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文字版)..

合集下载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重
要议题。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而环境保护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
量的土地被开发建设,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垃圾等都成为了污染源,大气、水体、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

城市发展的速度之快,给环境带来的冲击之大,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然而,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例如,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广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园区和生态城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生活垃圾处理,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每一个城市居民也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都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

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呼吁,让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让我们携
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从绿色城市规划、环保法规、清洁能源、交通管理、资源回收、生态修复、环境监测、教育宣传等方面,探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1.绿色城市规划绿色城市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园林和生态功能区,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化带、建设生态公园、推广屋顶绿化等,都是绿色城市规划的有效措施。

2.环保法规制定和实施环保法规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约束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不良行为,如垃圾分类、禁放规定等。

同时,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3.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建筑中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在交通领域推广电动汽车等,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4.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我们应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以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同时,政府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此外,还可以采取收取汽车使用税等措施,限制私家车的过度使用。

5.资源回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加大对废旧物品、农作物秸秆等资源的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用于生物质能发电、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等。

同时,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如生物降解、分类回收等,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6.生态修复城市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通用12篇)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通用12篇)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通用12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篇1你是否曾经为了聆听众鸟的和鸣而忘我驻足?你是否曾在清澈的溪流里企图逗弄水里的小鱼而全身湿的狼狈?你是否也曾望着田间的白鹭欣羡牠自在洒脱的身影?这地球上的生物包罗万象,以广阔的海洋为基调,苍翠的森林为背景,蔚蓝的天空为渐层,无私的用它们的生命为这星球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但曾几何时,原是绚丽的油彩却渐渐的变成泼墨山水,一层又一层的阴霾笼罩在我们所居住的。

始作俑者是谁?是谁扰乱了季节使侯鸟失去了方向?是谁砍伐了森林让猩猩无处可栖?是谁在流域里下毒让鱼群暴毙?是谁让被北极熊沦落到溺毙的窘境?不要再漠视眼前一切了,人类!同是这地球中繁复物种之一的你,却因为一己私利,占据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甚至加以迫害生态环境,使它们无家可归甚至走向灭亡。

有“生物基因库”之称的巴西亚马逊雨林,孕育了无数珍贵的物种,如:巨嘴鸟、猕猴、蟒蛇……不过,巴西人民为了种植作物,就将大片的热带雨林夷为平地,这样不仅加速臭氧层破洞,更使得钗h生物种因此灭绝,若持续下去,恐怕十年之后,“地球之肺”将不复以往,幸好,当地政府已采取行动:每砍伐一棵树,便要栽种一棵树,希望能落实永续发展的精神,也能保护剩余的动物现今社会上伤害动物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有的人使用捕兽夹吓唬狗儿,也有单存的驱赶,不过若是狗儿误触陷阱,可能造成他们终身残废;不肖的鱼贩为了贪图一时之快,采用“毒鱼”或是“电鱼”的方式,不但污染了河川,还有可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另外,因为地球暖化,使原本冰雪覆貌的北极冰原,迅速融化,无辜的北极熊失去了栖息地与粮食,最终将会消失在冰冷的海水中,以上几则例子,就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集锦15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集锦15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集锦15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1尊敬的领导:您好!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可不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少了。

下面我有几条建议:一、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爱我太湖,爱我“母亲河”,爱我30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海洋,爱护祖国的所有“蓝色国土”。

二、学习环保的知识,树立环保的意识,了解并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三、自觉遵守“两讲五不”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出门要带“清洁袋”。

四、爱护环保设施和设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帮助地区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遇到破坏环境保护的不文明行为要勇于劝阻,发现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五、保护资源,节约水电;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

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

六、降低噪音,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使用收录机、电视机时,音量要适中,不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与休息。

提倡以步代车和骑自行车,杜绝机动车尾气污染。

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三月的“植树,爱绿”活动中,从自己身边做起,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

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此致敬礼!建议人:__x20__年__月__日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2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时刻都有的。

我走在水泥路上,望着刺眼的太阳,再看地上的垃圾,我们人类终究还能还有多少个年月?春夏秋冬,四季都是片无生机。

春天,我回老家,黄河两旁全是垃圾,牛奶盒、烟头、塑料袋、包装盒、袋、未吃完的食品等垃圾遍地都是,一眼望去犹如一个垃圾场。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城市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城市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城市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城市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与方法。

首先,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合理划定城市建设边界,将建设区与生态保护区划分清晰,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力度,确保城市发展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其次,要优化城市布局,实现合理用地。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必须进行合理利用,避免大规模的城市扩展。

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绿地覆盖率的方式,来优化城市布局。

此外,可以推动城市更新,利用废弃的工地和老旧建筑进行再利用,减少对农田和自然环境的占用。

第三,要推进生态建设,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可以通过打造生态廊道、建设湿地公园等方式,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建立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联系。

同时,还可以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优化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

第四,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降低城市能耗和环境污染。

可以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还可以鼓励绿色交通,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遏制交通尾气的排放。

最后,要强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完善和落实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推动企业和个人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体。

只有通过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优化城市布局、推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强化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个持续演变的动态平衡过程。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附:生态规划建设指标)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附:生态规划建设指标)

城市⽣态规划的主要内容(附:⽣态规划建设指标)在⽣态规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城市⽣态环境现状评价、规划⽬标指标体系、⽣态功能区划、⽣态规划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这⼏个部分。

城市⽣态环境现状评价⼀般分为两个层次,即城市⽣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及城市⽣态系统分要素评价。

系统层次的现状评价⽅法包括城市⽣态系统健康评价、城市⽣态⾜迹与承载⼒评价、城市⽣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城市⽣态系统⽣态活度评价、城市⽣态环境瓶颈因⼦分析等。

要素层次的现状评价主要有两个⽅⾯:即社会经济现状评价与资源环境现状评价。

要素层次的现状评价⼀般在个专项规划中完成。

总的来说,评价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城市区位分析与发展概况(2)城市⾃然资源与⽣态环境评价(3)城市社会发展状况评价(4)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5)城市发展⽬标与战略分析(6)城市⽣态建设背景与基础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常重要的。

⼀是分析现状,与国家推荐的⽣态指标进⾏⽐对,找出不⾜之处和努⼒⽅向。

⼆是根据规划⽬标制定将来需要实现的规划指标,构成了规划指标体系,使规划的成果有⼀个量化的表达。

可以说⽣态规划指标体系是指导城市⽣态规划建设与考核城市⽣态建设成效的参照。

后⾯附有国家推荐的⽣态指标体系,可供参考。

⽣态规划重点领域包括城市⽣态环境专项规划和社会经济专项规划,其中⽣态环境专项规划可包括城市⼤⽓环境规划、城市⽔⽣态规划、城市声⽣态规划、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城市能源可持续利⽤规划、城市⼟地资源可持续利⽤规划及城市景观⽣态规划等。

城市社会经济专项规划主要包括⽣态产业规划、⽣态⽂化规划、⽣态⼈居规划、城市⼈⼝规划等。

环保总局出的《⽣态县、⽣态市建设规划编制⼤纲》中的规划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五部分:⽣态产业体系建设、⾃然资源与⽣态环境体系建设、⽣态⼈居体系建设、⽣态⽂化体系建设和能⼒保障体系建设。

附件: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态县、市、省建设指标⽣态县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均纯收⼊元/⼈ 约束性经济发达地区 指标县级市(区)≥8000 县≥6000 经济⽋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6000 县≥4500  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约束性指标3单位⼯业增加值新鲜⽔耗m3/万元≤20约束性农业灌溉⽔有效利⽤系数≥0.55指标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及⽆公害产品种植⾯积的⽐重%≥60参考性指标5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区≥75指标丘陵区≥45 平原地区≥18 ⾼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90 6受保护地区占国⼟⾯积⽐例% 约束性⼭区及丘陵区≥20指标平原地区≥15 7空⽓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态环境保护8⽔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省控以上断⾯过境河流⽔质不降低约束性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指标9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约束性化学需氧量(COD)<3.5指标⼆氧化硫(SO2)<4.5 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1城镇污⽔集中处理率%≥80约束性⼯业⽤⽔重复率≥80指标12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率≥90指标 且⽆危险废物排放 13城镇⼈均公共绿地⾯积m2≥12约束性指标14农村⽣活⽤能中清洁能源所占⽐例%≥50参考性指标15秸秆综合利⽤率%≥95参考性指标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率%≥95约束性指标17化肥施⽤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50参考性指标18%100约束性指标19%≥95参考性指标20GDP的⽐重%≥3.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21‰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约束性指标22%>95参考性指标⽣态市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均纯收⼊元/⼈约束性指标经济发达地区≥8000经济⽋发达地区≥60002第三产业占GDP⽐例%≥40参考性指标3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约束性指标4单位⼯业增加值新鲜⽔耗m3/万元≤20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有效利⽤系数≥0.555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产企业通过验收的⽐例%100约束性指标⽣态6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区≥70丘陵区≥40平原地区≥15⾼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57受保护地区占国⼟⾯积⽐例%≥17约束性指标8空⽓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9⽔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劣V类⽔体约束性指标近岸海域⽔环境质量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约束性指化学需氧量(COD)<4.0⼆氧化硫(SO2)<5.0环境保护(GDP)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标11集中式饮⽤⽔源⽔质达标率%100约束性指标12城市污⽔集中处理率%≥85约束性指标⼯业⽤⽔重复率≥8013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4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指标⼯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率≥90且⽆危险废物排放15m2/⼈≥11约束性指标16GDP的⽐重%≥3.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17%≥55参考性指标18%≥65参考性指标19%>90参考性指标⽣态省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均纯收⼊元/⼈约束性指标东部地区≥8000中部地区≥6000西部地区≥45002城镇居民年⼈均可⽀配收⼊元/⼈约束性指标东部地区≥16000中部地区≥14000西部地区≥120003环保产业⽐重%≥10参考性指标⽣态环境保护4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区≥65丘陵区≥35平原地区≥12⾼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05受保护地区占国⼟⾯积⽐例%≥15约束性指标6退化⼟地恢复率%≥90参考性指标7物种保护指数——≥0.9参考性指标8主要河流年⽔消耗量——参考性指标省内河流<40%跨省河流不超过国家分配的⽔资源量9地下⽔超采率%0参考性指标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COD)<5.0⼆氧化硫(SO2)<6.0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1降⽔pH值年均值 ≥5.0约束性指标酸⾬频率%<3012空⽓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3⽔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过境河流⽔质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约束性指标近岸海域⽔环境质量14GDP的⽐重%≥3.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15%≥50参考性指标16——0.3-0.4之间参考性指标。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范文400字(通用6篇)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范文400字(通用6篇)

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400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范文400字(通用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范文400字(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400字1生态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字眼,有太多太多的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利害关系,甚至有人在无声无息地破坏着生态环境。

生态也可以看作一条循环不断的链子。

例如,人们不断砍伐树木,没有树木的根抓紧土壤,雨水把土壤带走了,土地遭到破坏,没有了土壤也没有了田地,人们就继续开荒伐木制造田地。

这样下来人们能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破坏的土地沙漠化越来越大。

我从网上的资料看到我国水土流失了四千万亩土地,我国有二百六十二万平方公里成为沙漠。

面对这惊人的数字看到这些破坏生态的事,我非常生气。

我们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工厂排出有毒浓烟及有害的废水,人们产出的生活垃圾堆成了山……我不希望我们的家乡受到这样的破坏,我建议我们应该减少每年生活垃圾数量,有关部门和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家进行义务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我在这里向大家呼吁,请大家都加入到这个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我们要向“创建绿色生活,构建生态家园”这个目标奋斗。

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400字2今年暑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承德坝上的草原大森林,参观游玩,从远到近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到了大森林里,我们看到了花花草草。

但是草地里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我随手捡起一张纸,扔到了自己带的垃圾袋里。

我引导着爸爸妈妈跟我一起捡垃圾,过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才把垃圾全部捡完。

我们到了森林里看见了许多花草树木,在哪里有许多的大松树,在太阳的照射下挤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松脂。

有的松脂里面有昆虫,就形成了琥珀。

有的人摘下琥珀说:“我看见真的琥珀了。

”还有的人说:“我摸到真的琥珀了。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 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包括水源涵养、荒漠化控制、 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维持与营养物质的循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与维持、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气候调节、环境净化与有毒有害物 质的降解、减轻自然灾害等等。 生态经济功能,是生态系统所支持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功能,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污染控制、生态工业、 生态保护等。 生态功能分区一般根据气候、地理及生态环境特点,要确定其 主导生态功能和辅助生态功能,依次划分生态功能的一级区(亚 区)、二级区(子区) 。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2)森林破坏 (3)草原破坏 (4)生物多样性减少 (5)矿产开采造成的破坏 (6)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1)人体效应分析(2) 经济效应分析
生态破坏的分析
(1)人口压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2)预测分析经济增长和城乡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 态 功 能 分 区




环 境 意 识 与 环 境 道 德
环 境 法 制 与 环 境 管 理
地 方 性 敏 感 生 态 目 标
脆 弱 生 态 系 统
生 态 安 全 区
重 要 环 境
(1)首先对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生态系统分析
(2)相关性分析
(3)生态约束条件分析 (4)生态特殊性分析
二 生 态 环 境 分 析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重点突出
生态完整性 区 域 相 关 性 环 境 容 量
功能连续性
区划兼顾性
可持续发展
四 生 态 区 划
生态区划是对生态系统客观认识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 原理和方法,揭示各自然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从而进行整 合和分异,划分生态环境的区域单元。由于自然界的复杂性,除生 态学外,生态区划还必须结合地理学,气候学、土壤学,环境科学 和资源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因此,生态区划是综合多个学科,充分考虑 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因素的综合生态环境研究。其目的就是为区域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即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 学依据,从而减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以及片面追求短期经济 效益的危害性。由此可见,生态区划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长远的发 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准静风区:静风频率(风速0~1.0m/s)在50%以上,盆地、山谷 规划原则 Ⅰ工业区集中布置;利用卫生防护带隔离其与生活区 Ⅱ计算出污染源浓度落点,生活区置于该界限以外
风向类型 主导风 符号 A A’ B B’ 指标 主导风向 最小风频 风向旋转 最小风频 生活区 上风 下风 本侧 下风 工业区 下风 上风 外侧 上风
一、大天气系统的风向类型与规划设计
1、基本概念 a风向频率:某地某方向的风向频率即指该方向一年中有风次数与 该地区全年各方向有风总次数的比率。 b最小风频风向:指某地风向频率最小的方向。 b最小风频风向:指某地风向频率最小的方向。 c风玫瑰图:在极坐标中标出各风向的风向频率。 d盛行风向: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出某地一年中风向频率较大的方 向,可以有一或二个,不超过三个。
§1-1 生物圈与生态平衡
一、生物圈
C.1 环境工学基本知识
1.定义:地球表面全部有机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的总合称 为生物圈。 2.范围:海平面以上约15公里; 海平面以下约11公里 物种:动物216万种;植物34万种;微生物4万种 3.分类: 1)气圈:约10km 暖层(非常稀薄,基本与人类无关) 大 中层(非常稀薄,基本与人类无关) 气 平流层(臭氧含量非常高) 对流层(气流活动非常丰富) 2)水圈 3)岩石圈 二、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依 赖制约并以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种生物 与环境的结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C.3
城市风环境
定义:“风环境”,包括城市的风向,风速以及影响城市风向、 风 速的因素以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3-1 大气边界层 一、大气边界层
1.大气边界层:从地球表面到500~1000米高的这一层空气 郊区:薄 平原:薄 市区:厚 山地:厚 2.分层 ①接地层:自地面向上50-100米的空气层,也叫城市覆盖层。 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气温、风速、风向等的变化都 发生在该层。 ②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的上部的大气。
§1-3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一、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天空大气面对的地表层,能对大气产生影响的表层。 1.植林与伐林 2.建造大型水库 3.海洋石油污染
二、改变了大气成分
1.CO2 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2.化工业废气破坏臭氧层 3.光化学污染严重 4.人为尘埃增加
三、人为释放热
C.2城市热环境
§2-1 城市气候特点
1.空气污染严重、日照减弱 2.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现象 3.市区风向不规则,风速减小,但时有强风 4.雾多、降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小
§2-2 城市热岛现象
一、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内的气温比城市外高,且越接近 市中心建筑稠密区温度越高,等温线图呈现岛性,称其为热岛 热岛强度△T=市区气温-郊区气温
§3-3建筑群中的风环境
一、建筑周围的气流状况
1.建筑气流场的基本模式 Ⅰ室外气流遇建筑物阻碍,约在墙面高度1/2处,分成向上、向下 气流,侧面分成向左、向右气流。 Ⅱ经过建筑转角处,气流与建筑物剥离,风速沿剥离流线加强。 横向剥离风有下降趋势。 2.建筑物尺度变化对气流的影响 建筑物越长、越高、进深越小,其背风面产生的涡流区越大。 3.风向入射角变化对气流的影响 风向与建筑物长边的夹角越大,其背风面产生的涡流区越大,同 时两侧强风区越大。
• Ⅳ实施路径: 总体规划:(1)保护水生态敏感区。 (2)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3)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 (4)合理控制地表径流。 (5)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专项规划: 城市水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技术路线: 控制指标分解 技术选择: 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 单项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 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 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 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
三、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
1.人类成为生态系统的主体 2.是一个不独立、不完全的开放系统 3.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环境系统
§1-2 环境及环境机能
一、环境
1.定义:某一主体周围对该主体有影响的自然因素的总合。 2.分类 自然环境:客观生存基础 人工环境:物质环境(房屋、桥梁、道路、城市等) 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宗教、风俗等)
2.组成
生产者:自养者,绿色植物、菌类 消费者:他养者,动物 分解者:还原者,微生物 非生命物质:各种无机物及自然因素 3.生态平衡 Ⅰ定义: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条件 下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生 态平衡。 Ⅱ手段 正反馈:物种在无限制环境下连续以指数形式增长的本能。 负反馈:资源减少、疾病、天敌、环境恶化等限制物种发展。 Ⅲ正、负反馈的调节
§2-3 热岛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一、热岛对环境的影响
1.在城乡之间形成热岛环流,加重空气污染 混合高度 Hmin = 50~500m 2.增加城市降水量,降低城市空气湿度,城市极端天气增多 3.酷热天气增多,减少城市霜、雪
二、规划设计对策 1.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控制城市规模:最佳城市规模 2.以交通站点为中心,城市均匀分布多个闹市中心,分散人流,减 轻热岛 3.“大区大间距,小区小间距”的规划原则 减少太阳辐射吸收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4.加强绿化改善外部环境 Ⅰ分散式绿化:减弱整个城市的热岛强度 Ⅱ绿化带型:将热岛分割成小块,有效降低混合高度(宽约150m) Ⅲ结合建筑立体绿化 乔、灌、草合理结合 优先使用当地植物 绿化品种的选择与配置 3.合理的建筑布局 Ⅰ合理预留风道 Ⅱ提高风道利用效率 4.加强建筑节能,减少人为产热 Ⅰ市区保持充足的蒸发地面(湿地、绿地),严格控制人工铺装 地面,或使用新型建材 Ⅱ优化建筑单体
h Vh V s h s


式中:hs—— 基准高度,取10米
规律:随高度的增加,农村风速迅速增大,而城市风速变化不大, 同一高度处,农村风速远大于城市风速。
三、边界层内气温的垂直分布与大气稳定度 1.温度层结:大气中空气温度沿垂直方向的分布状况(用气温垂直 递减率γ表示) 正常分布:下高上低, γ>0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平均下降0.65℃ 反常分布:Ⅰ等温——气温不随高度发生变化, γ =0 Ⅱ逆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γ< 0 2.大气稳定度:反映城市中空气流动情况 A——极不稳定 D——中性 F——稳定 3.地面浓度分布 Ⅰ地面最大浓度与烟囱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Ⅱ地面最大浓度落点(烟囱下风侧Xmax) ①建筑选址避开下风向10-15倍烟囱有效高度为位置 ②附加高度正比于:烟囱直径、烟囱口排烟速度、排烟温度 ③源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抬高源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面污物浓度 四、逆温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1.逆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逆温现象 2.逆温层:逆温所及的空气层叫“逆温层”。 上界称“逆温顶”,下界叫“逆温底”。
5.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 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 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 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 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 然”。 Ⅰ建设原则:规划引领; 生态优先; 安全为重; 因地制宜; 统筹建设。 Ⅱ建设途径: ① 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② 生态恢复和修复。 ③ 低影响开发。 Ⅲ控制目标: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 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
二、边界层内风速的垂直分布 式中 Vh——高度h处的风速 h Vg ——当地地转向风速 Vh Vg h hg ——当地边界层上界高度 g α ——指数,取决于当地粗燥度
类别 草原 α 0.28~0.12 边界 100~180 层厚度(m) 农耕地带 0.13~0.16 270~350 城市郊区 0.20~0.23 390~460 城市中心 0.25~0.40 420~600
2、海陆风 (水路风) 1)机理 2)特点: Ⅰ日变型,风频基本相等; Ⅱ影响范围大: Ⅲ风速较大,海风约为5~6级,陆风<3级 Ⅳ热带地区海陆风较强,中高纬地区较弱。 3)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 Ⅰ局地循环累积污染加重 Ⅱ若当地盛行风与海风相反,将形成一层倾斜的逆温层 烟气压在逆温层内难以扩散,造成沿海近处污染增大 对策:沿海建工业区时,应将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平行布置, 二者均垂直于海岸线布置。 3、过山风 (下坡风) 1)机理 2)特点: 局部强风 3)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对策:①尽量提倡布置在C点 ②在岩山不稳的山坡下,避免设置各种设施
3.分类:1 根据逆温层的位置分类 a.接地逆湿:从地面即开始逆温 b.悬浮逆温:中间一段大气分布反常 2 根据逆温形成原因分类 ①平流逆温:大天气系统的暖气流经过冷的下垫面上空时形成 ②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③地形逆温:由于局部地形原因而造成的逆温(谷地或盆地)
§3-2风向分布与规划设计
二、热岛的成因 1.城市下垫面与郊区的巨大差异是形成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
Ⅰ立体化下垫面曾大大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接触次数 Ⅱ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散发 Ⅲ城市中不透水面积大,植被水体少
2.市区有大量的人为释放热 3.市区上空的大气污染严重
三、热岛的特征
1.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多,热岛现象越强。 △T=2.0lgN-4.06(℃) 欧洲 △T=2.96lgN-6.41(℃) 北美 2.各地区各季节各时刻热岛强弱不同 Ⅰ冬季热岛效应较夏季强 Ⅱ纬度越高的地区热岛效应越强 Ⅲ夜间热岛效应较白天强 3.存在“临界风速”
对角盛 行风180 °
夹角盛 行风
90° 45°
135°
静风
无主风

C C’ C’’ C’’’ D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