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1教学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2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上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营造粗犷豪迈的气氛。
一、导入(一)师:同学们,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热播,刘欢的一曲《好汉歌》已响遍大江南北。
水浒英雄行侠仗义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水浒108将中,智勇双全的武松是好汉,粗豪冲动的李逵是好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也是好汉,今天咱们要学的林冲林教头,又是怎样的好汉呢?作者施耐庵又是怎样来表现他的?在我看来,一波三折的情节刻画,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特别让我感动!ppt1:学习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二)师:这里有林冲感叹自己命运的两句诗!ppt2: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师:诗言志!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感情?(抽生回答)明确:表现委屈,悲愤!像“浮梗”一样悲凉的身世,像“转蓬”一样难求的功名。
师:春风得意的林教头为何会生出这等感叹呢?原来:(齐读) ppt3:林冲初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显赫,家室美满。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美眷致祸,“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前往沧州途中,堂堂禁军教头,被两个鬼魅似的小人整治得苦不堪言,可林冲一路咬牙隐忍,历经艰辛,到达沧州。
师:昨天,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既保护不了娇妻,也保护不了自己!今天,刺配沧州的林冲,其命运又会怎样呢?二、品读故事情节(一)师:同学们已通过预习,我们再来观看与之相关的四张连环画。
二者结合,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情节的四个部分。
(要求:用相同格式和相同主语的短语)(分小组讨论)Ppt4:四张连环画师:你这样概括的理由是什么?(反复讨论)要求:准确;简练;顺畅。
明确:①沧州遇旧——②买刀寻敌——③到草料场(草厅交割)——④雪夜报仇(奋起杀敌、庙外锄_)师:你认为这故事情节是平铺直叙,还是一波三折呢?并谈理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能够欣赏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学会欣赏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 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1. 导入新课(1)简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记录不懂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
3. 合作探讨(1)小组内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共同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讲解文本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讲解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写作练习。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古典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的欣赏能力。
1. 文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参考资料: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评论、解析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课文的情节安排技巧。
(草蛇灰线,脉在千里之外)3.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二、学法指南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习本文你应该特别注意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对塑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三、课文精讲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简析】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
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简析】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变化;(3)能够欣赏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对林冲性格特点的认识;(3)通过阅读、思考,提高对古典小说表达技巧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林冲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的把握;2. 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对林冲性格的深入理解;2. 古典小说表达技巧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林冲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2. 阅读:学生自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总结他在故事中的变化;4.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深入剖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5.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写在日记中;2. 选择一部古典小说进行阅读,体会其中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环节的活跃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合作协作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表达清晰度、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情节,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3、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
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者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
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作品《水浒传》:《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
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理清文章思路:1、理清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现实。
2、理解课文运用情节的展开凸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专题分析。
教学重点:情节与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
教学方法:专题探究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具体过程:第一课时一、由“浒”字读音引出《水浒传》。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
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
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三、初读课文,重点词语:赍发:jī资助赏赉:lài赏赐玷辱:diànrǔ使蒙受耻辱迤逦:yǐlǐ曲折连绵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按酒:指下酒的肉菜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庇祐:bìyòu保祐掇:duō搬,挪动酒馔:jiǔzhuàn下酒的饭食。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d54d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
基于此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二、说目标1、了解故事大意,梳理主要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林冲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题教学难点:分析“风雪”这一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四、说教法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积极性的调动,本课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
五、说学法全程贯穿探究性学习方式,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迁移运用,提高能力”三个层次。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挖掘文本中的“探究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关乎文章精要之点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与探究。
以情激情,以诱达思,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境。
学生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人物及绰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豹子头林冲,由此导入课文。
从而为“自主、合作、探究”做铺垫。
(二)讲述故事,激发共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能让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读进去,况且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砧辱模样(m)B、差拨(chāi)彤云(t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o)迤逦朔风(shu)D、提防(t)仓廒(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 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 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梁山好汉, 一百单八将,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 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
首先, 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 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 视小说者为末流。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 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 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
即使是这样, 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
六朝的志怪小说, 唐代的传奇, 宋代的话本、拟话本, 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 而到了明清的时候, 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
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 明清时候, 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 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 有的说是罗贯中, 有的说是施耐安, 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
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 所以他才腰斩水浒。
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
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 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 钱塘(杭州)人, 曾中元朝进士, 在钱塘做过两年官, 因与当道不合, 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
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 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 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
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 《侯蒙传》, 《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
从南宋起, 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
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 甚至就叫《忠义传》。
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 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 忠心报答赵官家”, 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 沦为“盗寇”。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 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 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 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
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 都遭到抗拒。
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 企图置林冲于死地, 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
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 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 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 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 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
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
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
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 他打算要逐一评点。
《水浒传》是第五。
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
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
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 很是可惜。
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 只有70回, 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 在这70回里, 他都加了评注, 非常精到, 可以帮助同学理解, 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
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 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 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 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 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
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
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 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 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
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 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
陆走后林冲进来了, 李传递消息。
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
正是机缘巧合, 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
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 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 一步一步, 徐徐铺开来。
林冲得了消息, 发怒寻仇人, 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
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 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
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 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 该谢场了, 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
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 你来我往, 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
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 出了场, 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
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 事事铺垫好, 紧锣密鼓敲起来, 好戏还在后头呢!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 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 对仇人认识不清, 复仇心理并不强烈)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 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4.布局已然铺就, 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
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 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去买酒的路上。
英雄喜喝酒, 况且天寒地冻。
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 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 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 遥相呼应, 使小说叙事周密, 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
转眼差错之间, 就可能不被烧死, 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 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 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
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 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
等到林冲买好酒, 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 可见, 这雪是越下越大, 大到足以压倒草屋, 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 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 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 渲染紧张气氛, 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5.草料场起火, 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家找找看, 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 特意“将火炭盖了”, 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 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
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6.在这一部分里面, 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小结有酒, 有雪, 有火, 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
还有拿石头堵庙门, 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 独具匠心啊!来看第三部分。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却说, 林冲安于古庙中, 见火起, 想要开门去救, 奈何就要开门时, 听见有人说话, 那人因为石头挡门, 就在门外说, 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
林冲就在门里听, 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 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忍无可忍, 彻底绝望)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 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 更可气的是, 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 可以仗势欺人, 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 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 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 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 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 前后照应, 可谓天衣无缝, 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 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 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 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 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 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 官府黑暗, 陷害忠良, 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 最后导致家破人亡。
“是可忍, 孰不可忍”。
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 刻画鲜明, 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 其特点是不同的, 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板书设计酒雪火酒店草料场古庙(1~6)(7~9) (10~12) 信息交通严势相逼手刃仇敌前奏发展高潮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忍无可忍委曲求全心存幻想彻底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