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高中生物学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

高中生物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1.选题途径1.1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选题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和“进一步探究”的内容,而这些活动大多数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因此,这些课题自然而然成为学生课外探究性学习的课题首选。
如:《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动物的行为》、《光对绿色植物生活还有什么影响》等。
在实际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往往会提出一些老师所忽略的问题、教材内容延伸的问题、探究方法上存在缺陷或难以实现的问题、与书本结论不一致的观点,理论与实际相矛盾的问题等等。
所有的这些,只要老师能敏锐的抓住契机,从中都可能提炼出值得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这样就能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相结合,不仅能使知识得到补充和延伸,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创造性思维萌发的土壤和能力展现的舞台。
例如,《三明八中绿化状况调查》、《洋葱表皮装片制作方法改进》、《空气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改进》等我校学生课题的选定,都是师生共同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过程中获得的。
1.2 在对自然界、周围事物的观察中选题观察是生物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是积累知识的开端,是科学发现的起点,大多学习活动和科学探究都始于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观察。
自然和身边的事物赋予与人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必然包含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诸多素材。
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去,通过仔细观察,从中发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和现象,进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课题。
例如,在一次带领兴趣小组学生外出调查中,学生偶然听到了青蛙求偶的鸣叫,观察到了青蛙抱对的景象。
在老师介绍了有关青蛙繁殖行为的一些知识之后,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萌发了对青蛙繁殖习性进行观察研究的想法,在查阅了有关资料后,最后指导学生们确定了《***娃繁殖习性的观察研究》的课题。
浅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

水平 来 确 定 ,每 个 学 生 都 可在 不 同层 次 的 课 题 中我 到 相 应 的 研究 方 向 ,克 服 活 动 的 单 调 性 ,把 室 内 室 外 、校 内校 外 活 动有 机结 合 起 来 ,实 现 自身 的 价值 ,体 会 成 功 的喜 悦 。 1.3 过 程 性 原 则 研 究 性 学 习 注 重 学 习 的过 程 ,关 注 学习过 程 中学 生 的 思 维 方 式 、信 息 的 莸 取 与 整 台 。 它 强 谓 “做 中学 ”、“学 中做 ”.力 图 通 过 做 的 主动 研 究 过 程 来培 养 学 生 的各 种能 力 .学 会学 习。 1.4 价 值 性 原 则 课 题 的选 择 必 须 着 眼 于 社 会 发展 的需 要 .体 现 STS精 神 .研 究 成 果 能 接 受 实 践 的 检 验 。 价值 性 让 学 生 感 兴 趣 ,产 生 成 果 后 .就 有 强 烈 的 成 就 感 ,反 过 来再 促 进 学 习 。 2 更新 理念 。采 集课 题 2.1 放 开 束缚 ,展 开想 象
课题名称: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可以分解为以下小问题: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活动?如何开发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为有效?)
2.在教材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高中生物学有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对比中西教育的区别时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传统式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与美国相比,在创新教育方面显得不够。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从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
目前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单独设置,作为活动课加以实施;二是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主体板块的设置加以实施;三是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通过穿插综合性专题加以实施。虽然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必然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目前,学科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是,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这种专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专题研究在实施操作上相似,都是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在教学中少而精地设计一些研究课题。同时应当看到,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2.在教材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可研究的因素,例如:探究生长素的浓度对于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或者种子萌发的影响);模拟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2)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这个生物课题报告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提高,生物量增大。
本文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验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作物的产量及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便是个别实验数据。
注:实验中控制光照、温度及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增加大豆光合速率的。
以上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作物的光合速率。
因此在农业栽培上尽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科:生物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与作用》《组长:成员:指导老师:日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99 / 29/ 3酸奶的制作原理一.)给酸IDF、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乳品联合会(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杀菌乳奶做出定义为:酸乳(即酸奶),由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或浓缩乳)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
进一步在乳酸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酸奶形成原理:从而使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7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酸奶的制作过程二.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1.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
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
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2.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3.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
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
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4.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完整)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最好是实验类)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12、农药污染的影响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19、某河水的污染情况调查(湖的污染情况调查)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21、生活中的化学22、生活垃圾23、居室污染24、厨房里的化学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26、食品污染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28、植物标本的制作29、生态环境的保护30、关于营养饮食31、植物组织培养32、细菌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34、流行疾病预防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36、另眼看克隆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39、免疫疾病40、基因药物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42、生命的起源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44、植物的克隆45、DNA与遗传疾病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50、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51、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石榴酒等)52、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53、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54、碘与人类健康55、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56、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57、淮河污染调查与对策58、农用生物肥59、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60、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61、纯净水是否“纯净”62、维生素王国探秘63、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64、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65、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66、中学生营养与健康67、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68、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69、深圳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70、农村生活用水调查71、居室污染72、学校食堂与学校周边摊点饮食服务状况调查73、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74. 学校动植物调查。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塘沽区第一中学高二、一班二00一年十一月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 1到3天换一次水。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
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组长:秦雯组员:李慧、马秋玉、曲静洋、卢小川、文诣炜、王林重力对根的影响的验证实验思考:尽管这项实验周期较长,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小组成员对此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探究

“ 提高 生物 科 学 素 养 , 向全 体 学 生 , 导 探 面 倡
3 联 系 现 实 生 活 — — 学 以 致 用
案例 1 构 建重 组 D A模 型 ” “ N
将学 生 分 为 四人 一 组
的学 习小 组 , 于组 织管 理 长 的担 任组 长 , 责学 习任 务 负 的策 略制 订 , 对组 员进 行 合
理分 工 , 调控 任务 完 成 的进
・
1 。 4
E u ain lE up e t d E p r n o .4,N . ,2 0 d ct a q im n o An x ei tV 12 me o5 08
维普资讯
享研 究 的信息 、 意 及成 果 , 创 发展 乐 于合作 的团 队
5 吕芳 . 谈 化 学 家 庭 小 实 验 [] 教学 仪 器 与 实 验 ,03 1)6 例 J. 20 (1 : ( 稿 日期 :080—6 收 20 -30 )
生活化 实验 设 计 , 从 应试 教 育 向素 质 教 育 是
转 变 的有力 举措 。为 了适 应课 程发展 的需 要应 重
习 活动 。
区 内 。学 生在 完 成 每一 个 课题 任 务 的过 程 中 , 巩 固生 物课 堂所学 的相 关 知 识 , 决 生物 课 堂 遗 留 解 下 的困惑 。 同时 , 出 生物 学 科 是 实验 学 科 的 特 突
点, 使学 生 在 生物 实 验 、 实践 技 能 上得 到 训 练 , 培 养 学生合 作 、 究 、 践 的学 习方式 和理念 。 探 实
例 , 述 了研 究性 学 习对 渗 透新 课 程 理 念 、 进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和提 高 学生 科 学素 养 的 作 用 。 论 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最好是实验类)
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2、农药污染的影响
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某河水的污染情况调查(湖的污染情况调查)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生活中的化学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厨房里的化学
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
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28、植物标本的制作
29、生态环境的保护
30、关于营养饮食
31、植物组织培养
32、细菌
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
34、流行疾病预防
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
36、另眼看克隆
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
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
39、免疫疾病
40、基因药物
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
42、生命的起源
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
44、植物的克隆
45、DNA与遗传疾病
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50、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
51、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石榴酒等)
52、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
53、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
54、碘与人类健康
55、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56、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57、淮河污染调查与对策
58、农用生物肥
59、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60、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61、纯净水是否“纯净”
62、维生素王国探秘
63、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64、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65、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66、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67、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68、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69、深圳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70、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71、居室污染
72、学校食堂与学校周边摊点饮食服务状况调查
73、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
74. 学校动植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