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董氏特有针法—手足对应针法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针灸秘传十绝招

【董氏奇穴】针灸秘传十绝招

【董氏奇穴】针灸秘传十绝招一、身柱妙用身柱督脉第十二号穴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

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 1.5 寸 28 号针(长 4.5cm,直径 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

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 20 分钟至30 分钟。

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一)增加强壮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1.感冒高烧至 39C 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

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 次。

连续3—7 天。

病例举要:1. 高烧1984 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

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 感冒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 位教师,经常感冒。

每人针身柱3 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

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

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

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

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

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王 XX 女 50 岁家庭妇女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

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

董氏奇穴~上肢疾病的治疗针法。

董氏奇穴~上肢疾病的治疗针法。

董氏奇穴~上肢疾病的治疗针法。

上肢疾病(一)手指麻1.针肾关穴·复溜穴特效。

2.针火菊穴有效。

3.九里穴。

4.木斗、木留穴。

5.对侧五虎一穴。

6.双凤穴点刺有效。

⑦针上三黄、手足四缝穴。

二)食指痛1.健侧的五虎一穴针刺特效。

2.四花中穴针刺效果也不错·三)手酸1针刺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

②针曲池・手三里・灵骨手千金③手五金~地宗·合谷。

(四)腱鞘炎五虎一穴甚效。

2.侧三里穴有效。

(五)中指麻1.胆穴・通尖・通山有效2.内关甚效。

(六)指关节痛1.针五虎一特效。

2.针人士穴有效。

③针五虎穴配三黄穴特效·(七)腕关节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2腕顺一、二甚效。

(八)肩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上(同侧、对侧皆效)·3.针四花中(同侧甚效。

4.针足千金·足五金特效。

5.花骨二穴有效。

6.泻曲陵穴甚效。

⑦环跳灵骨·反后立即见效·⑧肺区点刺放血·(八)局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上(同侧、对侧皆效)·3.针四花中(同侧)甚效·4.针足千金·足五金特效。

5.花骨二穴有效·6.泻曲陵穴甚效。

⑦环跳灵骨、反后立即见效·⑧肺区点刺放血。

(九)手痛不能握物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2.重子、重仙穴。

3.肾关穴。

④针公孙透涌泉,立即可握·⑤针三黄·通肾、通胃。

⑥后溪透劳宫(对侧)·(十)肩关节扭伤1针法同局臂不能举。

2.肩中穴。

(十一)肩凝〈五十肩》1.针法同局臂不能举。

2.针局中也有效(十二)肩痛1.针法与同凝相同。

2.肾关、九里穴。

(十三)局峰痛1.通肾・通胃・通背穴2九里·侧下三里穴。

3.针肾关穴甚效。

4.针重子、重仙亦效。

(十四)上臂痛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穴有效·2.针肾关穴甚效。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

董氏针灸五五脚趾部位五五腳趾部位解剖:内侧脚底神经、脾、肺、肾神经。

肝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计四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舒肝解郁,清肝明目。

主治:沙眼、角膜炎、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酸痛胀痛。

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胀痛感。

:应用花骨一穴,由四个单穴组成,临床时谨慎随取二个穴道,就有很好的疗效。

号针,以减轻患者疼痛。

34说明:(一)由此穴在于脚底,进针需快,同时要患者用力吸足气用(二)笔者经验外来引起的角膜炎可针刺此穴,不必配合其它穴位,留针一小时,红肿可退。

- 2 -- 3 -- 4 -花骨三穴与对侧手三火穴、三星穴一带对应。

- 5 -经。

取穴: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跖间叉口一寸半处是穴。

与六完穴相通。

归经:入肺、肾两经。

穴性:通经活络,通利下焦。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便秘、月经不调、足背肿、月赤、夜尿、频尿。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在临床可应用于足背肿痛,目亦、胁痛、月经不调等症,但需视各症症状加减,如脊椎骨痛,可花骨三、四穴成倒马针法、病位刺血,乳腺瘤则花骨四穴透六完穴,再配足三重穴(须扎二寸深)建中、肩中、疗效具佳。

(二)本穴配合木妇穴强刺激可减肥,控制食欲。

(三)本穴配灵骨,大白治工作疲劳引起之腰酸背痛。

(四)小腹胀痛,本穴配其门、其正、其角。

(五)治频尿、夜尿,本穴配花骨一穴另花骨四穴与六完相通,故可止血。

- 6 -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清热开窍、健脑灵神。

主治:脑瘤、脑积水、小脑痛、脑神经痛、脑神经衰弱、脑癌。

针刺法:直刺三分到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胡师以此穴配外三关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治愈患者刘树意(译者、美籍、先生为美国人),患脑癌症,在美国夏威夷一家医院连续治疗三年余无效,经胡师施针二十九次竟告痊愈。

木穴——董氏针灸一一手指部位

木穴——董氏针灸一一手指部位

木穴——董氏针灸一一手指部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定位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以及上下各二分半處各一穴,共三穴。

主治肝火旺、脾氣燥、肩膀緊痛、頸強痛、右脅下痛、膽固醇過高、胃脹痛。

針法與應用針深二至四分。

雙手取穴效果更佳。

【木二穴】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木一穴。

说明:(一)下针的深浅,通的经就有所分别,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为胡师所列,在董公书中有二个木穴图示,而书中只有木穴一穴而已,此三穴,可用五分针,浅刺一分入肺经,深刺二分到四分入肝胃两经,这亦是董氏奇穴所特有,常随扎针的深浅而其所归属就有所不同,这点该特别注意。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着。

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一)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

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其相合之处,而采用单侧或双侧共穴针刺。

(二)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

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

个人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

(三)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

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四)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

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穴位施治)。

董师以大闾等五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手躯逆对法:将上肢舆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舆腰),臂舆下腹(或腰骶),肩舆****。

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如用内关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闷等),下腹有可病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位施治)。

董氏奇穴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病)特效配方

董氏奇穴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病)特效配方

董氏奇穴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病)特效配方1、木穴【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计有两穴点。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发挥:●本穴位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

●本穴治疗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尤具特效。

以此治愈数十例富贵手,平均三至四次即愈。

●本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本穴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以患侧为主。

治其它各病以对侧为主。

●本穴对外感风邪所致之皮肤瘙痒亦有著效。

●本穴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位在食指上,亦系透过“肝与大肠通”(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与开合枢原理有关)之关系治疗多种疾病。

其治鼻病,一系经络作用,一则与疏肝亦有关。

●本穴与胆穴相配(均左右单取)治疗更年期妇女烦躁、易怒效佳。

●曾治一沙姓男孩,11岁,患者双手掌干燥,皱裂五年,每年春秋季节加重,手掌皱裂,出水,瘙痒,经用木穴(双)治疗4次,配合尺泽穴刺血治疗一次,手掌皮肤光洁如新,随访一年未发。

又: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病)特效配方----主穴:木穴配制污穴(左右交替取用)隔日一次.配合刺血(根据皮肤病所在区域,循经刺瘀络出血).久病必瘀,治风先治血,血去风自灭.此之谓也.还可在距皮损区1.5寸处,循经在皮下刺一到数针,针尖指向皮损区,针法与腕踝针相仿,无胀痛感.病在皮刺至皮,此乃董氏奇穴同气相求原理.此法见效快,远效佳.二、制污穴【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桡神经浅支。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

发挥:●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仅以患侧制污穴点刺二次即见痊愈。

董氏奇穴:各类上肢疾病针法

董氏奇穴:各类上肢疾病针法

董氏奇穴:各类上肢疾病针法
(一)手指麻:1.针肾关,复溜特效。

(二)食指痛:1.针四花中穴特效。

2.五虎一特效。

(三)手酸: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四)中指(趾)麻:1.针通关、通山。

(五)指关节痛:1.针五虎一特效。

2.针人士。

3、手腕扭伤:侧三里侧下三里
(六)腕关节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七)腱鞘炎:1.五虎一特效。

2、手指痛、腱鞘炎:五虎一(拇指手掌第一节外侧赤白肉际,两指纹间六分法取五穴)(八)手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中亦特效(同侧)。

3.针足千金,足五金效果亦佳。

4.花骨二穴。

手抽筋:火串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配火陵(火串上2寸)火山(火串上4寸)
(九)手痛不能握物;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

2.重子、重仙。

3.肾关。

(十)肩关节扭伤:1.针法同手不能举。

(十一)上臂痛: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有效。

2.再在对侧上曲,用三棱针放血。

3.左臂痛,在膝眼下针即愈,四花中放血亦效。

(十二)肩凝:(五十肩)1.针法同手臂不能举。

2.针肩中亦有效。

(十三)肩痛:1.针法同肩凝。

2。

肾关、九里。

(十四)肩峰痛:(发肿)1.通肾、通胃、通背。

2.九里、侧下三里。

(十五)肘关节痛;1.针灵骨特效。

2.中九里亦效。

3.四花中特效。

(十六)手抽筋:1.针对侧火山。

(十七)两手拘挛:1.泻曲陵、针肾关。

董氏特有针法--其它针法

董氏特有针法--其它针法

董氏特有針法--其它針法
一、病位取穴法
在病灶直接下針。

以治痛為主。

例如:頭三針治腦、肩上三針治肩痛、五花穴治足跟痛。

另外亦可治療臟腑,例如:腑巢二十三穴治婦科,胃毛七穴治胃病。

二、上下左右平衡法
利用陰陽中和之理,在病位的對稱健側下針。

專門治痛。

例如:手三關治腳底痛,肩中三針治膝痛,下三皇治手尺側骨痛,足五花治頭痛、失眠,土水穴治膝痛。

三、循經取穴法
各穴所入之經為其所治之臟。

專治臟腑疾病。

例如:上三黃入肝經,可治肝病,下三皇入腎經,可治療腎病,心靈一、二、三穴入心包經,可治心病。

四、全息律對應針法
利用身體各局部區段,即可包含整體信息的方法,取全息律對應位置下針,以治療臟腑為多,治痛較少。

例如:腕順穴治胸椎、腰椎痛,正脊三針治脊椎疾病,婦科穴治婦科疾病,手三關治足跟痛。

五、指揮針法(三角針法)
在同一條經上取兩針,在鄰經上取一針,用以指揮另外的兩針,以加強其療效。

主治臟腑疾病。

例如:在心經上先取兩針,然後在其鄰經上取一針,使其成三角形,指揮並加強心經上的針效,以提升心臟方面疾病之療效。

六、按摩導氣針法
四肢循經取穴,臟腑病灶上按摩,心氣配合,導氣調整病灶之氣。

此法專治臟腑之病。

例如:四花三針治胃疾,下針後可按摩患者胃部,輕柔按摩即可增加療效與針氣引導;針上三黃時,按摩肝區;針下三皇
時,按摩腎區;針心靈一、二、三穴時,按摩胸口。

此方法即可達到意至病所、氣運至病所之功效。

(摘自李國政《台灣董氏針灸倒馬針刺療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董氏特有针法—手足对应针法董氏特有针法—手足对应针法
一、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意义
手足对应针法就是董氏针灸中用来治疗四肢酸痛疾病常用的针法之一,其疗效之迅速常令医者及患者都赞叹不已。

虽然古典医籍中曾记载类似对应针法治病的记录,但只有同名经对应取穴法,不及董氏对应针法详尽与完备。

此对应针法即是利用手足对应的原理,若患者左手痛就针右脚、右手痛针左脚,反之亦然,左腿痛针右手,右腿痛针左手,例如:左腿小腿肚痛,即针右手火圣穴、腰灵二穴、心灵一穴;左手臂尺侧腹面痛,针右小腿下三皇穴。

所以只要能清楚掌握手足对应的原则,并加以变化活用,则任何四肢酸痛、运动伤害,只要没有骨折、骨裂、韧带断裂等破坏性伤害,查明病位病因,即可下针治疗,效果明显且迅速。

二、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方法
欲将手足对应针法有效地灵活运用,必须明确且详细了解手足对应的方法及原则,在此将手足对应的方法清楚且系统化地表示出来,李国政教授与其学生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后,才能如此清晰地将手足对应的点、线、面归纳出对应的原则,并用西医解剖学、董氏穴道或借用十四穴道来指示对应的部位,盼能让学习者明白掌握手足对应的原则,领悟此针法的奥秘,并盼能刺激医学爱好者的兴趣,共同研究董氏针灸伟大的针法。

简述其对应方法为:手指对足趾、手背对足背、手掌对足掌、手腕对足踝、下臂对小腿、肘部对膝部、上臂对大腿、肩部对髋部。

三、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适应症
1 肌肉酸痛:所有四肢肌肉酸痛,皆是手足对应针法之主治范围。

2 关节病变:一般关节病变常用董氏放血疗法与手足对应针法配合,疗效显著。

3 运动伤害:凡由运动所引起之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伤害,只要尚未发生骨折、骨裂、肌腱韧带断裂等破坏性伤害,皆可利用扎针、放血将其治愈。

4 躯干疾病:只要将手足对应原则加以变化,配合全息投影原则取穴,有时需再配上放血疗法,即可治疗此类疾病。

5 脏腑调节:因手足对应针法常使用直三针或横三针的倒马针法,而倒马针法本身就具有针通三焦、调理全身脏腑机能作用,故手足对应针法虽主治疾病是四肢肌肉、关节酸痛,但因其常用倒马的方式取穴,所以也能达到调理脏腑的效果。

四、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特性
1 疗效迅速:使用手足对应针法治疗四肢酸痛、扭伤疾病,疗效十分迅速,往往下针后数秒至数分钟之间,即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有时比止痛药效果更快,且毫无副作用,并依病情轻重、新久,扎针有时配合放血,可在一、二次或数次内,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根治的效果。

2 原则指导:手足对应针法的运用,完全依照手足对应的原则作为临床取穴施治的指导,使此一针法有一系列原则可循,只要能清楚掌握此原则,当面对患者时,即可按照原则取穴扎针,成为强背穴道堆栈记忆,乃是灵活运用,不需死记,达到全身无穴处处穴的功力。

3 独树一格:董氏针灸的许多理念都是独树一格的,自成一体系,其博大精深的理念及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巢臼,并非完全屏弃传统经络学,而是将其包融并且更加超越,创新与系统化。

4 手法简明:董氏针灸不谈各种弹、啄、飞、捻等手法,不讲手法技术上的补泻,针法简单明确,与传统大谈补泻手法,而使针灸临症施治上更为繁杂。

董氏针灸不用任何的手法补泻及多样变化的得气手法,故手足对应针法亦不例外,简单明确,易于操作,只偶尔因病情需要加强针效或配合放血,使疼痛更快得以消失。

5 取穴方便:手足对应针法在取穴上完全选取四肢的穴位,不需解除衣裤,故扎针取穴十分方便,并且根据手足对应的基本原则,再加以灵活
对应使用,于取穴上就不需死背各病的治疗穴道,故于临床施治上,只要能掌握好原则、清楚诊疗病位与病因,再配合准备的取穴扎针或放血,导引行气活动患部,都可达到一定的疗效。

6 断除病根:在临床治疗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找出病因之所在,而非只是服用止痛药将其疼痛的警讯关闭。

故利用手足对应针法扎针治疗时,必须查明病因、病位,若遇久病、重病、怪病有瘀血出现施针改善不明显时,就要配合放血疗法,再施针治疗,往往病痛皆得以解除。

7 安全可靠:手足对应针法,取穴以四肢为主,不在胸、腹部取穴,避开人体的一些危险脏器,若有所需,仅在背部相关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但不用豪针直刺,以免造成患者的伤害。

而且不用弹、啄、捻及各种的补泻手法,避免患者痛苦,所以取穴安全方便,手法简明可靠,危险性极低。

(摘自李国政《台湾董氏特效手足对应针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