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的应用

合集下载

苯巴比妥片、丙戊酸钠片说明书

苯巴比妥片、丙戊酸钠片说明书

4mg/kg
5mg/kg
换药或联用
规律服药,2周内有≥1发作,增加剂量
不能控制发作
不良反应: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镇静,但随着疗程的持续,其镇静作用逐渐变
得不明显。 • 可能引起微妙的情感变化,出现认知和记忆的缺损。 • 长期用药,偶见叶酸缺乏和低钙血症。 • 罕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软化。 • 大剂量时可产生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严重的呼吸抑制。 • 皮肤反应,多见者为各种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和多形红 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极为罕见。 • 出现肝炎和肝功能紊乱。 • 长时间使用可发生药物依赖,停药后易发生停药综合征。
苯巴比妥片、丙戊酸钠片 说明书
2016
苯巴比妥片说明书
2016
适应症:
• 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用于睡眠时间短早醒患者)、癫痫及迟
发性运动障碍。 • 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的重要药物。 • 也可用作抗高胆红素血症药 • 麻醉前用药。
用法用量:
• 成人苯巴比妥使用方法(用于15岁以上,体重超过30公斤者
药物过量:
• 15-20倍的过量药物可能引起昏迷、严重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低血
压和休克继而引发肾功能衰竭、死亡。 • 深度呼吸抑制是急性中毒的直接死亡原因。 • 解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并辅之以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呼吸和循环的相应 药物。 • 经口服中毒者,在3-6小时内可用高锰酸钾(1:2000)溶液洗胃。 用10-15g硫酸钠溶液导泄(禁用硫酸镁)。为加速排泄可给甘露醇 等渗透压利尿药,如肾功能正常可用速尿。可用碳酸氢钠、乳酸钠 碱化尿液加速排,严重者可透析。极度过量时,大脑一切电活动消 失,脑电图变为一条平线,并不一定代表为临床死亡,若不并发缺 氧性损害,尚有挽救的希望。

苯巴比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苯巴比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苯巴比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失眠、焦虑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它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痉挛和抗惊厥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苯巴比妥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使用方法1. 剂量确定:苯巴比妥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药物使用情况等。

在开始使用苯巴比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其建议来确定适合的剂量。

2. 服药时间:苯巴比妥通常口服使用,可以空腹或饭后服用,但避免与高脂肪食物一起服用,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确保每天按时服药。

3. 不要突然停药:苯巴比妥具有依赖性,如果突然停止使用可能会导致戒断症状。

在停药或调整剂量时一定要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进行。

4. 维持治疗:癫痫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苯巴比妥来控制症状,所以要定期复诊,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二、注意事项1. 药物相互作用:苯巴比妥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在使用苯巴比妥期间,一定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等,以便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调配。

2. 长期使用的副作用:长期使用苯巴比妥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乏力、头晕、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苯巴比妥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咨询医生。

4. 妊娠和哺乳期:苯巴比妥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使用需要慎重。

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母乳转移给婴儿。

在怀孕、计划怀孕或哺乳期间,一定要告知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驾驶和机械操作:苯巴比妥可能会对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产生影响。

在服用苯巴比妥期间,要避免驾驶车辆或进行需要高度警觉性的机械操作。

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的应用

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的应用

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的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药物。

在手术中,巴比妥类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手术镇静和抗惊厥等方面。

本文将对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巴比妥类药物常被用于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是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将患者迅速转入无意识状态,以使手术进行得顺利而安全。

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巴比妥钠等,具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是理想的麻醉诱导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从而达到麻醉诱导的目的。

此外,巴比妥类药物也常用于手术镇静。

手术时,患者需要放松身体,保持静止以便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然而,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痛苦、紧张或焦虑,这将干扰手术的进行。

巴比妥类药物通过产生镇静和抗焦虑效果,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和情绪,从而提供适宜的手术环境。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减少兴奋性反应,使患者进入镇静状态。

另外,巴比妥类药物也可用于抗惊厥。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惊厥或痉挛,这将严重影响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增强神经系统的抑制,抑制异常电活动,从而减少或预防惊厥的发生。

它们一般用于那些有惊厥病史或易感受到手术刺激的患者。

然而,巴比妥类药物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限制。

首先,巴比妥类药物会降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稳定。

其次,巴比妥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个体差异较大,剂量和给药速度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们在麻醉诱导、手术镇静和抗惊厥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使用这类药物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监测指导,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未来的研究也应进一步探索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改良,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虽然本文提到了巴比妥类药物在手术中的应用,但其仅代表了一部分情况。

巴比妥类药物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巴比妥类药物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巴比妥类药物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重症监护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治疗和监护危重病人。

在重症监护领域,巴比妥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调控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促进患者的稳定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巴比妥类药物的特点和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巴比妥类药物,又称巴比妥酸衍生物,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它们通过增强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来发挥药效。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能够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巴比妥类药物通过促进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催眠、抗癫痫等药效。

巴比妥类药物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泛用巴比妥类药物和麦角类药物。

泛用巴比妥类药物是指那些常用于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药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和硫酸巴比妥钠(Sodium thiopental)。

这些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癫痫的作用。

在重症监护中,这些药物常用于患者的镇静和催眠,以帮助患者休息和减轻病痛。

此外,巴比妥类药物还可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即持续发作的癫痫状态。

这些药物能够快速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减少患者的伤害风险。

然而,由于巴比妥类药物引起的镇静效果较强,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剂量和病人的反应,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

麦角类药物是巴比妥类药物的另一类,主要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其中最常用的是麦角新碱(Dextromethorphan)。

麦角新碱通过增加GABA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在重症监护中,麦角新碱常用于急性癫痫发作的治疗,特别是对于反复发生的癫痫持续状态。

与其他巴比妥类药物相比,麦角新碱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因此更安全可靠。

然而,与其他药物相比,麦角新碱的强度和快速散发时间较短,这意味着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接受药物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剂量。

除了上述应用,巴比妥类药物在重症监护中还可以用于治疗颅脑损伤、脑水肿、痉挛性疾病、物质中毒等疾病。

苯巴比妥的治疗原理

苯巴比妥的治疗原理

苯巴比妥的治疗原理
苯巴比妥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抗癫痫、镇
静催眠、麻醉等领域。

它的治疗原理主要涉及其对GABA受体的调节
作用及其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苯巴比妥对GABA受体的作用。

GABA(γ-
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通过
与神经元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来发挥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

苯巴比
妥可以增强GABA受体的功能,使得GABA能够更好地结合于受体,
从而增强其抑制神经传递的效果。

其次,苯巴比妥还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
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它们通过兴奋性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苯巴比妥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通过抑制神经元的电活动和细胞
内钠离子通道的调节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异常放电的发生。

苯巴比妥的治疗原理还涉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
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包括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苯巴比妥
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从而对神经传递过程进行
干预,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苯巴比妥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增强GABA受体的功能,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这些作用相互协同,共同发挥着苯巴比妥的治疗效果。

然而,苯巴比妥也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和安全性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5、苯巴比妥片使用说明书

5、苯巴比妥片使用说明书

苯巴比妥片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苯巴比妥片汉语拼音:Benbabituo Pian英文名:Phenobarbital Tablets曾用名:鲁米那片商品名: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苯巴比妥,其化学名称为: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化学结构式为:NHNH O OOCH3分子式:C12H12N2O3分子量:232.24【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为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是长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

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加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癎。

大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

过量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致死。

体外电生理实验见苯巴比妥使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开放,细胞过极化,拟似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

治疗浓度的苯巴比妥可降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加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抑制癎灶的高频放电及其向周围扩散。

可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张力。

通过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结合胆红素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浓度。

可产生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在消化道吸收完全但较缓慢,0.5~1小时起效,一般2~18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吸收后分布于体内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0%(20%~45%),表观分布容积为0.5~0.9L/kg,脑组织内浓度最高,骨骼肌内药量最大,并能透过胎盘。

有效血药浓度约为10~40µg/ml,超过40µg/ml 即可出现毒性反应。

成人T1/2约为50~144小时,小儿约为40~70小时,肝肾功能不全时T1/2延长。

约48%~65%的苯巴比妥在肝脏代谢,转化为羟基苯巴比妥。

本品为肝药酶诱导剂,提高药酶活性,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

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盐结合,由肾脏排出,有27~5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可透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用于睡眠时间短早醒患者)、癫癎及运动障碍。

苯巴比妥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ppt课件

苯巴比妥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ppt课件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Pb加快口服避孕药、华法林、茶碱类、维生素D的代谢,使相应的作用下降
作用机制
抗惊厥、抗癫痫
与GABAA受 体结合:
增加Cl-通道开 放时间,Cl-内 流增多,膜超极 化,神经元兴奋 性降低
阻断突触前膜 Ca2+摄取:
减少Ca2+依赖的 兴奋性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和谷 氨酸的释放
良反应退出
Jelik-Aall L, Rwiza HT. Epilepsia 1992;33:645–50. Sykes RM. Ann Trop Paediatr 2002;22:287–96
Pb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印度:135名部分性及GTCS患者(23.6±16.0y),50%
以Pb 治疗,另一半以 PHT 治疗,癫痫控制率无明显差异, Pb组仅4%患者报道有不良反应,而PHT组有43%
作用机制
治疗新生儿黄疸: 清除体内过 多的自由基
肝酶诱导剂
诱导葡萄糖醛酰 转移酶活性,加 速与间接胆红素 的结合
促进肝细胞 对胆红素的 摄取
临床应用

抗惊厥:中枢兴奋药中毒,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
血等引起的惊厥;

抗癫痫:癫痫全面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镇静:焦虑不安、烦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Patrick Kwan & Martin J Brodie.Epilepsia, 45(9):1141–1149, 2004
Pb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坦桑尼亚:158名新诊断患者(部分性及全面性发作)
随访用Pb 4年,52.4%发作完全控制,36.0%发作减少

尼日利亚:309名儿童患者,51%控制发作,仅2例因不

巴比妥类麻醉药物的应用效果

巴比妥类麻醉药物的应用效果

巴比妥类麻醉药物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讨论巴比妥类药物麻醉应用。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使中枢抑制,轻度者镇静,中度者催眠,深度者麻醉,过量则呈呼吸循环抑制状态。

【关键词】巴比妥类麻醉巴比妥酸在1864年由人工合成,但直到1903年才合成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巴比妥,其药理作用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使中枢抑制,轻度者镇静,中度者催眠,深度者麻醉,过量则呈呼吸循环抑制状态。

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长短取决于脂溶性的大小。

临床应用(一)镇静小剂量苯巴比妥用于焦虑、紧张、甲亢、高血压、溃疡出血、晕车船、呕吐及加强解热镇痛药作用等。

麻醉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可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麻醉作用,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目前这一作用已逐渐被苯二氮卓类药替代。

(二)催眠睡前口服司可巴比妥或异戊巴比妥可用于催眠,但因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醒后常有头昏、困倦等后遗作用,目前已少用。

(三)抗惊厥惊厥为中枢过度兴奋引起骨骼肌强烈的不自主收缩,急救时可选作用快的异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预防惊厥常选用时效较长的苯巴比妥钠0.1g肌注。

硫喷妥钠可用于痉挛或惊厥的对症治疗,能迅速控制癫痫、破伤风、高热或局麻药中毒引起的痉挛或惊厥,但现在常用苯二氮卓类药处理癫痫发作。

电惊厥治疗时可采用巴比妥类药催眠。

(四)抗癫痫苯巴比妥对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疗效,对精神运动性发作较差,对癫痫小发作无效。

长期用服镇静量苯巴比妥可防止癫痫大发作,但有嗜睡、精神不振等副作用,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发生严重惊厥。

对癫痫持续状态最好静脉给药,以迅速控制症状。

(五)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巴比妥类药物均能诱导肝药酶生成,其中苯巴比妥作用最强,它也能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生成,增强葡萄糖醛酸结合血中胆红素的能力,可用于防治新生儿黄疸。

(六)麻醉硫喷妥钠因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而且镇痛作用缺乏和浅麻醉时的抗镇痛效应,以及在体内的再分布导致苏醒后嗜睡延长,故现今不单独以此药施行麻醉,而主要用于麻醉诱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Ds在降低病灶区神经元的兴奋性同时,也降 低正常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影响了认知功能 损害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起始用药剂量 总剂量 加药速度 个体敏感性 血药浓度 用药方式(单药或联合用药) 癫痫病的自身特点
不良反应-致畸性
FDA对于Pb的妊娠安全分级为D级
孕妇使用Pb容易导致胎儿发生小头围、唇腭裂、指骨 发育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等
可能与Pb诱导胚胎甲酰四氢叶酸水平下降有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
较少见,偶见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致癌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作用机制
抗惊厥、抗癫痫
与GABAA受 体结合:
增加Cl-通道开 放时间,Cl-内 流增多,膜超极 化,神经元兴奋 性降低
阻断突触前膜 Ca2+摄取:
减少Ca2+依赖的 兴奋性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和谷 氨酸的释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作用机制
治疗新生儿黄疸: 清除体内过 多的自由基
癫痫宣教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 ——成本-效果分析
上海农村地区 (n=50)
医疗费用/元/年 基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93.3 Pb服用一年 91.52
宁夏农村地区 (n=100)
基线 213.09 Pb服用一年 45.9
发作完全控制 有效(发作减少 50%)
— —
46% 38%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
2455名有抽搐发作的患者(32.6±20.7y),成人维 持剂量120-180mg/d,儿童4-5mg/kg/d 一年随访时,68%的患者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上,1/3 患者发作完全控制; 完成两年随访的患者中,72%的患者发作频率降低 50%以上,1/4患者发作完全控制; 仅1%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
Patrick Kwan & Martin J Brodie.Epilepsia, 45(9):1141–1149, 200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坦桑尼亚:158名新诊断患者(部分性及全面性发作) 尼日利亚:309名儿童患者,51%控制发作,仅2例因
不良反应退出
随访用Pb 4年,52.4%发作完全控制,36.0%发作减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药物相互作用
Pb是肝酶诱导剂 与AEDs相互作用
Pb→CBZ:增加CBZ的代谢,降低其浓度,需增加 CBZ剂量 Pb→PHT:不确定,需监测浓度 VPA→Pb:使Pb半衰期延长,浓度增加,镇静作用加 强,需减少Pb剂量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Pb加快口服避孕药、华法林、茶碱类、维生素D的代谢, 使相应的作用下降
肝酶诱导剂
诱导葡萄糖醛酰 转移酶活性,加 速与间接胆红素 的结合
促进肝细胞 对胆红素的 摄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应用
抗惊厥:中枢兴奋药中毒,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
血等引起的惊厥;
抗癫痫:癫痫全面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镇静:焦虑不安、烦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催眠:偶用于顽固性失眠症; 麻醉前给药; 与解热镇痛药配伍; 治疗新生儿核黄疸; 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W Z Wang, J Z Wu, G Y Ma,et al. Lancet Neurol 2006; 5: 46–5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
2455名患者中,有597名患者在两年随访时因各种原因 退出(2年随访率76%),其原因主要包括: 自认为癫痫已经痊愈:28% 依从性差:17% 治疗初期认为无效即退出:16%
不良反应-神经系统
长期应用:情绪、行为障碍
认知功能下降、抑郁、自杀倾向等 有研究发现服用Pb的儿童中,40%有严重的抑郁表现, 而在服用卡马西平的儿童中只占到4% Pb平均每日服用剂量与自杀倾向评分亦成正相关
• Brent D, Crumrine P, Varma R. Pediatrics 1987; 80: 909-17 • Kalinin V, Polyanskiy D. Epilepsy Behav 2005; 6: 424-9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的抗癫痫作用
WHO推荐的发展中国家一线抗癫痫用药 全球5000万癫痫患者中, 85%位于发展中国家,其中 60-90%还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治疗 Pb 抗癫痫谱广,对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均有效 半衰期长,服药方便 价格便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的抗癫痫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容
1.Pb主要临床应用
2.Pb常见不良反应
3.Pb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认知功能
人们处理信息并作出适当反应和行为的能力 涉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记忆信息和集 中注意力等方面 高级神经功能 与海马区域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癫痫与认知功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不良反应-皮肤及结缔组织
可能与特异体质有关 轻微的变态反应性皮炎常见 固定性药疹 剥脱性皮炎 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多发于成人,全身中毒症状重, 常合并口炎、结膜炎,严重者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皮肤反应多在用药后一天内出现 患者既往多有药物过敏史,比如磺胺药、去痛片等。
Jelik-Aall L, Rwiza HT. Epilepsia 1992;33:645–50. Sykes RM. Ann Trop Paediatr 2002;22:287–96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印度:135名部分性及GTCS患者(23.6±16.0y),
Pb不良反应
剂量相关的AE
镇静、疲劳、嗜睡、抑 郁 注意力涣散 多动、易激惹(多见于 儿童) 记忆力下降
长期治疗的AE 特异体质相关的AE
少见皮肤粗糙、性欲 下降 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 症状,如焦虑、失眠 等 皮疹、中毒性表皮溶解症 肝损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少见) 骨软化症 叶酸缺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不良反应-神经系统
镇静、疲劳、嗜睡等
有研究表明,27%的患者在Pb用药初期都会出现嗜睡 反应 多在Pb用药初期出现,并常与AEDs的血药浓度相关 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或减量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 消
兴奋性增高、攻击行为,在儿童中则表现为多动、 易激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常用剂量
抗惊厥、抗癫痫:90-180mg/qN顿服或30-60mg tid;
100mg im; 小儿3-5mg/kg/d;3-5mg/kg im
镇静:15-30mg Bid/tid 催眠:30-100mg/qN顿服;100mg im 麻醉前给药:100mg im 新生儿核黄疸:5-8mg/kg/d 分次口服 小儿用量应个体化,老年人应减量
大量的研究证实,约30%-40%癫痫患者存在 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常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不同 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 注意力 记忆力 感知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计划判断能力 阅读、学习和词汇表达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ED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容
1.Pb主要临床应用
2.Pb常见不良反应
3.Pb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苯巴比妥的结构、药代动力学
巴比妥酸类的衍生物,长 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 起效时间0.5-1h,作用 维持6-8h 分布于体内各个组织,脑 组织内的浓度最高,能透 过胎盘 半衰期:成人50-144h 儿童40-70h 有效浓度10-40μg/ml 65%肝脏内代谢,275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50%以Pb治疗,另一半以PHT治疗,癫痫控制率无明显 差异, Pb组仅4%患者报道有不良反应,而PHT组有 43%
马里:96名部分性及GTCS患者(包括成人及儿童),
服用Pb后发作控制≥5个月者达81%,伴生活质量明显改 善;一年随访时,仅3%报道有轻微不良反应
Mani KS, Rangan G, Srinivas HV, et al. Lancet,2001;357:1316–20. Nimaga K, Desplats D, Doumbo O, et al. Bull WHO 2002;80:532–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b与其他AEDs作用比较
Pb VS CBZ:
治疗部分性及全面性癫痫,684患者(2-70y)随访一年, 两者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全面性发作中退出率相近,部分性发作中Pb组退 出率高于CBZ组,可能由于其不良反应
Pb VS VPA:
随访一年时,癫痫控制率率无明显差异 因不良反应的退出率Pb组明显高于VPA组
苯巴比妥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洪 震
Logo
苯巴比妥的悠久历史
Emil Fischer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Pb,又称鲁米那,luminal) 1911年由德国有机化学家 Emil Fischer合成,1912年 在美国上市 Alfred Hauptmann将它作为 一种镇静催眠药给予癫痫患 者服用 抗癫痫作 用 1921年,苯巴比妥作为一种 抗癫痫药物(AEDs)在临床 上开始使用,可以说,它是 Alfred Hauptmann 传统AEDs中历史最悠久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不良反应-内分泌
长期服用Pb的癫痫患儿均有T4、游离T4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