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
老特色文化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佛教节日不杀牲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出售肉 ,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 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 光彩的。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老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生活习俗。比如,老 族对使用村旁边的河水就有着严格的区 分。上段是 取饮用水的地方,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 是妇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时,只要水源处有公共用 具如竹筒之类,就不能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 再如,进入老族人的房屋之前要脱鞋,外人不得进 入内室。进屋后,一般席地而坐,坐时不能将脚对 着他人;男子多为盘膝,女性则并膝后将双脚放在 侧边。 进入佛殿之前一定要脱鞋,不得把和尚禁吃的食物 如狗肉、马肉、酒等带入佛寺。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泰族的住房为高脚屋,由“宏享”、“栅”和“谐 ”三部分组成。“宏享”即住房,“栅”是住房尾 端阳台状的延伸部分,“谐”也是住房的延伸部分 ,多在房屋的首端。按照泰族的习俗,外来女性或 本家的孕、产妇,或一切忌讳物如生鱼、生肉等, 都必须通过“栅”进入住房,房屋首端“谐”的第 一根屋柱是安神位的地方。
二、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忌讳亵渎佛
老挝国民大多信奉佛教,他们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 ,更不能用身体的下部去触摸佛像。老挝人忌讳从坐卧着的 人身上跨过去。 认为左手是肮脏的。他们不挂白色蚊帐不盖白色被子。
老挝人忌讳摸头顶,平辈人之间不能摸对方的头顶,就是小 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而摸其头顶。 老挝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脚 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决不能用脚对着人或用脚开门或移动 东西。在僧侣或客人面前,两脚交叉地坐着是不礼貌的。
老挝特色文化
一、老挝特色文化
老挝风情文化介绍,结婚不容易,大龄女青年多,上门女婿更多

老挝风情文化介绍,结婚不容易,大龄女青年多,上门女婿更
多
在老挝,人们认为头部是最神圣之处。
除父母丶高僧丶理发师、达官贵人外,他人绝对不得触及头部,包括儿童亦是如此。
也不得以身体某个部位掠过他人头部。
因为头上有神灵,被摸过头会惊动神灵。
老挝人在待人方面是非常谦虚礼貌的。
他们在你面前走过时,都会躬身而行,表示不得已而为之的歉意,妇女经过他人的面前时,尤其注意这种礼貌。
老挝人口的男女比例相当失调,女多男少。
由于传统风俗,流行男人入赘做上门女婿,女的要有很多的钱了才能结婚。
一般是娶夫进门,户主当然就是女人了,管家里的一切。
在老挝三十多岁至四十多岁的未婚女子很多,她们错过了结婚的最佳年龄,就不太再有更多的机会结婚了。
如果你是单身去老挝的男人,自然地成了她们追逐的对象。
保证你眼花撩乱、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在这里欣赏老挝的美女风情,实在是其乐无穷啊!
在首都万象,人妖也很多,她们是群变性的男人,常出没在湄公河边的酒吧,舞厅里,她们身材匀称,比例协调、浓妆艳抹、十分风骚,但说话的声音仍很粗,和男人一样。
她们喜欢唱歌,很好听,舞姿也很美,你称呼她「普少」(姑娘),她很高兴如你喊她「普腮」(男孩),她将小嘴一噘,不再理你。
不知道她们在生理上是否和女人也一样?。
老挝苗族日常: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的一样!这里的姑娘都很漂亮

老挝苗族日常: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的一样!这里的姑娘都
很漂亮
老挝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又充满了传统文化感的国家,这里的苗族文化给这块土地带来了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访老挝苗族的日常生活。
在老挝,苗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还有很多传统习俗。
比如在老挝,人们结婚时会举行庄重的仪式,男方要献出礼物给女方的家庭,然后到当地的寺庙祭拜原始神灵,双方的家长也会替孩子选定婚期等等,其他传统习俗就不一一介绍了。
老挝苗族人们也很注重保护家庭,他们把家庭视为最大的财富,家庭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有句老话叫“家庭结合,天下太平”,这也可以看出老挝苗族一直都崇尚家庭的团结精神。
老挝苗族的日常生活也很有趣,他们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等,也会经常在家里举办各种节日,还会有家长们给孩子们讲故事来弘扬传统文化,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
老挝苗族的生活习惯和中国的一样,他们以理性、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尊重传统文化为宗旨,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相待,以诚相见”的价值观。
他们也很重视家庭纪律,家庭成员之间要关爱及尊重彼此,并且经常一起团聚,在节假日之间互相拜访,增进亲情,加强彼此间的感情。
另外,老挝苗族的姑娘们也非常漂亮,她们朴实的外表也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她们的穿着十分传统古典,从头戴花环到身穿色彩斑斓
的苗族服饰,都营造出浓浓的传统气息。
有一种神话说,老挝的女孩子要么很文静,要么很活泼,看来这里的姑娘们真的不负这个美誉啊!
总而言之,老挝苗族的日常生活跟我们中国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也有着很多独特的文化以及漂亮的姑娘。
希望未来去老挝走走,从近距离欣赏苗族的文化以及这里美丽的景色。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老挝是东南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坐落于印度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之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
这个国家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有关老挝的风土人情。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约750万人。
主要民族包括佤族、卡门族、契本族、明族、基利族和背语族等。
尽管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多数人都信奉上庙会、森林精灵等传统的原始宗教。
佛教是老挝的主要宗教,超过60%的人口信仰佛教。
在老挝,人们对待宗教非常虔诚。
他们在庙宇中祈祷,给佛陀供奉食物和鲜花,参加寺庙的仪式和节日。
每年,老挝都有许多佛教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外,人们还会在庙宇中举行婚礼、葬礼和其他重要仪式。
老挝的风景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特别是河流、瀑布和自然公园。
境内有著名的湄公河、纳姆底河和老挝中部的千岛湖。
这些水流通过山脉和丛林穿行而过,创造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观赏壮丽的风景,也可以参加刺激的水上活动,如皮划艇、漂流和钓鱼。
老挝的饮食以稻米为主,米饭在老挝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老挝菜品的特点是清淡和新鲜,多是在水煮和蒸煮的基础上加入各种调味料烹制而成。
常见的菜肴包括辣椒鱼、柠檬草鸭肉、青木瓜沙拉等。
此外,老挝也以其独特的咖啡而闻名,咖啡豆是当地人的日常饮品之一。
在老挝,人们注重家庭和社区的环境,因此,家庭聚会和社区活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喜欢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享受美食和共度时光,这种聚会被视为增进亲情和友情的机会。
老挝人民热情好客,总是乐于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你是在市中心的酒店还是在农村地区的家庭旅馆,你都会被当地人热情地接待。
他们会尽力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帮助你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
总之,老挝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丽,品尝当地的美食,并与热情好客的老挝人民交流。
老挝国家的风土人情礼仪

老挝国家的风土人情礼仪老挝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
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风土人情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头,客人禁止进入主人内房参观。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宗教文化佛教佛教被尊为国教。
截止2013年65%的老挝人信奉佛教,1961年老挝宪法规定佛教为国教。
原始拜物教有15%的老族人和老听、老松两大族系的诸多民族以及不少泰族人信仰原始拜物教。
泰族人信奉的鬼神可分为:家神“秕享”、山神“秕巴”、村神“秕班”三大类。
瑶族人则崇拜祖先,崇信各种鬼神。
天主教和--教(新教)老挝的天主教徒大部分是泰族和越侨,信奉--教(新教)的以苗族为多,势力有限。
到1975年美国撤离老挝止,老挝--教教堂只有6座,传教132名、教徒29972名。
节日1、泼水节:每年2113四月十三日至十五5261日,是佛历新年,4102相当于中国农历的春1653节,因而是老内挝民间容最隆重的节日。
老挝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与老挝人洽谈商务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
老挝人在约会时如果迟到,也不要责怪他们不守时。
如果你安排的议程非常重要,可以当面或者通过电话强调一下约会的重要性,并把约会时间适当放宽一些,但一定不要以命令的口吻或语气,以免产生误会。
和老挝人见面,可以用工艺品、香烟等作为礼品,如果给对方的小孩送一点小玩具或糖果,对方会非常感激。
接受老挝人赠送的礼物时一定要用双手迎接。
谈判风格:老挝人普遍信奉佛教,注重佛门禁忌,见面用合十礼问候。
由于多数老挝人信奉佛教,所以在他们看来,脚是最不洁的。
因此谈判人员在就坐的时候切忌露出脚底或是鞋底,用脚或者鞋去指、碰到物体或从坐卧之人身上跨过去,均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
在今天老挝的商务场合,也流行握手礼,尤其是同外国客人交往多行握手礼。
在谈判桌上,老挝人态度都比较温和谦逊,话语柔和,切记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话,不要在谈判时用过高的声调与之讨论。
老挝风俗禁忌 去老挝须知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老挝风俗禁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社交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有些山和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
在有些地方的村寨里,有的人家的门上或屋檐上划有特殊的符号,表示这座房子里闹鬼,不可擅自进入这样的房屋,进入要由主人带领,进入屋内后不可乱坐乱摸,一切须听从主人的安排。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光彩的。
在老挝,不流行给小费,但在一些涉外宾馆,也可给服务员一点小费,约10-15%。
到商店购物,商品大都有固定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如果在个体摊位上,可以还价,当你所还的价格被对方接受后,就必须买下。
在老挝,人们对白色的印象不佳,它被视为一种很不吉利的色彩。
通常,在老挝人家里不会挂白色蚊帐,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也忌盖白色被子。
由于老挝人普遍信奉佛教,因此和老挝人打交道时,务必要了解佛门的禁忌。
一般而言,以下四点尤须引起重视:第一,不要对佛教进行非议。
第二,不要对佛像有所不恭。
尤其要牢记,不要用手和身体下部去触摸佛像,不要攀登或蹬踩佛像,不要乱丢佛像,或是将其放进口袋里。
第三,不要对僧侣有失敬意。
不要站得或坐得高于僧侣,不要对僧侣出言不逊,妇女还要切记,不要与僧侣平起平坐,或是触摸对方。
第四,不要对佛寺不加尊重。
参观佛寺时,进门前要脱下鞋子,不要大声说笑,不要穿得过分随便。
老挝人认为,头是神圣之处,不容他人触摸;脚是下贱的部分,坐下来以后不仅不应乱动,而且最好别让人看到。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标题: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老挝,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位于东南亚的内陆,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带您了解老挝的风俗礼仪,帮助您在访问老挝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习惯。
一、社交礼仪在老挝,人们注重礼仪,讲究尊重他人。
在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一般行合掌礼或握手礼。
行合掌礼时,要站直,微微低头,伸出双手,掌心向上,表示恭敬和尊重。
握手时,要伸出右手,轻轻握对方的手,目光直视对方,表示友好和尊重。
二、饮食文化老挝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米食和酸辣食品为主。
在老挝,人们通常用手抓饭吃,这被视为一种清洁和礼貌的方式。
在用餐时,要尽量保持干净,不要把饭菜掉在桌子上或地上。
此外,老挝人喜欢吃酸辣食品,如酸菜、酸萝卜等,这些食品既美味又富含营养。
三、服饰习俗在老挝,不同的场合和职业有不同的服饰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
而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则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装,如长袍、筒裙等。
此外,僧侣也有自己特殊的服饰要求,如穿着黄色的袈裟等。
四、节庆习俗老挝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国性的公众假期。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泼水祝福,以祈求幸福和平安。
此外,老挝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如宋干节等。
五、商务礼仪在老挝从事商务活动时,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商务习俗和习惯。
一般来说,在商务会议中,要避免行合掌礼或握手礼,而是使用名片互相交换。
在谈判时,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此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避免做出冒犯的行为或言语。
六、宗教信仰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约90%的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
因此,在访问老挝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参观寺庙或宗教场所时,要遵守当地的规则和礼仪要求。
例如,要脱鞋进入寺庙,不要穿着暴露的衣服等。
七、民俗习惯老挝的民俗习惯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世界风土人情论文》(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姓名:徐文翔学号:1 1 6任课老师:方胜虎老挝风俗礼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各种各样,即使再小的国家也有它独特的风格,让人们更好更深入地去了解其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习俗,从而使人们对其有个深刻的了解。
只有较好地了解它的禁忌以及喜好,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对其国家的尊重。
老挝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全国居民90%以上是佛教徒,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流行的风俗礼仪多与佛教有关系。
一、服饰及宗教信仰礼仪1、服饰说到老挝的服装,不得不谈谈老挝的气候,老挝地处亚热带区,四季不分明,冬季最低气温20度左右,夏季高达摄氏50度,昼夜温差大。
全年3-9月为雨季,降水量丰富,10-2月为旱季,几乎没有什么降水,湄公河进入枯水期,沙洲显现。
正是这样的气候因素,所以老挝人的穿着比较单一。
男性一般上着长袖衬衫,下着长裤,女性上着长袖对襟褂子,下着颇有民族风味的筒裙。
可能是紫外线的关系,再热的天气,老挝人还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过这并没有改变老挝人黝黑的肤色。
老挝妇女应该都拿得出一两套撑门面的行头,面料主要是棉花和纱混纺的粗布,色彩斑斓,并配以不同做工考究的民俗图案和珠琏佩饰。
所不同的是年纪较轻妇女所穿着的颜色较为丰富,并以艳丽的鹅黄、桔黄、粉色、淡紫为主,年纪较大的则青睐深紫、咖啡、墨绿、深蓝等颜色,尽管色彩多样,但总体款式还是比较雷同。
除了自身个性服饰外,统一的就是学生的制服和0部门工作的制服,学生的制服颜色统一,多为淡蓝色衬衫上装和-色长裤和筒裙下装;职员的制服根据所在部门的标色制作,类似军装,并佩有相关胸章和袖标予以区别确认;此类服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成群结队的形式出现,十分精神整齐,蔚为壮观。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2、宗教信仰佛教传入老挝以前,老挝人信神教和婆罗门教。
佛教初传入老挝时影响不大。
14世纪中叶,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并迎娶吴哥公主为后。
随之一批柬埔寨僧侣到老挝传播小乘佛教,法昂并定佛教为国教。
16世纪初,老挝国王将《三藏》从梵文译成老挝文,在国王的扶植下,老挝佛教发展很快,并成为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
17世纪,老挝国王还为佛教设立僧官制度。
18世纪,老挝连连遭到外来侵略,到19世纪初老挝衰落,佛教势力也明显削弱。
19世纪60年代,老挝救国运动风起云涌,老挝建立全国佛教协会,目的是团结全国僧侣和佛教徒参加救国战争并保卫佛教。
1976年,即老挝解放后成立了老挝的惟一佛教组织—老挝佛教联合会。
老挝全国有寺亩2000多座,过去佛寺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而且也是传播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
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广大农民主要通过寺庙接受知识。
老挝的寺庙大多集中在万象和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过去是老挝国王和僧王所在地,即老挝的王都和佛教中心,那里的寺庙古老、精致,其中最著名的是华通寺,已有500年历史。
万象除老挝民族的象征—塔銮寺外,较著名的还有玉佛寺等。
大多老挝人信奉的是小乘佛教。
每天拂晓,僧人穿着桔黄色的袈裟,排队离开寺院到街上或到村庄化斋。
信佛的人都跪下,并把米饭、饼、水果、鸡肉等食物送给这些僧人。
他们相信这种施舍对自己未来前途至关重要。
化斋后,僧人回到寺院进餐。
从中午到夜晚,他们不能再吃东西。
在老挝,每个村庄和城市里的每个街区都建有寺院。
就是很贫穷的农村,也要建一个木房作为拜佛的场所。
僧人不仅是佛教狂热的信仰者,以前他们在农村还通过经书教年轻人读书和写字。
佛教是6世纪传人老挝的,在14世纪澜沧王国法昂国王统治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17世纪它已生根于湄公河流域的民间之中,人们对神十分迷信。
国王在万象建造了许多塔和寺,以教佛经。
如那个时期建造的塔銮寺和云佛寺。
19世纪老挝战争不断,一些寺和塔被抢劫和破坏。
20世纪,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后,虽然很多基督教传教士也随之而来,可佛教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再次复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的佛教以及和尚、尼姑都在最高宗教首领领导之下,他们一般居住在万象。
每个省设一个教区,由僧长领导本教区的寺院和僧人。
每个县、区、寺院也都有类似的组织。
目前老挝大约有2万僧侣。
佛教有自己的纪律和教规,对违反者的处罚是驱逐出教。
佛教教义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欲望和嫉妒是害人之源。
”要避免苦恼,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本性,放弃贪爱欲望,就要依据佛教经典修持,这样人就可以在智慧的道路上前进,就可以由迷界的此岸到达悟界的彼岸,进入涅磐境界,在老挝,除佛教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老挝的基督教徒不太多,他们主要集中在万象老族和北方的苗族中。
他们都是在20世纪中期法国传教士发展起来的。
现在在万象还有教堂和修女教会。
伊斯兰教徒也不多,他们都集中在万象,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
他们有些是以前移民来的商人,也有一些是新移民来纺织厂工作的工人。
老挝最大的清真寺在万象喷泉广场旁。
二、交往及商务礼仪1、交往老挝人善良朴实,待人客客气气,彬彬有礼。
老挝人与客人见面,施合十礼。
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行礼时,问候"沙迈迪"。
如果向僧侣行合十礼,对方可以不以同样的方式回礼,或以点头示意。
在正式的外交和商务,老挝人一般也行握手礼,但妇女仍多行合十礼。
老挝人介绍你认识别人时,一般遵循从长到幼,从尊到卑的顺序。
老挝人一般不直呼人的姓名,而是在其名前冠以尊称或亲切的称呼。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老挝民间还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主人将一缕用香水浸泡过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先拴左手腕,后拴右手腕。
拴毕,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并说“愿您长寿、健康、幸福”。
客人过3天后可解开拴线。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2、商务到老挝洽谈商务,从事贸易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当年10月至第二年3月。
老挝人约会如果迟到,也不要责怪他们不守时。
如果你安排的会很重要,可以当面或者通过电话强调一下约会的重要性,并把约会时间适当放宽一些,但不要命令,以免误会。
和老挝人见面,可以工艺品、香烟为礼品,如给他的孩子送一些小玩具或糖果,他会非常感激的。
接受老挝人的礼物时要用双手。
三、餐饮礼仪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喜欢饮用牛奶,烈酒。
老挝盛产热带水果,当地人喜食香蕉,西瓜等,对核桃,杏仁等也感兴趣。
老挝人口味偏淡。
老挝人用餐一般不使用叉和筷子,而是习惯用手抓饭。
老挝人喜爱以传统饭菜招待客人,如果客人夸奖味道不错,主人会感到格外高兴和亲切。
老挝人吃饭时,习惯将鸡头或鱼头让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应高兴地接受,并向主人致以谢意。
人们还习惯用糯米制成坛酒来招待客人,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他们认为亲朋好友同饮一坛酒可以交流感情。
四、喜丧及传统礼仪1、喜丧老挝青年恋爱比较目田,父母一般不加干涉。
男子如果看上哪个姑娘,就吹笛向她示爱。
结婚的彩礼由双方老人决定。
男方不必先交付认定的彩礼,如果男方婚后变心,女方有权提出要求男方支付彩礼。
在老挝,每当有人去世,人们就把尸体抬去埋在树林里,死者是不能放在家里的。
安葬好亲人后,他们要在坟地旁杀牛请客。
2、传统传统教育在人民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必须学习老挝传统舞蹈。
每个青年在进入社会之前都要到寺院里过几周僧侣生活。
传统在家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对青年人灌输敬老思想等。
在老挝,不流行给小费,但在一些涉外宾馆,也可给服务员一点小费,约10-15%。
到商店购物,商品大都有固定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如果在个体摊位上,可以还价,当你所还的价格被对方接受后,就必须买下。
五、传统节日及禁忌1、老挝传统节日老挝是佛教国家,民间节日较多,月月有节,老挝官方规定的节假日有:1月1日新年节、4月中旬老挝新年泼水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12月2日国庆节。
其它政治节日有:1月20日老挝建军节、3月22日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日、10月12日老挝独立日。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是老挝传统的新年,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左右三天,但人们通常都庆祝一个星期。
节日期间,老挝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泼水、栓线、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时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泼水、祝福,让纯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和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高升节,佛教徒认为,放高升可送走灾祸,迎来幸福,同时祈求风调雨顺。
高升是用竹筒装上火药,-而成,燃放场面十分壮观,0-和外国使节也常来欣赏,燃放之前,请高僧诵经,后逐次点燃,观赏的人载歌载舞,鼓乐齐奏;迎水节,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关门节,每年7月中旬左右开始,也正是雨水较为集中的时期,3个月内僧侣专心在寺内悟道,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间按风俗不能结婚;送水节,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开门节,每年10月中旬左右,节后僧侣可外出,老百姓可以开始婚配,主要庆祝活动有点灯笼、放船灯、赛龙舟等;塔銮节,塔銮节因塔銮而得名,塔銮意为“大塔”或“皇塔”,位于万象市东边塔銮广场上,在每年11月份,时间为半个月左右。
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绝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塔銮朝拜及向僧侣布施。
每年庆祝塔銮节期间还举办老挝全国展览会,展览会邀请周边国家参展。
此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2、禁忌老挝国民大多信奉佛教,他们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更不能用身体的下部去触佛像。
老挝人忌讳从坐卧着的人身上跨过去。
认为左手是肮脏的。
他们不挂白色蚊帐,不盖白色被子。
老挝人忌讳摸头顶,平辈人之间不能摸对方的头顶,就是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而摸其头顶。
老挝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脚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决不能用脚对着人或用脚开门或移动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