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5.14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学《论语》5.14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起学《论语》5.14

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白话】

子贡向孔子问到:“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好学,向在己下者请教不以为羞耻,因此称之为‘文’啊。”

【释词】

孔文子:即孔圉(yǔ),亦称仲叔圉,卫国大夫,其谥号为“文”。宪问第十四篇中,孔子曾说到“仲叔圉治宾客”。钱穆:“《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

敏:疾速。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于他的人请教为耻。不耻,不以……为羞耻。下问,即问凡在己下者。此处的“下问”不单单指地位贵贱、年龄大小方面,也可引申,“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亦可看作是“不耻下问”。

是以:即“以是”,因此。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文子知识敏疾,而又好学;有所未辨,不羞耻于问己下之人。有此美行,是以谥谓之“文”也。

伊藤仁斋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之所难,而进善之机甚速。

朱子曰: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张栻曰:圣人制谥,其法非一端,盖取人之周也。故经天纬地谓之文,而勤学好问亦谓之文。子贡疑孔文子不足以当此谥,而不知所取各有义,其善不可没,而其不足者自不可掩矣。

苏轼曰: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钱穆曰:孔子谓如此便可谥为文,见孔子不没人善,与人为善,而略所不逮,此亦道大德宏之一端。

徐英曰:孔圉之为人如彼,盖有不足道者。卫人之谥之也,取其一节之长。圣人称人,亦不没其一节之长,其劝人为善如此。

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宋翔凤曰:孔文子之好学下问,则诗书礼乐明,而可以为政治国。子贡以其谥发问,以见列国非无其人,皆当学于孔子,则有所就裁,此亦《春秋》之微言欤?

陈祥道曰: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才也。文之所施不一,故古之为谥者多谓之“文”。孔子谓“敏而好学”所以聚之也,“不耻下问”所以辨之也。好学则资诸己,下问则资诸人,此所以谓之“文”也。然此可以为文而已,其于文王、周公之文固有间矣。

李炳南曰: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斯可见。

【附录】

《论语或问》曰:先王之制谥,以尊名节,以壹惠,故人生虽有众善,及其死,则但取其一以为谥,而不尽举其馀也。以是推之,则其为人,或不能无善恶之杂者,独举其善而遗其恶,是亦《谥法》之所许也。盖圣人忠孝之意,所以为其子孙之地,与铭器者“称美而不称恶”同旨。惟其无善之可称而纯于恶焉,则名之曰“幽、厉”,有不能已耳。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全解》《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会笺》《论语正义》《论语或问》《论语古义》《论语说义》《论语新解》《论语集释》《论语讲要》。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 易经 | 论语| 管子四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