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_郁庆华

合集下载

国办:仿制药质量疗效需与原研药一致

国办:仿制药质量疗效需与原研药一致

国办:仿制药质量疗效需与原研药一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保险》
【年(卷),期】2016(0)4
【摘要】为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务院办公
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总页数】1页(P71-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解读 [J], ;
2.辛伐他汀片原研药与仿制药质量比较和体外一致性评价 [J], 王素珍;李荣荣;岳雪;王帅;董惠钧
3.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解读 [J],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4.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中的思考[J], 郑斌婕;刘娜;曾祥昌;黄馨仪;陈露露;欧阳冬生
5.食药总局发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需一致性评价品种)》《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境内共线生产并在欧美日上市品种)》通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探讨

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探讨
Y U Qi n g h u a . XI E R a n x i n g 。
( S h a n g h a i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As s o c i a t i o n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0 3 , C h i n a )
关键词 仿制 药 原研 药 质量一致性评价 文 献标 识码 : C 溶 出 曲线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1 5 3 3 ( 2 0 1 4 ) 0 7 — 0 0 4 9 . 0 5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5 1
Di s c us s i o n o n d e v e l o pi ng g e ne r i c s qua l i t y c o n s i s t e nc y e v a l ua t i o n
ABS TRACT I t i s r e q u i r e d t o c a r r y o u t g e n e r i c s q u a l i t y c o n s i s t e n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t h e n o t i c e o f t h e T we l f t h F i v e — Ye a r P l a n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d r ug s a f e t y i s s u e d b y t h e S t a t e Co u nc i l o n J a n 2 0 , 2 01 2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e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n d c a u s e s o f g e n e i t c d ug r q u a l i t y i n C h i n a , a n d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t h e k e y p o i n t o f q u a l i t y c o n s i s t e n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i s t h e c o n s i s t e n c y o f mu l t i p l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p r o i f l e b e t we e n g e n e r i c s a n d b r a n d — n a me d ug r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f u r t h e r d e v e l o p i n g a wo r k o f g e n e r i c s q u a l i t y c o n s i s t e n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 KEY W ORDS g e n e r i c s ; b r a n d — n a me d r u g s ; q u a l i t y c o n s i s t e n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 d i s s o l u t i o n p r o i f l e

浅谈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浅谈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浅谈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作者:夏启瑞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5期摘要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制药产业基本处于“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阶段。

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仿制药的广泛使用使得提高仿制药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水平,更好地实现仿制药上市后的质量控制,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 年3 月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

在此大背景下,文章将探讨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205(2017)05-21-011 我国仿制药的历史问题仿制药,即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非专利药。

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具有研发费用低廉、审批程序简单、价格低于品牌药物等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药品用量大的问题。

因此,我国在鼓励创新药的同时,大力发展仿制药。

但是,在全面推广实施一致性评价之前,我国仿制药的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更不乏假药劣药,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省都有自己的“地方标准”,使得仿制药的审评标准没有得到统一。

2002 年开始施行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将仿制药审批的“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结束了仿制药审批标准混乱的局面,但这并不能解决之前已上市的仿制药的质量问题。

因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被提上了日程。

2 一致性评价的发展历程2007年10月1 日,国家食药监局出台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应在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和治疗作用5 个方面达到一致。

该条规定严格了仿制药不再是过去的简单的“仿标准”,而是“仿产品”,确保仿制产品与被仿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仿制药的整体水平。

但在当时,国家对参比制剂的选择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仿制药的生物利用度往往越仿越低,因此,《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只是预防了新申报的仿制药的低质量问题,但是对已上市的仿制药的质量控制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要性探讨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要性探讨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消费者想要判断药物的质量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了解一些关于药物质量的知识,就有助于甄选出高质量的药品。

目前我国上市的十八万种药品,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其中不乏质量优异者。

但是我国仿制药工业发展只有几十年,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同时,相同品类的仿制药之间也是质量不一。

很多人认为,药物成分相同、含量相同,吃下去效果也一定相同。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吸收多少才是关键。

例如常见的口服片剂,优质的口服片剂,患有该疾病的任何人群服用都会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而低品质药品,可能只会对患有该疾病的一部分人群有效。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品质的药品的“适应性比较差”。

这种药在胃酸和胃肠功能正常的年轻人中,吸收利用和高质量的药品差别不大,但是对于胃酸缺乏、肠胃蠕动缓慢的老年患者,溶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吸收利用自然也就成了问题。

制药界通常通过测定仿制药与被仿制药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度的对比,来推测他们生产的药品在人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吸收利用的状况),如果在进行仿制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这样对比,或者在对比中没有科学的设计对比的方法与指标,那么就很难成功仿制出高质量的药品。

有人也许认为,让药片溶解没有什么难度和科技含量,但在研究中发现,一些上市几十年的老药,例如传统的利尿药氢氯噻嗪,很多仿制药品和原研的药品在溶出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即便是像奶粉这样常见的食品,你也可以看到有些奶粉温水就可以轻易地冲调开,但有些奶粉即便是用热水也需要费力地搅拌才能溶解开,而药品溶出的科技含量远甚于奶粉。

此外,药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被患者使用,期间往往间隔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而所有药品在生产出来之后都会逐渐“老化”,疗效也会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好药品在有效期内,即便有衰减也可保证不影响疗效,而低质量的药品则会因过度衰减而丧失疗效。

因此,仿制药不仅是仿成分,更重要的是在稳定性方面与原研药看齐。

好仿制药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以原研药为仿制对象。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4+7政策解读(2019年药品集中采购专题培训班)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4+7政策解读(2019年药品集中采购专题培训班)
• 同时替莫唑胺为BCS1类,属于高溶解、高渗透性,口服后能快速、完全吸收。
100mg替莫唑胺胶囊pH1.2盐酸溶液
100mg替莫唑胺胶囊pH4.0醋酸盐溶液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0月 24个月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0月 24个月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原料晶型)
采用替莫唑胺原料药(自产,批号:20160701)、替莫唑胺胶囊(自产,批号: 201612142)和替莫唑胺胶囊(原研,批号:6DZAA25008)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PD) 分析,结果显示,三者晶型一致。
17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溶出度)
• 蒂清经长期试验(25℃,60%)后,在各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未发生变化,15分钟溶出量 达92%以上,30分钟时溶出量约100%,为非常快速溶出型,与原研表现一致;
药品上市后需受到包括生产设施、方法、流程及控制等方面持续监 管,以确保一直符合cGMP要求2。
建议以下情况慎重以仿制药替换原研药
特殊药物
(治疗窗窄的药物,复杂治疗方案的药物,存在
较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的药物,需要个体化制定
剂量的药物2,3)
特殊患者
(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抑制、ACS患者、合
并多种疾病正在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1-4)
首家上市的新药几乎必定申请专利保护,即专利
2。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量组成、给
药(Patented drug)1。由于投入大、周期长、
药途径、作用以及适应证。
风险高,所以在专利保护期内,价格比较高。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药物的一致性评价是指在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中进行的一项重要评价,旨在比较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相似性以及其在药效、安全性和质量上的一致性。

为了规范一致性评价的操作流程,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应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目的和背景:指南首先应明确一致性评价的目的,即比较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相似性;背景部分应对一致性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介绍,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

2.评价对象:指南应明确一致性评价的对象,即药效、安全性和质量。

对于药效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生物等效性研究、药效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对于安全性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不良事件报告、药物互作和体内外吸收-代谢-排泄-分布等研究方法;对于质量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等方法。

3. 评价指标和方法:指南应详细列出一致性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

对于药效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Cmax、AUC、Tmax等指标,并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相似因子和两个药物的95%置信区间来评估药效;对于安全性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不良事件比较、药物相互作用比较和药物动力学比较等指标和方法;对于质量一致性评价,可以采用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等指标和方法。

4.评价设计:指南应明确一致性评价的研究设计,包括样本数量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人员的培训和品质保证等方面。

评价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收集和分析:指南应明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应包括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数据分析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6.结果解释和分析:指南应指导评价者如何解释和分析评价结果,包括药效相似性的判断、安全性的比较和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应充分考虑评价的目的和背景,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7.结论和建议:指南应明确结论和建议的提出方式。

奥沙普秦片国内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研究

奥沙普秦片国内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研究

奥沙普秦片国内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研究作者:李珺叶帆安香霖孟鑫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0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Wi-tis)作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

常用的抗类风湿病药物是水杨酸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但以阿司匹林为首选的水杨酸制剂,常用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部刺激症状,且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奥沙普秦属于新型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最早是由英国惠氏公司首次研发生产,1993年美国FDA批准为第一个一天一次给药的长效消炎镇痛药,现国内也有逐渐开始接受该药,市场前景良好。

它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且毒性较小,代谢产物很难在体内蓄积,对人体伤害较小。

现行版药典所载制剂为奥沙普秦缓释片和奥沙普秦缓释胶囊,但在临床上奥沙普秦缓释片使用更为广泛,所以有必要对现存的产品进行质量研究,避免劣药假药混入市场,确保患者切身利益免受侵害。

现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奥沙普秦”项下所用方法,对奥沙普秦国内仿制药与原研制剂的质量指标进行相关对比研究,以评价两者的质量一致性。

一、仪器与材料岛津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奥沙普秦原料药、湖北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10970256、H19991133)、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19990208)、辽宁富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1175)、宜昌东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58705)、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50306)、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66784)。

规格均为0.2g。

碘化铋钾、95%乙醇、乙腈均为分析纯,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水为纯净水。

进行一致性评价时选用的参比制剂是湖北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10970256的诺松奥沙普秦肠溶片(规格为02g),参比制剂既可作为原研产品也可作为国际公认的已经上市的制剂。

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度一致性评价

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度一致性评价
多的抗癫痫药物⑵。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差异主要采 用溶出度试验评价,通过在体外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 肠道的溶出,以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而多种 溶出介质下测定的溶出曲线可有效反映药物在体内的 释放过程,本研究中比较并分析了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
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为评价仿
制药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提供参考13 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匀,作为左乙拉西坦对照品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
品贮备液 0- 2,0. 6,1. 0,1. 2,1-8 mL,置 10 mL 容量瓶 中, 磷酸盐缓冲液和水4种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按 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左乙拉西坦对照品的质 量浓度(X,m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
首先采用《美国药典》(USP)收载的左乙拉西坦片 的溶出条件对原研药进行测定转速为50 c/mio, 3 min 时溶出量约为88%,观察溶出杯中崩解现象,原研药为 溶蚀型,在50 c/min条件下在杯底静水区沉积,薄膜包 衣片明显崩解偏慢,推测在50 c/min条件下可能存在 过度区分。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沪吆普通
1.1 仪器 Ag/ent 748DS型溶出仪、AgUent 1200型高效液相
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SaOo/us Ba 35D型天平(德 国赛多利斯公司,精度为十万分之一);AS10200BT型超 声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功率为300 W,频率为 54/66 Ho): Mettles MP200 型 pH 计(瑞士梅特勒公司); ZKT _ 13F型真空脱气仪(天津天大天发科技公司)。 132 试药
取左乙拉西坦对照品25 mg,精密称定,置50 mL 容量瓶中,分别用pH 1. 0盐酸溶液、pH 4. 5醋酸盐缓 冲液、pH 6. 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4种溶出介质溶解,并稀 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每1 mL中约含0. 5 mg的对照品溶 液。取每批样品(批号分别为35846,A302061,A30302, A170 303,A1701204)各 12 片,分别在 pH 1. 0 盐酸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论坛·我国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郁庆华(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上海 200003)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5-0035-032012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幅提高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包括仿制药的质量。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根据《规划》的要求,拟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原研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这是一场由国家部署的逐步提高仿制药质量和坚决淘汰达不到国际标准品种的重大活动,它正在成为制药企业当今直到今后数年的要务之一。

上海医药集团、华北制药、齐鲁制药等公司闻风而动,但大多数企业对如何开展该“评价”存在很多疑问,比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所需对照品是否都必须采用原研药;国家对未来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在药品招标、定价等方面有何区别政策;企业目前应如何开展工作等。

本文就仿制药存在的意义、仿制药质量评价和影响仿制药质量的因素,以及国家近期拟开展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等内容作一阐述,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1 仿制药不可或缺1.1 仿制药的定义、意义及市场地位仿制药是指原研药(又叫专利药)专利到期后原研制药企业之外的企业仿制该原研药而生产出的仿制品,又称非专利药。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出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规定仿制药应在5个方面与原研药达到一致,即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治疗作用。

与原研药相比开发仿制药所需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符合我国的国情。

仿制药是全球巨大的社会公共财富,具有价格较低的优势,其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支出、维护广大公众健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比如我国恒瑞药业生产的多西他赛注射液(艾素)价格仅是原研药(泰素帝)的1/4[1]。

因此,质量过硬、价格易于接受的仿制药成为众多患者的首选。

目前,无论是欧美制药发达国家,还是亚洲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仿制药均已成为药品消费的主流。

2009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已经突破8 000亿美元,虽然从销售金额上来看,仍然是品牌原研药为主,但从处方药的用量来看,仿制药已经完全占主导,大约为处方药总量的70%[2]。

美国的药品市场是长期以创新药为主,仿制药为辅的市场,但随着医疗费用上涨,2003年6月18日美国FDA发布了“药品专利登记及新药申请(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停审期的管理规定”,这是促进仿制药发展及使用的新政策,主要为了鼓励仿制药快速面世并合理使用。

FDA在仿制药品审评管理策略上做了较大改动,目标是使千百万美国人民用上有能力支付的、安全有效的仿制药品,提高公众健康。

FDA本身期待在审评标准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缩短仿制药审评时间,降低仿制药开发成本,每年降低亿万美元的药品开支。

此项改革之后,低价格的仿制药处方率逐步提高,2007年已经接近65%[3-4],10年内即可节省消费者350亿美元的药费支出。

1.2 各国为促进仿制药的生产提出的鼓励性政策据统计,到2015年全球将有1 600亿美元规模的药品专利过期。

另外,预计2015年全球药品消费量将达1.1万亿美元,其中仿制药至少占60%~70%的市场份额[5]。

为推动本国仿制药的生产,各国也都在为专利到期后的仿制药顺利上市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以平衡新药研发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2006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了知识产权法修正案,为仿制药研发提供新“跳板”。

该新“跳板”的含义是:在相关专利到期前,为获得药品上市的行政审批,仿制药研制者可以合法地不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专利,即可以制造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6]。

美国于1984年通过Hatech-Maxman法案(《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补偿法》),其目的·医药论坛·旨在简化仿制药的申报程序,加快仿制药的上市步伐,引入竞争以降低药价。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原研药厂家与仿制药厂家之间的利益,以及公众与制药商之间的利益[7]。

我国是仿制药的消费大国,政府为促进仿制药开发、上市,同样出台了具有鼓励性的政策。

2006年公布的《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第六十三条(五)规定:“专为获得和提供药品或者医疗设备的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而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设备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对他人已获得中国专利权的药品,申请人可以在该药品专利期满前2年内提出注册申请。

SFDA将按照本办法予以审查,符合规定的,在专利期满后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

这条规定正面肯定了企业在专利到期前进行仿制研究的合法性、奠定了企业仿制的可行性。

2 仿制药的质量评价和仿制药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2.1 仿制药质量评价内容与存在问题对仿制药的质量评价,目前全球通行的做法是:要求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进行质量对比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007年我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十分明确地阐述了仿制药研究与评价的基本原则,即仿制药与原研药应具有“同质性”,这一内涵包括:①“药学等效”,两者具有同样的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和规格,并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两者具有相同的品质;②“生物等效”,两者具有相同的体内代谢和作用过程,进而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且不能产生新的可能的不良反应,以保证仿制药临床“可替代性”的价值实现[8]。

虽然我国仿制药的总体质量有保证,但不可否认,2007年之前注册的部分仿制药与原研药存在一定的差距,各企业的仿制药质量也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等效性的指标上,这两项指标是反映药品等效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是考察普通口服制剂和缓、控释口服制剂在胃肠道中释放速度和程度的参数。

目前,我国仿制药申报的质量标准只要求提供在一种溶媒下的溶出度数据即可,但在实际情况中,某些特定人群,特别是胃酸缺乏者、联合用药和年老体弱者,其胃肠道环境、蠕动等与健康者具有很大的不同。

如只研究药品在单一溶媒下的溶出度,只能保证该药品在特定人群胃肠道中的溶出和吸收,并不能保证在各种人群中都能溶出和吸收,也就无法保证对所有人群都有疗效。

另外,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试者的选择、参比制剂的选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考察和临床试验机构的技术能力等均影响生物等效性的准确性[9]。

2.2 我国仿制药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我国仿制药与世界上先进的仿制药主要存在以下4点差距:一是原料的差距,二是新技术的差距,三是辅助材料的差距,四是创新剂型的差距。

华山医院药剂科的施孝金等对国产尼莫地平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表明,国产仿制药的生物利用度仅为原研厂的1/3[10]。

在美国,一种原料药可以大约40种不同的剂型生产,日本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1:14左右,而中国却仅为1:3,差距极大。

这也致使国内不同病症的患者在药品剂型的选择上被严重限制[5]。

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当时制药产业的技术能力、生产管理水平、认知能力和医药研究基础的历史现状所致。

虽然仿制药中的主药成分与原研药一致,但是辅料的成分、工艺等却并非总是一致,不同仿制药厂家之间的仿制能力也存在高低不同。

此外,仿制药的临床病例数和考察时间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疗效,虽然生物等效性符合法规要求,但是生物等效性并不完全等于临床等效性。

另外,个别制药企业执行GMP时存在主观错误,物料选择、生产全过程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仿制药与原研药存在差距。

3 国家出台提高与淘汰相结合、确保药品质量的政策201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规划》明确要求: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生产的仿制药中,国家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品质量在2015年之前要达到国际水平。

换言之,在“十二五”期间,上述的仿制药要完成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质量要和原研药一致。

《规划》中也明确说明,经过企业的研究与提高,通过专家评估与比对,凡达到质量一致性要求的仿制药产品,国家将在定价、医保、招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达不到要求的品种,坚决予以淘汰,确保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品的质量。

·医药论坛·4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展情况SFDA注册司张伟司长在2012年8月份的一次访谈中就有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问题作了讲话,提出了仿制药和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相关工作安排,具体如下: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是国务院《规划》明确要求的,它是国务院高瞻远瞩的惠民工程,为整体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提供了契机,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是利国利民利企的好事。

② SFDA将组织企业,研究单位和检验机构开展本项工作,“十二五”期间以基药、临床常用药为主,预计有500多个化学药品种。

③ SFDA已做调研、征求企业、专家意见等前期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设领导小组和设立专项办公室。

④采用先试点,后推开的模式。

选择内在质量差异大、用药人群广和销量大的先行试验,逐步推开,全面推进。

本着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分类开展的原则进行本项活动。

主要通过体外的药学评价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必要时通过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⑤达到质量要求的品种予以奖励(体现在定价、医保、招标等);达不到者淘汰。

⑥参比制剂最好使用国外原研药,必要时也可选择经评估的国内标杆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检定所将组织审定参比制剂的溶出度曲线,现国家药评中心网站有部份品种的溶出度曲线供查。

⑦通过本项评价工作,建立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处方信息数据和药品溶出度曲线数据库,用以指导和规划本评审及加强上市药品监管;⑧启动试点探索体内外评价药品一致性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全面展开[11]。

5 结语积极鼓励并推进仿制药的研究开发与上市,是世界各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仿制药的研发与生产为满足国民用药需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过期专利药我国都能进行仿制,但是,目前我国仿制药的质量相对较低,和原研药相比存在一定差距[12]。

逐步提高我国仿制药的质量及其制药工业水平,促进仿制药品质量的持续提高并与国际接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从药品质量入手,可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束缚我国制药行业的“多、小、散、乱”的“顽疾”。

今后,仿制药企业也必须把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国际原研药标准,提升自身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1] 郭艾琳. 赛诺菲专利被判无效恒瑞艾素专利纠纷案风波再起[EB/OL]. (2008-05-08). /20080508/n256724074.shtml.[2] 安明榜, 王进. 仿制药与品牌药的疗效博弈[J]. 中国处方药, 2010, 94(1): 14.[3] 张清, 阮文兴. 美国仿制药的历史演变[J]. 中国处方药,2008, 78(9): 47-49.[4] 李红琴. 仿制药开发策略思考[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18(2): 182-183.[5] 倪凯. 跨国医药企业专利药到期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7): 1-3.[6] 周和平. 澳大利亚仿制药新“跳板”及给我国医药企业的启示[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7, 38(2): A17-A19.[7] 赵曦.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较量——美国Hatch-Waxman法案简介[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9, (10): 80-81.[8] 邵颖. 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仿制药研发与技术评价要求的初步考虑[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15): 1283-1285.[9] 胡欣, 金鹏飞. 仿制药和专利药临床疗效差异的技术思考[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6): 601-604.[10] 施孝金, 王宏图. 国产尼莫地平片和尼莫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比较[J]. 药学学报, 1997, 32(9): 708-710.[11]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处. 拜访SFDA注册司,了解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展情况[EB/OL]. (2012-08-31). http:///contents/53/162281.html.[12] 陆晋, 邱家学. 浅析我国仿制药企业市场发展策略[J]. 经营管理者, 2010, 1: 107.(收稿日期:2012-11-02)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将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