈原的诗歌目录•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评价01屈原的生平出生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即现在的湖北秭归县,属于王族家庭。
屈原从小勤奋好学,精通历史、文学和哲学等领域。
屈原曾先后担任过楚王的左徒和三闾大夫等职位,参与国家政事。
屈原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被楚王流放到沅江流域。
屈原在被流放期间,由于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的生平经历求学流放投江做官1屈原的故里23屈原的出生地是楚国丹阳,即现在的湖北秭归县。
出生地秭归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有着浓郁的楚国文化氛围。
故里环境为了纪念屈原,秭归县修建了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包括屈原纪念馆、屈原墓园等设施。
纪念设施屈原的出生年份是公元前340年。
屈原的生卒年出生年份屈原的逝世年份是公元前278年。
逝世年份屈原享年62岁,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寿命。
年龄02屈原的思想03报效祖国的追求屈原积极投身于楚国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以才智和品德报效祖国,为楚国的改革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01深厚的爱国情感屈原自幼受到楚国文化的熏陶,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楚国的繁荣和强大是自己的责任。
02忧国忧民的情怀屈原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感到忧虑和不安,渴望楚国能够实现振兴和强大。
屈原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屈原通过描绘理想社会的图景,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反映在他的许多诗歌之中,如《离骚》、《九歌》等。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屈原的浪漫主义思想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屈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完善,强调自身的清洁和自律,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主义思想作出了典范。
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屈原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强调个人应当为社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应当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担当。
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5篇)

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5篇)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篇1】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
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
”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
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
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体现了自我完善。
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不屈的意志,将爱国精神推向了高潮。
当我们在五月初五感受当年的意境时,愿我们的诚心能赎回秦王的罪过!愿喧闹的场面能将屈原的灵魂唤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他的远大抱负!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篇2】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
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但是,你好傻啊,屈原!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教学重难点:
感受爱国诗人屈原的伟精神,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1.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课题。
3.交流收集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画出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词。
3.说说自己对屈原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重点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及对屈原的了解。
四、自学课文内容。
1.读课题说说从课题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屈原的
2.从哪些地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在书上圈圈画画,并标上序号。
3.课文哪一小节重点写了屈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有哪些特点?把他的诗句画下来,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学习情况。
)
五、讨论。
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
2.说说课文为什么要写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
六、写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
1.学生准备。
2.交流碑文。
3.评选最佳碑文。
七、谈感受,说体会。
说说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
八、布置作业。
写出文中屈原的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