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特有针法—放血疗法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三金穴刺血治疗膝痛立竿见影

董氏奇穴三金穴刺血治疗膝痛立竿见影

董氏奇穴三金穴刺血治疗膝痛立竿见影
董氏奇穴三金穴(即金斗、金吉、金陵)是非常著名的治疗膝盖疼痛的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对上下楼,起蹲膝盖痛最有见效。

三金穴是传统针灸的魄户,神堂、膏肓三穴,分别位于人体背膀胱经,董氏奇穴通过强心治膝、远络泻血的原理治疗膝痛。

强心治膝的理论其实来自于《内经》。

人体一切的热量来自于心脏的跳动,人体只有心脏不断的跳动才能产生热能,热能足阳气旺,气血循环才能畅旺。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脏产生的热能导给小肠,小肠再传导给双下肢,三金穴在背部前面是心肺。

在此三穴刺血能加强心脏的功能,所以治膝盖痛有特效。

操作方法:将三穴用直径真空罐刺血拔罐,刺血针具用12号注射器针灸最佳,刺一次拔三罐,拔出瘀血立可见效。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甘肃永登副主任医师张帆李广英董氏奇穴的特点是取穴少,用穴精,急痛症见效快,疗效好,是针刺疗法的特色之一。

奇穴配合三棱针刺络放血,就象浮针一样,止痛往往于顷刻之间,数年大病霍然而愈,效果神奇,令人不可思议。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浩如瀚海,深若渊壑。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笔者在应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放血、艾灸治疗诸般痛证,每获良效,现辑录验案,以飱读者。

1. 急性腰扭伤霍某,女,48岁。

弯腰取物时突感腰部剧痛难忍,不能直立,行走困难,无臀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

针刺取穴:(1)灵骨穴(健侧),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即上合谷穴)与重仙穴相通。

(重仙穴在手掌拇、食指夹缝间,离虎口2寸)。

(2)大白穴(患侧),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即三间穴)。

进针后,间歇边捻转行针,边转动腰部,并用一手按摩腰部,疼痛随即减轻。

留针20分钟后,疼痛消失,直立步行回家,经随访一次治愈。

2. 落枕李某,女,38岁。

起床后颈部强硬,不能左右转动,右颈部肌紧张有压痛。

针刺取穴:(1)重子穴(健侧),手心向上,虎口下约1寸,拇、食指掌骨间。

(2)后溪穴(对侧):握拳第五掌指后外侧横纹尽头,八脉交会穴之一。

(3)承浆穴,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

进针后边捻针,边摇头,边按摩颈部。

留针30分钟,颈痛消失,颈部转动灵活,一次治愈。

3. 肩周炎罗某,男,50岁。

雨淋后疼痛3月余,受寒加重,肩关节上挙、外展、内旋受限,曾针刺、服中、西药效果不显。

针刺取穴:(1)天皇副穴(患侧),即脾经之阴陵泉穴直下1.5寸。

(2)足千金穴,侧下三里穴后1.5寸再直下2寸。

(3)足五金穴,在足千金穴直下2寸,后二穴均在腓骨前缘(健侧取穴)。

(4)曲池穴(患侧),进针后边捻针,边活动肩部,用手拍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好转。

放血治病一览表,放血疗法

放血治病一览表,放血疗法

放血治病一览表,放血疗法1.口眼喎斜:足跗上放血。

此症若口内(脸颊之内侧)见青筋亦应放血。

2.眼皮上长疮: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3.青春痘可于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4.肥厚性鼻炎:膏肓附近放血。

5.牙痛:原则上如上牙痛则青筋现于小腿外侧,下牙痛则青筋见于足跗。

应用时,但见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青筋,便可放血而取效,不必拘泥于上下牙分属之部位。

6.舌下腺发炎:脚背放血。

7.舌闇不能言:尾骶骨放血(尾骶骨见不到青筋,故不必泥之)。

8.高烧哑巴不能言:后背心见有黑青异色处放血(此乃小儿高烧之重者;若轻症,但少商、大椎放血即可)。

9.凡打伤、摔伤或被点穴不能言语:五、六椎间放血立解。

10.自高处下坠不语:五、六椎放血(董师曾治一例,放血三次即愈)。

11.后脑痛:尾骶骨放血,或委中见青筋放血亦效。

12.耳后之头部疮瘤:昆仑穴附近放血。

13.中耳炎:三重穴与丘墟附近寻青筋放血。

14.咽喉炎、气喘:尺泽及小腿见青筋放血15.幽门阻塞呕吐:脚背及四-六椎放血。

16.呕吐不止或舌僵硬不适:金津、玉液放血。

17.脊椎扭伤:在伤部放血,或委中、阴陵泉、足跗见青筋处放血。

18.后肩痛、肩胛骨痛、背痛:承山、委中见青筋处放血。

19.解溪上七寸胫骨旁放血治各种肝病。

20.解溪上七寸,其下放血治胸口两旁痛闷。

21.肋膜炎、肺结核:阳陵泉下九寸为肺胃神经通处放血。

22.各种急慢性肠炎:小腿外侧及足跗上见青筋即放血,若无青筋则无效。

此法亦治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

23.一切心脏心皆可于五、六椎间及阴阳泉附近放血。

24.急性心脏麻痹:曲泽放血。

25.心脏肥大:膏肓附近放血。

26.委中、阴陵泉附近放血治心脏病、痔疮,一次轻,多次愈。

(阴陵泉见青筋非心脏即痔疮)。

27.低血压过高:十六椎外开六寸放血。

28.癫痫病:后背见红色血管放血。

29.疔疮类如手背疔、脚背疔……等…后背五六椎间放血立效。

30.小儿高烧:若委胁部见红点成对出现,即在红点上放血。

董氏刺血疗法

董氏刺血疗法

董氏刺血疗法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怒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怒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怒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溅到。

、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董氏奇穴丨刺血疗法

董氏奇穴丨刺血疗法

董⽒奇⽳⼁刺⾎疗法刺⾎疗法,⼜称刺络放⾎疗法,现代多称为放⾎疗法,《内经》有关“恶⾎、留⾎、⾎泣”,并有“结者散之”、“刺留⾎”、“⾎实宜决之”、“宛陈则除之”等治法。

刺⾎是中医学中⼀种历史悠久、⽅法独特的治疗⼿段。

曾经段时间不为多⽤,最近⼏年中医养⽣热,⼜使这古⽼的疗法焕发新彩。

是中医急救常⽤的独特⽅法,且疗效极好,对⼀些杂症和急症及难症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代医学擅⽤此法。

在⼗四经中,我们⼤多在⽳位点上放⾎。

董⽒奇⽳针灸学对中国的中医放⾎疗法有了新发展,董⽒奇⽳刺络放⾎不受古书所限,将⽳位点放⾎发展为⽳位区域青筋放⾎。

如膝下阳明部位区域,相当于⾜三⾥、条⼝附近,即董⽒奇⽳的四花中⽳如图1。

董⽒奇⽳四花中⽳图1定位:四花上⽳直下四⼨五分。

解剖:⼼之分⽀神经、肺之⽀神经、⼼脏之⽀神经、六腑之副神经。

取⽳:当四花上⽳直下四⼨五分是⽳。

刺法:三⼨针,直刺⼆⼨⾄三⼨,可刺⾎。

主治:哮喘、眼球病、⼼脏炎、⼼脏⾎管硬化、⼼两側痛、⼼脏⿇痹(⼼闷难过、坐卧不安)、急性胃痛、消⾻头之肿胀、肺积⽔、肺结核、肺瘤、肺⽓肿、肩胛痛、臂弯痛、⾷指疼、消⾻⽣肌。

临床发挥①四花中⽳在胃经条⼝⽳上五分,应⽤极为⼴泛,与四花外⽳合称为董⽒奇⽳万能刺⾎的⽳位。

董⽒奇⽳灵⾻、⼤⽩⽳为万能针刺治疗⽳道,当有些病辩证不明的情况下,可先在四花中、外放⾎,症状会缓解,然后再根据症状选择其它⽳位来治疗;此⼆⽳刺⾎所治之症极为⼴泛,对⼼、肺、胃都有特效。

②本⽳在胃经上,在上巨虚与下巨虚之间,⼜在⼩腿之中央,对应中焦主脾胃,调理肠胃功能较强,刺⾎对胃炎、急性胃痛、肠炎、久年胃病都有特效。

③四花中、外两⽳区域为董⽒奇⽳刺⾎的“膝下⼼肺区”,对肺积⽔、肺结核、肺瘤、肺⽓肿等病有效果。

本⼈曾在四花中、外放⾎治疗过⼏例肺⽓肿的病⼈,元⾎以后,病⼈胸胀、胀闷的感觉减轻的了好多;通过胃与包络通的原理,治⼼脏病变有很效。

④针刺治肩胛痛、肘弯痛、⾷指痛极为有效,均以健侧取⽳,如眼球痛哮喘需要双侧同取,病在脏腑者⼀般都是双侧同取。

笔记~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笔记~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笔记~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本篇讲述董氏特效刺血针法,此乃董氏针法最精华部分。

刺络放血,古已有之,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治疗方法。

比《黄帝内经》更古老的针灸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即有刺血的内容,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董师公秉承数十代之祖传绝技,又广泛涉猎各家有关活血化瘀之文献,厚积薄发,独出机杼,将董氏刺血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时人盛誉“董氏刺血针法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杨老师当年随侍董公身侧,尽得董氏刺血真传,又遍访中国刺血名医,使刺血针法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董公对络病理论极有心得,且有深入而精彩的发挥。

董公谓“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病必瘀”、“难病必瘀”。

有云:“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掘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刺之使周于经脉”。

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

凡病数次针治,未见病情改善,这时董公认为必有瘀血阻闭气机,当在相关区域、穴位寻找郁络,刺络放血,使恶血邪气尽出,久年沉疴常立见奇效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①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②刺血部位遍及全身,随处可刺,丰富多彩,且治疗病种非常广泛。

③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我主要根据董老师总结的刺血经验,参考诸位师叔、师伯们的刺血心得,结合个人参悟,将董氏刺血针法的应用精华总结整理。

本篇精华内容包括:1.络病理论2.瘀血本质3.董氏奇穴十大特效刺血区4.董氏刺血真诀。

请做好笔记。

附:董氏奇穴刺血经验及民间刺血验方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

络脉是小静脉,孙络是末梢毛细脉管,这些血管在没有病变时不甚显著。

因有病变才会出现,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条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

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及临床效果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及临床效果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及临床效果导读“针之要,气至则有效”意在以针刺导气,但“久病多瘀”、“怪病多瘀”,郁血阻滞气机的情况下,针刺常常难以取效。

这时通过放血“菀陈除之”可补其不足。

董氏针灸可谓是传统中医土壤里的一朵奇葩,其正经奇穴与十四经穴相映成趣,络病理论、刺血疗法也是一大特色。

本文苏菲德老师为大家分享董氏刺血疗法和临床运用心得,读罢定会让大家有所收获。

各位晚上好,我是苏菲德,承蒙刘老师的邀请,简单地谈谈董氏刺血疗法。

一、传统刺血疗法机理及渊源众所皆知的刺血疗法、刺络疗法、放血疗法在古代早有书籍记载其做法和用法,在谈董氏刺血疗法之前,我们先谈谈传统刺血疗法的机理和渊源。

1、郁血的概念《灵枢》中提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素问》中也提到“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就是讲放血,放出恶血,也可以说是郁血,或是经脉瘀阻之地。

2、经络、络脉、孙络及其郁血的基础概念除了十四正经之外,还有孙脉、络脉之称。

《灵枢》中提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这里提到了经和络的状况,又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用《灵枢·脉度》中的一段来总结,“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可以知道何为经脉、络脉、孙络。

同时,经络不一定只是我们的血管,但是与我们的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放血疗法不一定要从血管放血,循其经络来放血也是对的。

既然《灵枢》将经络分为三种,我就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将这三种分门别类一下。

一般将伏于肌肉深处的动静脉当作经脉,动脉和静脉的小分支视为络脉,更小的分支视为孙络。

由于人体生理病理的不同,因此在各经脉的形态、颜色、位置甚至郁阻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因此不管是经脉、络脉、孙络,只要有郁血之处,经络不畅的皆可视为放血的地点。

针对郁血也要从三点来看,经脉郁血、络脉郁血、孙络郁血。

董氏奇穴~下肢疾病治疗针法

董氏奇穴~下肢疾病治疗针法

董氏奇穴~下肢疾病治疗针法下肢疾病(一)坐骨神经痛1灵骨、大白、三叉穴特效·2.鼻翼穴针刺特效·3.金林穴点刺出血。

4.委中穴青筋点刺出血。

⑤上曲·下曲·云白效果甚佳⑥患部至委中·周围点刺放血·(二)大腿痛1针三叉、中白、下白穴特效。

2.金林穴点刺。

3.七里、九里穴。

④患部有青筋者,点刺放血。

(三)脚抽筋1.针正筋穴有效2.针次白穴。

3.肝门。

④后脑区点刺放血·⑤针中白、下白、三叉·胆穴特效四)足跟痛1针灵骨穴甚效2.针五虎五穴。

3.委中穴点刺出血(放血)特效。

五)足酸难行〈小腿部的病变)1.针次白穴或是在委中穴上的青筋放血。

2.精枝穴点刺出血。

(六)腿软无力1.针局中、通天穴特效2针木枝穴效亦佳·3.针水金或水通穴亦效。

④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

⑤针正会、局中、通天、三黄。

(七)腿麻1针驷马穴,再针对侧、同中、中九里。

②脚面及委中腺,青筋点刺出血。

八)脚趾麻1.针下三皇穴·2.针五虎三穴。

3.双凤穴点刺出血。

④手八邪·三叉。

⑤患部点刺放血。

(九)腿冷痛1针木火穴2.针局中穴及九里穴·3双凤穴点刺出血·4.针通天·通胃穴。

⑤背五岭穴,。

⑥针三黄、通失·通天·十)膝盖冷痛1.针单侧通天、通山穴。

2.针局中穴。

3.三金穴点刺出血(放血)甚效④膝盖部用梅花针点刺放血。

⑤背部膏肓腺点刺放血·(十一)膝盖痛1.局中穴特效2.三金穴点刺对久年膝盖痛特效。

3.中间穴。

4.胆穴。

5.心f门穴6.木火穴。

7.四花中、下(贴骨削骨针)十二)脚踝扭伤1针小节穴特效2.针五虎四穴。

3.委中穴点刺出血特效。

④患部点刺放血。

⑤针三黄、五虎穴·十三)脚痛1.九里穴。

2.五虎三穴、四穴。

③后溪透劳宫·配三黄特效。

④患部青筋点刺放血。

十四)小腿胀痛〈酸痛〉1.针次白穴特效2.针周中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特有针法—放血疗法
一、董氏放血疗法的意义
董氏放血疗法,不单只在病灶上放血,有时亦可在脏腑相关相对应之点、线、面反应处放血,这时大都选择膝后腘窝、肘窝、背部、小腿外侧等处点刺放血,即可调理脏腑阴阳之平衡、疏通气血通道,改善病势,此为董氏放血疗法之要点。

例如:“后背、心、肺区”点刺放血,可治重感冒、发烧、胸痛、背痛、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肩胛手足区”可治手足痛、手足麻痹、膝盖痛等;“膝后太阳区”可治头痛、项紧、腰背酸痛、胆固醇过高等;至于牙痛、舌下腺发炎、肝病、各种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皆可在六六部位之“足跗阳明区”放血;七七部位之“小腿阳明区”放血,将恶血秽气排出,往往久年沉疴常能立即减轻。

二、董氏放血疗法的医疗功能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千金方》亦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

董公在临床上常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痛病必瘀”、“重病必瘀”,因此董公非常重用三棱针放血,三棱针放血可说是董氏针灸最重要的部份,在董氏针灸中堪称一绝。

三棱针放血可疏通经络上的瘀塞气血、调整虚实、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和紊乱、扶正除邪、疏通气血,使疾病改善以恢复正常,《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素问针解》亦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放血疗法自古以来就为医者所重视的,董氏三棱针放血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有退热、止痛、镇静、消肿、开窍救急、清血排毒、消除肿瘤等医疗作用。

三、董氏放血疗法的取配穴原则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经长期临床的累积经验,其取陪穴方法,形成一些指导原则,在进行放血疗法前,亦先透过董氏独门之掌诊,才能准确地知道该用哪个取穴原则,唯有如此,才能确定疗效,取得结果。

董氏放血疗法的取穴原则,有病区穴位直接取穴法、脏腑反应背区取穴法、脏腑肢体反应取穴法、人体全息对应取穴法、脏腑归经穴位取穴法等方法。

四、董氏放血疗法的特点
1 安全可靠:全身无不可放之穴、不可放之区,放血所取之区穴最广,而对较危险的胸、背、腹、腰,董公所传都是采放血疗法,不采针刺,避免了各种危险。

2 实虚皆治:古代大多数名家都认为放血为大泻,身体虚弱的人则不宜,而董氏放血疗法不拘寒热虚实都可放血。

董公认为不拘虚实,只要有血气瘀滞、气血不通,就得先放血,疾病才会好转。

3 特重放血:董公认为若气血瘀滞严重时,平常的针与药是治疗不动的,当先察看血道是否闭塞,因气血闭塞不通,针药作用便不能达到病所,此时应先打通气血循环、放出恶血,气血通畅再采用针药,才能发挥其疗效。

4 疗效迅速:气血阻滞,针药不能发会作用,若能找出阻滞闭塞之穴,在此相关穴区放出恶血,许多经年久病常能立即改善,其迅速之作用较针药更快,如在外踝上放血治疗外踝扭伤,常能一针见血,疗效迅速。

5 简便经济:董氏放血穴位虽有一百九十余穴,但是透过整理归纳,可相并几个区组而已,只要掌握几个区组,找出病位放血,易学、易掌握,疗效特佳,所使用工具,诚简便经济。

6 预防保健:放血疗法不单专治有病者,亚健康者亦可放血。

每月定期一至二次,在身体背部、膝后太阳区放血,可藉此清血排毒,当气血循环正常,像血管硬化、心肌梗塞、中风、胆固醇过高等病皆能避免,可达预防保健之效。

(摘自李国政《董氏针灸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一.气血虚弱体质差者,不宜放血,否则易引起虚脱.目前一般认为有以下情况,不
宜施行用三棱针放血的疗法.
1.贫血,低血糖.有血液或出血倾向者.
2.肝肾或心脏有严重疾患,孕妇,年老体弱者宜慎用.
二.针具和放血部位必须严格消毒以防引起感染.
三.放血前,要对病患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放血的顾虑,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放血引起的晕
针,与一般毫针针刺所致类似:头昏.眼花.眩晕:重者.可能有脸色苍白.脉搏微细.汗出肢凉.血压下降.甚者失去知觉.其除理方法亦同;应立即停止治疗.轻者令患者平卧,双脚抬高,喝点温开水即可;重者可用艾条熏炙百会穴,或针刺人中,涌泉等.
四.放血一般是指刺破静脉出血,切忌刺中动脉,故在有动脉分布的部位刺络时,极宜谨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