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所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思考
药品检验所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思考

药品检验所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思考摘要】《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用5-10年时间,对2007年前批准的仿制药进行全面研究,达到仿制药与被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采用的措施、国内仿制药现状及药品检验所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一致性评价溶出度仿制药【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11-02药品是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在研发过程、生产阶段、销售环节以及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监管,所以,药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用5~10年时间,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比对研究,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的质量达到一致,对于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采用的措施、国内仿制药现状及药品检验所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意义。
国外情况:1998年,日本推出的“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口服固体药物对于不同患者都能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BE)。
使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批次的相同制剂产品均能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
采用的方法为全面、细致、严格的四条体外溶出度试验来对药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内容为:“在严格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在pH1.2、4.0、6.8和水的介质中均能具有良好的溶出曲线”这一要求,来提高体内外的相关性,从而推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对于制剂处方工艺的充分、详尽研究[1,2]。
衡量制剂工艺优良与否、评价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关键应是在低流速下、在各种pH值溶出介质中该制剂均能有一定的释放和溶出。
在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利用溶出曲线严格控制药品的内在品质[3,4]。
我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认识

我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认识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仿制药的生产和销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众所周知,仿制药是指在原研药产品专利期满后,其他企业按照原研药的质量、疗效、安全性、稳定性等标准生产的药品。
因此,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是指仿制药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主要包括药品的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评价对于确保仿制药的质量水平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中,药品的成分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药品成分的评价可以从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成分结构、含量及比较等方面来进行。
除此之外,制剂工艺也是仿制药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
对于仿制药来说,制剂工艺的合理性和严格性能够直接影响到药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到那些需要使用仿制药的患者健康。
仿制药疗效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疗效一致性评价指的是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临床疗效上是否具有一致性。
由于仿制药生产的环节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若没有进行疗效一致性评价,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疗效不同的情况,直接危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仿制药的疗效评价通常包括动物药效实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人体临床试验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体临床试验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能够直接反映出仿制药的疗效与原研药的差异。
通过人体临床试验,可以对仿制药涉及的疾病、治疗方法和用药量进行比较,从而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是否一致。
仿制药质疗一致性评价的意义检测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很重要,这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评价仿制药的质疗一致性,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作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药品质疗一致性评价可以确保仿制药的质量水平和稳定性,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加放心使用仿制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保持市场公平竞争仿制药和原研药都是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仿制药的质疗一致性评价可以保证市场上的公平竞争,促进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浅谈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管理的原则及政策依托

政策依托
1、GMP认证
GMP认证是仿制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药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在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应严格遵守GMP认证的相关要求,确保药品生 产的全过程符合规定,从而提高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的制度。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中,应药品的安全性及其潜在风险,通过对 药品上市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为药品的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3、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确保评价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分析、 报告等文档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过程确认:对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确认,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 评价过程的规范性。
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品的差异程 度,进一步判断仿制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分析评价结果时,需要 注意以下问题:
1、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不同评价机构或不同批次仿制药品的评价结果可能存 在差异,需要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评价结果的解读: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以“合格” 或“不合格”来判定仿制药品的质量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3、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是指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 不受任何不当因素的影响。评价人员需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评价结 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4、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必须保持透明和公开,让公众了解 评价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提高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可以增强社会对药品质量的 信任,也有助于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
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及关键研究内容解读

• ---即分别对低于鉴定限的、低于质控限的、高于质控限的杂质进 行对比,主要是对高于质控限度(即属于特定杂质范畴)的杂质严
格控制,低的可以不一致!!保险起见控制高于鉴定限的杂质一
致!!!!
28.473 34.022
EP方法
杂D
CP方法
• ---EP方法杂D与溶剂峰分离不佳,基线漂移,出现小梯度峰;但各 个已知杂质均可得到分离。
• ---CP方法杂D与溶剂峰重叠,杂质F与主峰重叠,且分离时间过长• 经对原料药和原研药的有关物质检测对比,最终确定采用EP色
谱条件基线处方前有关物质研究!
• 3)溶出度
• ---原研药的溶出度是如何定的?为何要与参比制剂进行溶出曲线的 对比?
• ---整体理念:药物-原料药理化性质;人体-药代、药效、不良反 应等;制剂因素-剂型、辅料和设备,所有因素共同影响着BE的一 致性!!!
• 药物制剂(产品质量是生产决定!)和人体是决定因素,溶出 度、BE及其它是客观指标-眼睛;所有的因素均属于质量控制体系 ,都同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只是难以程度、研究时间长短的不 同!
求!
3)根据风险级别及杂质类型制定相应的杂质分析与控制策略 ①根据掌握的杂质谱概况,依据各类潜在杂质的风险级别、产生的 可能性高低制定进一步的研究控制策略。其中遗传毒性杂质在很低浓 度时即可造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进而导致基因突变并可能促使肿 瘤的发生,各发达国家和组织均严格控制此类杂质。 因此类杂质含量极低,通常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不能有效检测, 一般需要采取单独的方法外标法进行检测。如采用HPLC法,因供试 品浓度很高,其它主成分、杂质干扰的可能性大幅增高。
浅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建议

浅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建议1.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义1.1根本性地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个仿制药大国,国内企业生产的化学药产品绝大多数为仿制药。
以前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性要求,导致许多仿制药与原研药有差距,为了根本性地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从2012年开始,国家药监部门提出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系统性工程。
1.2减小国家支付医保的压力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且无需高风险、高成本的临床研究,因此价格较低。
这也意味着在医疗成本持续增长的当前,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成为全球的大势所趋。
2015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销售额前300位的品种中有122个是外资品种,其中绝大多数已过专利期,且大多已被列入2009版医保目录。
仅这些原研品种被仿制药所取代,理论上即可节省280亿~420亿元。
从医保的压力看,毋庸置疑,目前三明医改的热议初衷既是源于医保支付的压力,而基于国内仿制药产业现状分析,通过一致性评价工作优选国内优秀仿制药,甚至进一步达到提升国内仿制药制剂工艺的目的,短期配合招标政策的倾斜,无疑对解决医保支付压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1.3减小患者支付药费的压力原研药专利过期,相对低价仿制药进入市场,能够降低患者负担。
据美国仿制药协会的统计,2016年仿制药在美国医药市场上占据了89%的处方量,而原研药仅占11%左右。
从用药金额上,2016年仿制药仅占美国处方药处方金额的26%,原研药占据了74%的金额。
由此可见仿制药价廉物美的特性。
美国仿制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仿制药在过去10年内为美国患者节约1.67万亿美元的药品费用,仅2016年就节省了2530亿美元的费用。
尽管2000年出台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规定“已过发明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制药比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仿制药品,针剂差价率不超过35%,其他剂型不超过30%”,但实际上,因“唯底价是取”的各地招标政策以及国内仿制药质量差异性,导致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异巨大。
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探讨

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探讨郁庆华;谢冉行【摘要】It is required to carry out generics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in the notice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the national drug safety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Jan 20, 2012.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generic drug quality in China, and proposed that the key point of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is the consistency of multiple dissolution proifle between generics and brand-name drugs so a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ing a work of generics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2012年1月20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要求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
本文概述我国仿制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开展一致性评价重点在于多条溶出曲线都要与原研药一致,旨在为进一步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建议。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仿制药;原研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溶出曲线【作者】郁庆华;谢冉行【作者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 200003;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 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12013年,我国批准的4 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持有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
我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认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我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认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我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认识从2012年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办公室的成立,到2013年CFDA 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再到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虽然2018年底前须完成一致性评价品种目录中主要涉及口服固体制剂,与我公司品种无关,但政策规划已明确所有的化学药均需开展一致性评价,从中长期趋势看,早作打算对品种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够在未来变局中找到合适的定位。
对此,公司积极参与,9月26日至28日派我部门人员参加了省药监局组织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培训,结合培训内容及自己了解,将自己对一致性评价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国外一致性评价历程。
受“反应停”事件影响,美国于1966年首次开展了药品再评价项目,包括1938~1962年批准的新药和类似药共3443个药品,其中证明有效2225个品种,无效1051个品种,无结果167个品种,核心思想是考察仿制药是否治疗等效于参比制剂,其中治疗等效包括药学等效和生物等效。
2004年1月起,FDA推出了“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此后,溶出曲线的研究在药品一致性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源于梯瓦制药的安非他酮因疗效投诉而撤市,FDA再次启动了一致性评价。
日本曾批准了大量仿制药,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仿制药品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对此,1971年开始第一次药品再评价,以1967年9月以前批准上市的新药、仿制药为对象,耗时17年,评价了18000个品种,占全部对象品种的98.6%。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要性探讨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消费者想要判断药物的质量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了解一些关于药物质量的知识,就有助于甄选出高质量的药品。
目前我国上市的十八万种药品,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其中不乏质量优异者。
但是我国仿制药工业发展只有几十年,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同时,相同品类的仿制药之间也是质量不一。
很多人认为,药物成分相同、含量相同,吃下去效果也一定相同。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吸收多少才是关键。
例如常见的口服片剂,优质的口服片剂,患有该疾病的任何人群服用都会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而低品质药品,可能只会对患有该疾病的一部分人群有效。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品质的药品的“适应性比较差”。
这种药在胃酸和胃肠功能正常的年轻人中,吸收利用和高质量的药品差别不大,但是对于胃酸缺乏、肠胃蠕动缓慢的老年患者,溶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吸收利用自然也就成了问题。
制药界通常通过测定仿制药与被仿制药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度的对比,来推测他们生产的药品在人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吸收利用的状况),如果在进行仿制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这样对比,或者在对比中没有科学的设计对比的方法与指标,那么就很难成功仿制出高质量的药品。
有人也许认为,让药片溶解没有什么难度和科技含量,但在研究中发现,一些上市几十年的老药,例如传统的利尿药氢氯噻嗪,很多仿制药品和原研的药品在溶出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即便是像奶粉这样常见的食品,你也可以看到有些奶粉温水就可以轻易地冲调开,但有些奶粉即便是用热水也需要费力地搅拌才能溶解开,而药品溶出的科技含量远甚于奶粉。
此外,药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被患者使用,期间往往间隔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而所有药品在生产出来之后都会逐渐“老化”,疗效也会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好药品在有效期内,即便有衰减也可保证不影响疗效,而低质量的药品则会因过度衰减而丧失疗效。
因此,仿制药不仅是仿成分,更重要的是在稳定性方面与原研药看齐。
好仿制药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以原研药为仿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检验所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4-01-07T14:55:02.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宋元德李征马晓璐王婷谭无名王淑君
[导读] 另外还有医嘱与患者病情不相符;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执行错误的医嘱。
宋元德李征马晓璐王婷谭无名王淑君(辽宁省辽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111000)
【摘要】《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用5-10年时间,对2007年前批准的仿制药进行全面研究,达到仿制药与被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采用的措施、国内仿制药现状及药品检验所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一致性评价溶出度仿制药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11-02
药品是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在研发过程、生产阶段、销售环节以及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监管,所以,药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用5~10年时间,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比对研究,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的质量达到一致,对于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采用的措施、国内仿制药现状及药品检验所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意义。
国外情况:
1998年,日本推出的“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口服固体药物对于不同患者都能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BE)。
使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批次的相同制剂产品均能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
采用的方法为全面、细致、严格的四条体外溶出度试验来对药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内容为: “在严格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在pH1.2、4.0、6.8和水的介质中均能具有良好的溶出曲线”这一要求,来提高体内外的相关性,从而推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对于制剂处方工艺的充分、详尽研究[1,2]。
衡量制剂工艺优良与否、评价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关键应是在低流速下、在各种pH值溶出介质中该制剂均能有一定的释放和溶出。
在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利用溶出曲线严格控制药品的内在品质[3,4]。
该项工程实施至今,效果明显,提高了日本的药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物等效试验的成功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2000年以后,美国的仿制药的申报数量增加,本土以外的公司,例如,以色列梯瓦、印度南新等公司,申报数量持续增长,为了客观评价仿制药品的品质[3]。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于2004年1月推出“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美国选取其中一条最能体现内在质量的曲线[3]。
该溶出曲线pH值选取的出发点一般为:(1)该药物在体内消化吸收部位的pH值;(2)最能灵敏地反映制剂生产工艺变化的那条曲线;(3)溶解度最低的那条。
同时该体外溶出条件可以与体内生物利用度建立体内外的相关性,且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品的质量,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每一个品种的溶出曲线试验方法,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时间的推移适时变更。
国内仿制药现状及药品检验所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新药研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改变了建国初期缺医少药情况,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药物有1.6万种,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其中,化学药品0.7万种,批准文号12.1万,绝大多数为仿制药。
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及公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各界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仿制药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影响到公众用药安全[5]。
在2007年以前《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改之前,某些制药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提前上市,缩短新药研发进程,导致部分仿制药的质量与被仿制药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仿制药的临床疗效。
为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淘汰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达不到要求的品种,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利用质量一致性体外评价方法和标准,来评估药品质量。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目标是在2015年前完成口服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2020年前完成注射剂及其它剂型的的一致性评价。
药品生产企业是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主体。
由药品生产企业起草质量一致性体外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品种,药品生产企业完成起草后,将相关资料报一致性评价办公室,由药品检验机构进行复核。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要求药品检验所,需完成一致性评价的相关培训,还需要完成一致性评价资料的受理、生产现场检查、抽样检验和复核等工作。
同时,对于参比制剂的选择、标准的复核均需要做出相关工作。
药品检验所日常工作中,承担药品监督抽样检验和药品检验技术仲裁、药品标准拟定和药品新产品和医院制剂的技术复核工作等。
平时的工作量已经十分饱满,此次“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时间周期短、仪器设备紧缺、经费短缺等问题;药品检验所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服务部门,其在此次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沐风. 改进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论如何提高我国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品质[J].中国药品标准,2006,7(1)43~47.
[2]郭志鑫.黄志禄.姜典财.朱炯.张弛.谢沐风.中日美药品上市后质量评价体系的比较[J].中国药事,2009,23(7)718~720.
[3]谢沐风.张启明.陈洁.田颂九. 国外药政部门采用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情况简介[J].中国药事,2008,22(3)257~261.
[4]张启明.谢沐风.宁保明.庾莉菊.采用多条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2) 946~955.
[5].谢沐风. 提高质量标准,促进品质提升,带动行业发展——议如何促进国产药品的质量[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1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