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最好是实验类)

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2、农药污染的影响

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某河水的污染情况调查(湖的污染情况调查)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生活中的化学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厨房里的化学

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

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28、植物标本的制作

29、生态环境的保护

30、关于营养饮食

31、植物组织培养

32、细菌

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

34、流行疾病预防

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

36、另眼看克隆

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

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

39、免疫疾病

40、基因药物

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

42、生命的起源

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

44、植物的克隆

45、DNA与遗传疾病

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50、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

51、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石榴酒等)

52、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

53、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

54、碘与人类健康

55、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56、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57、淮河污染调查与对策

58、农用生物肥

59、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60、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61、纯净水是否“纯净”

62、维生素王国探秘

63、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64、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65、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66、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67、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68、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69、深圳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70、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71、居室污染

72、学校食堂与学校周边摊点饮食服务状况调查

73、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

74. 学校动植物调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5.4.3附答案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作用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 光合作用强度??????? 影响因素?????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空气中CO 2的浓度温度的高低光照的长短与强弱以及光的成分衡量指标????? 原料消耗的数量产物生成的数量 2.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流程: 二、化能合成作用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素养达成】 1.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科学思维) 2.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社会责任) 后羿射日是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内容大致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大地干涸焦枯,草木不生,人们难以生存。英雄后羿力大无比,箭法精准,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光照和温度适宜,万物复苏,草木茂盛。这个神话说明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呢?

探究点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师问导学】 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图中A、B、C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2.O A段的含义是什么?其大小主要受哪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O A段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其大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3.DE段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此时想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DE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增加CO2浓度等措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4.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这是在25 ℃测得的曲线,若温度升至30 ℃,曲线中A点、B点将如何变化? 答案:A点下移,B点右移。 5.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气体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那么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中哪些过程是存在的(用下图字母表示)? 答案:c、d、e、f。 【智涂笔记】 本实验中易产生的两个认识误区 (1)本实验中所测的数值并不代表光合作用的真实值,而是光合作用的净产值,即光合作用强度减去呼吸作用强度。 (2)叶片浮起之前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者是产生的氧气量较少。

最新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期末考试题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等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分解并不断释放入血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4.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液 5. 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 B.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6.右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7.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8.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9.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B.②→③→②→① C.③→②→①→②D.③→②→①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XX民族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学生 *** 指导教师 ** 专业 08生物制药 学号 200806***** 时间 2011-3 XX民族职业学院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摘要本文较为简略的介绍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详细叙述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实力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还简单分析了我国生物制药与欧美的差距在拉大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国际差距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作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生物伦理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列出十大改善人类健康的生物技术,其中便有四项与生物制药密切相关。我国自1986年生物技术领域实施“863”计划以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上、中、下游结合,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生产体系,并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300多家生物工程制药企业,年产值达100多亿元,生物制药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1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 1.1生物制药企业格局 中小型生化制药企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主要生产脏器制品和生化药物,如从猪胰脏中生产胰酶和胰岛素,从猪脑垂体中生产后叶针、缩宫素和加压素等。代表企业为生产肝素钠和各种治疗酶的常州干红生化制药公司。 1.2生物制药产业结构 大型微生物制药企业。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大批量生产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和氨基酸类药物,代表企业为生产青霉素、72ADA和万古霉素等的华北抗生素制药厂。现代生物工程制药企业。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300多家单位从事生物工程研究,有200余家现代生物制药企业,50多家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如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药产业。主要从事生物药物原料药的大宗生产,主要产品有: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核酸类原料药。天然生化药品及其制剂产业。主要从事天然存在的生化试剂生产。生物制品制造业。主要经营生物技术药物、一秒和血液制品以及临床诊断制剂。 1.3生物制药企业体制现状中国制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主要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私营和外资合资等。股份制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市场占医药工业总销售收入的44.5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占22.49%;国有企业只占15.23%。工业产值增长最快的是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的差距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明显错在四大竞争差距。 2.1企业规模小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古浪三中行道树灌木种类及其数量调查 高二(1)班 指导老师:张岷山 课题组长:李建鹏邸彦荣 课题成员:苏发昌潘治功张晨三范有伟张莹杨兴芬周兴银

一、研究目的 道路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同学们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行道树种类以及数量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绿化效应的发挥。作为三中小小的一员,每当我们在林前下学习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校园中的灌木数量和种类呢?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些树木的作用以及生活习性呢?为了更好的发挥灌木丛的作用,服务三中师生。因此进行了调查探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测量记录 对校园中操场侧及大殿周围几条行道的灌木进行观测、测量和记录。对整个小区的树木进行普查计算出各种树种的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和作用,同时测量株距及覆盖面积等。 2、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求出其分布,数量、种类,覆盖面积及覆盖率等。 3、调查访问 访问有关人员或资料,了解本校建校以来种植的树木种类、数量、成活情况,适应的气候区域,土壤条件等。 三、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成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写作能力较好,能吃苦耐劳,做事细心,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有关老师和技术人员可给予技术支持和计算指导。在剩余时间方便即可进行调查。

研究方案 1、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3月中旬开题始,带2012年4月上旬结题 第一阶段:了解校园区所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树木在行道中所起的作用,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类型。 第二阶段:对校区的树木种类及数量进行测量、调查、计算出数据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对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三中灌木种类和数量特征,提出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三中较为合适的树种。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写出论文,结题报告 一、人员分工 1、组员分头查阅资料、研究:苏发昌潘治功 2、访问绿化相关人员:张景三杨兴芬 3、调查树木种类、数量:范有伟张莹 4、共同整理,撰写报告。 实施记录 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问:管理员您好,我们是高二的学生,我们想对三中树木做个调查,但有些数据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您。 答:当然可以,只是不知能否帮到你们。 问:三中环境恶劣,我们想了解三中所处的气候环境。 答:三中处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频繁,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100例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100例 生物学中微生物学专业主要涉及微生物制药,环境能源微生物,临床微生物,生物发酵等类别,研究方向不同,论文题目选择也有所不同。以下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正在写论文的同学一个参考。 1、脲解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研究 2、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检测 5、贺兰山东麓荒漠微生物结皮发育过程研究 6、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污染微生物分析 7、油脂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代谢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8、深海微生物硝化作用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 9、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0、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 11、草莓不同生育时期根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动态变化 12、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致腐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13、细胞、微生物及其相关培养技术 1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5、有机无机缓释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结构的影

响 16、东北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7、不同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18、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管理 19、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20、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21、关于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探讨 22、外源汞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3、论研讨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4、采煤塌陷复垦区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25、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26、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7、土壤微生物总活性研究方法进展 28、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水生植物残体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29、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0、外源生物炭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31、浅谈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32、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33、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34、高师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35、5种江西特色盆景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36、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探索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2.4附答案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细胞中的糖类 1.组成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 2.细胞中糖的种类、分布及功能[填图]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 2.种类和功能[填图]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大分子的构成 若干个碳原子构成,单体的基本骨架构成,形成多聚体。 2.将大分子与相对应的单体连接起来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2)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3)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4)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5)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6)淀粉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并呈现蓝色。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7)糖类物质不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和脱氧核糖() (8)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9)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0)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1)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2)葡萄糖不能被水解,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3)乳糖是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4)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而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6)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淀粉只能用碘液鉴定并呈现蓝色。 答案:(1)×(2)×(3)×(4)×(5)√(6)×(7)√(8)×(9)√(10)× 2.连一连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素养达成】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3.结合四大有机物的结构组成,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科学思维)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 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5.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 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 泡在任氏液 (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 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 如卜图,卜列各诰顶分析不用确的是 () A. 分别刺激A 、B 、C G H 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 5处 B. 在B 、C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 A 和G 点:电流计指针祁能慌转 C. D 、E 、F 共同构威了两个神经兀相连接的邦位叫突触 D. 刺激E 、F 点,弓I 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调节 C .内分泌调节 D .血液pH 值的调节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 脑皮层的 A . W 区 B . V 区 C . S 区 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分,共60分) 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C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A.A 、 B. A 、 C. B 、 B 、 B 、 C 、 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参考模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个人资料: 姓名:××学号:××××× 性别:××年龄:××岁 籍贯:××省××市/县 所在学院及专业:××学院××专业××级 联系电话:××E-mail:×××

目录 总论(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个人性格特质 5.职业价值观 6.特长和资源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具体执行计划 第五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总论(引言)

如果认准了春天,即使它铺满冰雪也要绽放。要知道人在做事中一旦做出兴趣来,做出情感来,作出意义来,那么所做的事就成为了事业。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喜欢有计划的工作,现在正致力于自己才干和能力的增长;喜欢独立思考并喜欢应用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喜欢与有精神内涵的人共同探讨人生哲学;天生好学,并相信学无止境。 3职业能力:不太喜欢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认为人是活的,活的东西比死的麻烦的多。希望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希望自己所学知识能得到认可。希望从事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4个人特质:对工作极其负责,对自己要求较严格。动手能力较弱,认为擅长理论研究与建立。不擅长繁复的工作,喜欢简明的任务,认为这样才有效率。 5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没有太大的挑剔,希望薪金高一点,有点社会地位更好。任劳却不任怨。 6.特长和资源 小结:一个人应该学会取长补短。精力旺盛、热情、性情平和、乐于助人、忠诚、责任心强、富于创新精神、工作和生活井然有序是我的优点;可也存在着有时过于理想话,据个人价值观进行判断,容易做出草率的决定和有着对于批评比较脆弱的缺点。努力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只有让自己适应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但相信,通过努力是可以优化的,一个有点头脑并且努力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二、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历史悠久,底蕴丰富。食品科技学院学风良好,注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动手能力,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目前生物工程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对于此类人才需要比较大的,特别是我国的生物技术还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毕业生一定会得到企事业的青睐。特别是环京十三县的京津一体化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七大高新产业(包括生物工程)的大力支持,在未来的时间里,生物工程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级知识分子会拥有充裕的就业环境。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生物科学专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生物科学专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分子生物学 1. 参考文献:遗传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 理学进展、生物学通报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酶制剂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3)DNA分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4)病毒核酸的特点及其应用 (5)DNA多态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6)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及其应用 (7)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8)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3.指导教师:张红 二、动物生物学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动物学教材、野生动物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某种野生动物繁殖(或生态)习性或生物学习性调查 (只针对某一种动物) (2)某地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只针对某一类动物,如鸟类、昆虫、水生动物等) (3)当地某种经济野生动物饲养的观察(正文应包括引言、饲养 条件、方法、习性观察、行为观察、病害防治等)

(4)动物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某方面的新进展(或某方面的研究 现状与展望),如动物克隆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3.指导教师:王文林 三. 生物教学法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法、生物教育学、教学 论文写作方法与举例、河南教育等相关书籍与资料。 2. 题目: (1)论述生物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我省目前生物教师素质对贯彻素质教育的影响 (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4)高中生物学难点的教学分析 (5)中学生物实验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3.指导教师:单广福、张丽琴 四. 植物生物 学 1.参考文献: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遗传学报、生物学通报、 作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华北农学报、作物 育种学、作物雄性不育化育种、植物生理学、耕作学、植物生理 学以及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植被资源调查(正文中应包括当地气候气象条件如:年 平均温度、降水量;当地优势种、稀有或特有种类、有害种类、 可开发利用种类及名录等) (2)当地农田杂草区系调查(正文中应包括当地优势种、稀有种、有害种类、可开发利用种类等) (3)植物雄性不育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4)植物雄性不育性作物杂交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高考生物必修一考点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走近细胞 考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 ②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代谢、分裂(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遗传变异、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 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种群与群落的区别:群落强调的是某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构成的群体。我们容易忽视的是其中的微生物,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就是典型的错误表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及各种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或直接说成“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2)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因为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只能寄生在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所以病毒又称为分子生物。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不能单独划入生命系统层次。 (3)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虽然字面上常常只带有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某些生物,但它真正的含义包括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如一片草原、一片森林、一个湖泊等,均应理解为是对生态系统的描述。 考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比较项 目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含纤 维素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和果胶 细胞膜都含磷脂和蛋白质,都是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DNA 裸露 有核膜、核仁,DNA和蛋白 质形成染色质 分裂方 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变异类 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 体变异

高三一轮总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题练习题

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a. 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h a ——H~■it 糖原可以存在于a中③a与b、c、d相比的蛋白质含量较咼④正 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⑤a、b、d是细胞代—站 谢的主要场所⑥b中的有些物质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a⑦内环----- 境成分稳定,机体达到稳态。 A .一项正确 B .两项正确 C .三项正确 D .四项正确 2.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n、川、w表示能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B. n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w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 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3.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诩'热麻丹宓------------ 结曲A r |卄険斋仆帳坤刨|n戟崇芬 1 i1T 1 ---- 血WJ滋窪卜-降 ---------- 皓杓A A. n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i、n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川激素是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的升高。 D. 血糖调节存在反馈调节。 4.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 c 、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 e 激素 ⑤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 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5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 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C 的环境中,产热为 al ,散热为bl ;处于30C 的环境中,产热为 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同30C 环境相比,人处于 0C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 维持体温稳定,因 此 a1>a2, b1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林西一中生物组刘国斌)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我尝试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专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实施的过程 (一)课题动员与组织: 由教师介绍“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保护。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要求:自拟课题研究环境问题,可以是用实验方法模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也可以是搜集资料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或危害,内容不限。学生自愿组合成最多四人的研究小组.共同初步选定小课题.并收集与本小组选题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课题并拟定整个活动计划。有的实验小组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预期实验结果。有的小组选定了非实验课题,限定了资料来源,小组成员分工,研究进度等计划。 (三)开题报告 实验课题小组上交较成熟的实验方案。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调查生活中的污染,吸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香烟对家鸽精神状态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普通工厂的一般酸性污水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香烟对植物的危害,探索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及专题研究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其原因,关于大气污染调查简析,关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我国今年沙尘暴探源等等。

生物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生物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分子生物学 1.参考文献:遗传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生物学通报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酶制剂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3)DNA分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4)病毒核酸的特点及其应用 (5)DNA多态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6)聚合酶链式反应(PRC)技术及其应用 (7)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8)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3.指导教师:张红 二、动物生物学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动物学教材、野生动物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某种野生动物繁殖(或生态)习性或生物学习性调查(只针对某一种动物) (2)某地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只针对某一类动物,如鸟类、昆虫、水生动物等)

(3)当地某种经济野生动物饲养的观察(正文应包括引言、饲养条件、方法、习性观察、行为观察、病害防治等) (4)动物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某方面的新进展(或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如动物克隆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3.指导教师:王文林 三. 生物教学法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法、生物教育学、教学论文写作方法与举例、河南教育等相关书籍与资料。 2. 题目: (1)论述生物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我省目前生物教师素质对贯彻素质教育的影响 (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4)高中生物学难点的教学分析 (5)中学生物实验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3.指导教师:单广福、张丽琴 四. 植物生物学 1.参考文献: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遗传学报、生物学通报、作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华北农学报、作物育种学、作物雄性不育化育种、植物生理学、耕作学、植物生理学以及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植被资源调查(正文中应包括当地气候气象条件如: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当地优势种、稀有或特有种类、有害种类、可开发利用种类及名录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5.4.1附答案

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 (3)实验步骤: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

1 2. (1)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 (2)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3)结构: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判断下列有关叶绿体叙述的正误 (1)叶绿体的基粒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4)没有叶绿体的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5)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于内膜、基质和类囊体() (6)叶绿体是唯一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7)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8)植物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1)√(2)×(3)√(4)×(5)×(6)×(7)×(8)× 2.判断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正误 (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可以防止破坏叶绿素() (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剪好的滤纸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 (3)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溶于有机溶剂又能溶解于水中() (4)可选用绿色植物任何部位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5)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CaCO3和少量的SiO2作用是相同的()

(6)过滤色素溶液时,漏斗基部应放置多层滤纸() (7)层析得到的滤纸条上各种色素带的宽度可说明不同色素含量的多少() (8)利用无水乙醇可分离叶绿体中4种色素() (9)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时,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中() 答案:(1)×(2)×(3)×(4)×(5)×(6)×(7)√(8)×(9)√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素养达成】 1.通过动手实验,理解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掌握色素的种类和作用。(科学探究) 2.结合教材P99图5-11,概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社会责任) 玉米中有时会出现白化苗,右图中是白化苗和正常玉米苗的比较,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消耗完后就会死亡,这说明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的作用。那么,绿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结构有哪些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呢? 探究点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师问导学】 下图是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步骤,请分析: 1.提取色素时,加入剪碎的叶片后还需要加入三种物质,若A是二氧化硅,B、C分别是什么?A、B、C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A是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B是碳酸钙,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C是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 2.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3.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什么?画滤液细线有什么要求? 答案: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还要重复画几次。 4.色素分离时,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为什么?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7.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 :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不同 提取方法的研究 专业 : 生物技术 目录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引言………………………………………………………………………………………… 5 1 材料与方法.......................................................................................... 6 1.1 实验材料 (6) 1.2主要试剂……………………………………………………………………………… 6 1.3主要仪器……………………………………………………………………………… 6 1.4研 究方法 (7) 1.4.1 SDS-蛋白酶K消化法……………………………………………………………… 7 1.4.2饱和NaCl 法………………………………………………………………………… 8 1.4.3 CTAB 法……………………………………………………………………………… 9 1.5电 泳及结果记录……………………………………………………………………… 10 2结果与分析……………………………………………………………………………… 10 2.1总DNA的提取结

果.............................................................................. 10 2.2结果与分析....................................................................................... 12 3 讨论 (13) 3.1三种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13 3.2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4 参考文献 (15) 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以新疆草原蝗虫的主要危害种类——西伯利亚蝗为研究对象,分 别对干制和乙 醇浸泡的标本用SDS法、饱和NaCl 法和CTAB法进行了基因组DNA 的提取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总DNA 带型整齐,饱和NaCl法和CTAB法提取的标本总DNA 获得率较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中大部分有明显降解。另外,乙醇浸制的标本总DNA 的获得率及质量均高于干标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蝗科亲缘关系分析、基因组比 较和遗传多态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基因组DNA , 不同方法, 西伯利亚蝗 Studies on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Gomphocerus sibiricus genomic DNA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在教育目标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即把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处在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03 年颁布,就全国范围来讲,在三维目标的实施途经研究方面是一个难点问题,大家都很关注,有老师在实践中开展探索,专家和一线的老师对知识与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在如何认识过程、生物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能力目标的具体化、情感价值观的分类、生物课程中如何有机渗透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三者的有机整合、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等方面缺少比较系统性的研究,有部分课程专家在有关课程改革的论述中谈到过这些问题,如《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编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主编)等。 目前国内其它学科如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有三维目标实施途径的研究,关于三维目标方面的理论和论文也较多。但有关生物学科如何实施三维目标方面研究较少,研究成果更少。因此,研究本课题可以填补国内外这方面理论空白,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教学理

论、元认知理论。同时也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推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增强生物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意识。 2、使生物教师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寻找实现生物课堂三维目标的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我校生物青年教师教科研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3、探索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4、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方式 (三)研究重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的研究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 (二)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