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乘法结合律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乘法结合律

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
从上往下数
每层有(2×4)个,共3层;
从前往后数
总个数是(2×4)×3 都是小正 共2排,每排有(4×3)个; 方体的总
总个数是 2×(4×3) 个数
即(2×4)×3 = 2×(4×3)
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
先求两箱共多 少瓶,再求共 花多少钱。
先求一箱花多 少钱,再求两 箱共花多少钱。
125×9×8 =
能凑整
先观察算式中运算 符号和数的特点。
可以先算 125×8。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
125×9×8 =
运用乘法交换律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5×9×8 = 125×8×9 = 1000×9 = 9000
125×9×8 = 9×(125×8) = 9×1000 = 9000
32 页,每页可 以插8张照片。
5 本相册可以 插多少张照片?
8×32×5
=(8×5) ×32 = 40×32 = 1280(张)
答:5 张相册可以插 1280 张照片。
5.淘气是这样计算24×25的。
24×25 = 6×4×25 = 6×(4×25) = 6×100 = 6000
(1)你能看懂吗?和同伴交 流你的想法。
(2×24)×6=288(元)
2×(24×6)= 288(元)
(2×24)×6 = 2×(24×6)
用a,b,c 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
吗?想一想,认一认。
(2×4)×3 = 2×(4×3)
abc
这是乘法结合律。
(7×4)×25 = 7×(4×25)
(a×b)×c = a×(b×c)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课文和练习及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课文和练习及复习课件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 字母表示为(a×b)×c=a×(b×c)。
探究新知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
125×9×8= 9000
125×9×8 =125×8×9 =1000×9 =9000
练一练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上述每组的两个连乘算式 中,通过添加小括号,从 而改变了运算顺序。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 两个数相乘或先算后 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练一练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进
行验算。
918+395 =1313 35×27 =945
请同学们按照本课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做一做吧,你能行!
练一练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举例略
补充练习 1.不计算,在 里填上“>”“<”或“=”。
24×4×25=24×(4×25)=2400(元) 答:25箱一共2400元。
补充练习
3.简算25×125×5×64。 25×125×5×64 =25×125×5×2×4×8 =(25×4)×(125×8)×(5×2) =100×1000×10
=1000000
课堂总结
1.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 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2 乘法和运算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2 乘法和运算律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总复习
乘法和运算律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复习导入
同学们,本学期我 们学习了乘法的什 么知识呢?
三位数乘两位数以 及乘法的运算律。
知识梳理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类型:
乘数中末尾有“0”的。 三位数中间有“0”的。 乘数中没有“0”的。
乘数末尾有“0”的
乘数末尾有"0"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 乘,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乘数中有几个0, 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加法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 3、加法结合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a+b=b+a a×b=b×a (a+b)+c=a+(b+c) (a×b)×c=a×(b×c) (a+b)×c=ac+bc
巩固练习
1.先估计积,再计算。
≈12000
≈15000
≈7500
253 × 56=14168 503 × 32=16096 32 × 240=7680
385 ×24
1540 +7 7 0
9240
385×4的积 385×20的积
乘数中间有0的
它的计算方法和乘数没有0的方法一样。先 用两位数的个位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 位去乘三位数,再把最后的积相加即可。
503 × 46
503 ×46
3018 +2 0 1 2
23138
503×6的积 503×40的积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课件.ppt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课件.ppt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与复习
靖师附小 冯兴萍
ko
1
知识点一: 两、三位数的乘法
• 举例说明:
124 ×32
248 372 3968
金点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据算方
法:首先相同数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个位上
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
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
乘的数加起来。
ko
2
知识点二:大数的估计
• 举例说明:一张桌子104元,林老师要 买10张,有大约要带多少元?
• 金点子:
1、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
Hale Waihona Puke ko3知识点三: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举例说明:45 × 20=20 × 45 25 ×13 ×4=13 ×(25 × 4)
金点子: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
×c=a ×(b ×c) 2、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3、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ko
4
知识点四:乘法分配律
ko
5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课件PPT
1.计算下面各题。
24×5+4=4+24×5=27÷9+18=18+27÷9=
124
124
21
21
课件PPT
分别观察下面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课件PPT
课件PPT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课件PPT
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课件PPT
解题思路:
运用乘法交换律,是49和4交换位置,先算25乘4,使运算变得更加简单。
1. 计算: 25×49×4
课件PPT
解答:
25×49×4=25×4×49=100×49=4900
课件PPT
计算: 25×19+4
错误解答
易错提醒
25×19+4=25×4+19=119
课件PPT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北师大版
课件PPT
第4单元 运算律
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件PPT
学习目标
2.灵活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件PPT
学习目标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125÷25÷5=125÷5÷25
课件PPT
5.明光小学新建了一栋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4间教室,每间教室能放25张课桌,这栋楼一共能放多少张课桌?
提示: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总复习(2) 乘法和运算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总复习(2) 乘法和运算律
与同伴说一说。 一列平均速度为98千米/时的 你能提出用乘法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约需要15小时。 解决的问题吗? 京沪高铁开通后,1318千米的路程,一起说一说。
一列高速动车只需要约5小时。
独立思考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数量关系?
与同伴说一说。
一列平均速度为98千米/时的
23 × 50= 1150 40 × 90=3600 30 ×400= 12000
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
另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与0相乘数时要注意 写0占位,后一位有进位数的要加上进位数。
503 × 46 = 2 3 1 3 8
503
×46 3018
503×6的积
2 0 1 2 503×40的积
118×45=5310(元) 5310>5000 答:带5000元买门票不够。
课后作业
1.从教材总复习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相同层级的运算按什么顺序计算? 不同层级的运算先算谁再算谁呢?
独立思考 你能解释他们这样算的道理吗? 这道题用了简便算法。
运用运算律可以 使计算更简便。
相互启发 你能解释他们这样算的道理吗? 这一步运用了 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运算律还有乘法 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独立思考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数量关系?
(√) (√ ) ( ×)
(5)36×18+36÷12=36×(18+12)。 (× )
(6)运用运算律一定能使计算简便。 (× )
2.简便计算。
变式训练
125×24 =125×8×3 =1000×3
=3000
125×19×8 =125×8×19 =1000×19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共21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共21张)

合作探究 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4)×3表示... 2×(4×3)表示...
(a×b)×c=a×(b×c)
巩固新知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
每层40本
(40×3)×6=40×(3×6)
2.每层40本,一个书架有3层,共6个书架, 共有多少本书?可列式:
(40×3)×6 40×(3×6)
6.淘气是这样计算24×25的。 24×25
=6×4×25 =6×(4×25) =6×100 =600
(1)你能看懂吗?和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率计算下面各题。
64×125
125×25×32
=8×8×125
=125×25×8×4
=8×(8×125) =(125×8)×(25×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乘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 方法的多样化。
导入新知
回顾: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a+b)+c=a+(b+c)
同学们,加法有结合律,那 么乘法,减法,除法是否也具有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 结合律。
=8×1000
=1000×100
=8000=100000源自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再见
=120×6
=40×18
=720(本)
=720(本)
视察上述两个计算式,符合乘法的结合律,因
此等式成立。
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填一 填。
35×2×5=35×( 2 × 5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数(认识整万数、数的改写、比较大小)第二章: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第三章:图形与几何(角的度量、垂直与平行)第四章:生活中的负数(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运算)第五章:可能性(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万数的认识、改写和比较大小,增强数感。

2.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速度。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运算方法。

5. 培养学生分析事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万数的改写和比较大小、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负数的意义及运算。

2. 教学重点:整万数的认识、运算定律、图形与几何的基本知识、负数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角模型、直尺、三角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角模型、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突出重点。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知识点,直观展示教学重点。

3. 例题:用规范字体书写,保持清晰易懂。

4. 练习题: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列举生活中的整万数,并比较大小。

(5)说出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1)探讨整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下列两个式子是什么关 系,运用了哪个定律?
(3×5)×6
=
3×(5×6)

乘法结合律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或符号: 87×25×4=87×( × ) 91× ×8= ×(125× ) 73×( × )= ×25×4 87× ×125=87×( ×125)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587×125×8
25×(40×37)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
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 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观察下面的式子,说说你发现了 什么?
(2×4)×3 =8×3 =24
2×(4×3) =8×3 =24
(2×4)×3= 2×(4×3)
(7×4)×25 =28×25 =700
7×(4×25) =7×100 =700
(7×4)×25= 7×(4×25)
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
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再讨论:
这几组等式中,每组左右两边各
有几个因数?因数都一样吗? 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
每组等式左右两边各有三
个因数,因数都一样。
一边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另一边 是先把后两数相乘,再和第 一个数相乘。
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几组等式可以总 结出什么规律?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数相
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 先把后两数相乘,再和第一 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哪些式子连起来后,使用了 乘法结合律?
17×15×20 169+75+25 20×(18×7) a×5×b 169+(75+25) 20×18×7 17×(15×20) a×(9×b)
每组等式左右两边各有三个因数, 因数都一样。 一边是先把前两数相乘,再和第 三个数相乘;另一边是先把后两 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 积是不变的。
观察每组算式,并指出是什么关系?
(70×50)×40 =70×(50×40) 125×(8×37) =(125×8)×37
(97×25)×4 =97×(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