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树妈妈教案】音乐小班大树妈妈教案_小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

合集下载

《大树妈妈》教案(精选24篇)

《大树妈妈》教案(精选24篇)

《大树妈妈》教案《大树妈妈》教案(精选2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树妈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树妈妈》教案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安静、柔美的性质。

2、能在图谱的暗示下自主学习歌曲,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

3、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图谱、伴奏音乐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景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儿高高的,每天都举着茂密的树枝和树叶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出示大树妈妈图片)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

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

”大树妈妈用她的树枝和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摇呀摇,摇篮里的小鸟甜甜地睡着了。

(出示小鸟睡在摇篮里的图片)二、熟悉歌曲(一)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唱第一段,提问: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她还做了什么动作?2、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3、听音乐齐唱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1、师:小鸟睡醒了,大树妈妈对着小鸟呵呵地笑,真开心。

忽然,谁来了?(出示风雨图片)小鸟宝宝好害怕,大树妈妈会怎样保护小鸟呢?2、教师范唱第二段提问:大树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鸟的?师生一起完整演唱第二段。

3、有表情演唱第二段。

提问:大树妈妈看到风来了、雨来了,心里会怎么样?大树妈妈这么关心小鸟宝宝,小鸟心里又会有什么感觉呢?三、完整演唱两段歌曲师:这个故事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是大树妈妈爱小鸟宝宝的歌。

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的声音和大树妈妈一起哄小鸟睡觉,为小鸟挡风遮雨吧!四、分角色表演师——大树妈妈;幼儿——小鸟一组孩子——大树妈妈;一组孩子——小鸟女孩——大树妈妈;男孩——小鸟幼儿自由两两结伴表演《大树妈妈》教案2在进入冬季,感受寒冷的时候,外面的大自然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2篇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2篇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2)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2)精选2篇(一)教案标题: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歌曲《大树妈妈》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设备准备:1. 录音设备或音响设备。

2. 被子或毯子。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展示一张树木的图片或使用实物来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幼儿一起探讨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活动一:听歌赏析1. 教师播放歌曲《大树妈妈》的音乐。

2.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教师逐句朗读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

活动二:歌曲演唱1.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大树妈妈》。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齐唱和分段唱,让幼儿熟悉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活动三:表演剧场1. 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种子、树根、茎、叶子、花朵、果实等)。

2. 教师带领幼儿通过动作和表情来演示植物生长的过程,与歌曲的歌词相配合。

3. 教师可以利用被子或毯子来模拟土壤,让幼儿在上面进行表演。

活动四:自由练习1. 教师放下音乐,让幼儿自由发挥,以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成果。

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帮助幼儿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

2. 教师提问幼儿,询问他们对歌曲《大树妈妈》的理解和感受。

延伸活动: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知识。

2. 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进行植物的种植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2)精选2篇(二)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识唱歌曲《大树妈妈》。

2. 能听辨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3.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和音响设备。

2. PPT或黑板准备歌曲歌词和简单的音高图。

手把手教你唱:幼儿园小班《大树妈妈》音乐教案

手把手教你唱:幼儿园小班《大树妈妈》音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把手教你唱:幼儿园小班《大树妈妈》音乐教案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曲《大树妈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歌曲《大树妈妈》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歌曲《大树妈妈》的旋律和歌词的熟练掌握。

2. 节奏感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歌曲乐谱3. 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铛等)4. 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环境准备:1. 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自由活动2. 舒适的座椅,以便学生坐姿正确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b.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大树妈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c.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反复练习。

3. 绘画活动(5分钟)a. 教师发放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妈妈。

b.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大树妈妈》,并尝试教唱。

2. 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绘画活动,画出家庭中的大树妈妈。

3. 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歌曲中的大自然现象,如树叶、小鸟等。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进步情况。

2. 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表现。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大树妈妈、小鸟等头饰,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小班大树妈妈教案优秀4篇

小班大树妈妈教案优秀4篇

小班大树妈妈教案优秀4篇小班大树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使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熟练的演唱。

2、指导学生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鼓励并启发学生能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材分析:歌曲《大树妈妈》是一首具有教育性的儿童歌曲,F宫五声调式,2/4拍,共两段。

中速轻柔的演唱,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中的休止符使歌曲充满了活泼,亲切的儿童气息,增强了音乐感染力。

通过学习歌曲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

学生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二年级学生在以前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能熟练的表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想、看、演等学习方法来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用音乐问好2、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将大树妈妈图画贴在黑板上)。

师:请看图画,听:从前,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个儿长的好高,每天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大树妈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大树妈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大树妈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大树妈妈是动植物的朋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大树妈妈》,能够参与音乐表演。

难点:理解歌曲的意义,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大树妈妈的图片、视频、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

2. 材料:幼儿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大树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妈妈的特点。

(2)播放大树妈妈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的作用。

2. 学习歌曲:(1)教唱歌曲《大树妈妈》,注意讲解歌词的含义。

(2)分组演唱,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

3. 音乐游戏:(1)游戏一:大树妈妈找宝宝。

幼儿扮演小动物,藏在树林里,大树妈妈通过歌声找到宝宝。

(2)游戏二:保护大树妈妈。

幼儿用乐器为大树妈妈伴奏,唱出保护大树妈妈的主题。

让幼儿谈谈对大树妈妈的认识,引导幼儿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大树妈妈》,培养家庭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游戏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歌曲《大树妈妈》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幼儿对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树妈妈的作用,例如参观植树活动、观察树叶的变化等。

九、家长沟通:通过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音乐学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歌曲《大树妈妈》,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树木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大树妈妈》2.音乐游戏:模仿大树妈妈生长过程3.环保教育:关爱树木,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理解歌曲寓意。

2.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掌握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大树妈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树的认知,如大树的特点、作用等。

2.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大树妈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让学生跟唱,直至全体学生能独立演唱。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中的大树妈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音乐游戏(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模仿大树妈妈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棵大树,按照歌曲节奏进行生长、成熟、老去的过程。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环保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树木,保护环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如浇水、施肥、不折树枝等。

(2)学生自由创作,以“大树妈妈”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

(3)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歌曲《大树妈妈》,并表演给家长看。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1.歌曲节奏的掌握,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反复练习。

2.在音乐游戏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在环保教育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环保行动落实到位。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歌曲节奏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拍手示范节奏,让学生跟随拍手,逐步建立节奏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大树妈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大树妈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大树妈妈》让幼儿理解大自然的生态关系,感受母爱的伟大。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大树妈妈》。

2. 了解大树与小鸟的生态关系。

3. 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大树妈妈》的音乐。

2. 大树和小鸟的图片或道具。

3. 幼儿园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场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大树和小鸟的关系,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唱歌曲: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解释歌词含义。

3. 动作表演: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大树摇摆、小鸟飞翔等,让幼儿在歌唱的同时进行肢体表演。

4. 音乐游戏:进行“大树妈妈找小鸟”的游戏,幼儿扮演小鸟,教师扮演大树妈妈,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互动。

5. 回顾总结: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整体回顾并演唱。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和小鸟的生活,深化对生态关系的理解。

2. 创设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妈妈和小鸟。

六、教学总结:本次音乐活动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幼儿不仅提高了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也理解了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和母爱的伟大。

他们在歌唱和游戏中享受了音乐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肢体协调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通过幼儿的歌唱表现和动作表演,评价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肢体协调能力。

3. 在活动后进行小组讨论或个别访谈,收集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反馈,以便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大树妈妈》儿歌。

三、教学准备•音响设备;•教具:《大树妈妈》录音带、大型乐器、手工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唱儿歌、跳舞等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音乐状态。

2. 歌曲欣赏(10分钟)播放《大树妈妈》录音带,让孩子们静静地欣赏这首歌曲,感受儿歌的美妙。

引导幼儿倾听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让他们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3. 歌曲表演(15分钟)引导幼儿学习《大树妈妈》的歌词和舞蹈动作,安排小组合作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4. 乐器演奏(15分钟)安排幼儿分组,让他们轮流使用大型乐器,演奏《大树妈妈》的音乐。

通过与伙伴的合作和互动,增强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 手工活动(20分钟)让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与《大树妈妈》相关的工艺品,如“大树妈妈”的画、手抱苗木等,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

6. 反思(5分钟)通过集体讨论、个人话题等方式,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在分享中体会乐器演奏、表演和手工等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和体验。

询问大家对于今天的音乐活动有什么感想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效果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能够: - 理解《大树妈妈》歌曲含义; - 学会歌曲的舞蹈动作; - 学会表达歌曲的情感; - 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音乐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和制作手工,幼儿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了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同时,这些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加强了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为每个孩子提供更为多元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树妈妈教案】音乐小班大树妈妈教案_小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
1
幼儿园大树妈妈教案: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姿态来表现大树和小鸟。

3、体验“大树妈妈”和“鸟宝宝”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2
幼儿园大树妈妈教案: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过大树,并用动作表现过大树的造型。

2、幼儿有被关心和关心他人的经验。

3、音乐,与歌曲配套的图片。

3
幼儿园大树妈妈教案:活动过程
1、迁移经验导入:
提问:你爱妈妈吗?怎样爱妈妈的?妈妈爱你吗?怎样爱的?
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大树和小鸟之间的爱,一起听一听。

2、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1)范唱歌曲《大树妈妈》,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和旋律。

师:老师将刚刚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认真听,看看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师:你都听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将自己听到的说出来,根据幼儿的答案出示大树妈妈唱歌、摇小鸟睡觉、大树妈妈笑呵呵、为小鸟撑伞等。

(2)集中交流。

师:这首歌听上去怎么样呀?
鼓励幼儿说说听了乐曲后的感受如:很好听、很温柔、很开心等都可以,教师都给予肯定。

(3)学唱歌曲。

师:你们想学吗?
师幼共同学唱歌曲。

3、结伴表演,体验“大树妈妈”和“鸟宝宝”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1)提问: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和小鸟吗?你们想扮演他们吗?
(2)提醒大树妈妈要温柔的爱护小鸟,小鸟要做出“爱妈妈”的动作,在做做、玩玩中体验两者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3)根据幼儿兴趣表演1—2次。

4、结束活动。

师:天黑啦,鸟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抱着大树妈妈睡觉吧。

(幼儿两两拥抱在一起休息,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