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来的。
2、在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中,“锻炼锻炼”是争先社社主任(王聚海)的一句口头禅。
3、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空中小姐》,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
4、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波动》。
5、1981的甘肃的《飞天》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随后全国许多刊物纷纷效仿,为“新生代”的重新集结和展示提供了机遇。
6、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报仇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洪常青)和琼花的爱情事故。
8、(马原)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9、(汪曾祺)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并有小说集《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主要从事戏曲工作,写过京剧剧本。
10、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
1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提出:“民俗描写往往是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有的显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
13、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白洋淀诗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试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一文,具体地提出了他的文学主张,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2、二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作者有蒋光慈和( )。
3、鲁迅曾说过,阿Q“有( )式的质朴、愚昧,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4、1936年在革命作家之间发生了“国防文学”和“( )”两个口号的论争。
5、三十年代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作者是( )。
6、卞之琳、李广田和( )因合出《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7、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为《》。
8、1945年1月《希望》创刊号上发表了( )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引起了文艺界有关“主观论”问题的争论。
9、沙汀在抗战时期写出了著名的“三记”:《》、《困兽记》、《还乡记》这三部长篇小说。
10、《荷花淀》开头部分写水生代表庄上的参军青年回家与亲人告别,着意刻画了月下编席、( )、亲人送行三个场景。
11、徐文霞是小说( )中的人物。
12、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是( )。
13、北岛的著名诗篇《回答》写于( )之中。
14、小说(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15、1978年4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诗( )。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35分)1、下述哪一组人员都属于创造社成员?( )A、郭沫若、鲁迅、周作人B、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C、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2、中篇小说《短裤党》的作者是( )A、许杰B、王统照C、蒋光慈D、郭沫若3、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收了哪三篇小说?( )A、《沉沦》、《银灰色的死》、《茑萝行》B、《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C、《沉沦》、《南迁》、《迷羊》D、《沉沦》、《迷羊》、《出奔》4、鲁迅《野草》中的散文最初陆续发表在哪个刊物上?( )A、《新青年》B、《语丝》C、《晨报副刊》D、《莽原》5、“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这段诗句出自徐志摩的哪首诗?( )A、《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B、《为要寻一颗明星》C、《沪杭车中》D、《再别康桥》6、1931年9月编选《新月诗选》并为其作序的是( )A、梁实秋B、徐志摩C、何其芳D、陈梦家7、与曹禺的《日出》、芦焚的《谷》一起获得了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散文集是( )A、《画梦录》B、《画廊集》C、《缘缘堂随笔》D、《汉园集》8、茅盾以日记体形式写的小说是( )A、《蚀》B、《虹》C、《林家铺子》D、《腐蚀》9、艾芜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小说集是( )A、《南国之夜》B、《夜景》C、《芭蕉谷》D、《南行记》10、刘凤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上海屋檐下》B、《名优之死》C、《日出》D、《雷雨》11、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的作者是( )A、艾青B、田间C、何其芳D、李季12、在《财主底儿女们》中,作者寄予了极大同情,也刻印着作者较多理想色彩的人物是( )A、蒋慰祖B、蒋捷三C、蒋少祖D、蒋纯祖13、水生嫂是下述哪篇作品中的人物?( )A、《边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小二黑结婚》D、《荷花淀》14、下述哪部话剧是讽刺喜剧?( )A、《升官图》B、《岁寒图》C、《长夜行》D、《丽人行》15、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A、土改斗争小说B、新英雄传奇C、农村生产斗争小说D、工业生产题材小说16、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A、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等B、孙犁、残雪、高晓声等C、贾平凹、格非、王润滋等D、陆文夫、马原、宗璞等17、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于( )A、1976年10月B、1977年10月C、1979年11月D、1977年11月18、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用?( )A、“复出的诗人”B、“朦胧诗人”C、“新生代诗人”D、“九叶诗人”19、《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A、顾城B、北岛C、江河D、杨炼20、高行建的剧作《野人》的主题是( )A、救救森林B、保持生态平衡C、保护“社会生态平衡”D、实质上是包括A、B、C在内的复合主题21、新时期之初,我国诗坛曾出现一批勇敢地对现实、自我和历史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优秀诗作,它们是( )A、艾青的《在浪尖上》和骆耕野的《我爱》等B、黄永玉的《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和李发模的《不满》等C、李发模的《不满》和熊召政的《呼声》等D、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和邵燕祥的《长城》等22、“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出自北岛的哪一首诗?( )A、《同谋》B、《结局和开始》C、《回答》D、《履历》23、下列哪些作品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 )A、《远村》B、《归去来》C、《沙灶遗风》D、《异乡异闻》24、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采用了( )A、第一人称的写法B、第三人称的写法C、家庭纪事式结构D、书信体25、小说《虚构》的作者是( )A、格非B、王蒙C、马原D、王安忆26、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 )A、王希坚B、李季C、梁上泉D、严辰27、“枣尔汗愿意满足你的愿望,感谢你火样的歌唱,可是,要我嫁给你吗?你衣襟上少着一枚奖章”这几句诗选自( )A、闻捷《天山牧歌》中的《种瓜姑娘》B、闻捷《天山牧歌》中的《苹果树下》C、李瑛《北疆红似火》中的《姑娘的心愿》D、张永枚的《白马红仙女》28、散文《记一辆纺车》的作者是( )A、方纪B、杨朔C、秦牧D、吴伯箫29、下列哪部戏剧作品取材于江南农村防治血吸虫病的生活故事?( )A、《洞箫横吹》B、《桑树坪纪事》C、《枯木逢春》D、《槐树庄》30、“蛤蟆滩”是下列哪部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 )A、《红旗谱》B、《许茂和他的女儿》C、《创业史》D、《赖大嫂》31、“余永泽”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红岩》B、《烦恼人生》C、《青春之歌》D、《爱情》32、“由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哪位作家的艺术风格在“文革”前后的演变所做的概括?( )A、宗璞B、茹志鹃C、陆文夫D、高晓声33、长篇叙事诗《赶车传》的作者是( )A、郭小川B、闻捷C、李季D、田间34、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 )A、《关汉卿》和《文成公主》B、《关汉卿》和《白蛇传》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D、《王昭君》和《关汉卿》35、“莫非是学习了战士的性格,所以才如此豪迈、威严;只因为它是战士的伙伴,所以才唱出了士兵的情感!”选自( )A、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B、李瑛的《哨所鸡啼》C、李瑛的《军号》D、郭小川的《鹏程万里》三、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湖畔诗社”2、“文协”3、“黑八论”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二月》中萧涧秋艺术形象的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试卷(一)与参考答案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以时间为界,( )年间的中国文学称之为现代文学。
①1917—1949 ②1949—1977 ③1900—1917 ④1890—19002、既有精神病人的疯狂与病态,又具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深刻与清醒的人是( ) ①沙菲 ②子君 ③狂人 ④华威先生3、“小油鸡”这一细节出自( ) ①《伤逝》 ②《祝福》 ③《阿Q 正传》 ④《狂人日记》4、描写30年代江南农村蚕事“丰收成灾”的作品是( ) ①《家》 ②《三三》 ③《小城三月》 ④《春蚕》5、张爱岭的《封锁》是一篇颇具( )意味的小说。
①现实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存在主义 ④黑色幽默6、高家中最早起来搞婚的孙辈形象是( ) ①觉新 ②觉慧 ③觉民 ④淑贞7、《三三》描写的地方是( ) ①四川成都 ②湘西小镇 ③重庆山城 ④贵州8、《断魂枪》的故事背景是( ) ①辛亥革命 ②晚清时期 ③五四时期 ④抗日战争时期9、《围城》描写了一群( )的精神困境。
①学生 ②工人 ③市民 ④高级知识分子 10、李金发是早期( )的诗人。
①浪漫派 ②现实派 ③朦胧派 ④象征派 11、闻一多的《死水》作于( ) ①1921年 ②1925年 ③1926年 ④1937年 12、在中国诗坛上,戴望舒是( ) ①新格律诗人 ②现代派诗人 ③红色诗人 ④泥土诗人 13、《大堰河—我的褓姆》是一首( ) ①叙事诗 ②纪游诗 ③格律诗 ④民歌 14、闻一多在诗歌形式上积极倡导( )。
①自由诗 ②散文诗 ③新格律诗 ④民歌 15、《影的告别》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①现实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象征主义 ④讽刺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鲁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是( )。
①药 ②狂人日记 ③伤逝 ④祝福2、下列作品中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有( )。
①《莎菲女士的日记》 ②《围城》 ③《桃园》 ④《华威先生》3、对《春蚕》的正确描述是( )。
中 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鲁郭茅巴老曹”?()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沈从文2、《雷雨》的作者是()A 老舍B 曹禺C 巴金D 茅盾3、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高粱家族》B 《平凡的世界》C 《活着》D 《蛙》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A 北岛的《回答》B 顾城的《一代人》C 舒婷的《致橡树》D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5、以下哪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A 赵树理B 孙犁C 刘绍棠D 周立波6、《围城》的主人公是()A 方鸿渐B 孙柔嘉C 唐晓芙D 苏文纨7、以下哪部作品是余华的代表作?()A 《受戒》B 《妻妾成群》C 《许三观卖血记》D 《黄金时代》8、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心武B 蒋子龙C 韩少功D 张洁9、“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钱谷融B 朱光潜C 宗白华D 李泽厚10、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 《金锁记》B 《倾城之恋》C 《半生缘》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_____的《沉沦》。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_____。
3、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_____等。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_____”和“文学革命”的口号。
5、艾青的代表作是_____。
6、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_____特色。
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
8、王蒙的代表作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_____等。
9、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_____等。
10、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废都》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2023大学_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
A.《在酒楼上》B. 《伤逝》C.《孤独者》D. 《肥皂》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 )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 )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 )、( )。
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A.《倾城之恋》B.《小城之恋》C.《荒山之恋》D.《锦绣谷之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1.祥子和虎妞是 (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 (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部分 试卷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五四时期,周作人在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建设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以“”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二是对的理论确认。
2、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分别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的散文和的散文。
3、小说《湖畔儿语》的作者是。
4、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抒情小说。
5、《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是壮阔性、和。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白话诗人是。
7、闻一多的诗歌“三美”理论包括音乐美、和。
8、“语丝”派最核心的两位散文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第二个十年时期自由主义作家文艺批评的基本特点是与“宽容”的态度。
10、茅盾在小说领域建立起来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被称为。
11、和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12、中国的小剧场运动提出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取代。
13、丁西林的戏剧结构通常采用模式。
14、老舍在方面的创作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已经取得重要突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时间是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21年[ ]2、曾在1918年上演双簧戏,从而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的作家是A、胡适、周作人B、钱玄同、周作人C、钱玄同、刘半农D、刘半农、胡适[ ]3、以下名篇都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里的是哪一组A、《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孔乙己》B、《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C、《祝福》《伤逝》《阿Q正传》《肥皂》D、《祝福》《肥皂》《狂人日记》《孔乙己》[ ]4、小说《海滨故人》的作者是A、庐隐B、淦女士C、冰心D、周全平[ ]5、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A、冯至B、冰心C、何植D、徐玉诺[ ]6、现代散文诗的鼻祖是A、鲁迅B、周作人C、刘半农D、陈独秀[ ]7、郭沫若《屈原》中虚构的人物是A、宋玉B、婵娟C、南后D、靳尚[ ]8、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A、林语堂B、周作人C、梁实秋D、俞平伯[ ]9、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A、戴望舒B、卞之琳C、何其芳D、李金发[ ]10、“五四”时期强调“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除庐隐外还有A、郁达夫B、叶绍钧C、许地山D、冯至[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题(2)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题(2)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的文学社团是D 。
A、新月派B、新感觉派C、创造社D、文学研究会2、小说《海滨故人》是文学研究会的女作家 A 创作的。
A、庐隐B、叶灵凤C、冰心D冯沅君3、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涌现的小说创作新潮流是 B 。
A、“反思小说”B、“新写实小说”C、“文化寻根小说”D、“伤痕小说”4、后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提倡“为艺术”变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是 C 。
A、语丝派B、象征诗派C、创造社D、鸳鸯蝴蝶派5、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被称为善于制造“叙事圈套”的是 A 。
A、马原B、格非D、孙甘露6、30年代与中国诗歌会、新月派三足鼎立的诗歌团体是 A 。
A、现代诗派B、七月派C、九叶诗派D、创造社7、中国的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是 C 。
A、冯至B、闻一多C、李金发D、徐迟8、哪个小说人物形象最能体现知识分子在肉体磨难中所承受的灵魂洗涤的心理历程BA、秦书文B、章永璘C、张贤亮D、陆文婷9、《芙蓉镇》是作家 C 的代表作。
A、汪曾祺B、余华C、古华D、梁斌10、《西线轶事》是作家 B 的作品。
A、李存葆B、徐怀中C、朱苏进D、周大新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1、下列属于语丝派的作家有ABC 。
B、徐志摩C、鲁迅D、林语堂2、以下哪些作品是属于郁达夫的ACD 。
A、《春风沉醉的晚上》B、《子夜》C、《过去》D、《沉沦》3、京派文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 。
A、朱光潜B、周作人C、胡风D、穆时英4、以下作品,属于韩少功的有ABD 。
A、《爸爸爸》B、《暗示》C、《红高粱》D、《马桥词典》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乡土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复习资料贾文丰河南电大二 OO五年十一月前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
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容。
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2005年 11 月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一、填空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
[周树人;豫才;现代]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树人和。
[周作人]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天演论》]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眉间尺]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离婚]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离骚]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族。
[许寿裳]9.小说《风波》以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张勋]10.《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社戏]11.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鲁]12.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阿 Q]13.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中的陈士成等。
[白光]14.鲁迅自己曾经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忧愤深广]15.鲁迅在《》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16.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有精彩的描写。
[药]17.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吕纬甫]18.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改名为《》。
[补天]19.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
[《伤逝》]20.鲁迅在 20 世纪 30 年代曾这样说“五四”散文发达的情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之上。
”[诗歌]21.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 ,一是“独语体”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
[“独语体”]22.鲁迅在《》一文中:“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
”[“京派”与“海派” ]23.鲁迅的最后一部小说集是由8 篇历史小说组成的《》。
[故事新编]24.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伤逝]2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杂志上发表。
[旧事重提;莽原]二、单项选择题1.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这个比喻出自( B )A.《孤独者》B.《在酒楼上》C.《孔乙己》D.《伤逝》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 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 。
这些小说后结集为( B )A.《呐喊》B.《彷徨》C.《热风》D.《故事新编》3.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C )A.《野草》B.《随感录》C.《热风》D.《坟》4.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体”特点的作品是( C )A.《伤逝》B.《风波》C.《故乡》 D .《明天》5.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
比如( C )A.吕纬甫B.魏连殳C.宴之敖D .眉间尺6.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 ,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声。
这篇小说是( D )A.《故乡》B.《孤独者》C.《祝福》D.《长明灯》7.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
其中,墨子出自小说( C )A.《理水》B.《出关》C.《非攻》D.《铸剑》8.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B )A. 《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 D.《伤逝》9. 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play )。
这位提倡者是( D)A. 周作人B.冯文炳;C.梁实秋D.林语堂三、多项选择题1.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 鲁迅有三点明确的主张 , 它们是( B C D)A.分析B.批判C.继承D.转化2.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 A B D)A.《狂人日记》B.《孔乙己》C.《阿 Q正传》D.《药》3. 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 C B D )A.《狂人日记》B.《故乡》C.《阿 Q正传》D.《明天》4.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 A B C )A.《孤独者》B.《伤逝》C.《在酒楼上》D.《明天》5.鲁迅《铸剑》中有“三头相搏”的描写 , 这三头指的是( A B C )A.眉间尺的头C.黑色人D B.大王的头.王妃的头四、简答题1.近十年来, 海内外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 甚至否定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
②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
③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
④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 。
《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提示:鲁迅对中国文化是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对于传统文化,鲁迅并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努力地去寻找民族文化新生的出路。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包含了三个层面,即:批判、继承、转化。
我们可以说鲁迅对传统文化是整体的否定和局部的继承。
是在接受传统文化丰富养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的。
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评价来看,从其坚决反对这种调和的立场来看,说是“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绝对,乃至全盘否定。
他认为,如果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坚决彻底的态度,如果一开始就总是强调“因时制宜,折衷至当” ,那势必被调和折衷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只能流于空谈。
正是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肯定鲁迅对于现代文化转型的价值,肯定他在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4.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呐喊》、《彷徨》为什么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其成熟的标志?[提示:①“表现的深切” 。
从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改造国民性的关注,以及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三个方面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表现出“忧愤深广”的基调。
②“格式的特别”。
鲁迅小说对传统表现方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 ,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5.简述阿 Q的命运,并指出精神胜利法的特征。
[提示:《阿 Q 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 Q这个跨越时空的不朽典型。
阿 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他受愚弄,受压迫,受剥削,他的“恋爱”与“革命”都遭到了打击,而他往往以“精神胜利法” 得到自慰。
他虽然有改变自身生活处境的渴望,但愚昧、麻木、不觉悟,最后成为当权者杀一儆百的牺牲品。
精神胜利法的思想根源是宿命论。
其特征为: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欺软怕硬等]6.简述阿Q 临死前在人群中看到吴妈这一细节安排的意义。
[提示:小说的细节描写更能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阿 Q临死前在人群中看到吴妈这一细节安排,说明阿 Q对爱情的执著及其不觉悟,同时揭示了他可悲的精神面貌,而吴妈的表现也正恰恰说明了这一点]7.《示众》场面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描写的意义是什么?[提示:《示众》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
小说没有一般小说都有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景的描绘,也没有主观抒情和议论,只有一个场面:看犯人。
于是男女老少——这些爱看热闹的中国人,只有一个动作:看。
鲁迅先生以他深刻的洞察力,看透世间一切的假、丑、恶,以他尖锐的文笔将所有所感真实的或含蓄地藏于他的文章中,以他独有的,对现实丑恶的不满的讽刺手法,将这些丑恶展露于世人之前,警示人们,告诫人们,呼唤着人们乃至整个民族从中得以自省]五、分析题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提示: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
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
阿 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