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9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分会主席朱美芳单元D09-17月13日
D09.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

采用三维纺织成型技术制备的腔内隔绝术用人造血管可以用来治疗如腹主动脉肿瘤等人体血管疾病。传统的制备方法是 采用传统手动织机制备超薄织物经过缝合而成,或者采用经编织机制成。所得到的人造血管存在机械强力、疲劳性、渗透性、 孔隙率和厚度方面的问题。利用改造过的两梭箱剑杆织机,选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造血管制备的涤纶和真丝为材料,设计 了纱线线密度为(经×纬)(tex/纱线支数):2.4/12 生丝×2.4/12 熟丝;2.4/12 生丝×2.4/12 涤纶,经纬密为:1100 根/10 cm×800 根/10 cm, 1100 根/10 cm×1400 根/10 cm ,1100 根/10 cm ×2000 根/10 cm,基础组织为平纹的六种一次成型的分叉机织人 造血管。试样后处理以后按照人造血管的国际测试标准 ISO7198:1988 规定对其进行了力学、渗透性、微观形貌、厚度等测 试,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上机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真丝人造血管性能相对优越,更容易满足人体的移 植需要。 关键词: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丝素蛋白,机织,研制
一个长久以来制约着中红外光导纤维在实际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因素是缺乏良好的力学强韧性。在中红外光谱范围内 (2-25 µm)实现光导纤维优秀的传输性能、与其它标准光学器件的良好兼容以及优异的使用操控性等技术问题具有迫切的 需求。本报告将借助于“复合材料纤维”的概念以解决制约该领域广泛发展和应用的瓶颈问题。该特种光导纤维可在非线性 光通讯器件以及激光手术、激光精密加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中红外,多材料,光学纤维
D09.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
守正理论之“种”,绽放创新之“花”

高训班学员实地探访,参观学习。
实地探访
走进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实验室和标准测试机构通常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理论学习之余,学员们还深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东方国创先进纺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研发趋势。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源于我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是我国纤维和纺织材料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走进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实验室,学员们就被那一个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闪光”纤维吸引:粘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它们不仅展示着中国的科技成果,更代表了该实验室在纤维材料改性领域的荣耀。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巨安奇为学员们讲解了纤。
再生聚酯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

根据各单因素试验结果,阻燃剂质量浓度、黏合剂 体积浓度和焙烘温度为三因素,并分别选取三个水平,
万方数据
再生聚酯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
设计L9(33)正交试验‘121。 其因素水平见表5,试验结 果见表6。
表5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序号
l 2 3
铘染(2011 No.17、
3
结论
(1)再生PET纤维内饰材料采用十溴二苯乙烷协
(3)经优化工艺整理后,汽车内饰毯的阻燃性能 为:蔓延时间19.4 8,损毁长度为1.3 cm,极限氧指数
表6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l 2 3 4 5 6 7 8 9 A l 1 l 2 2 2 3 3 3 13.84 1.03 1.1 B I 2 3 l 2 C l 2
蔓延时
间/s
38.5 36.2 37.4 23.9 19.5 28.0 24.5 22.4 23.7
30
1.4.1蔓延时间、损毁长度
将长方形条状试样的一端固定在YGB815D—II型
水平燃烧仪的水平夹具上,另一端曝露于规定的试验 火焰中lO s,测量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时间及试样损 毁长度。
试验
再生PET汽车内饰毯(738∥m2,厚5 mill,安徽南
1.1材料及试剂
1.4.2极限氧指数
采用HC-2型极限氧指数仪测定材料阻燃性能。
10
g/L,浴比1:20,焙烘温度150
焙烘时间2 min。单独采用十溴二苯乙烷作为阻燃剂,
其质量浓度对蔓延时间、损毁长度和极限氧指数的影
响见表I。
表1 阻燃剂质量浓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蔓延时间/
8
取十溴二苯乙烷质量浓度150 r/L,三氧化二锑质 量浓度50 g/L,其它条件同上,改变黏合剂体积浓度, 测定样品的蔓延时间、损毁长度和极限氧指数见表3。
麻纤维功能改性技术研究与开发考核试卷

A.提高纤维的使用价值
B.扩大纤维的应用范围
C.降低纤维的生产成本
D.提高纤维的生物学性能
2.以下哪些是麻纤维物理改性的方法?()
A.热处理
B.等离子体处理
C.染色
D.纤维素纤维复合
3.麻纤维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
A.硅烷化处理
B.乙酰化处理
C.纤维素接枝共聚
17. D
18. A
19. A
20. B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BC
4. ABCD
5. AB
6. AB
7. ABC
8. AB
9. ABC
10. ABC
11. AC
12. ABC
13. ABC
14. A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D.提高改性温度
18.以下哪些是麻纤维改性的发展趋势?()
A.功能复合化
B.环保节能化
C.智能化
D.成本降低化
19.麻纤维在进行功能改性时,以下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A.改性剂的选择
B.改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C.改性后纤维的性能评价
D.改性工艺的优化
20.以下哪些改性技术有助于提高麻纤维的市场竞争力?()
C.纤维素接枝共聚
D.界面活性剂处理
18.关于麻纤维的环保性能,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麻纤维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纤维
B.麻纤维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
C.麻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D.麻纤维的改性处理不会影响环境
朱美芳,博士,中共党员,东华大学副校长,纤维材料改性

朱美芳,博士,中共党员,东华大学副校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主要研究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纳米和智能材料,在通用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细旦化、功能化和高品质化以及热塑性高聚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成纤技术及其功能纤维制品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并成功应用于国内相关企业,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为我国纤维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作为材料学院前任院长,她积极倡导研究型本科生教学的创新模式,领衔的教改项目“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质量人才”获2004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全球制造业必争高地!我国先进纤维新材料要这样发展

全球制造业必争高地!我国先进纤维新材料要这样发展作者:郭春花许依莉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第06期行业之久远在纤维,创新之强盛在纤维,应用之广博在纤维。
继往开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将继续探索纤维新材料发展之路,助力中国纺织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作为纺织产业最为重要的原料,纤维材料不仅在体量上满足纺织产业发展需要,更是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过多年发展,从用天然、仿天然到返天然、超天然,中国纺织纤维材料供给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202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800万吨,占世界比重的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比重超过70%。
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闭环的创新生态使得我国纤维材料创新正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
但与世界一流强国相比,我国纤维新材料发展仍有差距,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标准建设与知识产权布局相对滞后,不少高精尖领域仍存瓶颈与短板。
作为新时期推动以纤维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关键力量,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承担着强化先进功能纤维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使命,联合联盟企业,凝聚更多力量,在基础纤维材料、战略性纤维材料、前沿纤维材料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速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产品开发我国纤维材料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这三个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华平曾经指出,以功能纤维材料为例,当前我国功能纤维材料品种齐全,大部分处于跟跑阶段,在低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功能纤维新材料领域的高端市场,其品牌与原始创新能力很强。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也指出,我国是纤维材料大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体系,通用纤维具有优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战略新兴纤维材料,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D09.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

11:35-12:05 D09-14 基于血管化能力优化设计的丝蛋白创面修复材料 丁召召,路晓红,吕强 苏州大学
单元 D09-3:7 月 12 日下午 主持人:陶光明,张耀鹏 地点:15 馆-2F-10
16:15-16:45 D09-06 石墨烯-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功能纤维 拜永孝 兰州大学
16:45-17:10 D09-07 Electrospun carbon-based nanofibers for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Yongpeng Lei1, Yingde Wang2 1.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15:00-15:25 D09-18 亲水性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查刘生 东华大学
15:25-15:45 茶歇
15:45-17:10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分会 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单元 D09-4:7 月 13 日上午 主持人:徐锦龙,张道洪 地点:15 馆-2F-10
D09. 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
分会主席:朱美芳,王玉萍,彭慧胜,高超,王松林
单元 D09-1:7 月 11 日下午 主持人:高超,李清文 地点:15 馆-2F-10
13:30-14:00 D09-01 多功能碳纳米管纤维 李清文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4:00-14:30 D09-02 面向智能服装的功能纤维 王宏志 东华大学
D09-2
D09-P14 原子尺度调控碳的分布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稳定性 朱冠家,杨建平 东华大学
面向未来中国化纤如何自驱进化——记第27_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泗阳2021)

072 中国纺织 2021面向未来 中国化纤如何自驱进化——记第27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泗阳2021)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日前,在千里运河最美县——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第27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泗阳2021)拉开帷幕。
本次会议以“新阶段、新格局—引领全球化纤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世界化纤工业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化纤工业“十四五”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何亚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原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原副会长贺燕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二级调研员纵瑞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华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副会长吕佳滨等行业领导,以及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宿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章其波等地方政府领导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牛方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21 中国纺织073当前,疫情演进仍是影响全球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处长李若愚表示,全球经济正保持复苏势头,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进程分化,主要经济体当中,美国、中国等经济恢复速度较快,而欧洲、日本、印度等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复苏出现波折。
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有所减弱。
随着三季度欧美地区疫情反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
综合近两年分析,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正常化低速复苏。
她特别指出,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复苏,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不断回升,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但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散发疫情间歇出现、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能耗双控压力增大等使短期经济承压不可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30-16:00 D09-18 高分子复合物纤维 李皆富,刘德中,黄文弢,朱丽萍,杨曙光 东华大学 16:00-16:30 D09-19 高导热碳基复合材料 冯奕钰,张飞,纪腾霄,封伟 天津大学 16:30-16:50 D09-20 Highly deformable and rough SnO2 layer for robust n-i-p perovskite perovskite solar cell Fatemeh Zabihi*1, Shengyuan Yang 1, Mike Tebyetekerwa 2, Qinghong Zhang 1, Morteza Eslamian3,4, Meifang Zhu1 1.Donghua University 2.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3.University of Michigan-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Joint Institute 4.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单元 D09-4:7 月 15 日上午 主持人:廖耀祖,隋坤艳 地点:会展酒店海景会议室 6 08:30-09:00 D09-21 面向智能服装的传感纤维 侯成义 东华大学
功能应用 刘轲,程盼,刘迎,王栋 武汉纺织大学
墙展 D09-P01 聚甲基硅氧烷改性静电纺聚偏氟乙烯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俞彬,吕莎莎,俞昊,黄涛,王宏志,朱美芳 东华大学 D09-P02 原位生长超长 Si3N4 纳米线增强碳/碳接头抗热震性能的研究 何松,李克智,宋强 西北工业大学 D09-P03 热处理前后弯曲状 CNT 对 C/C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强韧化作用 韩丽媛,李克智,宋强 西北工业大学 D09-P04 超疏水耐高温柔性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 朱悦,俞昊,黄涛,朱美芳 东华大学 D09-P05 静电纺皮芯聚偏氟乙烯基压电纳米发电机 吕莎莎,俞昊,黄涛,朱美芳 东华大学 D09-P06 具有光热转换效应的纳米纤维疏水多孔膜及膜蒸馏应用 叶浩辉,王雪芬 东华大学 D09-P07 预聚合辅助制备半嵌入式褶皱 AgNWs/PDMS 可拉伸薄膜 范宏伟, 李克睿, 李强, 侯成义, 张青红, 李耀刚, 金武松, 王宏志 东华大学 D09-P08 基于可拉伸摩擦电纤维的自供能运动传感器 龚维,侯成义,郭隐犇,穆九柯,李耀刚,王宏志,张青红 东华大学 D09-P09 基于商业薄膜的具有双重驱动机理和多种响应形式的软体 致动器 李林鹏,王宏志 东华大学 D09-P10 六边形倒钉状 SiC 纳米线增强碳/碳复合材料 郭瑶,张磊磊,宋强,何松 西北工业大学 D09-P11 DNA 对单壁碳纳米管手性特异性识别机理的研究 陈娇利,柯福佑 东华大学 D09-P12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钙磷复合脂质体纳米粒用于增强 siRNA 体内肿瘤靶向 武志华,李耀刚 东华大学
15:50-16:20 D09-05 丝素蛋白基腔内隔绝机织人工血管织物的研制 刘泽堃 1,2,李刚 1,李毓陵 3,李翼 2,王晓沁 1 1.苏州大学 2.英国曼切斯特大学 3.东华大学 16:20-16:50 D09-06 天然功能纤维的仿生设计与应用开发 凌盛杰 上海科技大学 16:60-17:10 D09-07 添食育蚕法制备绿色荧光蚕丝 范苏娜,郑小婷,张慧慧,邵惠丽,胡学超,张耀鹏 东华大学 单元 D09-2:7 月 14 日上午 主持人:西鹏,陶光明 地点:会展酒店海景会议室 6 08:30-09:00 D09-08 静电纺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改性纱线用于超柔性储能 杨升元 1,2 1.东华大学 2.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09:00-09:30 D09-09 纳米功能化柔性电子织物的印刷制备 鲁志松,张慧慧,毛翠萍,周梦瑶,李彬天 西南大学 09:30-10:00 D09-10 共轭微孔聚合物及其功能炭材料 廖耀祖,程中桦,李佳欢,王海鸽 东华大学 10:00-10:20 D09-11 PEDOT-OH 原位氧化聚合改性再生丝素蛋白薄膜的研究 庄奥 1, 卞永俊 1, 2, 周健伟 1, 范苏娜 1, 邵惠丽 1, 胡学超 1, 2 1 朱波 ,张耀鹏 1.东华大学 2.上海大学
09:00-09:30 D09-2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热拉伸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变研究 王宗宝,安敏芳 宁波大学 09:30-10:00 D09-23 空间限域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环境修复 杨建平 东华大学 10:00-10:30 D09-24 超分0:30-10:50 茶歇
10:40-11:10 D09-12 海藻多糖超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 隋坤艳 青岛大学 11:10-11:40 D09-13 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 PMMA 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葱葱 1,2,西鹏 1,2,3*,赵天祥 1 1.天津工业大学 2.先进纤维与储能材料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3.中空纤维膜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单元 D09-3:7 月 14 日下午 主持人:冯奕钰,李磊 地点:会展酒店海景会议室 6 13:30-14:00 D09-14 沥青基超交联微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磊 厦门大学 14:00-14:30 D09-15 高分子基相变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郭静 大连工业大学 14:30-14:50 D09-16 基于电解等离子喷涂在碳纤维编织物表面制备涂层的研究 卜爱明,陈为,程焕武,王鲁 北京理工大学 14:50-15:10 D09-17 柔性导电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及其可穿戴热电器件构筑 刘京 1,2,蒋丰兴 1,2,徐景坤 1,2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 15:10-15:30 茶歇
D09.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技术 分会主席:朱美芳 单元 D09-1:7 月 13 日下午 主持人:李刚,张耀鹏 地点:会展酒店海景会议室 6 13:30-14:00 D09-01 基于丝蛋白基元的组装调控和性能设计 吕强 苏州大学 14:00-14:30 D09-02 热塑性高聚物纳米纤维集合体的构筑与应用研究 晏珊,陆建伟,宋炜,肖茹 东华大学 14:30-15:00 D09-03 丝素蛋白/石墨烯材料仿生复合体系的结构设计与性能 张耀鹏,张超,范苏娜,庄奥,邵惠丽,胡学超 东华大学 15:00-15:30 D09-04 多材料中红外光学纤维 陶光明 华中科技大学 15:30-15:50 茶歇 10:20-10:40 茶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