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最大公因数课件(共15张PPT)

整块正方形地砖正好铺满?
3
分析与解答
答:可以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4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4分米。
分析与解答
整正方形地砖正好铺满?
分析与解答
整块正方形地砖正好铺满?
16÷( 地砖边长)=整数块
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也就是16和12的公因数。
整分米数:正方形的边长是整数
铺满:不能有缝隙
整块:不能被切割
16 和 12 分别除以1、2、4,都符合要求。
用公因数的知识来解决
回顾与反思
怎样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
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数学问题
有一张长方形纸,长70cm,宽50cm。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
答:每根小棒最长有4厘米。
你有什么收获
学
习
容
内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最大公因数(第2课时)
什么是最大公因数?怎么求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用?
小亮家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长1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阅读与理解
整分米数:正方形的边长是整数
铺满:不能有缝隙
12的因数:1,2,3,4,6,12
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以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是4dm。
12÷( 地砖边长)=整数块
分析与解答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9 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共19张PPT)

4. 找出下列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写在 括号里。
1
4
18
3
7
11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4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最大公因数
1. 把1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 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圈出略。 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8 )。
知识点 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 12、30和36的公因数有( 1,2,3,6 ),最大公 因数是( 6 )。
易错点 没有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个。 ①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是1。
②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③两个质数没有最大公因错在忽略了两个合数是互质数的情况, 如8和9,14和15,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 是1。②错在忽略了当两个数是倍数关 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两个质数的公因数是1,故它们的最 大公因数是1。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9课时 最大公因数
RJ 五年级下册
教材习题
1.填空。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1题)
(1)10和15的公因数有
1, 5
。
(2)14和49的公因数有
1, 7
。
2.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
3
6
15
9
1
17
16
1
13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2题)
3. 先用“√”画出第一列各个数的因数,再填空。
10 5 11 1 4
提升点 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人教版(共48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2倍,分子缩小2倍,这个分数( )
扩大4倍
(B)缩小4倍
大小不变
(D)大小无法确定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小明做作业的时候不小心在作业本上滴上了墨水(如图),现在知道A点表 示的数是 ,那么B点表示的数是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最大公因数实验小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79—8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大最公因数。
3、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教学难点:选择正确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方格纸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创设情境师:王叔叔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正忙着设计装修呢?今天他把李师傅请到家里,帮助他铺地板。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呢?(生说)同学们的设计真是多种多样,我们来看看王叔叔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谁来说一说王叔叔有几个要求?(生说:边长是整分数,正方形地砖,把地面铺落,使用的地砖是整块),按王叔叔的想法,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生思考)二、操作探究1、操作实验师: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来完成。
师出示课前为学生们准备好的长方形方格纸,纸上每个方格代表边长是1dm的正方形,这张纸就代表王叔叔家的贮藏室地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再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看看可以选择边长几分米的地砖。
2、小组交流①可以选择边长1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16块,一共铺12行。
②可以选择边长2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8块,一共6行。
③可以选择边长4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4块,一共3行。
课件演示每种正方形铺满地面的长和宽的过程。
3、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①观察:1、2、4、这三个数字,它们与16有什么关系?与12有什么关系?②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因数的知识,要使正方开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总结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总结习题一、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12、30、2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39、78、8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9.36、60、45: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45、75、6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5.42、105、62、36、48: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二、给下面的分数约分24:约分为12.36:约分为18.45/18:约分为5/2.75/27:约分为25/9.35:无法约分。
8:无法约分。
20:无法约分。
16/17:无法约分。
80/51:无法约分。
10:无法约分。
三、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5、30、39: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950.60、84、1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20.126、45、7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50.12、45、60: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80.76、36、27、7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052.42、105、62、36、4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512.四、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5/6和7/3:通分后为35/18和XXX。
2/4和5/7:通分后为14/28和20/28.1/2和5/9:通分后为9/18和10/18.5/7和3/5:通分后为25/35和21/35.15/35和9/6:通分后为18/42和105/42.六、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45和6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180. 36和6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80.27和7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2052.12和47: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64.21和498: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6986.12和3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36.七.填空题。
1.都是自然数,如果a=10,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30)。
2.甲=2×3×3,乙=2×3×5,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2×3)=6,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3.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1.4.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m×n。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大公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大公因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整数的相关知识后,进一步探究数学概念的内容。
本章通过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求两个或多个整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或多个整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途径,自主探究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或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课件和教学卡片,呈现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练习题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利用PPT课件,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化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总结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人教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大公因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情况?”比如,当你们需要将两块不同长度的木板拼接在一起时,就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来简化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最大公因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的最大因数,它在简化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两个数12和18,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法或短除法找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并解释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最大公因数》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能力:
1.数学抽象: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数对中抽象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
2.逻辑推理:培养学生通过列举法、短除法等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3.数学建模:让学生学会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讨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2.掌握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包括列举法和短除法;
3.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简化比、解决等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首先,对于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尽管我通过举例进行了解释,但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再次强调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尝试用更多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授课人:步文新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学案、前置研究部分的练习(每人一张)教学基本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师:将之前准备好的前置研究部分练习发给大家,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汇报(在除法算式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写出8和12 的所有因数。
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检查(师板书例1)师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相互说一说。
方法一:用除数:8÷1=8,8÷2=4,8÷8=1。
方法二:用乘法:1×8=8,2×4=8。
因此,8的因数有1,2,4,8。
8的倍数有1,2,3,4,6,12。
(二)探究新知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出示例1 。
(2)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在8的因数中,12的因数中找出公有因数的问题的答案。
(指出: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其中,4是最大公因数。
)2.巩固小练习(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2题。
(填在书上)(2)完成教材63页练习十五第1题。
(填在书上)3.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师:出示例2。
怎样求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l)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 和27 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 的因数:①,2 ,③,6 ,⑨,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
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顺次写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2.两组因数都是8或12的一个因数,今天来研究两个数的因数。
二、新课引入
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刚才列出的8的因数和12的因数相同的数。
(2)从公因数上可以看出,公因数最大的是4。
2.看图说明(出示课件)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怎样求18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1)分别列出18和27的因数找出最大公因数。
(2)列出18的因数从中找出27的因数,确定最大公因数。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4.找出下列每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1)学号是12 的因数而不是18 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18 的因数而不是12 的因数的站右边,是12 和18 公因数的站中间。
(2)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
总结: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5.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
24 = 2×2×3×2
36 = 2×2×3×3
24 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2×3= 12
6.家里储藏室长16dm,宽12dm。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1)求出16和12的公因数。
(2)找出最大公因数。
最大的为4。
释疑解难
1.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做一做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6和9 (2)15和12 (3)42和54 (4)30和45
(5)5和9 (6)34和17 (7)16和48 (8)15和16
答:(1)3(2)3(3)6(4)15(5)1(6)17(7)16(8)1
2.按要写出两个数,使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 ____ 和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 ____ 和____。
(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____ 和____。
答:(1)2、5(2)4、9(3)13、8
3.公因数只有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如,5 和7 是互质数,7 和9 也是互质数。
课堂小结
1.第一部分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