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转子密封系统的问题及原理解析
密炼机转子密封环

密炼机转子密封环
密炼机转子密封环是密炼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防止物料泄漏,确保混合均匀和提高生产效率。
转子密封环的设计和性能对密炼机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转子密封环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如下:
1. 密封性能:优良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物料泄漏,确保混合均匀,提高生产效率。
2. 耐磨性:密封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 耐高温性:密封环需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以适应密炼机高温工作环境。
4. 抗粘性:密封环表面应具备一定的抗粘性,防止物料在密封环表面粘附,影响密封效果。
5. 易于安装和维护:转子密封环应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便于安装和维护。
6. 稳定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密封环要保持稳定,不易变形或损坏。
目前,密炼机转子密封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填料密封:通过填料填充转子密封环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密封。
填料材料有石棉、四氟乙烯等。
2. 机械密封:通过机械密封件(如密封圈、弹簧等)实现密封。
机械密封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性。
3. 螺旋槽密封:在转子端面上开设螺旋槽,通过反向输送物料实现密封。
这种密封形式可与原有密封装置组成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效果。
4. 磁性密封:利用磁性材料制作转子密封环,通过磁力作用实现密封。
磁性密封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和抗粘性。
在选择转子密封环时,需根据密炼机的具体工况和需求,结合密封性能、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密炼机常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作者简介:韩帮阔(1982-),男,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密炼生产线设备的研发设计工作。
已发表论文26篇,获批国家专利13项(2项发明专利),参与编写了第三版《橡胶工业手册》,曾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大连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收稿日期:2019-08-071 行业现状密炼机是以轮胎为典型代表的橡胶制品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环保性好(对比开炼机和加压式捏炼机)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
从实践看,密炼机又是轮胎等橡胶制品生产的源头,也是核心设备之一。
当前,密炼机的市场保有量特别大,在橡胶制品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设备的原始结构不够完善、渐进性磨损及维护不及时等因素,使密炼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生产。
一般客户对密炼机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细节结构不熟悉,导致维修时间长或者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就密炼机一些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描述,以期对行业能有所裨益。
2 常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作为一种重载且连续运转的设备,在生产实践中,密炼机常见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类:(1) 密封泄漏的问题;(2) 测温精度不准的问题;(3) 漏水、漏油的问题;(4) 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5) 混炼质量不好的问题;(6) 其它不正常的问题。
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多,本文仅就密封泄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
3 密封泄漏的问题密炼机常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韩帮阔,王琨(1.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2.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300)摘要:密炼机是以轮胎为典型代表的橡胶制品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设备。
用户在日常使用密炼机时常遇到密封不好导致的泄漏、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就密封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密炼机;橡胶;密封;泄漏中图分类号:TQ332文章编号:1009-797X(2020)13-0027-04文献标识码:B DOI:10.13520/ki.rpte.2020.13.005虽然工作状态下密炼机是封闭的,现场环保整洁性较开炼机有较大提高,但密封泄漏问题一直是很多用户所头疼的问题。
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方法

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方法
由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 CN 108948451A,公开日期 2018-12-07)“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方法”,涉及一种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方法,在密炼机设备安装投用前或密炼机设备检修完毕后将橡胶组合物投入密炼机中,混炼完毕后,设备再正式投入使用。
橡胶组合物由90~110份顺丁橡胶,8~12份氧化锌和20~30份TDAE环保油组成。
具体混炼方法为:全程以25~35 r·min-1的中慢速混炼,先将顺丁橡胶全部投入密炼机中混炼1~3 min,确保胶料打碎,然后分5次加入环保油,每次加入总量的1/5,每次混炼0.5~1 min,最后加入氧化锌,再混炼至150~170 ℃排胶。
本发明从工艺上进行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方法简单,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实用性强;能达到液态密封胶的效果,与轮胎工厂用胶料互熔,不会影响后期混炼胶料性能,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刊编辑部 马 晓)。
密炼机转子密封系统

密炼机转子密封系统现今,包含多种组分的混炼胶的生产主要是采用密炼机来进行的。
混炼胶中包括有聚合物、微细易散布的粉状填料、炭黑、碳酸钙和少量的化学药品如硫化剂、促进剂或加工助剂以及液体成分如增塑油料。
这些液体和细粉状的组分是通过密炼机的转子密封系统来控制以限制其进入外界环境中。
起初,人们将这些细微易散布的成份通过油膜粘附进行处理,称为粘结。
由于密炼室内压力很高,这些糊状物会沿着转子的轴被慢慢挤出。
为了限制这些糊状物的流出,在转子轴的两端均加了密封圈。
密封圈本身包括两层环,通常在滑动区具有较硬的表层。
一个固定在转子轴上,相对的一个安装在机架上。
各个转子密封系统本质上的区别在于所应用的表面压力不同,分为自动转子密封(SSA)、弹簧-加载转子密封(GA)以及水压转子密封(WYH)。
防尘设计SSA密封的原理是基于对混炼室内的压力的利用。
如果混炼室内压力升高,压力会传递到滑动的密封圈,从而密封圈的锁紧力会提高。
为应用最小的表面压力,利用盘状弹簧组件来将内滑动环压到外固定环上。
现今,新的密炼机都装备有GA和WYH转子密封系统。
在弹簧-加载转子密封(GA)系统中,密封圈位于混炼室外。
此处,内环固定于机架,外旋转环装配于转子轴上。
通过几个排布在旋转环周围的盘型弹簧组件施加表面压力,通过螺母对弹簧预加压力。
润滑增塑剂注入密封圈的环形间隙,将一些细微易散布的胶料组分粘结起来。
更深一层的润滑孔位于固定的滑动环内,用以润滑滑动的表面。
在水压转子密封(WYH)的情况下,密封位置更接近转子,位于混炼室的机架末端的内部。
内旋转滑动环固定于转子轴上。
而外固定环通过轭套与之压紧。
接触压力是通过液压缸和盘型弹簧组件产生的,压力通过轭套传递到外滑动环的压力环上。
润滑方式与GA转子密封系统类似。
由于实际上密封系统的横断面方向会向混炼室位移,在转子和耐磨盘片之间的轴间隙里,细微的物料会在此发生粘结。
比较这两个系统(GA和WYH密封系统),显而易见密封位置是两者明显区别的因素。
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工作原理

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工作原理1.进料:橡胶原料通过料斗进入转子内部,并通过进料螺杆或其他装置将其均匀地分配在两个对转子中。
2.加热:在进料区和排料区之间,密炼机通常设有加温装置,通过加热使橡胶原料温度升高,以降低黏度和提高可塑性。
3.破碎:转子的高速旋转使橡胶原料在刀片作用下受到剪切、摩擦和冲击力,从而破碎橡胶分子之间的化学键,降低橡胶分子的分子量。
4.混炼:在破碎过程中,橡胶原料的分子链开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强度较高的交联结构。
此外,加热还有助于添加剂的分散和吸附。
5.排料:经过破碎和混炼的橡胶物料通过转子排料区被排出。
由于转子的设计和转子内部的刀片以及选择的转速,橡胶物料在排料时能够达到充分的排料,保证较低的残留物料。
整个工作过程中,密炼机通过转子的旋转和刀片的挤压、切割和磨擦作用,使橡胶原料不断变形、分散、混炼和破碎,促使橡胶分子与添加剂混合均匀,从而达到提高橡胶的内聚力、塑性、韧性和强度的目的。
1.高效混炼:双转子的对向旋转使橡胶原料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混炼,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温度控制:密炼机通常设有加热装置,使橡胶原料在不同环节达到适宜的温度,以便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发生。
3.自动控制:密炼机可以配备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转子转速、加热温度、进料和排料流量等参数,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4.精细排料: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特殊设计可以实现高效排料,减少残留物料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双转子连续密炼机通过转子的旋转和刀片的作用,使橡胶原料在短时间内经过加热、破碎、混炼和排料等过程,达到提高橡胶性能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其优点包括高效混炼、温度控制、自动控制和精细排料等。
对于橡胶工业的生产而言,双转子连续密炼机是一种效率高、可靠性好、操作简便的重要设备。
密炼机工作原理及参数

密炼机工作原理及参数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密炼机这个神秘的家伙,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还有那些重要的参数。
我先跟您说个事儿,有一回我去一家橡胶厂参观,那可是让我对密炼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时我一走进车间,就被那巨大的密炼机给震住了。
机器轰鸣着,工人们在旁边忙碌地操作着。
咱们先来说说密炼机的工作原理。
它就像是一个大力士在揉面团,不过这个“面团”可不是普通的面团,而是各种橡胶原料。
密炼机的工作腔里有两个形状特别的转子,一个叫凸棱转子,一个叫切线型转子。
这两个转子就像两个不知疲倦的舞者,在工作腔里不停地旋转。
当原料被送进工作腔后,转子开始发力。
它们一边旋转,一边把原料带起来,然后又狠狠地挤压、剪切和搅拌这些原料。
这一过程中,原料就被充分地混合在一起,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
您知道吗?密炼机工作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现象。
有时候原料会在转子的带动下,像小瀑布一样从上面倾泻而下,然后又被卷起来,反复折腾。
这就好像是在玩一场激烈的“原料大战”。
再来说说密炼机的参数。
这可关系到它的工作效果和效率。
首先是容量参数,这就好比是密炼机的“饭量”,决定了它一次能处理多少原料。
容量太小,生产效率低;容量太大,又可能造成浪费。
然后是转速参数。
转子转得太快或者太慢都不行。
转得太快,原料可能会被甩得到处都是;转得太慢,又没法充分搅拌,达不到理想的混合效果。
还有压力参数。
就像我们揉面团时要用适当的力气,密炼机对原料施加的压力也得恰到好处。
压力大了,可能会损坏机器;压力小了,原料混合不均匀。
温度参数也很关键。
密炼机工作的时候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度太高,原料可能会变质;温度太低,反应又不充分。
总之,密炼机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相互配合,就像一支配合默契的乐队,每个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就像我在橡胶厂看到的那样,只有把密炼机的工作原理搞清楚,把参数设置好,才能让这个大家伙乖乖地为我们工作,生产出优质的橡胶制品。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您对密炼机的工作原理和参数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工作原理

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工作原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双转子连续密炼机的工作原理发布时间:2015-9-17????文章来源:????点击:185双转子连续密炼机工作原理及转子几何构形参数加以探讨: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连续密炼机密炼工作段的密炼腔构形,(图1)是密炼腔的轴截面图。
它是由俩个相互平行的圆柱筒相贯而成。
(相贯部去掉,是为了可使被混物料做俩腔的相互流动。
是否流动要看压差。
)再看双转子(一左旋、一右旋)密炼工作段的几何构形。
(图2)密炼段是由:(1)螺旋喂料段。
(2),(4),(6)密炼塑化段,(各段剪切速率不同、前工作面曲率也不尽相同,物料的切入角(投射角)也就不同,各段俩组旋向向反首尾相连的螺旋凸棱螺旋角不同,并设计尾端(出料端)有切送料入(3),(5)挤出混炼段和(7)出料段的凸棱段叠加而成。
)现在我们再来推研它能够对高聚物混(密)炼的原理。
对于一些假设应符合实际。
越符合客观实际越接近科学。
对于橡胶这个高聚物(非牛顿流体)的混炼——在介绍密炼机的工作原理的科技资料中已经剖析的比较清楚。
只是在解析密炼室混炼中的物料流场(流动方向)不够清析。
本人认为在地球这个参考系中,密炼室中的物料地运动还需用牛顿定律来解析才能比较清析。
我们已知橡胶,填充剂,助剂在密炼机中混炼时由转子轴、密炼室、上栓体的联合作用和各参入混炼物料的内力、重力、摩擦(因数)共同作用产生的各个方向力对物料—特别是橡胶产生了剪切、撕拉、搓捏、卷折、挤压等作用。
每种作用对于橡胶混炼中的主功能各有所突出。
如:剪切、撕拉利于将橡胶块由大变小再变成更细小以获得更多断链和可塑度,挤压、搓捏利于吃粉,卷折、搓捏利于溶质均匀分布,卷折推动物料流动。
等。
至所以能产生各种作用,是因为各种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矢量)力(包括物料内力)相加而至。
物料(各质点)的流向就应取决于其合力方向与物料的摩擦因数来定。
旋转密封原理

旋转密封原理旋转密封是一种常见的密封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其原理是利用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接触,通过密封件的作用,阻止介质泄漏。
在工业生产中,旋转密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旋转密封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旋转密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密封件的作用,将旋转轴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封闭,防止介质泄漏。
密封件通常由密封环和密封垫组成,密封环贴合在旋转轴上,而密封垫则贴合在固定部件上,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当旋转轴转动时,密封环也随之旋转,密封垫则保持相对静止,通过二者之间的摩擦和压力,形成有效的密封。
在旋转密封中,密封件的材质和表面处理至关重要。
密封件通常采用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其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会出现磨损或腐蚀,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此外,密封件的表面处理也需要光滑平整,以减小摩擦阻力,提高密封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密封件的选择和安装对于旋转密封的性能影响巨大,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介质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除了密封件的作用外,旋转密封的密封效果还与密封间隙、润滑和冷却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控制密封间隙是保证密封效果的关键,过大的间隙会导致泄漏,而过小的间隙则会增加摩擦阻力,影响设备的运行。
此外,润滑和冷却也是确保密封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小摩擦,降低密封件的磨损,而有效的冷却则可以降低密封件的温升,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旋转密封通常需要考虑介质的特性、工作压力、转速、温度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密封方案。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如泵、压缩机、离心机等,其旋转密封的设计和选择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旋转密封作为一种重要的密封方式,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及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可以保证旋转密封的密封效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炼机的密封系统是衡量一台密炼机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各个转子密封系统本质上的区别在于所应用的表面压力不同,分为自动转子密封(SSA)、弹簧-加载转子密封(GA)以及水压转子密封(WYH)。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转子密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转子密封的介绍。
转子密封系统存在的问题抛开滑动密封圈的磨损不讲,物料粘结和滑动密封圈润滑所需要的油也会导致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实现上述功用需要使用大量的油料,造成油料采购成本很高。
而且,这些包含着混炼胶中的各种成分,如聚合物、填料等的油料,通过转子密封系统从混炼室中出来,也需要进行处理,这也相当昂贵。
众所周知,所使用的油料有超过80%的部分流入混炼室,这部分油可能导致重大的质量问题。
前已述及,如果物料粘结部分润滑油的量过少,部分混炼胶会积聚在环状间隙中开始自硫,可能会导致下一车料被污染。
其次,滑动密封圈部分润滑油用量过少会导致密封圈迅速磨损。
更多的密封圈磨损的决定性参数还包括填料的品种及硬度、转子的几何形状、安装位置和表面压力的调整等。
将磨损和冲洗处理作为表面压力的函数,可观察到两种对立的趋势。
如果独立地考虑压力影响因素,可确定运用较低的接触压力以降低磨损率。
反而言之,增大接触压力能够导致密封圈较快地磨损。
冲洗处理和磨损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必须进行考虑。
冲洗处理量的增加也会导致经过滑动区有磨损作用填料的数量增加。
因此,困难在于针对合适的操作参数来确定密封系统的正确调整。
环形间隙过程原理分析下面的研究考察了物料从混炼室传输到密封圈的影响,特别考察了粘结油料的影响。
混炼试验是在一台7升容量的切线型转子的试验室密炼机中进行的。
为达到试验目的,两个密封位置的密封圈被拆除。
天然胶((RSS 1,100phr)作为试验用原材料,分别在无润滑和在混炼室外部区域加入粘结油料(BP Enerpar 16)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这组研究试验的目标是考察橡胶在密炼机没有密封时的重量差额。
差额定义为初始橡胶重量mo与泄漏橡胶重量Mexit的比率。
为达到这一目的,将泄漏的橡胶分别从每个位置收集起来。
加粘结油料的情况下,将橡胶从泄漏的油料中分离收集起来。
所有的试验都是在加入聚合物后混炼15分钟。
上顶拴压力选择为50N/cm2作为典型值。
转子的转速为30和50rpm,填充系数从50%到80%,或从40%到70%变化。
排料后,用手感分别测试批料的温度。
每一橡胶差额曲线都显示出泄漏橡胶的重量持续增加。
进行冲洗处理的可以分成两部分,起先,可以检测出处理量慢慢上升,当温度范围达到130℃左右时,每条曲线的橡胶差额以几乎同样的斜率上涨。
转子速度上升为50rpm时,由于剪切速率上升,导致橡胶泄漏量加倍。
这一情形,在混炼室低填充量时的橡胶泄漏同样会产生。
导致这一结果的假定是物料传输是由Weibenberg效应造成的。
在高填充系数时,这一效应叠加了混炼室内压升高的影响。
考虑到实际混炼过程,结果是物料传输增加了对转子密封系统加载的压力。
特别是天然橡胶-基于高温的配方。
基于Weibenberg效应,物料与侧壁滑动的趋势随着剪切力下降而上升。
粘附性的下降导致剪切力的下降,因此会导致泄漏橡胶的重量下降。
这种降低相当于阻止物料的泄漏,可以通过加入粘结油料来获得。
为比较非润滑和润滑的情形下天然橡胶重量差额程度,油的用量按两个水平变化。
指定油的总量包括两个非密封的转子密封部分。
通过润湿转子轴,橡胶的溢出能够被阻止相当一部分。
在最高流速1016ml/h 的情形下,在所研究的填充系数范围内没有物料从混炼室中出来。
降低流速至440ml/h 时,导致橡胶最大差额0.7%,橡胶溢出开始于填充系数超过65%时。
随着温度的上升,橡胶对油的吸收能力上升。
摩擦力再次超过粘附力。
这样,加入粘结油料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首先,细微的填料必须粘结起来,随着混炼温度和均匀程度的提高,沿着转子密封系统向外移动的物料可以通过降低混炼胶和转子轴间的粘性来减少。
因此强烈推荐使用粘结油料。
工艺参数分析与密封圈磨损和冲洗处理相关的参数是接触压力的调整应用。
作为保证可靠密封功能的重要条件,要防止密封圈开启,这就意味着密封圈的表面压力必须超过转子密封系统前端产生的压力。
一方面,必须保证可靠的密封,另一方面,表面压力应当尽量减小以降低密封圈的磨损。
为此,必须知道密封圈前端所产生的压力有多大。
为获得这些数据,在GA转子密封系统的固定环上装置了压力传感器,这一传感器可以提供混炼过程中混炼室中产生的压力的信息。
试验记录了EPDM配方在常规方式下混炼的工艺参数。
首先,聚合物和炭黑一起加入密炼机,混炼45秒,此时,填充系数计算为47%,第一次功率峰值出现在上顶栓降下后。
在低填充的混炼室中,没有或仅有轻微的压力生成可以被检出。
第二次上顶栓升起后加入其它填料和操作油。
填充系数现在为87%,随后上顶栓降下后造成压力突然升高,此处,在一个顺序周期中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可观察到。
对压力最大值和最小值详细地考察可以在第二次上顶拴降下时观察到。
压力生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起因于混炼室中压力的上升;另一部分起因于转子轴旋转时产生的位移。
因此,可以区分为轴向产生的压力及向上和径向产生的压力。
轴向产生的压力首先起因于上顶栓降下造成的压力上升。
另外,由Weissenberg效应导致的物料沿转子轴移动提高了对密封系统加载的力。
为了防止转子密封系统开启,表面压力必须超过轴向产生的压力。
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采用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可以显著降低操作油的用量以及相应的油料处理量。
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这种方式提供了以上所讲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混炼胶质量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是可以改装已经投入生产的密炼机。
这一系统的创造者Zaczek和 Reardon建议采用热固性材料如固化的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以及热塑性工程塑料如纤维增强聚酮醚(PEEK)。
应用柔软的聚合物材料存在的问题是假设母体材料中埋入了能产生磨损的微粒,同样会导致坚硬的配合部件加速磨损。
两种材料的磨损行为可以通过提高配合部件的硬度来改善。
一个途径是通过纤维补强来增强聚合物,另一途径是应用特殊的耐磨表层来增强抵御硬的配合部件的磨损的能力。
应用上述原理,在一台GK 135 E 密炼机上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对聚合物材料和钢圈的耐磨表层进行变化对比。
使用条件为:GA转子密封系统;滑动环没有润滑;粘结能力保持率;所有种类的橡胶制品技术配方,从母炼胶到终炼胶(炭黑混炼胶)。
定期检查保证了对磨损行为的记录。
为此,将旋转的聚合物环从密炼机上拆下,清洗干净后,确定其磨损值。
试验记录了不同材料组合在工作阶段的磨损进展情况。
材料组合1(表层A/热塑性塑料1)展示出极好的磨损率。
在密炼机运行了37个月后将密封圈从密炼机上拆下,从可能的最大磨损距离推断,它可以再继续运行10个月以上。
关于材料组合2(表层B/热塑性塑料2)可以确定有相似的磨损行为。
然而,这种密封圈必须运行16个月后就进行更换,因为耐磨性能太差,同时表层厚度太薄。
目前所安装的组合3到5的持续试验尚未完成,因此现在还不能做出效果的判断。
对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的效果也从有关于减少油料处理的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6个月的时间里与常规润滑转子密封系统相比较,对比油料的处理量。
用于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的油料在4个星期的时间段被分别收集起来,然后,油料的量按1小时运行时间标准化,与常规润滑系统进行关联。
结果证实平均可以减少油料的消耗达72%。
不过,即使在免润滑转子密封系统,仍然必须保证物料的粘结保持力。
SSA密封的原理是基于对混炼室内的压力的利用。
如果混炼室内压力升高,压力会传递到滑动的密封圈,从而密封圈的锁紧力会提高。
为应用最小的表面压力,利用盘状弹簧组件来将内滑动环压到外固定环上。
现今,新的密炼机都装备有GA和WYH转子密封系统。
在弹簧-加载转子密封(GA)系统中,密封圈位于混炼室外。
此处,内环固定于机架,外旋转环装配于转子轴上。
通过几个排布在旋转环周围的盘型弹簧组件施加表面压力,通过螺母对弹簧预加压力。
润滑增塑剂注入密封圈的环形间隙,将一些细微易散布的胶料组分粘结起来。
更深一层的润滑孔位于固定的滑动环内,用以润滑滑动的表面。
在水压转子密封(WYH)的情况下,密封位置更接近转子,位于混炼室的机架末端的内部。
内旋转滑动环固定于转子轴上。
而外固定环通过轭套与之压紧。
接触压力是通过液压缸和盘型弹簧组件产生的,压力通过轭套传递到外滑动环的压力环上。
润滑方式与GA转子密封系统类似。
由于实际上密封系统的横断面方向会向混炼室位移,在转子和耐磨盘片之间的轴间隙里,细微的物料会在此发生粘结。
比较这两个系统(GA和WYH密封系统),显而易见密封位置是两者明显区别的因素。
WYH密封系统由于接近转子,仅有很小的死角可能积聚物料。
另一方面,运动的有磨损作用的填料很容易直接进入滑动表面,从而对设备的磨损产生不利影响。
GA密封系统具有相对较长的环形间隙,由于粉料在环形间隙里存留时间长,所以可以被油粘结得更好。
因此,滑动表面可以更好地得到保护,密封加载的力可以最小化。
然而,与此同时,部分物料在环形间隙内积聚的危险性增大,此处密封油尤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