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情况的汇报

合集下载

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

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
以下六 个方 面 的内容 :
很 贫乏 ,采用 膜下 滴 灌技 术 每亩 耕地 灌 溉用 水 量仅为 l 5 ~ 2 O方 .与 传 统灌 溉技 术相 比 ,可节 水节 电 6 0 %~ 7 0 %, 节 约 资源 效 果 明显 . 有 利 环
境 保护 。
2 . 3 省 工 省 力
性 完成 的机 械化种 植方式 。
2 玉 米 膜 下 滴 灌 机 械 化 种 植 技 术 特 点
2 . 1 适 用 地 区 范 围 广
因今年 持 续高 温 干旱 天气 . 从 长势 看 , 与 传统 种
植 方式 相 比预计 最少 亩增 产 2 0 0 k g , 最 多亩增 产 能达 4 0 0 k g 甚 至 更 多 ,仅 此一 项 为我 镇农 业 增 收 l 5 0 0余万元 。
3 玉 米 膜 下 滴 灌机 械 化 种 植 技 术 作 业过 程 要

采用 膜 下滴 灌 技术 可大 大 减少农 业 灌 溉用
水量 , 不 能 满 足大水 漫 灌 的贫水 地 区也 能适 用 ;
农业 膜 下滴 灌是 管 道滴 灌技 术 ,不 能满 足 普 通
灌溉 方式 的轻度 ( 1 5 。 以下 ) 坡 耕地 也能适 用 。
玉米 膜 下滴 灌技 术机 械 化作 业 过程 要 点包
括: 确 定 施 播方 案 、 播前准备 、 作 业 过 程 的具 体
操作及 注 意事项 、 播后 管理 等 四个 方面 。
3 . 1 确 定 施 播 方 案
2 . 2 节约水 电资 源 , 有利 农业 生 态文明
宁城 县 大 双庙 镇 十年 九旱 .地 下水 资源 又
2 0 1 1 年 推广该 项 种植 技术 以来 。今 年全 镇发 展 玉 米 膜 下 滴 灌机 械 化 种 植 面 积 已达 3万 多亩 。

节水增产效益显著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节水增产效益显著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推 广 节 水农 业技 术 . 展 节 水 型农 业 经 济 ,对 社 会 经 济 的可 发 持 续发 展 和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共 存具 有 十 分重 大 的意 义 …。武 威 市 的农 作 物 以 春小 麦 和 玉 米 为 主 , 米 的播 种 面 积 约 为种 玉 植 面 积 的 1 。2 / 3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 威 市 开 始 推广 玉米 覆 膜 武
全 省 的 1 、 国 的 l 。水 资 源 严 重 不 足 是 制 约 本 地 区 恩 民 /全 2 , 3 经 济 可 持续 发 展 的 主要 闵素 。 用 水 资 源量 远 远 不 能 满 足社 可

产 量 为 977 s亩 、 8 . k/ 总耗 水 量 为 3 6 5 m/ 、 水 模 数 为 5 2、 3 耗 4 亩
刚 、 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经济区 , 业生产完全依赖灌溉 , 水 农 没 有灌 溉 , 没有 农 业 , 地 市 均水 资源 占有 量 为 2 0 I , 就 耕 2 T 分 I
别 是 全 省 的 l 、 国 的 l , 均 水 资 源 占有 量为 7 0 I , , 全 3 , 人 8 0 3 为 1
行 较 一 管 四行 各 项 生理 指 标 都 高 . 量也 高 7 7 产 . %。2 0 3 0 3年 . 在 1 0 m 亩 相 同灌 溉 定 额 下 .一 管 三 行式 膜 下滴 灌 玉 米 的 8 7
地 处 河 走 廊 东 端 石 羊 河 流 域 的 武 威 市 是 一 个 干 旱 少
0 3 3 g 水 分 生 产 率 为 3 3 k / 常 规 畦 灌 条 件 下 玉 米 、 0 m/ 、 3 k . g , 0 m
会 发 展 对水 资 源 的需 求 量 。为保 持 经 济 持续 发展 而 大 量 超采 地 下 水 的 行 为 。 致 地 下 水位 急剧 下 降 . 被 退 化 , 导 植 土地 沙 漠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总结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总结

秋 整地 , 去 年秋 天用平 地机 平 地 , 使 地 表平 整 , 然 后用 联 合整地 机进行 深松耙地 , 土壤 深松 3 5 … 以下 , 打 破了犁 底层 , 加厚 了耕 作层 , 整 后 的土壤 , 平 整细 碎 , 给膜 下滴 灌措 施应 用 带来 有利条件 。
1 . 4起 垄 施 底 肥
目的 。

1 . 2优 良品种选择 选 择前 3 年 在 比武 试验 一 直排 在 第一 位 的 品种 丰单 4 。
该 品种 需 ≥l 0 ℃活 动积 温 2 3 0 0 o C左 右 ;幼 苗拱 土能 力强 , 发 苗快 、 苗齐 、 苗壮 ; 根 系庞大 , 扎 根深 、 须根多, 杆 强抗 倒伏 , 持 绿性 好 、 活 干成 熟 ; 灌浆 速 度快 , 结实 性 好 , 适 应 多 种环 境条 件, 种 植范 围广 ; 具有 每公 顷 1 3 5 0 0 公 斤 以上生产潜 力 。
【 中图分类号】 ¥ 5 1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1 0 — 0 0 5 6 ~ 0 2
膜 下滴 灌是 一 种 高效 利用 水 资 源和 降 低 田间 蒸发 的技 术。 采用膜 下铺设 滴灌带 , 给 水管道 从地面将 灌溉水源 送入滴 灌 带 ,再 由滴头不断 的将滴 灌带 中的水滴 入农作 物根 部附近 的土壤 中。 膜下滴 灌技术使现 代节水 灌溉技术有 了新 的突破 , 构建 了独 立的灌溉 系统 。不但 使少 量的水 进行高效 的 大面积 耕地 灌溉 , 更 完 成 了 灌溉 节水 、 保水 、 保温 、 提 高粮食 产量 的
膜 下 滴灌 系统 , 采用 大垄 双行 种植 , 垄高 1 0 — 1 2 c m, 垄 底 宽 1 3 0 c m, 垄顶 宽 8 5 c m, 深施 底肥 , 每条 大垄上 施两 行肥 , 两 行施 肥 口间距 5 5 c l n , 起 垄后镇 压。我们是 去年秋 季封 冻前起 1 3 0 c m 大垄 , 今年 春季 4月 1 7日施底 肥 , 根据 目标产 量 , 采取 测 土配方进行 施肥 , 底肥量 : 二铵 7 k g / 亩 +尿素 7 k g / 亩+ 6 0 % 氯 化钾 8 k 亩 +生 物肥 3 k g / 亩。 2 . 覆膜 与铺设滴 灌带 5月 1日采用 先 进农 机具 , 播种 、 施种肥、 覆膜 与 铺 设滴 灌 带一次 完成 。 播 种双行 间距 7 0 c m, 种肥 二铵 6 k g / 亩, 垄上行 间覆膜 , 滴灌带置 于膜下垄 中心 。作 业前 进行 土壤封 闭灭 草 , 配方: 9 0 %乙草胺 8 O m l / 亩+ 7 5 %噻 吩磺隆 2 g 。 作业 完成时 随 即每隔 8 - 1 0 m 压 一道 腰土 , 以防风 鼓膜 。作业 完成后 , 将地 头 取直 , 滴灌带扎 紧 , 随 即用土埋 好。

浅谈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浅谈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在 去 除 田间 杂 草 , 避免草 、 薯争 肥 水 的 同时 , 可加厚土层 。 增 强
求 施 人 适 量 化肥 。在 没 有 应 用测 土 配 方 的 地块 一 般 每 公 顷 施 土 壤 通 透 性 , 提 高 土壤 温 度 . 增 加 块 茎 生 长 的土 壤 范 围 , 增 多
人 二铵 3 0 0 ~ 4 5 0千 克 左 右 , 尿素 2 5 0 ~ 3 0 o千 克 . 这 样 能 确 保 有 地 下 根茎 , 利 于块 茎 膨 大 , 对 提 高 产量 有 着 重 要 作 用 。 另外 , 可 足 够 的 基 肥施 入 。 防 止 薯块 外 露 。 形 成 青薯 , 降 低 品质 。对 于全 膜 方式 种植 的 马 三、 播 种 及 引 苗 管 理 铃薯 , 要 手 工拔 除 杂 草 , 尽 量 保 护地 膜 , 减 少 水 分蒸 发 。 播 种 时 ,地 温要 连续 5天 稳 定 在 8 ℃左 右 时 便 可 适 时 播
水5 0千 克 叶 面 喷 施 .或 者喷 施 天
达 2 l 1 6植 物 生 长 营 养液 ( 植 物 细 胞
采 用 玉米 膜 下 滴 灌 , 能 够 提 高有
效积 温 , 这 样 可 以 选择 产量 高 、 优质 、
适 应 性 及抗 病性 强 , 比 当地 直播 品种 晚 熟 5 — 7天 的 中晚 熟 或 晚熟 品种 , 同时要 求株 型紧凑 、 茎节问粗 短 、 适宜密 植 、 不 早
要有 多 效 唑 、 矮 壮 素 等 。在 马 铃 薯 现 蕾 到 花 期 , 每亩用 1 5 %的
作 物 栽 培
Zuo w i z a i p e r
近年 来 . 随着 农 业 科 技 的 不 断 进

膜下滴灌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效果

膜下滴灌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效果

± 1 5 。 . )
面 积率 8 . ~ 8 . ; 产 田块 水 稻 成 熟 时 , 00 50 高 活
叶数量 不少 于 1 5片 。 . b 本试 验 中 尚有 一些 不 明确 指 标 , . 同时 还 有一
3 小 结
a 通 过本 研究 , 品种 的角 度 初 步 明确 了寒 地 . 从 水 稻公 顷产 1 . t 体 叶 面 积 变 化 的 基本 规律 , O5群 并 测 得最 大叶 面积 指数 的适 宜值 为 5 5 . , 效 叶 . ±0 2 高
的产 量 , 大 限度 的挖 掘 玉 米 增 产 潜 力 , 0 9年 八 最 20


播 种 期 出苗 期
月・ 日
5・ 3 4・ 7 1
拔节期
月 ・日
6・ 7
抽雄期
月 ・日
7・ 12
灌浆期
月・ 日
8・ 】6
成 熟 期
月・ 日
9・ 2O
理 月 ・ 日
( 7 O】 )
o ◆0o● 0o● oo◆ oo● o0● oo●oo● 00 ●oo◆ o0● 00● 0o● oo● o ●0o● 0o● 00● 0o● 0o◆ 00◆0o◆ 0o● 0o● 0o● 0o◆ 0o● 0 ●0o◆ 00● 0o● 00● 0 0 o
o ●0o● 0o● oo● 0o● 00●oo ●oo● oo● 00● o0● o0●o 0●oo● O0● Oo● 0
性 完成 行 间铺 管 、 膜 、 肥 、 覆 施 播种 、 镇压 。处理 1分
别 在 6月 7日( 玉米 拔节 期 ) 7月 1 、 2日( 雄期 ) 8 抽 、
月 1 6日( 浆期 ) 行 膜 下 滴 灌 ; 理 2为 对 照 , 灌 进 处 不

北方春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

北方春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 5 1 3 ; ¥ 2 7 5 .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2 0 1 3 ) 1 1 - 0 0 6 6 一 O 1
玉 米 具 有粮 食 、 饲料 、 工业 原料 等 多种 用 途 。 是 我 国东 北、 内蒙 及 西北 等地 种植 的 主要 作物 , 约 占这 些地 区作 物 种 植面积的 6 0 %t 1 。 受 气候 及 灌 溉 设施 落 后 的 影 响 , 北 方 春 玉 米平 均产 量 6 0 0 0 ~ 6 5 0 0 k g / h m2 , 单 产较 低而 总 产不 稳 , 也 是 我 国玉米 增产 潜 力最 大的 区域闭 。 玉米 膜下 滴灌 技 术 自 2 0 0 2 年 左 右从新 疆 开 始应 用 , 表现 出 节水 、 节肥 、 增产 、 增 效 等诸 多优势 , 据统 计 , 新疆 玉米膜 下滴 灌的 平均 产量 1 2 ~ 1 5 t / h m , 比常规 玉米 种 植 模式 增产 4 0 %以上 。 近 几年 来 , 玉 米膜 下滴 灌技 术 逐 渐 从新 疆 推 广到 东 北 及 内蒙 古 等半 干 旱 农 业 区 , 成为 推动 北方 春玉 米高 产稳 产 的重要技 术措 施 。
用. 为 土壤 中 的水分 增 温 。 据测 定 , 膜 下滴 灌 技 术使 玉米 全
生育期 提 高积 温 1 5 0 ~ 2 0 0 q C, 使 生育 期提 前 1 0 d左右 。 三 是
改 善光 照 条件 。 覆膜后 , 由于 地 膜和 膜 下 水珠 的 反射作 用 ,
我 国 北方 内蒙 古 、 黑龙江 、 吉林 、 辽 宁 4个 省 大 部分 地 区处于 湿润与 半干 旱气候 分 界线 , 全年 降水 量 4 0 0 — 5 0 0 m m。 春 玉米 主要 种 植 区 域 地 势 平 坦 , 土质肥沃 , 光 热 资源 较 丰 富, 但 有 灌 溉 条件 的玉 米 面 积 不足 1 , 5 闭 。 自2 0 0 9年 以 来 , 4 个 省逐 步 推 广 应用 膜 下滴 灌 玉 米 栽培 技 术 , 并产 生 了 明 显 的 经济 、 社会效益。 内蒙 古 于 2 0 0 6年 开 始 在 经 济作 物 上应 用 滴 灌技 术 , 2 0 0 9年 赤峰 市 及 包 头等 地 开 始在 玉 米 栽培 中 使 用 膜 下滴 灌技 术 , 当年 推 广 1 0 0 0h m 2 。 经 综合 测 算 , 平地 玉米 膜 下 滴灌 节 水 1 8 0 m 3 / h m 2 , 增产 3 4 5 8 k g ] h m2 t 3 l 。 黑 龙 江 大 庆地 区 于 2 0 0 5年 前 后就 推 广 过 玉 米 和 蔬菜 的膜 下 滴 灌 栽培 技 术 。 2 0 0 9年 。 黑 龙江 省在 哈 尔 滨 、 齐齐哈尔 、 绥化 、 黑 河 和大 兴安 岭地 区 的塔 河 县分 别建 设 5个玉 米膜 下 滴灌 试 验 项 目区 , 总面 积 3 0 0 h m2 。 从试验效果看 , 相 对 于 喷 灌 技 术, 玉米 膜 下 滴 灌 可 节水 5 0 %~ 8 0 %, 与大 面 积 种 植 地 块相

玉米膜下节水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节水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播 种前 的准备 : 选地 要 坚持 相 对集 中连 片 , 机 能
耕. 水能灌, 土层 深厚 , 肥力 中等 以上 的地块 。深松地
达3 0厘 米 , 利用 旋耕 机整平 耙细 , 无坷 垃 , 无根 茬 , 结
合 整地 亩 施农 家 肥 1 0 0 0千 克 . 二胺 2 5千 克 , 三 元 复 合肥 2 0千克 , 尿素 1 0千克 。
根 据北票 市近 几年 的生产 实际 , 选 择 紧凑 耐密 型 玉米 品种 , 玉米 是 高 光 效 作 物 , 适 当密 植 , 增 产 潜 力
大, 2 0 1 3年 主栽 品种有联 达 2 8 8 、 郑单 9 5 8 、 东裕 1 0 8 。
阶段 , 遇 干旱 时 必 须及 时浇 水 , 同时 随浇 水 施 入尿 素 2 0千克 , 为穗 大粒 多打 下 良好 基础 。 3 . 开 花灌浆 期 开 花期是 玉 米一 生 中需 水高 峰期 。 这 时正 处 于伏 天, 及 时灌 水 降 温 , 利 于授 粉 结 实 , 提 高产 量 , 可 有 效 增加 穗粒 数 , 防空 秆和 秃尖 。吐 丝授粉 后 发现 叶片 颜
二、 播 种
色 有早 衰 迹象 时 , 结 合 灌 水 补施 粒 肥 , 一 般 亩施 尿 素
l 0千 克 。 4 . 适 时收获
播 种 时期 一 般 在 4月 2 0日~ 5月 5日 ,选 用 播 种、 施肥 、 铺管 、 除草 、 覆 膜 五位一 体机一 次性 完 成 , 亩 保苗 3 8 0 0 ~ 4 0 0 0株 , 播 种量 3 . 5千克 , 每穴 约 2粒 , 播 种要 达到 均匀 , 深浅一 致 , 播 种深 度在 3 ~ 5厘米 , 要安 排 专人 跟 随播种 机 车观 察 开 沟 、 下种 、 下肥 、 覆土 、 铺 管、 覆膜 、 喷洒除 草剂等 情况 是否 正常 , 发 现 问题 及 时

宁江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分析

宁江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分析

宁江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分析摘要:文章以宁江区为例,分析了地膜覆盖、滴灌及大垄双行种植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对宁江区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

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与传统大田漫灌相比,亩增产270公斤,亩纯收入增加260元,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

关键词:宁江区;玉米;膜下滴灌;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72-2宁江区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中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23.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39.2mm,旱灾严重,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宁江区总耕地面积111.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3.98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1.34万亩。

农业种植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其中玉米播种面积73.72万亩。

为解决干旱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近年宁江区不断探索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 宁江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的背景条件1.1 旱灾严重,抑制粮食生产宁江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旱灾较严重。

旱灾多以春旱为主,春旱机率达90%,再加伏旱、秋旱,则旱灾机率高达92%~95%。

土壤失墒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春旱,必须抗旱播种,否则种不上地或不能出苗、缺苗、毁种、补种现象经常发生。

仅此一项,年均粮食减产20%~25%,是使旱田长期沦为中低产田的主要因素。

1.2 水资源匮乏,耕地灌溉率低宁江区是吉林省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为156m3,低于全国人均2220m3水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82m3,低于全国亩均1436m3水平。

由于水资源紧张,耕地灌溉率只有46%,其余只能“靠天吃饭”。

而且宁江区现有的旱田灌溉方式以大水漫灌为主,又造成了灌溉水的大量浪费[1]。

1.3 灌排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能力低下宁江区大部分灌溉基础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部分工程已逐步进入老化期,供水保证率低,效益衰减严重,现有灌排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灌溉效益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情况的汇报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情况
一、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现状
***2011年实施玉米膜下滴灌采用干支管浅埋方式,现恢复使用面积是2.04万亩;2012年膜下滴灌采用干支管深埋方式,恢复使用面积是2.08万亩;
2013年采用干支管浅埋方式,恢复使用面积是1.10万亩。

二、玉米膜下滴灌推广面积
***计划发展玉米膜下滴灌41.45万亩,年度实施计划:2011年实施5.78万亩,2012年实施12.92万亩,2013年实施12.75万亩,2014年计划实施10万亩。

现已实施了31.45万亩,2014年的10万亩计划实施。

三、技术推广所在乡镇及自然经济状况
***节水增粮行动共涉及17个项目区乡镇,项目乡镇分别位于安广镇、联合乡、乐胜乡、红岗子乡、丰收镇、龙沼镇、太山镇、叉干镇、海坨乡、四棵树乡、烧锅镇、月亮泡镇、大岗子镇、两家子镇、新平安镇、舍力镇、新艾里乡。

***多年平均降雨量412.4mm,蒸发量951.2mm,降雨少蒸发量大,旱灾较严重。

旱灾多以春旱为主,春旱机率达90%,由于冬季降雪少,春风大,雨量少,蒸发量强,再加伏、秋旱,则旱灾机率高达92%~95%。

土壤失墒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春旱,必须抗旱播种,否则种不上地或不能出苗、缺苗、毁种、补种现象经常发生。

仅此一项,年均粮食减产20%~25%,是使旱田长期沦为中低产田的主要因素。

四、相关建议
1、根据调研和各方面的反映情况看,地膜的潜在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发展膜下滴灌项目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当前没有可安全降解的地膜之前,实行人工或机械回收,但要保证至少80%以上的回收率。

2、由于现在地膜需要农户自费购买,降低了农户使用膜下滴灌的积极性,建议为农户提供地膜或优惠政策,将会提高农户积极性,增加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面积。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