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1 认识无理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1 认识无理数

1认识无理数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在下列实数中:0,,﹣3.1415,,,0.343343334…无理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五个数中:﹣,﹣1,0,,,是无理数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3.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A. πB. 0C.D. ﹣4.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是()A. B. C. π D.5. 在实数﹣2,,,0.1122,π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 0个B. 1个C. 2个D. 3个6. 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 πB. 0C.D. ﹣7. 在﹣2,,,3.14,,,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8. 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 B. C. D. 169. 在,-,0,,3.141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带有根号的数是无理数B.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C.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D.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 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为边画直角△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外两条边长均为无理数,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共______个.12. 下列各数:,,5.12,﹣,0,,3.1415926,,﹣,2.181181118…(两个8之间1的个数逐次多1).其中是无理数的有__个.13. 若无理数a满足:﹣4<a<﹣1,请写出两个你熟悉的无理数:__.14. 在实数1.73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__.15. 在,,,0.8888…,3π,0.262662666266662…,六个数中,无理数有__个.16. 下列实数中,0.13,π,﹣,,1.21221222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中,是无理数的有__ 个.17. 在实数、、中,无理数是__.18. 在,,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__个.19. 写出两个无理数,使它们的和为有理数__,__;写出两个无理数,使它们的积为有理数__,__.20. 下列各数:,,,,,0.010*********,,中,是无理数的有__个.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中:﹣,,,0,,,,,3.1422. 在下列4×4各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每一个图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且它们的长度均表示不等的无理数.表示:表示:表示:(注:横线上填入对应的无理数)23. 在:,,0,3.14,,﹣,7.151551…(每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5”)中,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24. 国涛同学家的客厅是面积为28平方米的正方形,那么请你判断一下这个正方形客厅的边长x是不是有理数?如果误差要求小于0.01米,那么边长x的最大取值是多少(精确到0.001)?25. 500多年前,数学各学派的学者都认为世界上的数只有整数和分数,直到有一天,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名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和2的比例中项时(若1:x=x:2,那么x叫1和2的比例中项),他怎么也想不出这个比例中项值.后来,他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x,于是由毕达哥拉斯定理x2=12+12=2,他想x代表对角线的长,而x2=2,那么x必定是确定的数,这时他又为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1)x是整数吗?为什么不是?(2)x可能是分数吗?是,能找出来吗?不是,能说出理由吗?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解答这些问题吗?26. 下列数中:①﹣|﹣3|,②﹣0.3,③﹣,④,⑤,⑥,⑦0,⑧﹣,⑨1.2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0)(请填序号)无理数是,整数是.负分数是.27. 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1620,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4:3,问长方体的长、宽、高是无理数吗?为什么?28. 体积为3的正方体的边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可能是有理数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9. 有6个实数:﹣32,﹣,,0.313131…,,﹣,请计算这列数中所有无理数的和.30.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在括号内打“√”,错误请在括号内打“×”,并各举一例说明理由.(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2)若a+1是负数,则a必小于它的倒数..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0.343343334…是无理数,故选B.考点:无理数.2.【答案】B【解析】无理数有:,只有1个.故选B.考点:无理数.3. 【答案】A【解析】A选项中,π是无理数,故此选项正确;B选项中,0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C选项中,=2,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D选项中,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4. 【答案】C【解析】A选项中,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A错误;B选项中,是有理数,故B错误;C选项中,是无理数,故C正确;D选项中,是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C.5. 【答案】C【解析】无理数为:,,共有2个.故选C.6. 【答案】A【解析】A选项中,π是无理数,故此选项正确;B选项中,0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C选项中,=2,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D选项中,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无理数有、共两个,故选C.8. 【答案】B【解析】A选项中,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A错误;B选项中,是无理数,故B正确;C选项中,是有理数,故C错误;D选项中,16是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解析】在上述6个数中,,,0,3.1415都属于有理数,属于无理数的是共2个.故选B. 10.【答案】C【解析】A选项中,带有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B选项中,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只有无限不循环小数才是无理数,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C选项中,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说法是正确的;D选项中,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产生的,无是无理数,但它不是开方产生的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1.【答案】4【解析】本题需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图形即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根据题意可得以AB为边画直角△ABC,使点C在格点上,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共8个.故答案为:8.12.【答案】4【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及(每两个8之间1的个数依次多1)是无理数,其余的数都是有理数,即无理数共有4个.点睛:初中阶段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13. 【答案】﹣,﹣π【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无理数很多,如:.14. 【答案】2【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其余的都是有理数,即上述各数中无理数共有2个.15. 【答案】4【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其余的都是有理数,即上述各数中,无理数有4个.16. 【答案】3【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是无理数,其余的都是有理数,即上述各数中,无理数有3个.17. 【答案】【解析】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可求出答案.需要注意的就是本题中=2.考点:无理数18. 【答案】4【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其余的都是有理数,即上述各数中,无理数有4个.19. 【答案】【解析】(1)两个无理数的和为有理数,这样的无理数很多,如:和;(2)两个无理数的积为有理数,这样的无理数很多,如:和.点睛:(1)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有可能是无理数,也有可能是有理数;(2)本题的两个小问,在解答时,可以先任写出一个无理数和一个不为0的有理数,再通过有理数减去无理数和有理数除以无理数可得对应的另一根无理数.20. 【答案】2【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及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在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其余的数都是有理数,即上述各数中,无理数有2个.点睛:带根号的数与无理数的区别: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是有理数中的整数;带有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就一定是无理数.三.解答题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分类. 先把-化为-2的形式,-化为-2,化为2的形式,再根据实数分无理数及有理数进行解答即可.解:有理数集合: -,-,0,,,3.14 .无理数集合:,-,22. 【解析】连接任意正方形的对角线,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其长度,再由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3.【解析】根据无理数、整数、分数的定义即可作答.24. 【答案】5.291.【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可得该正方形的边长为米,化简可知边长不是有理数;(2)把化简并按指定“精确度”取近似值可得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正方形边长为:,这个正方形客厅的边长x不是有理数;(2)由(1)可得这个正方形边长x的最大取值为:.25. 【答案】(1)在1和2之间不存在另外的整数.(2)不是.【解析】(1)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可知x2=2,结合无理数的概念,就能得出x是不是整数的结论.(2)根据分数的定义,任何分数的平方还是分数,即能得出结论.解:(1)不是,∵1<2<4,而x2=2∴1<x2<4,若x>0,1<x<2,∴在1和2之间不存在另外的整数.(2)不是,因为任何分数的平方不可能是整数.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和勾股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26. 【答案】无理数是③④⑨,整数是①⑥⑦,负分数是②⑧.【解析】(1)由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可知,上述各数中,无理数是③④⑨;(2)根据有理数定义和有理数的分类可知:上述各数中,整数是①⑥⑦,负分数是②⑧.27.【答案】长、宽、高分别为15,12,9不是无理数.【解析】首先根据题中条件求出长方体的长、空、高的值,然后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这些值是否是无理数即可.解:该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无理数,理由如下:设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x,4x,3x.由题意可得:60x3=1620,解得x=3,∴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12,9,∵15,12,9都是整数,属于有理数,不属于无理数,∴该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无理数.28.【答案】体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是整数、分数、有理数.【解析】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棱长,即可判断.解:由题意得,正方体的棱长为,不可能是整数,不可能是是分数,不可能是有理数.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实数的分类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29. 【答案】【解析】首先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找出上述各数中的无理数,再把它们相加即可.解:∵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上述各数中,所有无理数的和为:==.30. 【答案】×,√.【解析】(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是无理数,0是有理数,但它们的积是0,为有理数,故这种说法错误;(2)“若a+1是负数,则a必小于它的倒数.”这种说法正确.∵a+1是负数,∴a+1<0,即a<﹣1,∴a必小于它的倒数.如:a=-2,-2的倒数是,-2是小于的.。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平行线的证明 》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平行线的证明 》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专题演练1.(1)如图1,AC平分∠DAB,AB∥CD,求证:∠1=∠2;(2)如图2,在(1)的条件下,AB的下方两点E、F满足:BF平分∠ABE,DF平分∠CDE,若∠DFB=25°,∠CDE=80°,求∠ABE的度数;(3)在前面的条件下,若P是BE上一点,G是CD上任一点,PQ平分∠BPG,PQ∥GN,GM平分∠DGP,如图3,则∠MGN=.2.如图1,点A、B分别在直线GH、MN上,∠GAC=∠NBD,∠C=∠D.(1)求证:GH∥MN;(2)如图2,AE平分∠GAC,DE平分∠BDC,若∠AED=∠GAC,求∠GAC与∠ACD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BF平分∠DBM,点K在射线BF上,∠KAG=∠GAC,若∠AKB=∠ACD,直接写出∠GAC的度数.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BAC=∠DAE,∠ACB=∠CFE(1)求证:∠BAF=∠CAD;(2)求证:AD∥BE;(3)若BF平分∠ABC,请写出∠AFB与∠CAF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4.如图,E、F分别在AB和CD上,∠1=∠D,∠2与∠C互余,AF⊥CE于G,求证:AB∥CD.证明:∵AF⊥CE,∴∠CGF=90°,∵∠1=∠D,∴AF∥,∴∠4==90°(),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AB∥CD.5.(1)①如图1,已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探究∠ABE、∠BED、∠C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将图1中射线BA绕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射线BA交射线DC于F,得到图2,形成四边形BFDE,探究四边形中∠B、∠E、∠D、∠BF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图3中,AB∥CD,∠ABE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ABM=∠ABN,∠CDM =∠CDN,写出∠M与∠E之间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已知:∠BDG+∠EFG=180°,∠B=∠DEF.(1)如图1,求证:DE∥BC.(2)如图2,当∠A=∠EFG=90°时,请直接写出与∠C互余的角.7.如图,直线EF交直线AB、CD与点M、N,NP平分∠ENC交直线AB于点P.已知∠EMB=112°,∠PNC=34°.(1)求证:AB∥CD;(2)若PQ将分∠APN成两部分,且∠APQ:∠QPN=1:3,求∠PQD的度数.8.已知:如图,∠1=∠2,∠B=∠C.(1)求证AB∥CD;(2)若∠A=30°,求∠D的度数.9.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连接DE,DF,DE∥AB,∠BFD=∠CED,连接BE交DF于点G,求证:∠EGF+∠AEG=180°.证明:∵DE∥AB(已知),∴∠A=∠CED()又∵∠BFD=∠CED(已知),∴∠A=∠BFD()∴DF∥AE()∴∠EGF+∠AEG=180°()10.如图,若∠ADE=∠ABC,BE⊥AC于E,MN⊥AC于N,试判断∠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AC平分∠DAB,∴∠1=∠3,∵AB∥CD,∴∠2=∠3,∴∠1=∠2;(2)过F作作FQ∥AB,∵AB∥CD,∴CD∥FQ,∵DF平分∠CDE,∴∠CDF=∠EDF=CDE==40°,∵CD∥FQ,∴∠DFQ=∠CDF=40°,∵∠DFB=25°,∴∠BFQ=15°,∵AB∥FQ,∴∠ABF=∠QFB=15°,∵BF平分∠ABE,∴∠ABE=2∠ABF=30°;(3)过P作PK∥AB,则PK∥DG,∴∠BPK=∠ABP=30°,∵PQ平分∠BPG,∴∠GPQ=∠BPQ,设∠GPQ=∠BPQ=x,∴∠GPK=2x+30°,∵DG∥PK,∴∠DGP=∠GPK=30°+2x,∵GM平分∠DGP,∴∠DGM=∠PGM=DGP=15°+x,∵PQ∥GN,∴∠PGN=∠GPQ=x,∴∠MGN=∠PGM﹣∠PGN=15°,故答案为:15°.2.解:(1)如图1,延长AC交MN于点P,∵∠ACD=∠D,∴AP∥BD,∴∠NBD=∠NPA,∵∠GAC=∠NBD,∴∠GAC=∠NPA,∴GH∥MN;(2)延长AC交MN于点P,交DE于点Q,∵∠E+∠EAQ+∠AQE=180°,∠EQA+∠AQD=180°,∴∠AQD=∠E+∠EAQ,∵AC∥BD,∴∠AQD=∠BDQ,∴∠BDQ=∠E+∠EAQ,∵AE平分∠GAC,DE平分∠BDC,∴∠GAC=2∠EAQ,∠CDB=2∠BDQ,∴∠CDB=2∠E+∠GAC,∵∠AED=∠GAC,∠ACD=∠CDB,∴∠ACD=2∠GAC+∠GAC=3∠GAC;(3)设射线BF交GH于I,∵GH∥MN,∴∠AIB=∠FBM,∵BF平分∠MBD,∴∠DBF=∠FBM=,∴∠AIB=∠DBF,∵∠AIB+∠KAG=∠AKB,∠AKB=∠ACD,∴∠ACD=∠DBF+∠KAG,∵∠KAG=∠GAC,∠GAC=∠NBD,∴∠GAC+=∠ACD=3∠GAC,即∠GAC+∠GAC=3∠GAC,解得∠GAC=.故答案为.3.解:(1)∵∠BAC=∠DAE,∴∠BAC+∠CAF=∠DAE+∠CAF,∴∠BAF=∠CAD;(2)∵∠BAC=∠DAF,∠ACB=∠CFE=∠AFD,∴∠B=∠D,∵AB∥CD,∴∠B+∠BCD=180°,∴∠D+∠BCD=180°,∴AD∥BE;(3)如图2,∵AD∥BE,∴∠E=∠1=∠2,∵BF平分∠ABC,∴∠3=∠4,∵∠AFB是△BEF的外角,∴∠AFB=∠4+∠E=∠4+∠1,∴∠AFB=3+∠2,又∵AD∥BC,∴∠ABC+∠BAD=180°,∴∠3+∠4+∠1+∠CAF+∠2=180°,即2∠AFB+∠CAF=180°.故答案为:2∠AFB+∠CAF=180°.4.证明:如图所示:∵AF⊥CE(已知),∴∠CGF=90°,∵∠1=∠D(已知),∴AF∥ED,∴∠4=∠CGF=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已知,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解:(1)①如图1,过E作EF∥AB,∴∠FEB+∠EBA=180°,∵CD∥AB,EF∥AB,∴CD∥EF,∴∠CDE+∠DEF=180°,∴∠CDE+∠DEB+∠ABE=360°,②如图2,过点B作GB∥CD,∴∠BFD=∠GBF,由(1)知∠GBE+∠E+∠D=360°,∴∠B+∠E+∠D+∠BFD=360°;(2)如图3,过M作MF∥AB,∵AB∥CD,∴MF∥CD,∵∠ABM=∠ABN,∠CDM=∠CDN,∴设∠MBN=x,∠MDN=y,则∠MDC=2y,∠ABM=2x,∠EBN=3x,∠EDN=3y,∴∠BMF=2x,∠DMF=2y,∠ABE=6x,∠CDE=6y,∴∠BMD=2(x+y),过E作EG∥AB,∵AB∥CD,∴EG∥CD,∴∠BEG=180°﹣∠ABE=180°﹣6x,∠DEG=180°﹣∠CDE=180°﹣6y,∴∠BED=∠BEG+∠DEG=360°﹣(6x+6y)=360°﹣3∠BMD,∴3∠BMD+∠BED=360°.6.(1)证明:∵∠EFD+∠EFG=180°,∠BDG+∠EFG=180°,∴∠BDG=∠EFD,∴BD∥EF,∴∠BDE+∠DEF=180°,又∵∠DEF=∠B,∴∠BDE+∠B=180°,∴DE∥BC;(2)解:∵∠A=∠EFG=90°,∴∠ADE+∠AED=90°,∠B+∠C=90°,∵DE∥BC,∴∠ADE=∠B,∵∠B=∠DEF,∴与∠C互余的角有∠B,∠ADE,∠DEF.7.(1)证明:∵∠EMB=112°,∴∠PMN=112°,∵NP平分∠EN,∴∠CNE=2∠CNP,∵∠CNP=34°,∴∠CNE=68°,∴∠PMN+∠CNE=180°,∴AB∥CD;(2)解:∵∠APN=∠PMN+∠PNM=112°+34°=146°,∵∠APQ:∠QPN=1:3,∴∠APQ=36.5°,∵AB∥CD,∴∠PQD=∠APQ,∴∠PQD=36.5°.8.解:(1)∵∠1=∠2,∠1=∠FMN,∴∠2=∠FMN,∴CF∥BE,∴∠C=∠BED.又∵∠B=∠C,∴∠B=∠BED,∴AB∥CD.(2)∵AB∥CD,∴∠A=∠D.又∵∠A=30°,∴∠D=30°.9.证明:∵DE∥AB(已知),∴∠A=∠C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FD=∠CED(已知),∴∠A=∠BFD(等量代换)∴DF∥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GF+∠AEG=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解:∠1与∠2相等.理由如下:∵∠ADE=∠ABC,∴DE∥BC,∴∠1=∠EBC,∵BE⊥AC于E,MN⊥AC于N,∴BE∥MN,∴∠EBC=∠2,∴∠1=∠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期末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期末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第四章一次函数一.选择题1.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是y=2x+1,当y=5时,自变量x的值是()A.13B.5C.2D.3.52.函数y=的定义域是()A.x≠0B.x≥2C.x≥2且x≠0D.x>2且x≠0 3.根据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x=﹣2,则输出结果y的值为()A.﹣3B.3C.﹣7D.74.下列图形中,不能代表y是x函数的是()A.B.C.D.5.若函数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则()A.k≠3B.k=±3C.k=3D.k=﹣36.如图,直线y=ax+b过点A(0,3)和点B(﹣7,0),则方程ax+b=0的解是()A.x=0B.x=3C.x=﹣7D.x=﹣47.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kx+b=2的解为()A.x=1B.x=2C.x=3D.无法判断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和y=bx+k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9.对于函数y=2x﹣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1)B.它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C.当x>0时,y>0D.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10.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bx+k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1.已知A(﹣,y1)、B(﹣,y2)、C(1,y3)是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1<y3C.y3<y1<y2D.y3<y2<y112.已知直线l1:y=kx+b与直线l2:y=﹣x+m都经过C(﹣,),直线l1交y轴于点B(0,4),交x轴于点A,直线l2交y轴于点D,P为y轴上任意一点,连接P A、PC,有以下说法:①方程组的解为;②△BCD为直角三角形;③S△ABD=6;④当P A+PC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0,1).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3.某水库的水位在一天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8米,水位以每小时0.2米的速度匀速上升,这天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旋转中心,将△AO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其中点A′与点A对应,点B′与点B对应.若点A(﹣1,2),B(﹣3,0),则直线A′B′的解析式为.15.y=(m﹣1)x|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16.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1时,y=﹣2,则当x=﹣1时,y=.17.函数y=(2m﹣2)x+3﹣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m的取值范围是.18.如图,直线CD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C、D两点,∠OCD=45°,第四象限的点P(m,n)在直线CD上,且mn=﹣6,则OP2﹣OC2的值为.19.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步行到达B地后原地休息,甲、乙两人的距离y(km)与乙步行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则步行全程甲比乙少用小时.20.在某条街道上依次有图书馆、小明家、学校,某日小明从家出发先去学校,然后返回去图书馆,与此同时小亮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两人均匀速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同时到达图书馆,设两人步行的时间为x分,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米.三.解答题21.“十一”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开车到距家200千米的景点旅游,出发前,汽车油箱内储油45升,当行驶150千米时,发现油箱油箱余油量为30升(假设行驶过程中汽车的耗油量是均匀的).(1)求该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并写出行驶路程x(千米)与剩余油量Q(升)的关系式;(2)当x=280(千米)时,求剩余油量Q的值;(3)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低于3升时,汽车将自动报警,如果往返途中不加油,他们能否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请说明理由.2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2,0)和(0,2),求k,b的值.23.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接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2)代数式k+b的值;(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24.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得点B的坐标为(4,0),并求出直线AC 的关系式.25.已知,直线L经过点A(4,0),B(0,2).(1)画出直线L的图象,并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2)求S△AOB;(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 AB=3?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12,0),B(0,6)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C为x轴上任意一点,使得△ABC的面积为6,求点C的坐标.27.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3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3)当x时,y<3.28.已知一次函数y=kx﹣2,当x=2时,y=0.(1)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E在直线AB 上.将线段AO沿OE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AB上的点D处;再将线段OB沿OF翻折,使点B落在O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线段AB分别交于点E、F.(1)分别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2)请直接写出线段B'F的长度为;(3)若点P坐标为(﹣4,n),且△ABP的面积为8,则n=.30.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地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m3时,水费按每立方米1.1元收费,超过6m3时,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1.6元收费,设每户每月用水量为xm3,应缴水费为y元.(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有两户家庭某月份需缴纳水费为5.5元和9.8元时,求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是多少?3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射一个小球,在落地之前,物体向上的速度v(m/s)是运动时间t(s)的一次函数.经测量,该物体的初始速度(t=0时物体的速度)为25m/s,经过2s物体的速度为5m/s.(1)请你求出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达到最高点?(此时物体的速度为0)32.小明和爸爸进行登山锻炼,两人从山脚下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上山,小明用8分钟登上山顶,此时爸爸距离出发地280米,小明登上山顶立即按原路匀速下山,与爸爸相遇后,和爸爸一起以原下山速度返回出发地.小明、爸爸在锻炼过程中离出发地的路程y1(米)、y2(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2)小明上山速度为米/分;爸爸上山速度为米/分,(3)直接写出小明与爸爸何时相距30米.33.某学校的教学楼,校门口和公园恰好依次分布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周五下午初二年级组织学生从校门口出发匀速步行到公园野餐,学生队伍(学生队伍长度忽略不计)出发同时林林发现未带餐垫,便立即匀速跑向教学楼,到教学楼后用6分钟找到了餐垫,他即刻将速度提高至原速度的倍匀速向公园跑去,最后林林比学生队伍提前分钟到达公园.在整个过程中,林林和学生队伍分别到教学楼的距离y (米)与学生队伍的步行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林林最初从校门口跑向教学楼为米/分钟,学生队伍的速度为米/分钟;(2)学生队伍出发多少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34.如图,直线y=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如图线段OA上,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做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 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35.为深入推进“健康沈阳”建设,倡导全民参与健身,我市举行“健康沈阳,重阳登高”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加.甲乙两人同时登山,2分钟后乙开始提速,且提速后乙登高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米,乙在距地而高度为300米时对应的时间t是分钟;(2)请分别求出线段AB、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需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登山分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36.从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上坡路,然后是一段平路,小冲骑车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原路返回甲地.假设小冲骑车在上坡、平路、下坡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冲骑车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km,设小冲出发xh后,到达离乙地yk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ABCDEF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小冲在平路上骑车的平均速度以及他在乙地的休息时间;(2)分别求线段AB、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从甲地到乙地经过丙地,如果小冲两次经过丙地的时间间隔为0.85h,求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路程.37.某企业安排65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人每天生产2件甲或1件乙,甲产品每件可获利15元.设每天安排x人生产乙产品.(1)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经验,乙产品每天产量不少于5件,当每天生产5件时,每件可获利120元,每增加1件,当天平均每件利润减少2元.写出乙每件产品可获利润y(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乙产品每件利润为100元,且每天生产件数不少于2件且不多于10件,该企业在不增加工人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丙产品,要求每天甲、丙两种产品的产量相等.已知每人每天可生产1件丙(每人每天只能生产一件产品),丙产品每件可获利30元,求每天生产三种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W(元)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38.我市全民健身中心面向学生推出假期游泳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六折优惠;方案二:不购买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假期游泳x(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y1(元),且y1=k1x+b;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y2(元),且y2=k2x.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y1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单独购买一张学生卡的费用和购买学生卡后每次游泳的费用;(2)求打折前的每次游泳费用和k2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明计划假期前往全民健身中心游泳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说明理由.39.为发展农村经济,修建一批沼气池.某村共264户村民,村里得335200元政府补助款,不足部分由村民集资,修建A型、B型沼气池共20个,两种沼气池每个的修建费用、修建用地、可供使用户数情况如表:沼气池修建费用(万元/个)修建用地(m2/个)可供使用的户数(户/个)A型34820B型263已知政府只批给该村沼气池修建用地708m2,设修建A型沼气池x个;修建两种沼气池共需费用y万元.(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既不超过政府批给该村沼气池修建用地,又要使该村每户村民都用上沼气的修建方案有哪几种?(3)若选择(2)中费用最少的修建方案,平均每户村民应自筹资金多少元?40.如图,直线l1:y=kx+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直线l1与l2交于点C(2,m).(1)求k、b和m的值;(2)求△ADC的面积;(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CE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动点P在线段DA上从点D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A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清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答】解:当y=5时,5=2x+1,解得:x=2,故选:C.2.【解答】解:由题可得,,解得x≥2,∴函数y=的定义域是x≥2,故选:B.3.【解答】解:x=﹣2时,y=2x2﹣1=7,故选:D.4.【解答】解:A、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答】解:∵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k2﹣9=0,且k﹣3≠0,解得:k=﹣3,故选:D.6.【解答】解:∵直线y=ax+b过点B(﹣7,0),∴方程ax+b=0的解是x=﹣7,故选:C.7.【解答】解:观察图象知道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1,2),所以关于x的方程kx+b=2的解为x=1,故选:A.8.【解答】解:A、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B、一条直线反映出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致,故本选项正确;C、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D、一条直线反映k>0,b<0,一条直线反映k<0,b<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9.【解答】解:A、当x=1,y=2x﹣3=2﹣3=﹣1,点(1,1)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所以A选项错误;B、函数y=2x﹣3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B选项正确;C、当x=0时,y=﹣﹣3,则x>0,y>﹣3,所以C选项错误;D、因为k=2>0,则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10.【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过一、二、四象限,则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而k<0;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则b>0,因此一次函数y=﹣bx+k的一次项系数﹣b<0,y随x的增大而减小,经过二四象限,常数项k<0,则函数与y轴负半轴相交,因此一定经过二三四象限,因此函数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11.【解答】解:∵A(﹣,y1)、B(﹣,y2)、C(1,y3)是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三点,∴y1=1+b,y2=+b,y3=﹣3+b.∵﹣3+b<1+b<+b,∴y3<y1<y2.故选:C.12.【解答】解:①∵直线l1:y=kx+b与直线l2:y=﹣x+m都经过C(﹣,),∴方程组的解为,故①正确,符合题意;②把B(0,4),C(﹣,)代入直线l1:y=kx+b,可得,解得,∴直线l1:y=2x+4,又∵直线l2:y=﹣x+m,∴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垂直,即∠BCD=90°,∴△BCD为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符合题意;③把C(﹣,)代入直线l2:y=﹣x+m,可得m=1,y=﹣x+1中,令x=0,则y=1,∴D(0,1),∴BD=4﹣1=3,在直线l1:y=2x+4中,令y=0,则x=﹣2,∴A(﹣2,0),∴AO=2,∴S△ABD=×3×2=3,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④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A'(2,0),由点C、A′的坐标得,直线CA′的表达式为:y=﹣x+1,令x=0,则y=1,∴当P A+PC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0,1),故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解答】解:由题意得,y=8+0.2x(x>0),故答案为:y=8+0.2x(x>0).14.【解答】解:∵△AO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其中点A′与点A对应,点B′与点B对应,而点A(﹣1,2),B(﹣3,0),∴点A′(2,1),B′(0,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2,1),B′(0,3)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故答案为y=﹣x+3.15.【解答】解:∵y=(m﹣1)x|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m|=1且m﹣1≠0,解得m=﹣1,故答案为:﹣1.16.【解答】解:因为y与x成正比例,所以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把x=1时,y=﹣2代入得:k=﹣2,故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x,当x=﹣1时,y=﹣2×(﹣1)=2.故答案为:2.17.【解答】解:∵函数y=(2m﹣2)x+3﹣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1<m<3.故答案为:1<m<3.18.【解答】解:如图,过P作PE⊥y轴于E,则OC∥PE,∴∠OCD=∠DPE=45°,∵∠DOC=∠DEP=90°,∴OD=OC,DE=EP,∵P(m,n),∴m=OD﹣n,∴OD=m+n,两边同时平方得:OD2=m2+n2+2mn,∵mn=﹣6,∴m2+n2=OD2+12,由勾股定理得:OP2﹣OC2=m2+(﹣n)2﹣OD2=OD2+12﹣OD2=12,故答案为12.19.【解答】解:由图象可得,乙的速度为21×7=3(km/h),则甲的速度为:21÷3﹣3=7﹣3=4(km/h),a=21÷4=5.25,则步行全程甲比乙少用7﹣5.25=1.75(小时),故答案为:1.75.20.【解答】解:由图象可得,小明的速度为:300÷5=60(米/分钟),小亮的速度为:(300﹣60×3)÷3=(300﹣180)÷3=120÷3=40(米/分钟),设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x米,,解得x=600,即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是600米,故答案为:600.三.解答题21.【解答】解:(1)该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为(45﹣30)÷150=0.1(升/千米),行驶路程x(千米)与剩余油量Q(升)的关系式为Q=45﹣0.1x;(2)当x=280时,Q=45﹣0.1×280=17(L).答:当x=280(千米)时,剩余油量Q的值为17L.(3)(45﹣3)÷0.1=420(千米),∵420>400,∴他们能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22.【解答】解:将(﹣2,0),(0,2)代入y=k+b得:,∴.23.【解答】解:(1)当x=2时,y=0,所以方程kx+b=0的解为x=2;(2)当x=1时,y=﹣1,所以代数式k+b的值为﹣1;(3)当x=﹣1时,y=﹣3,所以方程kx+b=﹣3的解为x=﹣1.24.【解答】解: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此时A、B点的坐标分别为(0,0)、(4,0),作CD⊥AB于D,则AD=BD=AB=2.∴CD===2,∴C(2,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把C(2,2)代入得,2=2k,解得k=,∴直线AC的关系式为y=x.25.【解答】解:(1)画出函数图象如图: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把A(4,0)、点B(0,2)分别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点A(4,0),B(0,2).∴OA=4,OB=2,∴S△AOB==4;(3)在x轴上存在一点P,使S△P AB=3,理由如下:设P(x,0),∵A(4,0)、B(0,2),∴P A=|x﹣4|,∵S△P AB=3,∴P A•OB=3,即|x﹣4|×2=3,∴x﹣4=±3,∴x=7或1,∴P的坐标为(7,0)或(1,0).26.【解答】解:(1)把A(﹣12,0),B(0,6)代入y=kx+b得:,解得:,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6;(2)设C(x,0),则有AC=|x+12|,∵S△ABC=AC•OB=6,即|x+12|×6=6,∴|x+12|=2,解得:x=﹣10或x=﹣14,则C的坐标为(﹣10,0)或(﹣14,0).27.【解答】解:∵y=﹣2x+3,∴当x=0时,y=3,当y=0时,x=,∴函数y=﹣2x+3过点(0,3)、(,0),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1)由图象可得,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由图象可得,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故答案为:(,0),(0,3);(3)由图象可得,当x>3时,y<3,故答案为:>3.28.【解答】解:把当x=2时,y=0代入一次函数y=kx﹣2,则得到2k﹣2=0,解得k=1,∴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x+1,令y=0,则x+1=0,解得x=﹣1,∴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1,0).29.【解答】解:(1)直线中,令x=0,则y=6,∴A(0,6),令y=0,则﹣x+6=0,解得x=8,∴B(8,0);(2)∵OA=6,OB=8,∴AB==10,∵点E在直线AB上.将线段AO沿OE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AB上的点D处,∴OE⊥AB,AE=DE,∴AB•OE=OA•OB,∴OE===4.8,∴AE==3.6,∵∠AOB=90°,∠EOD=∠AOD,∠B′OF=BOD,∴∠EOF=45°,∴△E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OE=4.8,∴AF=AE+EF=3.6+4.8=8.4,∴B′F=BF=10﹣8.4=1.6,故答案为1.6.(3)设直线PB与y轴的交点为Q,∵△ABP的面积为8,∴S△ABP=S△APQ+S△ABQ=8,∵点P坐标为(﹣4,n),∴AQ•|x P|+AQ•OB=8,即AQ•4+AQ×8=8,∴AQ=,∴Q(0,)或(0,),设直线BP为y=kx+,把B(8,0)代入得,0=8k+,解得k=﹣,∴y=﹣x+,当x=﹣4时,y=7,设直线BP为y=kx+,把B(8,0)代入得,0=8k+,解得k=﹣,∴y=﹣x+,当x=﹣4时,y=11,∴n=7或11,故答案为7或11.30.【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当0≤x≤6时,y=1.1x,当x>6时,y=1.1×6+(x﹣6)×1.6=1.6x﹣3,即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2)∵5.5<1.1×6,∴缴纳水费为5.5元的用户用水量不超过6m3,将y=5.5代入y=1.1x,解得x=5;∵9.8>1.1×6,∴缴纳水费为9.8元的用户用水量超过6m3,将y=9.8代入y=1.6x﹣3,解得x=8;答:这两户家庭这个月的用水量分别是5m3,8m3.31.【解答】解:(1)设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由题意,得,解得:.故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v=﹣10t+25.(2)物体达到最高点,说明物体向上的速度为0,则0=﹣10t+25,解得t=2.5.答:经过2.5秒,物体将达到最高点.32.【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a=8,b=280,小明下山用的时间为:24﹣8=16(分钟),下山的速度为:400÷16=25(米/分钟),设小明与爸爸相遇的时间为x分,(280÷8)x=400﹣25(x﹣8),解得,x=10,故c=10,故答案为:8;280;10;(2)小明上山速度为400÷8=50(米/分);爸爸上山速280÷8=35(米/分);故答案为:50;35;(3)根据题意得:(50﹣35)x=30或25(x﹣8)+35x=400﹣30,解得x=2或,答:2分或分时两人相距30米.33.【解答】解:(1)由图可得,林林最初从校门口跑向教学楼的速度为:360÷3=120(米/分钟),林林提速后的速度为:120×=200(米/分钟),学生队伍的速度为:[200×(25﹣﹣3﹣6)﹣360]÷25=80(米/分钟),故答案为:120,80;(2)设学生队伍出发x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80x﹣[200(x﹣3﹣6)﹣360]|=360,解得x1=15,x2=21,∵25﹣=20.8(分钟),∴在学生队伍出发20.8分钟时,林林到达公园,此时林林和学生队伍相距80×=336(米),∴x=21舍去,即学生队伍出发15分钟后与林林相距360米.34.【解答】解:(1)∵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x=0时,y=4,y=0时,x=8,∴点A(8,0),点B(0,4),∴BO=4,AO=8,∴,当t秒时,QO=FQ=t,则EP=t,∵EP∥BO,∴=,∴AP=2t,∵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2)如图1,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OQ=FQ=t,P A=2t,∴QP=8﹣t﹣2t=8﹣3t,∴8﹣3t=t,解得:t=2;如图2,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OQ=t,P A=2t,∴OP=8﹣2t,∴QP=t﹣(8﹣2t)=3t﹣8,∴t=3t﹣8,解得:t=4,综上所述:当t=2或4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如图1,当Q在P点的左边时,∵OQ=t,P A=2t,∴QP=8﹣t﹣2t=8﹣3t,∴S矩形PEFQ=QP•QF=(8﹣3t)•t=8t﹣3t2,当t=﹣=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如图2,当Q在P点的右边时,∵OQ=t,P A=2t,∴2t>8﹣t,∴t>,∴QP=t﹣(8﹣2t)=3t﹣8,∴S矩形PEFQ=QP•QF=(3t﹣8)•t=3t2﹣8t,∵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t≤4,∴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3×42﹣8×4=16,综上所述,当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16.35.【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300﹣100)÷20=10(米),乙在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b=(15÷1)×2=30,乙在距地而高度为300米时对应的时间t=2+(300﹣30)÷(10×3)=11,故答案为:10,30,11;(2)由(1)可得,点A的坐标为(2,30),点B的坐标为(11,300),设线段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a,,解得,即线段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30x﹣30(2≤x≤11);设线段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mx+n,∵点C的坐标为(0,100),点D的坐标为(20,300),∴,解得,即线段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100(0≤x≤20);(3)登山前2分钟,甲乙两人的最近距离是100+10×2﹣30=90(米),当2≤x≤11时,|(30x﹣30)﹣(10x+100)|=70,解得x1=3,x2=10,当11<x≤20时,令10x+100=300﹣70解得x=13,由上可得,登山3、10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故答案为:3、10或13.36.【解答】解:(1)小冲骑车上坡的速度为:(6.5﹣4.5)÷0.2=10(km/h),平路上的速度为:10+5=15(km/h);下坡的速度为:15+5=20(km/h),平路上所用的时间为:2(4.5÷15)=0.6h,下坡所用的时间为:(6.5﹣4.5)÷20=0.1h所以小冲在乙地休息了:1﹣0.1﹣0.6﹣0.2=0.1(h);(2)由题意可知:上坡的速度为10km/h,下坡的速度为20km/h,所以线段AB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6.5﹣10x,即y AB=﹣10x+6.5(0≤x≤0.2).线段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EF=4.5+20(x﹣0.9).即y EF=20x﹣13.5(0.9≤x≤1);(3)由题意可知:小冲第一次经过丙地在AB段,第二次经过丙地在EF段,设小冲出发a小时第一次经过丙地,则小冲出发后(a+0.85)小时第二次经过丙地,6.5﹣10a=20(a+0.85)﹣13.5,解得:a=.×10=1(千米).答: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距离为1千米.37.【解答】解:(1)由已知,每天安排x人生产乙产品时,生产甲产品的有(65﹣x)人,共生产甲产品2(65﹣x)=130﹣2x件.在乙每件120元获利的基础上,增加x人,利润减少2x元每件,则乙产品的每件利润为120﹣2(x﹣5)=130﹣2x.∴y=130﹣2x(x≥5);(2)设生产甲产品m人,根据题意得:W=x(130﹣2x)+15×2m+30(65﹣x﹣m)=﹣2(x﹣25)2+3200,∵2m=65﹣x﹣m,∴m=,∵x、m都是非负整数,∴取x=26时,m=13,65﹣x﹣m=26,即当x=26时,W最大值=3198,答:安排26人生产乙产品时,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3198元.38.【解答】解:(1)∵y1=k1x+b过点(0,30),(10,180),∴,解得,k1=15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后每次健身费用为15元,b=3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的费用为30元;(2)由题意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15÷0.6=25(元),则k2=25×0.8=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y1=15x+30,y2=20x.当健身8次时,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y1=15×8+30=150(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y2=20×8=160(元),∵150<160,∴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39.【解答】解:(1)y=3x+2(20﹣x)=x+40;(2)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2≤x≤14,∵x为正整数,∴x的取值为12、13、14,有3种修建方案:①A型12个,B型8个②A型13个,B型7个③A型14个,B型6个;(3)∵y=x+40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2时,最少费用y=x+40=52(万元),(520000﹣335200)÷264=700(元).答:平均每户村民应自筹资金为700元.40.【解答】解:(1)∵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5=1+b,∴b=4,∴直线l2:y=﹣x+4,∵直线l2:y=﹣x+4经过点C(2,m),∴m=﹣2+4=2,∴C(2,2),把C(2,2)代入y=kx+1,得到k=.∴k=,b=4,m=2.(2)对于直线l1:y=x+1,令y=0,得到x=﹣2,∴D(﹣2,0),∴OD=2,对于直线l2:y=﹣x+4,令y=0,得到x=4,∴A(4,0),∴OA=4,AD=6,∵C(2,2),∴S△ADC=×6×2=6.(3)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x轴于E,连接EC,则△BCE的周长最小.∵B(﹣1,5),C(2,2),∴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令y=0,得到x=,∴E(,0).(4)如图,由题意AC==2,当AC=AP=2时,t=6﹣2,当P′C=P′A时,∠AP′C=90°,AP′=2,∴t=6﹣2=4,当AC=CP时,P(0,0),此时t=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6﹣2或4或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精品解析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精品解析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说明:因录入格式限制,“√”代表“根号”,根号下内用放在“()”里面;“⊙”,表示“森哥马”,§,¤,♀,∮,≒,均表示本章节内的类似符号。

§1.l探索勾股定理随堂练习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1.1知识技能1.(1)x=l0;(2)x=12.2.面积为60cm:,(由勾股定理可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问题解决12cm2。

1.2知识技能1.8m(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m,一条直角边为6m,求另一边长).数学理解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联系拓广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随堂练习12cm、16cm.习题1.3问题解决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F’和△D’F’C’的位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E’F’C’是正方形,且它的面积等于图①中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

即(B’C’)2=AB2+CD2:也就是BC2=a2+b2。

,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l.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随堂练习l.(1) (2)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有4个直角三角影.(根据勾股定理判断)数学理解2.(1)仍然是直角三角形;(2)略;(3)略问题解决4.能.§1.3 蚂蚁怎样走最近13km提示:结合勾股定理,用代数办法设未知数列方程是解本题的技巧所在习题1.5知识技能1.5lcm.问题解决2.能.3.最短行程是20cm。

4.如图1~1,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由勾股定理解得x=12,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为13尺。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cm ,8cm ,7cm (B ) 2cm ,2cm ,2cm (C ) 2cm ,2cm ,4cm (D )13cm ,12 cm ,5 cm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 )12cm (B )10cm (C )12.5cm (D )10.5cm3.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25 (B )7 (C )12 (D )25或74.有长度为9cm ,12cm ,15cm ,36cm ,39cm 的五根木棒,可搭成(首尾连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6.在△ABC 中,AB =12cm , AC =9cm ,BC =15cm ,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 )B C A ∠+∠>∠ (B )B C A ∠+∠=∠ (C )B C A ∠+∠<∠ (D )以上都不对7.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 )2m (B )2.5cm (C )2.25m (D )3m 8.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9.一架250c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这时梯足与墙的终端距离为70cm ,如果梯子顶端沿墙下滑40cm ,那么梯足将向外滑动( ) (A )150cm(B )90cm(C )80cm(D )40cm10.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n 、n n 222+、1222++n n (n 为自然数),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二、填空题11.写四组勾股数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的偶数,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 .30,40,50B .7,12,13C .5,9,12D .3,4,6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A .169B .119C .13D .144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A .3 cm 2B .4 cm 2C .5 cm 2D .6 cm 2(第4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A .∠A =∠B -∠C B .∠A ∶∠B ∶∠C =1∶1∶2C .b 2=a 2-c 2D .a ∶b ∶c =2∶3∶46.已知一轮船以18 n mile/h 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西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24 n mile/h 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 h 后,两轮船相距( )A .30 n mileB .35 n mileC .40 n mileD .45 n mile7.如图,在△ABC 中,AB =A C =13,BC =10,点D 为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点E ,则DE 等于( ) A.1013 B.1513 C.6013D.7513 8.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b )(a 2+b 2-c 2)=0,则△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9.(枣庄)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垂足为D ,AF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若AC=3,AB=5,则CE 的长为( )A .B .C .D .10.(泸州)“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 .9B .6C .4D .3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是底边上的高,若AB =5 cm ,BC =6 cm ,则AD =__________.(第11题)(第12题)(第13题)1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 3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00 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13.如图,在Rt△ABC中,∠B=90°,AB=3 cm,AC=5 cm,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得折痕DE,则△ABE的周长等于________.c-b=0,则△ABC的形状1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2-c2-b2)2+||为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则BD=________.16.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是50cm,30cm,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若一只壁虎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则壁虎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是一种饮料的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现有一长为16cm的吸管插入到盒的底部,则吸管露在盒外部分的长度h的取值范围为____.18.在△ABC中,若AC=15,BC=13,AB边上的高CD=12,则△ABC的周长为____.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某消防部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 m,如图,即AD=BC=12 m,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 m高的P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车的车身高AB是3.8 m,问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20.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AE分别是图中两个1×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请你说明:AB⊥AE..2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点E在CD上,DE=b,AE=c,延长CB至点F,使BF=b,连接AF,试利用此图说明勾股定理.22.如图,∠AOB=90°,OA=9 cm,OB=3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BC方向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 是多少?2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DC=5 cm,在DC上存在一点E,沿直线AE把△AED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设落点为F,若△ABF的面积为30 cm2,求△ADE的面积.24.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会,公路PQ上点A处有学校,点A到公路MN的距离为80m,现有一拖拉机在公路MN上以18km/h的速度沿PN方向行驶,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试问该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长?25.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透明玻璃水缸,其长AD=8 cm,高AB=6 cm,水深为AE=4 cm,在水面线EF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粒食物,且EG=6 cm,一只小虫想从水缸外的A处沿水缸壁爬进水缸内的G处吃掉食物.(1)小虫应该沿怎样的路线爬才能使爬的路线最短呢?请你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并用箭头标注.(2)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不计缸壁厚度).参考答案第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B)A.2倍B.3倍C.4倍D.5倍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A.30,40,50B.7,12,13 C.5,9,12 D.3,4,6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A)A.169 B.119 C.13 D.144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面积是(C)A.3 cm2B.4 cm2C.5 cm2D.6 cm2(第4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D)A.∠A=∠B-∠C B.∠A∶∠B∶∠C=1∶1∶2C.b2=a2-c2D.a∶b∶c=2∶3∶46.已知一轮船以18 n mil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西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24 n mile/h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 h后,两轮船相距(D)A.30 n mile B.35 n mile C.40 n mile D.45 n mile7.如图,在△ABC中,AB=A 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点E,则DE等于(C)A.1013B.1513C.6013D.75138.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D)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9.(枣庄)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过点F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ACB=90°,∴BC=4,∴=,∵FC=FG,∴=,解得:FC=,即CE的长为.故选:A.10.(泸州)“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D)A.9 B.6 C.4 D.3【解析】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根据勾股定理以及题目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ab=×8=4,∴4×ab+(a﹣b)2=25,∴(a﹣b)2=25﹣16=9,∴a﹣b=3,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若AB=5 cm,BC=6 cm,则AD=_____11.4 cm_____.(第11题)(第12题)(第13题)1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 3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00 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400 m____.13.如图,在Rt△ABC中,∠B=90°,AB=3 cm,AC=5 cm,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得折痕DE,则△ABE的周长等于___7 cm_____.1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2-c2-b2)2+||c-b=0,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_等腰直角三角形___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则BD=____4____.16.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是50cm,30cm,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若一只壁虎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则壁虎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130cm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是一种饮料的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现有一长为16cm的吸管插入到盒的底部,则吸管露在盒外部分的长度h的取值范围为__3cm≤h≤4cm__.【解析】根据题中已知条件,首先要考虑吸管放进杯里垂直于底面时露在杯口外的长度最长为16-12=4cm;最短时与底面对角线和高正好组成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答进而求出露在杯口外的长度最短.解答:①当吸管放进杯里垂直于底面时露在杯口外的长度最长,最长为16-12=4(cm);②露出部分最短时与底面对角线和高正好组成直角三角形,底面对角线直径为5cm,高为12cm,由勾股定理可得杯里面管长为数学公式=13cm,则露在杯口外的长度最长为16-13=3cm;则可得露在杯口外的长度在3cm和4cm范围变化.18.在△ABC 中,若AC =15,BC =13,AB 边上的高CD =12,则△ABC 的周长为__32或42__.【解析】∵AC =15,BC =13,AB 边上的高CD =12,∴AD 2=AC 2-CD 2,即AD =9,BD 2=BC 2-CD 2,即BD =5.如图①,CD 在△ABC 内部时,AB =AD +BD =9+5=14,此时,△ABC 的周长为14+13+15=42;如图②,CD 在△ABC 外部时,AB =AD -BD =9-5=4,此时,△ABC 的周长为4+13+15=32.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32或42.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某消防部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 m ,如图,即AD =BC =12 m ,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 m 高的P 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车的车身高AB 是3.8 m ,问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解:因为CD =AB =3.8 m ,所以PD =PC -CD =9 m.在Rt △ADP 中,AP2=AD2+PD2,得AP=15 m.所以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15 m.20.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 ,AE 分别是图中两个1×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请你说明:AB ⊥AE ..解:如图,连接BE .因为AE2=12+32=10,AB2=12+32=10,BE2=22+42=20,所以AE2+AB2=BE2.所以△ABE 是直角三角形,且∠BAE=90°,即AB ⊥AE..2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点E 在CD 上,DE =b ,AE =c ,延长CB 至点F ,使BF =b ,连接AF ,试利用此图说明勾股定理.解:在△ADE 和△ABF 中,⎩⎪⎨⎪⎧AD =AB =a ,∠D =∠ABF ,DE =BF =b ,所以△ADE ≌△ABF.所以AE=AF=c ,∠DAE=∠BAF ,S △ADE=S △ABF.所以∠EAF=∠EAB +∠BAF=∠EAB +∠DAE=∠DAB=90°,S 正方形ABCD=S 四边形AECF.连接EF ,易知S 四边形AECF=S △AEF +S △ECF=12[c2+(a -b )(a +b )]=12(a2+c2-b2),S 正方形ABCD=a2,所以12(a2+c2-b2)=a2. 所以a2+b2=c2.22.如图,∠AOB =90°,OA =9 cm ,OB =3 cm ,一机器人在点B 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 出发沿着AO 方向匀速滚向点O ,机器人立即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 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 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BC =AC =OA -OC =9-OC .因为∠AOB=90°,所以在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2+OC2=BC2,所以32+OC2=(9-OC )2,解得OC=4 cm.所以BC=5 cm.23.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DC =5 cm ,在DC 上存在一点E ,沿直线AE 把△AED 折叠,使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设落点为F ,若△ABF 的面积为30 cm 2,求△ADE 的面积.解:由折叠可知AD=AF ,DE=EF.由S △ABF=12BF ·AB=30 cm2, AB=DC=5 cm ,得BF=12 cm.在Rt △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AF=13 cm ,所以BC=AD=AF=13 cm.设DE=x cm ,则EC=(5-x )cm ,EF=x cm ,FC=13-12=1(cm ).在Rt △ECF 中,由勾股定理,得EC2+FC2=EF2,即(5-x )2+12=x2,解得x=135. 所以S △ADE=12AD ·DE=12×13×135=16.9 (cm2). 24.如图,公路MN 和公路PQ 在点P 处交会,公路PQ 上点A 处有学校,点A 到公路MN 的距离为80m ,现有一拖拉机在公路MN 上以18km/h 的速度沿PN 方向行驶,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 以内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试问该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长?解:设拖拉机开到C 处学校刚好开始受到影响,行驶到D 处时,结束了噪声的影响,则有CA=DA=100m.在Rt △ABC 中,CB2=1002-802=602,∴CB=60m ,∴CD=2CB=120m.∵18km/h=5m/s ,∴该校受影响的时间为120÷5=24(s ).答:该校受影响的时间为24s.25.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透明玻璃水缸,其长AD =8 cm ,高AB =6 cm ,水深为AE =4 cm ,在水面线EF 上紧贴内壁G 处有一粒食物,且EG =6 cm ,一只小虫想从水缸外的A 处沿水缸壁爬进水缸内的G 处吃掉食物.(1)小虫应该沿怎样的路线爬才能使爬的路线最短呢?请你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并用箭头标注.(2)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不计缸壁厚度).解:(1)如图,作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接A ′G 与BC 交于点Q ,则AQ +QG 为最短路线.(2)因为AE =4 cm ,AA ′=12 cm ,所以A ′E =8 cm.在Rt △A ′EG 中,EG =6 cm ,A ′E =8 cm ,A ′G 2=A ′E 2+EG 2=102,所以A ′G =10 cm ,所以A Q +QG =A ′Q +QG =A ′G =10 cm.所以最短路线长为10 cm.。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小明乘坐一艘游船出海游玩,游船上的雷达扫描探测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圆之间距离是1km(小圆半径是1km),若小艇C在游船的正南方2km,则下列关于小艇A、B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60°,且距游船3kmB.游船在的小艇A北萄东60°,且距游船3kmC.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D.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2.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A.(2,2)B.(0,1)C.(2,﹣1)D.(2,1)3.中国象棋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性强,成为极其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则“兵”位于点()A.(﹣1,1)B.(﹣2,﹣1)C.(﹣3,1)D.(﹣2,1)4.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3,﹣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1,1)B.(2,1)C.(2,2)D.(3,1)5.北京市为了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标记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3),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A.(﹣2,﹣3)B.(﹣2,3)C.(﹣3,﹣2)D.(﹣3,﹣1)6.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1,3)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3,3)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2,1)B.(1,2)C.(1,1)D.(3,1)7.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α),其中,m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B,C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的位置表示为A(5,30°),目标C的位置表示为C(3,30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的位置,正确的是()A.(﹣4,150°)B.(4,150°)C.(﹣2,150°)D.(2,150°)8.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500m是一家书店,继续往东走1000m,再向南走1000m 即可到家,若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以点A表示小刚家的位置,则点A的坐标是()A.(1500,﹣1000)B.(1500,1000)C.(1000,﹣1000)D.(﹣1000,1000)9.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在排练厅所站的3块地砖.若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则丙所站的地砖记为()A.(5,6)B.(6,5)C.(7,6)D.(7,5)10.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A.(3,2)B.(2,3)C.(4,2)D.(2,4)11.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若表示“王府井”的点的坐标为(4,1),表示“人民大会堂”的点的坐标为(0,﹣1),则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A.(0,0)B.(﹣1,0)C.(1,0)D.(1,1)1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13.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14.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点A,(0,4)表示点B,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3,2)C.(2,3)D.(3,0)15.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A.(﹣1,﹣2)B.(﹣2,﹣1)C.(﹣3,1)D.(1,﹣2)16.初三(1)班的座位表如图所示,如果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过道也占一个位置”,例如小王所对应的坐标为(3,2),小芳的为(5,1),小明的为(10,2),那么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A.(6,3)B.(6,4)C.(7,4)D.(8,4)17.小米家位于公园的正东100米处,从小米家出发向北走250米就到小华家,若选取小华家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议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公园的坐标是()A.(﹣250,﹣100)B.(100,250)C.(﹣100,﹣250)D.(250,100)18.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3)B.(0,3)C.(3,2)D.(1,3)19.如图,在围棋盘上有三枚棋子,如果黑棋①的位置用有序数对(0,﹣1)表示,黑棋②的位置用有序数对(﹣3,0)表示,则白棋③的位置可用有序数对()表示.A.(﹣2,4)B.(2,﹣4)C.(4,﹣2)D.(﹣4,2)20.如图,点A在观测点北偏东30°方向,且与观测点的距离为8千米,将点A 的位置记作A(8,30°).用同样的方法将点B,点C的位置分别记作B(8,60°),C(4,60°),则观测点的位置应在()A.点O1B.点O2C.点O3D.点O421.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A.(2,﹣1)B.(4,﹣2)C.(4,2)D.(2,0)22.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2,﹣3)表示“帅”的位置,用(6,4)表示的“炮”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A.(6,4)B.(4,6)C.(1,6)D.(6,1)23.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24.从学校向东走600米,再向南走500米到小伟家;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小亮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东600米处B.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南500米处C.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900米处D.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北600米处25.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2,3)C.(3,2)D.(3,0)二.填空题(共14小题)26.小聪出校门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20米到达阳光文具店,若以学校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向东、向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阳光文具店的坐标是.27.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已知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2),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0),在中国象棋的规则中,“马走日,象(相)飞田”,若下一步移动,则下一步可能走到的位置的坐标为.28.象棋是一项益智游戏,如图,已知表示棋子“車”的点的坐标为(﹣2,1),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1,3),则表示棋子“馬”的点的坐标为.29.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帥”的坐标为(﹣1,﹣2),“馬”的坐标为(2,﹣2),则“兵”的坐标为.30.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如果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将棋子炮右移一格后的位置的坐标为.31.如图,若棋盘中表示“帥”的点可以用(0,1)表示,表示“卒“的点可以用(2,2)表示,则表示“馬”的点用坐标表示为.32.如图,若小红的位置可以用坐标(﹣7,﹣4)表示,小明的位置可以用坐标(﹣5,﹣8)表示,则小亮的位置可以用坐标表示为.33.在如图的方格纸上,若用(﹣1,1)表示点A的位置,(0,3)表示点B的位置,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34.如图是城市中某区域的示意图,小聪同学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200米到达学校,如果学校的位置用(﹣100,﹣200)表示,那么(300,200)表示的地点是.35.五子棋的比赛规则是一人执黑子,一人执白子,两人轮流出棋,每次放一个棋子在棋盘的格点处,只要有同色的五个棋子先连成一条线(横、竖、斜均可)就获得胜利.如图是两人正在玩的一盘棋,若白棋A所在点的坐标是(﹣2,2),黑棋B所在点的坐标是(0,4),现在轮到黑棋走,黑棋放到点C的位置就获得胜利,点C的坐标是.36.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士”的坐标是(﹣2,﹣2),“相”的坐标是(3,2),则“炮”的坐标是.3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38.如图,把“QQ”笑脸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的坐标是(﹣2,3),嘴唇C点的坐标为(﹣1、1),则此“QQ”笑脸右眼B的坐标.39.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②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11小题)40.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若游乐场的坐标为(3,2),宠物店的坐标为(﹣1,﹣2),解答以下问题(1)请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汽车站的坐标;(2)若消防站的坐标为(3,﹣1),请在坐标系中标出消防站的位置.41.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地方是哪个?(2)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42.如图是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2,3),实验室的位置是(1,4).(1)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办公楼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2,2),在图中标出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3)如果一个单位长度表示30米,请求出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43.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已知学校位置坐标为A(1,2).(1)请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图书馆B位置的坐标是.44.请你在图中建立直角坐标系,使汽车站的坐标是(3,1),并用坐标说明儿童公园、医院、李明家、水果店、宠物店和学校的位置.45.如图,已知火车站的坐标为(2,2),文化宫的坐标为(﹣1,3).(1)请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46.如图,这是某城市部分简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47.阅读材料:象棋在中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1)若点A位于点(﹣4,4),点B位于点(3,1),则“帅”所在点的坐标为;“马”所在点的坐标为;“兵”所在点的坐标为.(2)若“马”的位置在点A,为了到达点B,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上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并用坐标表示出来.48.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彤彤同学为了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建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南门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用坐标表示狮子、飞禽、两栖动物,马所在的点.,,,.(2)动物园又新来了一位朋友大象,若它所在点的坐标为(3,﹣2),请直接在图中标出大象所在的位置.(描出点,并写出大象二字)(3)若丽丽同学建了一个和彤彤不一样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丽丽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飞禽所在的点的坐标是(﹣1,3)则此时坐标原点是所在的点,此时南门所在的点的坐标是.49.李老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他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他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1)你能帮李老师在下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2)若图中一个单位长度代表实际距离100米,请你求出其中某两点(已用字母标记)间的实际距离.50.如图是某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若光岳楼的坐标为(﹣3,1),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金凤广场(,);动物园(,);湖心岛(,);山峡会馆(,).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小明乘坐一艘游船出海游玩,游船上的雷达扫描探测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圆之间距离是1km(小圆半径是1km),若小艇C在游船的正南方2km,则下列关于小艇A、B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60°,且距游船3kmB.游船在的小艇A北萄东60°,且距游船3kmC.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D.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分析】利用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30°,且距游船3km;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60°,且距游船2km;游船在小艇的南偏西30°,且距游船3km;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是熟练掌握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理解方向角的表示方法.2.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A.(2,2)B.(0,1)C.(2,﹣1)D.(2,1)【分析】先利用已知两点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可写出白棋(甲)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坐标系知白棋(甲)的坐标是(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3.中国象棋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性强,成为极其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则“兵”位于点()A.(﹣1,1)B.(﹣2,﹣1)C.(﹣3,1)D.(﹣2,1)【分析】根据“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坐标系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兵”位于点(﹣2,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4.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3,﹣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1,1)B.(2,1)C.(2,2)D.(3,1)【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和棋子“马”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棋子“炮”的坐标为(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5.北京市为了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标记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3),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A.(﹣2,﹣3)B.(﹣2,3)C.(﹣3,﹣2)D.(﹣3,﹣1)【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2,﹣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6.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1,3)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3,3)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2,1)B.(1,2)C.(1,1)D.(3,1)【分析】根据已知两点位置,建立符合条件的坐标系,从而确定其它点的位置.【解答】解:根据题意: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为从下面数第一行向上为正方向,y轴为从左面数第一列向右为正方向.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2,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7.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α),其中,m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B,C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的位置表示为A(5,30°),目标C的位置表示为C(3,30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的位置,正确的是()A.(﹣4,150°)B.(4,150°)C.(﹣2,150°)D.(2,150°)【分析】根据点A、C的位置结合其表示方法,可得出相邻同心圆的半径差为1,结合点B在第四个圆上且在150°射线上,即可表示出点B.【解答】解:∵A(5,30°),C(3,300°),∴B(4,1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点A、C的坐标找出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8.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500m是一家书店,继续往东走1000m,再向南走1000m 即可到家,若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以点A表示小刚家的位置,则点A的坐标是()A.(1500,﹣1000)B.(1500,1000)C.(1000,﹣1000)D.(﹣1000,1000)【分析】由题意可知,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1500m,再向南走1000m即可到家,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即可小刚家的坐标.【解答】解: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书店的坐标是(0,0),小刚家的坐标是(1000,﹣1000),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运用,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9.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在排练厅所站的3块地砖.若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则丙所站的地砖记为()A.(5,6)B.(6,5)C.(7,6)D.(7,5)【分析】直接利用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即可得出最后一个位置的坐标.【解答】解:∵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丙所站的地砖记为:(7,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应用已知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0.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A.(3,2)B.(2,3)C.(4,2)D.(2,4)【分析】直接利用“将”位于点(1,﹣1),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马”位于点(4,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1.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若表示“王府井”的点的坐标为(4,1),表示“人民大会堂”的点的坐标为(0,﹣1),则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A.(0,0)B.(﹣1,0)C.(1,0)D.(1,1)【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0,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3.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分析】先求得点P的横坐标,结合图形中相关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得点P的纵坐标.【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D,∴BD=5,CD=50÷2﹣16=9,OA=OD﹣AD=40﹣30=10,∴P(9,1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题意确定出CD=9,AD=10是解本题的关键.14.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点A,(0,4)表示点B,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3,2)C.(2,3)D.(3,0)【分析】根据A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可得C点坐标.【解答】解: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3,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15.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A.(﹣1,﹣2)B.(﹣2,﹣1)C.(﹣3,1)D.(1,﹣2)【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兵”位于点为:(﹣3,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6.初三(1)班的座位表如图所示,如果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过道也占一个位置”,例如小王所对应的坐标为(3,2),小芳的为(5,1),小明的为(10,2),那么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A.(6,3)B.(6,4)C.(7,4)D.(8,4)【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即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7,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确定位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概念.17.小米家位于公园的正东100米处,从小米家出发向北走250米就到小华家,若选取小华家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议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公园的坐标是()A.(﹣250,﹣100)B.(100,250)C.(﹣100,﹣250)D.(250,100)【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坐标系,进而确定公园的坐标.【解答】解:如图所示:公园的坐标是:(﹣100,﹣2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18.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3)B.(0,3)C.(3,2)D.(1,3)【分析】根据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可得出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1,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9.如图,在围棋盘上有三枚棋子,如果黑棋①的位置用有序数对(0,﹣1)表示,黑棋②的位置用有序数对(﹣3,0)表示,则白棋③的位置可用有序数对()表示.A.(﹣2,4)B.(2,﹣4)C.(4,﹣2)D.(﹣4,2)【分析】根据黑棋①的坐标向上1个单位确定出坐标原点,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写出白棋③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白棋③的坐标为(﹣4,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已知点的坐标确定出坐标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点A在观测点北偏东30°方向,且与观测点的距离为8千米,将点A 的位置记作A(8,30°).用同样的方法将点B,点C的位置分别记作B(8,60°),C(4,60°),则观测点的位置应在()A.点O1B.点O2C.点O3D.点O4【分析】根据点A的位置记作A(8,30°),B(8,60°),C(4,60°),进而得出观测点位置.【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C,并延长,即可得出,观测点的位置应在点O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利用已知点得出观测点是解题关键.21.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A.(2,﹣1)B.(4,﹣2)C.(4,2)D.(2,0)【分析】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2,1)和B(﹣2,﹣3),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点C的坐标为(2,﹣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坐标问题,关键是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解答.22.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2,﹣3)表示“帅”的位置,用(6,4)表示的“炮”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A.(6,4)B.(4,6)C.(1,6)D.(6,1)【分析】以帅的坐标向左两个单位,向上3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将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将(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准确确定出坐标原点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分析】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确定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10,20)表示的位置是点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基础题.24.从学校向东走600米,再向南走500米到小伟家;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小亮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东600米处B.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南500米处C.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900米处D.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北600米处【分析】根据题意,以学校为“观测点”画出路线图,再据具体的路线长度,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解答】解:如图: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600+300=900米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画出线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2,3)C.(3,2)D.(3,0)【分析】根据已知两点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解答】解: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则以点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x轴是过点A的水平直线,向右为正方向.所以点C的坐标为(3,2)故选:C.【点评】考查类比点的坐标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阅读理解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及x,y轴的位置和方向.二.填空题(共14小题)26.小聪出校门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20米到达阳光文具店,若以学校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向东、向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阳光文具店的坐标是(100,120).【分析】根据描述得出阳光文具店在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再结合距离可得其坐标.【解答】解:由题意知阳光文具店在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其坐标为(100,120),故答案为:(10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27.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已知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练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练习题(有答案)

一次函数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k≥﹣3D.k≤﹣32.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负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 的取值情况为()A.k>﹣1,b>0B.k>﹣1,b<0C.k<﹣1,b>0D.k<﹣1,b<03.如图,直线y=kx+b(k≠0)过点A(0,5),B(﹣4,0),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A.x=﹣4B.x=5C.x=﹣D.x=﹣4.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2,l),则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A.x>﹣2B.x<﹣2C.x>1D.x<l5.直线y=3x+b经过点(m,n),且n﹣3m=8,则b的值是()A.﹣4B.4C.﹣8D.86.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 >k1x+b的解集为()A.x>3B.x<3C.x>﹣1D.x<﹣17.一次函数y1=ax+b与y2=cx+d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ab<0;②函数y=ax+d不经过第一象限;③函数y=cx+b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3a+b=3c+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2kx﹣b的图象可能是()A.B.C.D.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2关于平行于y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后得到直线AB,若直线AB恰好过点(6,2),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A.y=2x﹣10B.y=﹣2x+14C.y=2x+2D.y=﹣x+51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2,0),点(0,3).有下列结论:①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②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0;③当x>2时,y<0;④当x<0时,y<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3)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A.y=1.5x+3 B.y=﹣1.5x+3C.y=1.5x+3或y=﹣1.5x+3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2.正比例函数y=(m﹣2)x m的图象的经过第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13.已知在正比例函数y=﹣2mx中,函数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m,4)在第象限.14.已知点P(a,3)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则a=.15.已知直线y=﹣3x+1上的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16.下表给出的是关于某个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及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若干信息,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模式数据计算:m+2n=.x……﹣1 1 2 ……y……m 3 n……17.直线y=x+3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如图,已知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坐标为.19.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kx+b=5的解是.三.解答题20.请按步骤画出函数y=﹣2x+4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3)当x时,y>0.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k≠0)与直线y=x﹣2相交于y轴上一点A,且图象经过点B(2,3)点O是坐标原点,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AOB的面积.22.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1)直线y=kx+5经过点(﹣2,﹣1);(2)一次函数中,当x=1时,y=3;当x=﹣1时,y=7.23.如图,已知: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直线CD:y=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C、D,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P,S△ABD=2.求:(1)b的值和点P的坐标;(2)求△ADP的面积.24.如图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2)点C(a,0)为x轴上一个动点,过点C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3于点D,若线段CD=5,求a的值.25.如图,已知点A(6,0)、点B(0,2).(1)求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若C为直线AB上一动点,当△OBC的面积为3时,试求点C的坐标.26.已知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经过点(﹣3,﹣2),(1)求这个函数表达式;(2)建立适当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判断(﹣4,4)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4)求出把这条直线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27.已知一次函数y=2x+4.(1)求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画出函数的图象.(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28.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0,1),与x轴交于点C,且与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交于点A(m,3),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m的值和一次函数y1的表达式;(2)求△BOC的面积;(3)当x为何值时,y1•y2<0?请直接写出答案.29.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将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30.如图,直线AC:y1=2x+8与直线AB:y2=kx+b交于点A(m,4),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OB=3.(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D是y轴上一点,连接AD,若直线AD将△ABC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3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1)和点B(1,﹣3).求:(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请在x轴上找到一点P,使得P A+PB最小,并求出P的坐标.32.已知直线l1:y=kx+b经过点A(﹣,0)和点B(2,5),求直线l1与y轴的交点坐标.33.如图,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4).(1)求直线AB解析式;(2)如图,将△AOB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1O1B1,求线段OB1的长;(3)求(2)中△AOB扫过的面积.3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B(﹣1,﹣3).(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3)求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3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和点(2,4),(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37.已知A(﹣3,0),B(0,6),通过原点O的直线把△OAB分为面积为1:3的两部分,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38.如图,直线y=x+4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1)求△AOB的面积;(2)过B点作直线BC与x轴相交于点C,若△ABC的面积是16,求点C的坐标.39.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2)和(2,0).(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求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k<0;故选:B.2.解:由题意,∴,故选:A.3.解:∵直线y=kx+b(k≠0)过点B(﹣4,0),即当x=﹣4时,y=0,∴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x=﹣4.故选:A.4.解: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C(﹣2,l),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x>﹣2.故选:A.5.解:∵直线y=3x+b经过点(m,n),∴n=3m+b,∴b=n﹣3m=8.故选:D.6.解:当x<﹣1时,k2x>k1x+b,所以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为x<﹣1.故选:D.7.解:由图象可得:a<0,b>0,c>0,d<0,∴ab<0,故①正确;函数y=ax+d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②正确,函数y=cx+b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③正确;∵一次函数y1=ax+b与y2=cx+d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3a+b=3c+d,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4个.故选:A.8.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k<0,b<0.∴函数y=﹣2k﹣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因为|k|<|﹣2k|,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比y=﹣2kx﹣b的图象的倾斜度小,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图象是C选项.故选:C.9.解:由题意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b,∵直线AB恰好过点(6,2),∴2=2×6+b,解得b=﹣10,∴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10,故选:A.10.解:由图象得:①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正确;②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0,正确;③当x>2时,y<0,正确;④当x<0时,y>3,错误;故选:A.11.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A(0,3)代入得b=3,当y=0时,kx+3=0,解得x=﹣,则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3=3,解得k=±1.5,∴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5x+3或y=﹣1.5x+3.故选:C.二.填空题12.解:∵y=(m﹣2)x m是正比例函数,∴m=1,m﹣2=﹣1,即y=(m﹣2)x m的解析式为y=﹣x,∵﹣1<0,∴图象在二、四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故填:二、四;减小.13.解:∵正比例函数y=﹣2mx中,函数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2m>0,解得m<0,∴点P(m,4)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14.解:∵点P(a,3)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3=a+1,解得,a=2.故答案是:2.15.解:(1)当点P的坐标是(a,a)时,a=﹣3a+1,解得a=,∴点P的坐标是(,).(2)当点P的坐标是(b,﹣b)时,﹣b=﹣3b+1,解得b=,∴点P的坐标是(,﹣).故答案为:()或().16.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可得:﹣k+b=m①;k+b=3②;2k+b=n③;m+2n=①+2×③=3k+3b=3×3=9.故答案为:9.17.解:当x=0时,y=x+3=3,∴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当y=0时,x+3=0,解得:x=﹣6,∴直线y=x+3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6,0).∴直线y=x+3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6=9.故答案为:9.18.解:当y=0时,2x+4=0,解得x=﹣2,则A(﹣2,0);当x=0时,y=2x+4=4,则B(0,4),所以AB=,因为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C,所以AC=AB=2,所以OC=AC﹣AO=2﹣2,所以的C的坐标为:,故答案为:19.解:观察图象知道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4,5),所以关于x的方程kx+b=5的解为x=4,故答案为:x=4.三.解答题20.解:函数y=﹣2x+4,列表:描点,连线,(1)由图象可知,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故答案为:(2,0),(0,4);(3)由图象可得,当x<2时,y>0,故答案为:<2.21.解:∵直线y=x﹣2与y轴的交点A的坐标为(0,﹣2),∴A(0,﹣2),∵图象经过点B(2,3),∴3=2k﹣2,解得k=,∴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S△AOB=OA•|x B|=×2×2=2.22.解:(1)把(﹣2,﹣1)代入y=kx+5得﹣2k+5=﹣1,解得k=3,所以直线解析式为y=3x+5;(2)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ax+b,把(1,3)、(﹣1,7)代入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5.23.解:(1)∵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令y=0则x=﹣2,A(﹣2,0),令x=0则y=1∴B(0,1),又∵S△ABD=2 ∴|BD|•|OA|=2而|OA|=2 ∴|BD|=2,又B(0,1),∴D(0,﹣1)∴b=﹣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P,联立两方程得:,解得x=4,y=3,∴P(4,3);(6分)(2)由图象坐标可知:S△ADP=S△ABD+S△BDP=2+|x P|=6或S△ADP=S△P AC+S△DAC=|y P|)=×3×(1+3)=6.(9分)24.解:(1)由题得:∵当y=0时,x=,∴A点的坐标为(,0),∵当x=0时,y=3,∴B点的坐标为(0,3);(2)由题得,点D的横坐标为:a,则纵坐标为2a+3,∴CD=|2a+3|=5解得:a=1,﹣4,∴a的值为1,或﹣4.25.(1)设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由题意得:解得,k=﹣,b=2,∴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由题意得OB=2.又∵△OBC的面积为3,∴△OBC中OB边上的高为3.当x=﹣3时,;当x=3时,.∴点C的坐标为(﹣3,3)或(3,1).26.解:(1)把(﹣3,﹣2)代入解析式得:﹣3k+4=﹣2,解得:k=2 则解析式是:y=2x+4;(2)当x=0时,y=4,则函数经过点(0,4).(3)在y=2x+4中,当x=﹣4时,y=﹣4,则(﹣4,4)不在图象上;(4)函数解析式为:y=2(x+4)+4 即y=2x+12.27.解:(1)∵一次函数y=2x+4,∴当x=0时,y=4,当y=0时,x=﹣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于点A,与y轴的交于点B,∴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4),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2)由图象可得,当y<0时,x<﹣2.28.解:(1)∵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m,3),∴3=m,∴m=4,∴A(4,3);把A(4,3),B(0,1)代入y1=kx+b得,,解得:,∴一次函数y1的表达式为y1=x+1;(2)当y1=0时,x=﹣2,∴C(﹣2,0),∴△BOC的面积==1;(3)由图象知,当﹣2<x<0时,y1•y2<0.29.解:(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解得,∴一次函数为y=﹣2x+1;(2)在y=﹣2x+1中,分别令x=0、y=0,可求得一次函数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1)、(,0),所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1×=;(3)函数y=﹣2x+1向右平移6个单位,则可得平移后的函数为y=﹣2(x﹣6)+1,即y=﹣2x+13,令y=0,得x=,所以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30.解:(1)把点A(m,4)代入y1=2x+8,得2m+8=4,解得m=﹣2,∴A(﹣2,4),把A(﹣2,4),B(3,0)代入y2=kx+b,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设直线AD交线段BC于点E,则E为BC的中点.∵B(3,0),C(﹣4,0),∴E(﹣,0),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y=px+q.则,解得,∴直线AE的解析式为y=﹣x﹣,∴当x=0时,y=﹣,∴点D的坐标为(0,﹣).31.解:(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把A(﹣1,﹣1)B(1,﹣3)代入得:﹣k+b=﹣1,k+b=﹣3,解得:k=﹣1,b=﹣2,∴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x﹣2;(2)设直线与x轴交于C,与y轴交于D,把y=0代入y=﹣x﹣2,解得x=﹣2,∴OC=2,把x=0代入y=﹣x﹣2,解得:y=﹣2,∴OD=2,∴S△COD=×OC×OD=×2×2=2;(3)作A与A1关于x轴对称,连接A1B交x轴于P,则P即为所求,由对称知:A1(﹣1,1),设直线A1B解析式为y=ax+c,得﹣k+b=1,k+b=﹣3,解得:k=﹣2,b=﹣1,∴y=﹣2x﹣1,令y=0得﹣2x﹣1=0,解得:x=﹣,∴P(﹣,0).32.解:将A(﹣,0),B(2,5)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为y=2x+1.当x=0时,y=2×0+1=1,∴直线l1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33.解:(1)∵点A的坐标为(﹣2,0),把A(﹣2,0)和B(0,4)代入y=kx+b中得:,解得:,∴直线AB解析式为:y=2x+4;(2)∵∠AOB=90°,∴∠AO1B1=90°,由平移得:OO1=6,O1B1=OB=4,由勾股定理得:OB1==2,即线段OB1的长是2;(3)△AOB扫过的面积+4×6=28.34.解:(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可得出方程组,解得,则得到y=x﹣.(2)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得到当y=0,x=;当x=0时,y=﹣.所以与x轴的交点坐标(,0),与y轴的交点坐标(0,﹣).(3)在y=x﹣中,令x=0,解得:y=,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是(0,﹣).在y=x﹣中,令y=0,解得:x=.因而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35.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k≠0),由图象可知它经过(0,﹣2),(1,0)两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36.解:(1)设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在y=x+1中,令x=0,解得y=1因而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37.解:设直线y=kx+b,直线与AB边交于点C,S△ABC=OA•OB=×3×6=9,过C作CG⊥OA,CH⊥OB.若S△OAC=S△ABC=,S△OBC=S△ABC=,×3CG=,CG=,×6CH=,则CH=.则C的坐标是(﹣,),则解析式是y=﹣x;若S△OAC=S△ABC=,S△OBC=S△ABC=,即×3CG=,CG=,,6CH=,则CH=.则C的坐标是(﹣,),则函数解析式是y=﹣6x.则函数解析式是:y=﹣x或y=﹣6x.38.解:(1)把x=0代入y=x+4得:y=4,即点B的坐标为:(0,4),把y=0代入y=x+4得:x+4=0,解得:x=﹣6,即点A的坐标为:(﹣6,0),S△AOB==12,即△AOB的面积为12,(2)根据题意得:点B到AC的距离为4,S△ABC==16,解得:AC=8,即点C到点A的距离为8,﹣6﹣8=﹣14,﹣6+8=2,即点C的坐标为:(﹣14,0)或(2,0).39.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2x﹣4;(2)由(1)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将其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y=2(x+3)﹣4=2x+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北师大版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说明:因录入格式限制,“√”代表“根号”,根号下内用放在“”里面;“⊙”,表示“森哥马”,,¤,♀,∮,≒ ,均表示本章节内的类似符号。

1.l探索勾股定理随堂练习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1.1知识技能1.x=l0;x=12.2.面积为60cm:,.问题解决12cm。

1.2知识技能1.8m.数学理解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联系拓广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随堂练习12cm、16cm.习题1.3问题解决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 F’和△D’F’C’的位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 E’F’C’是正方形,且它的面积等于图①中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

即=AB+CD:也就是BC=a+b。

, 22222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l.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随堂练习l.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有4个直角三角影.数学理解2.仍然是直角三角形;略;略问题解决4.能.1.蚂蚁怎样走最近13km提示:结合勾股定理,用代数办法设未知数列方程是解本题的技巧所在习题 1.5知识技能1.5lcm.问题解决2.能.3.最短行程是20cm。

4.如图1~1,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尺,由勾股定理解得x=12,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为13尺。

复习题知识技能1.蚂蚁爬行路程为28cm.2.能;不能;不能;能.3.200km.4.169cm。

5.200m。

数学理解6.两直角边上的半圆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半圆的面积.7.提示:拼成的正方形面积相等:8.能.9.18;能.10.略.问题解决11.24m;不是,梯子底部在水平方向上滑动8m.12.≈30.6。

联系拓广13.两次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得能放人电梯内的竹竿的最大长度约是3m,所以小明买的竹竿至少为3.1 m第二章实数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随堂练习1.h不可能是整数,不可能是分数。

2.略:结合勾股定理来说明问题是关键所在。

随堂练习1.0.4583, .7,一1/7, 18是有理数,一∏是无理数。

习题2.2知识技能1.一559/180,3.97,一234,10101010?是有理数,0.124568101 1 113?是无理数.2.X不是有理数;X≈3.2;X≈3.162.平方根随堂练习1.6,3/4,√17,0.9,102.√10 cm.习题2.3知识技能1.11,3/5,1.4,10问题解决2.设每块地砖的边长是xm,x3120=10.8解得x=0.3m-2 联系拓广3.2倍,3倍,10倍,√n 倍。

随堂练习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x,x为斜边,则以x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如右图:图形A的面积是;3.2=________,?2=_________, 0的立方根是;4.在棱长为5dm的正方体木箱中,现放入一根长12dm 的铁棒,能放得进去吗?;.10?2的算术平方根是,的平方根是;.计算:611251_________144A225;37.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8.在?,0, 227,cd?______;125,0.1010010001,2,0.3,?2中,负实数集合:{};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米; 10.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1.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7第10是题图2520242524202425207251577152cm1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则斜边长为0cm 0cm 0cm 120cm 1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9的平方根是?39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39的算术平方根是1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①125144121625451个个个个1515,②24,③?2222,④11119202215.若a?4,b?9,且ab?0,则a?b的值为 16.实数1324,中,分数的个数有60个 1个个个三.计算题:24618. 19.224220.?1.23.解答题:27?322.32134222y2? 3??824.已知2004?a?a?2005?a,求a?2004 2的值;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图中画出①一个面积是2的直角三角形;②一个面积是2的正方形;第25题图26.一架方梯长25米,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AA BCC八年级上第一、二章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100;.81;.3?3,1;.不能;.0.1,?2;.?8.?,?125,?245;.1;;.41; 10.10;二.11.C; 12.B; 13.D; 14.D; 15.B; 16.B;三.17.3; 18.1; 19.143;0.72;1.1;2.?四. 23.y??2;x??12;24.∵a?2005?0,∴a?2005?0,∴a?2005,∴2004?a?a?200∴a?2004?∴a?200425.26.8米;2a?2005?a,∴a?2005?2004,∴a?2005?200422005201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沉着、冷静、快乐地迎接期末考试,相信你能行!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1.4的算术平方根是A.B.2C.2D.?.在给出的一组数0,?,,3.14,, 227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 D.5个3. 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A.y?2x? B.y?3x?1C. y??3x?1D.y??2x?44.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环保小组的6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个月内丢弃废电池的数量,结果如下:7,5,6,4,8,6,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该月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废旧电池的数量约为A.180B.2C.270D.31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BC= - D= -6.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2,纵坐标不变,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 A.将原图向左平移两个单位 B.关于原点对称C.将原图向右平移两个单位D.关于y轴对称7.对于一次函数y= 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 B.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 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 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8.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E是AB边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 EBA.3B332C.D.6二、填空题9. 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10. 已知a的平方根是?8,则它的立方根是11.如图,已知直线y=ax+b和直线y=kx交于点P,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axb,的解是________.ykx.12..四根小木棒的长分别为cm,cm,1cm,1cm,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13.已知O,A,B,则△AOB的面积为______.14.小明家准备春节前举行80?a href=“http:///fanwen/shuoshuodaquan/”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说木鄄停枰ツ巢凸荻┎停萘私?/p> 餐馆有10人坐和8人坐两种餐桌,要使所订的每个餐桌刚好坐满,则订餐方案共有_____种.15.若一次函数y?kx?b?k?0?与函数y?的表达式为: .16.如图,已知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1x?1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且交点在X轴上,则这个函数2axyb0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kx?y?0?的解是 . 三、解答题17. 化简①6?2?3?61②)218.解下列方程组① ?19. 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F点处,若AB=8cm,BC=10cm,求EC的长.3x5y3y5② ?5?35x?y?1??20. 某校为了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2:3:5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明、小亮、小红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如下表,计算这学期谁的数学总评成绩最高?21. 如图,直线PA是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直线PB 是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求A、B、P三点的坐标;求四边形PQOB的面积;22.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甲服装按50℅的利润标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标价出售.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标价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23. 某工厂要把一批产品从A地运往B地,若通过铁路运输,则每千米需交运费15元,还要交装卸费400元及手续费200元,若通过公路运输,则每千米需要交运费25元,还需交手续费100元.设A地到B地的路程为x km,通过铁路运输和通过公路运输需交总运费y1元和y2元,求y1和y2关于x的表达式.若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km,哪种运输可以节省总运费?24.某大酒店客房部有三人间、双人间和单人间客房,收费数据如下表.为吸引客源,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进行优惠大酬宾,凡团体入住一律五折优惠.一个50人的旅游团在十月二号到该酒店住宿,租住了一些三人间、双人间普通客房,并且每个客房正好住满,一天一共花去住宿费1510元.三人间、双人间普通客房各住了多少间?设三人间共住了x人,则双人间住了y元表示,写出y 与x的函数关系式;如果你作为旅游团团长,你认为上面这种住宿方式是不是费用最少?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