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_周建忠

合集下载

超磁分离技术净化印染污水的应用

超磁分离技术净化印染污水的应用

超磁分离技术净化印染污水的应用1、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简述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在“稀土磁盘分离净化废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稀土磁盘分离净化废水技术”及设备,最早应用于冶金行业的轧钢、连铸、炼钢、轧管等含磁性悬浮物污水的处理,现扩展到其它行业和市政领域,总计处理水量超过960万m3/d。

其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将絮凝、沉淀和过滤工艺结合在一起,它不需要借助于重力沉降,而是通过永磁铁的强磁力吸附去除悬浮物。

对于水中悬浮物本身不带磁性的,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则通过向水中投加磁种、MMS-A和MMS-M,通过微絮过程,赋予絮体以磁性,通过超磁分离机实现絮体和水的分离。

该技术能在3分钟完成整个微絮凝、过滤(固液分离)过程;磁种通过回收系统循环反复使用。

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应用于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中,可对不同行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且处理后出水无投加材料的残留物。

2、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工艺流程待处理水体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混凝反应器,与一定深度磁性物质反应器,与一定浓度磁性物质混合均匀;含有一定浓度磁性物质的水体,在混凝剂与助凝剂作用下,完成磁性物质与非磁性悬浮物的结合,形成微磁絮团;经过混凝反应后,出水流入超磁分离机,在高磁场强度下,已形成的磁性微絮团由磁盘吸附、打捞,实现微磁絮团与水体的分离,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由磁盘分离出来的微磁絮团经磁回收系统实现磁性物质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磁性物质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9%),污泥进入下一单元的污泥处理系统。

表1《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3、废水处理效果(1)废水排放标准见表1。

(2)现有工艺对废水处理效果见表2。

4、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对不能达标排放水体进行深度处理试验(1)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对四川某印染厂终端处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

待处理水进入到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在粉末活性炭、MMS-A、MMS-M的作用下,与磁种絮凝成微磁絮团;泥水混合物溢流入超磁分离机,对磁性絮团进行吸附、打捞,停留时间为30s;处理后最终废水的COD、色度、SS达到外排的要求。

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高浊度污水处理是一个既关乎环境保护又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重要问题。

针对高浊度污水的处理,磁分离技术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处理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磁性差异,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物质的分离。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磁分离技术具有下列几个优势。

首先,磁分离技术对处理目标物质的选择性高。

通过调节外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不同磁性物质的选择性回收和分离,从而更加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磁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磁分离技术无需添加昂贵的药剂,减少了运行成本和后期处理困难。

最后,磁分离技术对水质和环境影响小。

由于磁分离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和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和环境影响较小。

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磁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

首先,磁分离技术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

高浊度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如悬浮泥沙、微生物和有机颗粒等,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较高的处理难度。

而通过磁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颗粒物质与溶解物质实现分离,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其次,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中的生物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高浊度污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较高,传统的曝气生物处理方法存在容易发生氧气不平衡、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而利用磁分离技术可以将微生物与其他固体颗粒物质分离,使生物处理过程更为稳定高效。

磁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处理一些含有磁性微生物的高浊度污水,通过控制外磁场,使这些磁性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富集和分离。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高浊度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高浊度污水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摘要:现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厂中,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大部分为生化处理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生化处理技术虽然比较有效的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去除,但是也存在着建设周期长,不可移动以及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磁分离技术以其环保高效、占地小、速度高的优点逐步被运用于污水处理当中,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以及对水污染问题的处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就水处理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磁分离技术;水处理;应用分析磁分离技术在中外科学家的努力下,已经在污水处理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该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美国麻省理工教授发明了高梯度磁过滤器,70年代该技术被应用于进行钢铁食品、化工、造纸等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后1975年日本也是利用了磁分离技术开发出了两秒分离机进行废水处理。

我国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始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通过使用磁分离技术,尤其对含酚废水、电镀废水、食品发酵废水、以及湖水含油废水、厨房污水,铜铁废水等具有高效的处理效果,它能够实现对污水中的极细悬浮物以及重金属油污类的有效去除,包括病原微生物,藻类以及细菌,也能够通过磁技术应用进行处理,磁分离技术的处理对象非常广泛,它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应用了磁场的原理使得分离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磁分离技术与其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污水治理的各项环节当中,它在应用当中具有节省占地的优势,尤其是用对移动式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采用,在废水排水等多个领域的使用中均具有广阔的前景[1]。

1、磁分离技术的特点1.1节能效果好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磁分离技术与此相比,则具有能源消耗极低的优点,他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当中同等的工作量所消耗的用电仅为传统工艺的5%,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使用高梯度磁分离的方法还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电能的节省。

磁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磁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附等物理化学过程的强化作用,而磁场的生物效应,
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 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二 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分析其 废水特点,主要为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 高、碱性和pH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因化纤织
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
杂。
3磁技术在水处理实践中的应用
3.1
磁技术在餐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餐饮业含油污水不同于含烃类石油污水,因为
杨永乐等人在研究永磁分离法处理轧钢废水的 过程中使用了新工艺,如图1所示,该工艺加入了永 磁分离器技术,不仅分离出的污泥含水率很低,而且
省去了污泥脱水丁序。
在产生过程中经过高温处理和剧烈的搅拌、混合,油 脂在污水中的成分和存在形式变得十分复杂,处理
易二F操作、无二次污染的优势,随着磁技术在生物学 领域的发展,磁一生物法处理污水将是一项极具发 展前景的技术,目前来说,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仍然是个比较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向 上仍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1)关于磁效应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往大多集 中在磁场的物化效应,即磁场效应对水体的絮凝、吸
粒子表面,其活性可保持在原活性的90%以上。 2.3磁场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实验研究
的磁粉和絮凝剂投加到要处理的污(废)水中并进行 搅拌,油滴、颗粒物及胶体物质等污染物质就会附着
到磁种上,然后再进入磁分离器。此时磁粉会在外加
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力作用,从而使吸附在磁粉上 的污染物质和磁粉一起被磁场截留,或磁粉及被吸 附的污染物发生磁聚絮凝并加速沉降,通过上述作 用可以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从而净化污水。分离
应实验。发现磁通密度为0.37 T时,好氧微生物活性 增加了17.3%,水藻的初级生产力由对照样的每天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物理作用分析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物理作用分析

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水力学教研究 水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ο 作者通讯处
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
工程学院军事环境工程系
电话
Ο
修回日期
ΟΟ
要考虑其重力和浮力的影响 对它所受的阻力可忽
略不计 ∀ 不考虑磁力的影响 根据
定律 水
流中固体悬浮颗粒沉降的速度可表示为
γδ
ϖ
Θ Θλ
Λ
提高磁场捕获悬浮颗粒的影响因素
由磁性悬浮颗粒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可知 影
响磁场捕获磁性颗粒的因素很多 大体归纳分析为
以下几点 ∀

磁场力 Η
Η Ξ
由 式可知 为达到最大磁吸引力 应尽可能
物变为磁化率较大的絮凝体 通过高梯度磁场分离
器能有效地排除 ∀ 目前 通过投加磁种来增大 Κ
再经过磁处理 这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去除废水中
筑龙网
的油 金属离子 非磁性固体悬浮物 营养物质 有机
物等 ∀
悬浮颗粒或絮凝体的粒径 δ 通过磁聚和絮凝来增大粒径 ∀ 磁聚 或称磁力
凝聚 是利用磁铁粉颗粒通过预磁器后残留的剩磁
使颗粒相互吸引而团聚成大的磁聚体 ∀ 絮凝 化学
凝聚 是通过投加凝聚剂 使磁性粒子 或磁性粒子
与非磁性粒子 凝聚成大的絮凝体 ∀ 由 式和
式可知 若 ς ς 则考虑将这些聚结成较大的颗
粒先在预沉池内下沉而除去 ∀ 经过磁聚或絮凝 废水中原来粒径很小的磁性或非磁性粒子形成粒径
较大絮体 由 式可知 再通过磁分离器时 它们所
受磁力增大 从而容易被捕捉达到去除 ∀
水流流速
由 式可知 要保证磁场高效去除磁性污染物
颗粒 则要选择适当的水流流速 ∀ 若流速增大 水中

磁种微絮凝强磁分离净化技术在矿井污水处理中的设计应用

磁种微絮凝强磁分离净化技术在矿井污水处理中的设计应用
了上 述 问题 。
对 矿 井 污水 进 行 处 理 ,主 要 是 去 除 矿 井 污 水 中 的悬 浮
物、胶体 杂质和细菌 ,满 足井下 消 防、洒水水 质要 求 ,将
处理 后 的废 水 回 用 于 矿 井 生 产 ,达 到 节 约 水 资 源 和 节 能 减
排的 目的。 目前矿井 污水 的主要处 理工艺 为 :混凝 、沉淀
少 、运 行 成 本 低 、 自动 化 程 度 高 、安 全 可 靠 等 显 著 优 势 ,
受到煤矿企业和相关 设计 单位 的高度关 注 ,目前 已在诸 多 煤矿矿井污水处理设 计过 程 中推 广使用 ;甘 肃百贯 沟煤 矿
的矿 井 污 水 处 理 过 程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运 用 实 例 。

要 :采 用常规 工艺对矿 井污水进行 处理 存在 处理 构筑物数 量 多、 占地 面积 大 、运 行 能耗
高等诸 多弊 端 ,磁 种微 絮凝 强磁 分 离净化 技 术 在 矿 井 污水 处 理 中的应 用 能 够有 效 地 改善 上 述 问
题 ,该技 术在 甘 肃百贯 沟煤矿 矿 井污水 处理设 计 实践 中,实现短 时 间 内完成 污 水 悬浮物 的去 除 ,
作者简介 :董战洪( 1 9 7 4一) ,男 ,陕西成 阳人 ,工程师 ,1 9 9 5年毕业 于青海 大学 ,现在 主要从事给排水 T程设计 、矿
井生产生活污、废水处理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 。
2 2
2 0 1 3年 第 1 2期




磁种微絮凝强磁分离净化技术工 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
或 澄 清 、过滤 和 消 毒 。常 规 处 理 工 艺 中 使 用 的 各 类 型沉 淀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颗粒状污染物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颗粒状污染物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颗粒状污染物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废水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颗粒状污染物的去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废水中颗粒状污染物的去除。

磁分离技术利用物质的磁性特性,通过磁场的作用将颗粒状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颗粒或磁性载体对颗粒状污染物进行吸附,然后通过磁场的作用将其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地去除颗粒状污染物,还可以实现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达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磁分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磁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由于颗粒状污染物可以与磁性颗粒或磁性载体发生较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可以快速且高效地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与传统的沉淀、过滤等方法相比,磁分离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污染物的去除,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其次,磁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通过磁分离技术分离出来的颗粒状污染物可以进一步经过处理和回收利用。

例如,一些金属颗粒可以被回收用于再生金属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磁分离技术对废水中的其他成分影响较小。

由于磁分离技术主要针对颗粒状污染物进行处理,对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和其他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保证了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减少了对废水中有用的成分的损失。

当然,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颗粒状污染物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磁性颗粒或磁性载体的选择是关键。

不同的颗粒状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磁性特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磁性颗粒或磁性载体进行处理。

同时,磁性颗粒或磁性载体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对磁分离技术的效果和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磁分离过程中的磁力场设计需要优化。

合理的磁力场设计可以提高颗粒状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和分离效果。

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

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

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超磁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生态补水工程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污染的加重,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质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找更加高效的水质改善方法,超磁分离技术应运而生。

超磁分离技术利用磁性颗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和分离,从而实现对水质的净化。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补水工程中。

通过超磁分离技术处理水体,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还可以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溶氧量,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

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为改善水体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应用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对于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生态补水工程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而超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补水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其次,超磁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此外,超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生态补水工程的运行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进步。

因此,研究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超磁分离技术的原理超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微纳米材料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磁场使磁性微纳米材料与目标物质发生磁性作用,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快速分离。

在超磁分离技术中,磁性微纳米材料通常是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磁性和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目标物质。

当外加磁场作用时,磁性微纳米材料会迅速吸附目标物质,并随着磁场的变化而发生磁性聚集或分散,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处理时间短、 速度快、 处理量大。 磁盘瞬 间 产 生 大 于 重 力 640 倍 的 磁 力 , 处 理 效 率 高 、 流 程短, 总的处理时间大约 3 分钟, 可多台并联运 行, 满足大流量处理要求。
② 占地少、 出水稳定。 占地面积约为传统絮 凝沉淀的 1/8。
③ 排泥浓度高。 磁盘直接强磁吸附污泥, 连续 打捞提升出水面, 通过卸渣系统得到的泥浓度高。
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采 用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作为主体处理工艺, 2010 年 7 月, 正式投入运行。 根据 2011 年 2~4 月 份进、 出水水质报表, 该设施运行实测进、 出水 水质及其处理效果见表 2。
表 2 一级强化处理运行效果
3mm 细 格 栅
一级强化处理设施
现况 曝气 沉砂
统中投加磁 种、 PAC 和 PAM 使污 水 中 悬 浮 物 在 搅
拌器的作用下生成以磁种作为 “核” 的悬浮物混
合体。 包含磁种的悬浮物 (也称为磁性絮团) 自
流经超磁分离机时, 利用超磁分离机稀土永磁产
生的高强磁力实现磁性絮团与水的快速分离, 达
到污水化浊为清。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工艺流
程见图 1。
·4·
SOUTHWEST WATER & WASTEWATER
西南给排水
Vol.33 No.6 2011
投加的药剂量是普通的絮凝沉淀的 1/3~1/2。 根据 水质不同, 投加磁种、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量不同, 但总絮凝时间一般只需 2~3min。 与普通絮凝相比, 前期由于有" 凝结核" 易脱稳, 且少了絮体进一步 变大即絮体熟化以便于后续沉淀的时间, 微磁絮 凝所需的时间是普通絮凝所需时间的约 1/3~1/4。 1.2.2 超磁分离
混凝剂 助凝剂
混凝反应器
超磁分离机 出水
待处理污水
磁分离磁鼓
污泥处理设备
图 1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工艺流程 1.4.2 磁种的回收利用
被磁盘分离出来的渣经螺旋输送装置输送到 磁种回收系统中, 磁性絮团通过高速分散机后再 流经磁分离磁鼓, 在磁分离磁鼓中磁种被筛选出 来, 剩余污泥从磁鼓的底部排污阀流出, 排出的 污泥被收集送至污泥处理系统中。 筛选出来的磁 种被再次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配制磁种所需 的补充水由补水电磁阀根据磁种液位的高低, 自 动控制补充; 磁种溶液通过磁种计量泵泵组以一 定的量投加到混凝系统中, 磁种在此完成循环回 收及再利用。 1.4.3 药剂投加
SOUTHWEST WATER & WASTEWATER
西南给排水
Vol.33 No.6 2011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周建忠 1, 靳云辉 1, 周文彬 2, 周生巧 2 (1.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市政设计研究总院, 成都 610081; 2. 四川冶金环能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045)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将絮凝、 沉淀和过滤 工艺结合在一起, 不需借助于重力沉降, 而是通 过稀土永磁体磁盘组合所产生的超强磁力吸附去 除磁性悬浮物, 在流动的水体里快速实现泥水分 离, 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处理, 其固液分离原 理是机械力分离, 而根本上有别于传统的依靠重 力实现分离的原理。
针对非磁性悬浮物污染的水体, 超磁分离水 体净化技术则是通过向水中投加磁种、 混凝剂和 助凝剂, 通过微絮凝过程, 赋予絮体以磁性, 通 过超磁分离机实现絮体和水的分离。 该技术颠覆 了传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 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整个微絮凝、 过滤 (固液分离) 过程, 磁种通过 回收系统循环反复使用。 1.2 工作原理
一级强化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环评要求, 设计出水水质除悬浮物和总磷两项指标外, 采用 《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189192002) 中 的 三 级 排 放 标 准 。 一 级 强 化 处 理 设 施 设 计进、 出水水质见表 1。
表 1 设计进、 出水水质

1mm 细格 栅
现况鼓风 机房
内回流


厌缺好膜 氧氧氧 区区区池
现况臭氧 制备间
臭 氧


外 消



现况回流 剩余污泥
膜擦洗鼓 风机房
图 2 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改建工程工艺流程 2.2 一级强化处理设施设计进、 出水水质
结合一期工程运行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确定
二期工程包含三项工程, 其中: ① 升级改建 一 期 工 程 原 有 设 施 ; ② 新 建 6.0 万 m3/d 规 模 高 效 的 MBR 工艺再生水 处理设施, 其 出水水质 达 到 城 市杂用水标准中比较严格的 “冲洗车辆水质” 标 准, 为奥运村、 大屯开发区提供城市绿化用水; ③ 新 建 1.0 万 m3/d 规 模 RO ( 反 渗 透 ) 再 生 水 工 艺 处 理 设 施 , 以 MBR 产 水 为 源 水 进 行 深 度 处 理 , 出水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 向部分奥运场馆 提供冲厕、 绿化用水, 向奥运森林公园提供景观 补充用水。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整个微絮凝、 固液分离过程, 源于其工作原理与 传统混凝沉淀不同,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2.1 微磁絮凝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通过向待处理水中投 加磁种, 让非磁性悬浮物在混凝剂和助凝剂作用 下与磁种结合。 一方面, 磁种作为絮体的 “凝结 核”, 强化并加速了絮体颗粒的形成过程; 另一方 面, 磁种赋予了絮凝体微磁性。 絮体只需微絮凝 即可在超磁分离净化设备的超强磁场作用下被吸 附, 而无需形成大的絮团沉淀去除。 因此, 所需
混凝系统中需要 PAC 及 PAM 两种药剂。 配制 好 的 PAC 液 体 储 存 在 储 液 箱 中 , 由 计 量 单 元 实 现 药 剂 的 计 量 投 加 。 PAC 投 加 至 混 凝 系 统 的 第 一 级 进 口 处 。 PAM 的 配 制 采 用 自 动 连 续 配 制 方 式 , PAM 干 粉 通 过 真 空 吸 料 装 置 吸 入 料 斗 储 存 。 自 动 泡药机按照设定的要求连续自动配制出 0.1%浓度 的药剂, 再通过计量泵投加到混凝系统的第二级 进口处。 1.4.4 污泥输送
90 年 代 初 , 稀 土 磁 盘 分 离 净 化 废 水 技 术 成 功 应用于冶金行业的轧钢、 连铸浊环水处理系统。 该 技 术 超 越 了 源 于 美 国 MIT 的 高 梯 度 电 磁 过 滤 器 (HGMS) 技 术 , 淘 汰 了 日 本 和 瑞 典 的 铁 氧 体 磁 盘 技术,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在冶金行业里得到 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随着对稀土磁盘分离净化废 水技术开拓性的优化, 该技术用到了污水处理的 更 多 领 域 。 2008 年 , 研 制 开 发 的 超 磁 分 离 水 体 净 化技术是以稀土磁盘分离技术为基础, 由微凝聚、 磁盘固液分离净化和磁种回收利用三大技术组成 的物化法污水处理的技术新工艺, 该技术获国家 环保部 2010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摘 要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此技术都很重视, 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研究和工程实现。 本文从技术发展、 工作原理、 技术特点及工艺设计等方面对超 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作了重点介绍, 并以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一级强化处理工程为例, 介 绍了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带来的工程效益。
分离出来的污泥自流进入污泥池, 污泥池液 位计控制污泥泵的起停, 定期将污泥输送到污泥 处理车间。 2 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5·
SOUTHWEST WATER & WASTEWATER
西南给排水
Vol.33 No.6 2011
2.1 工程概述 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乡
辛 店 村 , 占 地 面 积 约 6.0 万 m2, 主 要 处 理 奥 运 村 及北苑地区的污水。 一 期工程规模 为 4.0 万 m3/d, 属于第 11 届北京亚运会亚运村的配套工程, 二期 工程总规模为 10.0 万 m3/d, 属于第 29 届北京奥运 会奥运村的配套工程。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水处理 技术, 其成套设备与普通的沉淀和过滤相比, 具 有无反冲洗、 分离悬浮物效率高、 工艺流程短、 占地少、 投资省、 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针对市政 污水、 矿井水、 油田采出水、 河道水、 景观水等 不同种类的废水, 长期的净化实验和工程实例表 明该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 期 工 程 的 升 级 改 建 是 将 现 状 4.0 万 m3/d 规 模 A/O 工艺污水处理设施升 级改建为 MBR 工艺再 生水处理设施, 出水进入再生水管网或排入北小 河。 由于升级改建过程中需要拆除、 改造部分现 有管线、 处理设施和供电设备, 因此改建工程建 设期间, 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将受到影响, 需要先期建设一级强化处理设施, 用于一期工程 升 级改建施工 期间处理超 过现况 MBR 系统 处 理 能 力的污水, 以减轻污水直排对河道及周边环境造 成的影响, 同时作为以后的备用处理设施。 目前, 一期工程的升级改建仍在施工中, 改建工程工艺 流程见图 2。
④ 运行费用低。 采用微磁絮凝技术, 投加药 量少, 且磁种循环利用率高, 运行费用低。
⑤ 日常维护方便。 设备无反洗, 自动化程度 高, 工业运行稳定可靠。 1.4 工艺设计 1.4.1 工艺流程
待 处 理 污 水 经 过 3mm 格 栅 预 处 理 去 除 较 大 颗 粒悬浮物及杂质后, 自流至混凝系统, 在混凝系
项目
进 水 /mg/L
出 水 /mg/L
去 除 率 /%
BOD5 CODCr
SS TP
158~417 (299) 236~869 (652) 112~476 (270) 4.85~9.91 (6.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