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分析全解

合集下载

临床化验单解读

临床化验单解读

临床化验单解读
临床化验单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等信息下达的检验指示,并记录了患者的检验结果。

解读化验单需要专业知识,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项目及其可能的解读:
1. 血液常规:
* 白细胞计数(WBC):可检测感染、炎症等情况,异常值可能暗示感染或免疫系统问题。

*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反映贫血情况。

*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数量异常可能意味着出血或凝血问题。

2. 生化指标:
* 血糖(Glucose):高血糖可能暗示糖尿病,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过多或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Bilirubin):反映肝脏健康状况。

* 肾功能指标(Creatinine、BUN):反映肾脏健康状况。

3. 血脂指标:
*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用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4. 炎症指标:
*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反映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5. 电解质及矿物质:
* 钠、钾、钙、镁、磷等:反映体内电解质及矿物质水平。

这些数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请记住,临床化验单的解读需要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这些只是一些常见指标及其可能的意义。

如果您需要解读具体化验单结果,请咨询您的医生。

化验报告单解读

化验报告单解读

化验报告单解读化验报告单是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正确解读化验报告单对于疾病的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项目及其正常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的简要解读:1. 血常规: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正常参考范围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而异。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升高可能提示红细胞增多症。

(2)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提示免疫力低下,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3)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症,升高可能提示血小板增多症。

2. 尿常规:尿常规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潜血等指标。

(1)尿比重:降低可能提示多尿、糖尿病等。

(2)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糖尿病等。

(3)尿糖: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

(4)尿酮体: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等。

(5)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等。

3. 肝功能:肝功能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

(1)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营养不良、肝病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黄疸、肝病等。

(3)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肝脏受损、感染等。

4. 肾功能:肾功能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电解质(如钠、钾、氯等)等指标。

(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肾脏疾病等。

(2)尿酸:升高可能提示痛风、肾脏疾病等。

(3)电解质:异常可能提示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等。

5. 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益,降低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6. 血糖:血糖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

7.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等指标。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 单核细胞能够对抗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尤其是结核杆菌 等胞内寄生菌,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时都可能增高。
❖ 各项白细胞百分比反应免疫系统旳工作侧要点,提醒免疫 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旳免疫反应。值得注意旳是,当白 细胞计数有十倍甚至百倍旳波动,外周血涂片中还出现了
幼稚细胞,常提醒白血病。
18
2
红细胞:贫血旳一种诊疗原则
10
(3)中性粒细胞减低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经典
旳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 X线等)、长久服用氯霉素后;④本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⑤脾功能 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等。
❖ 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旳血小板过少时, 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旳升高 经常提醒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而血小板异常增多旳人可 能血栓旳风险就会增长。
26
二、肝功能、肾功能
27
肝功能
血清总胆红素(TBIL) 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血清总蛋白(TP) 血清白蛋白(ALB) 碱性磷酸酶(ALP)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
甘胆酸 CG
谷草转 氨酶同
工酶
ASTM
反应肝细胞 损伤程度
意义一:ALT和AST能敏感旳反应肝细胞损伤是否及损伤程度。 意义二:出现ALT正常而GGT连续升高,经常提醒肝炎慢性化。
30
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谷丙转氨酶
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胞浆),其次是骨骼肌、肾脏、 心肌等组织中。肝细胞损害旳敏感指标

化验单分析全解

化验单分析全解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
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
恢复。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MCHC
(320-360g/L)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0-360
再障、急性失血、溶贫、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
>100
>34
320-360
巨幼贫、恶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80
<27
320-360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7
<320
ID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铁粒幼细胞性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
显著增高,常>100×109/L,可见各发育阶段粒系细胞与骨髓象相似
嗜碱及嗜酸性粒细胞
不增多
常增多
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化验单详细分析范文

化验单详细分析范文

化验单详细分析范文化验单是医生为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检查。

通过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下面将对化验单中常见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血常规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感染、炎症或肿瘤存在,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骨髓抑制的情况。

2.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3.8-5.5×10^12/L。

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脱水、慢性肺病或高原适应等情况,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贫血或出血的情况。

3.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

血红蛋白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肺性心脏病、多发性骨髓瘤或肾脏病等情况,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贫血或失血的情况。

4.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炎症、感染或肿瘤存在,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出血或骨髓抑制的情况。

二、肝功能检查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为8-40U/L。

ALT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肝炎、肝损伤或肝硬化等情况。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为8-40U/L。

AST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肝炎、肝损伤或肝硬化等情况。

3. 总胆红素:正常值为3.4-22 umol/L。

总胆红素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胆道梗阻、肝炎或胆结石等情况。

4.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

白蛋白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肝炎、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等情况。

三、肾功能检查1.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2.5-8.3 mmol/L。

BUN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肾功能损害或脱水等情况。

2. 肌酐:正常值为53-106 umol/L。

肌酐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肾功能损害或肌肉疾病等情况。

3. 尿酸:正常值为160-420 umol/L(男性)和120-320 umol/L(女性)。

体检化验单数字解析

体检化验单数字解析

6、关注血糖指标
空腹血糖正常值:4.4~6.7mmol/L(80~ 空腹血糖正常值:4.4~6.7mmol/L(80~120mg/dl) 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 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11.2mmol/L(200mg/dl) 测血糖的方法:病人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7 测血糖的方法:病人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7点以后就不能再 吃东西了,第二天早晨首先抽取静脉做空腹血糖检测, 吃东西了,第二天早晨首先抽取静脉做空腹血糖检测,然后 让病人喝下含有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 小时后, 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 让病人喝下含有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2小时后,再取血 测血糖。 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血糖监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这里包括空腹血糖及 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有时候, 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有时候,餐后血糖检查更有诊断意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 140mg/dl),或喝完糖水 7.8mmol/L(或 义。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或140mg/dl),或喝完糖水 以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2mmol/L(200mg/dl), 11.2mmol/L(200mg/dl),则可诊断为糖 以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2mmol/L(200mg/dl),则可诊断为糖 尿病。 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值﹥ 正常值﹥40mg/dl(1.04mmol/L) 减低﹤ 减低﹤ 0.91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值﹤120mg/dl(3.12mmol/L) 正常值﹤120mg/dl(3.12mmol/L) 边缘升高为121 139mg/dl(3.15~ 121~ 边缘升高为121~139mg/dl(3.15~3.61mmol/L) 升高﹥ 升高﹥140mg/dl(3.64mmol/L) 简单的说,如果化验结果如下,都称为血脂正常: 简单的说,如果化验结果如下,都称为血脂正常: ——当“总胆固醇”大于240mg/dl(大于6.2mmol/L) 240mg/dl(大于 当 总胆固醇”大于240mg/dl(大于6.2mmol/L) ——“甘油三酯”超过200mg/dl(大于2.3mmol/L) 甘油三酯” 200mg/dl(大于 甘油三酯 超过200mg/dl(大于2.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60mg/dl(大于4.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60mg/dl(大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过160mg/dl(大于4.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0mg/dl(低于1.0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0mg/dl(低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于40mg/dl(低于1.03mmol/L)

25项血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25项血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25项血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血红蛋白浓度(Hb)介绍: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提及(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1.血红蛋白增多(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2.血红蛋白减少(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2)病理性减少: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②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③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红细胞计数(RBC)简介: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临床意义1.红细胞计数值增多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③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⑤肾癌,肾上腺肿瘤;⑥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⑦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

大生化化验单各项解读

大生化化验单各项解读

大生化化验单各项解读生化化验单是医学检验中常见的一项检查,可以提供关于人体血液中各种物质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下是对大生化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组织。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3.5-17.5克/分升,成年女性为11.5-15.5克/分升。

若血红蛋白过低,可能存在贫血的情况,而过高可能与脱水或其他疾病相关。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范围为3.5-10.5千/立方毫米。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炎症,而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表明免疫功能低下。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正常范围为150-450千/立方毫米。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4. 血清尿酸(UA):血清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范围为2.4-7.0毫克/分升。

血清尿酸水平过高可能与痛风或肾脏问题相关。

5. 肌酐(Cr):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正常范围为0.6-1.2毫克/分升。

肌酐水平高可能与肾脏疾病或肌肉受损相关。

6. 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肝脏和肾脏协同代谢产生的一种氮代谢产物,正常范围为7-20毫克/分升。

血尿素氮高可能与肾脏功能减退或脱水有关。

请注意,这只是对大生化化验单中部分指标的解读,其他指标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的综合判断。

如果您对化验单中的指标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您的医生进行详细解读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或淋巴为主
细菌学检测
阴性
可找到病原菌
积液/血清总蛋白
<0.5
>0.5
积液/血清LDH比值
<0.6
>0.6
LDH
<200IU
>200IU
黄疸的鉴别
项目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TB
增加
增加
增加
CB
正常
增加
明显增加
CB/TB
<15%~20%
>30%~40%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外观
淡黄,浆液性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靡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低于1.018
高于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
例1:形态学诊断
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依据:
临床表现
RBC 2.6×1012/L,HB 54g/L
MCV 70fL,MCH 24pg,MCHC 28%
Wright染色血涂片检查:成熟红细胞体积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然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3.0%
病因学诊断
缺铁性贫血
依据: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慢性失血。大便隐血(+)钩虫卵(+)
杆状核+晚幼粒(10+2)%>5%
——核左移
中毒性颗粒
考虑疾病,鉴别疾病
右下肺炎
类白血病反应
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类白与慢粒的鉴别诊断P23
类白
慢粒
明确的病因
有原发疾病

临床表现
原发病症状明显
消瘦、乏力、低热、盗汗、脾明显肿大
白细胞数及分类计数
中度增高,多<100×109/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粒细胞少见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例6可能的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
B超、CT、GI、内镜、肝穿刺、腹腔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水,为漏出液
门静脉压增高
低白蛋白血症
醛固酮灭活减少,水钠潴留
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黄疸类型为肝细胞性黄疸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P188
鉴别要点
漏出液
4、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N)51-75%
杆状核(st)1-5%
分叶核(sg)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
5、血小板计数
(100-300)×10 9/L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分类
MCV
(80-100fL)
MCH
(27-34pg)
尿β2-MG<100ug/L
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从>1.0 g/24 h到< 30 g/24 h不等。尿蛋白的分子量所在5~1 000 000之间,尿蛋白的组成成分中,白蛋白往往占绝大部分,见于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9+ --- -
10+ --+ -
11+ - +- -
12+ -++ +
1、俗称乙肝大三阳,急性或慢性乙肝,高传染性。
2、急性或慢性乙肝,或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
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
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青少年铁需要量增加
偏食
贫血程度:
重度贫血
贫血分度:
轻度90~120 male or 90~110 female
中度60~90
重度30~60
极重度<30
进一步检查:
血清铁、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9.4×109/L
LY 10%
中性粒细胞(75+10+2)%>75%
积分显著增高
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
Ph‘染色体

可见于90%以上病例
人血生化参考值(部分)
血清总蛋白60~80g/L(6~8g/dl)
白蛋白40~55g/L(4~5.5g/dl)
球蛋白20~30g/L(2~3g/d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5~2.5):1
血清总胆红素3.4~17.1umol/L(0.2~1.0㎎/dl)
直接胆红素0~6.8umol/L(0~0.4㎎/dl)
间接胆红素1.7~10.2umol/L(0.1~0.6㎎/dl)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P164
序号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1+-+-+
2+---+
3+--++
4 - +--+
5---++
6----+
7-+ -- -
8-+ -+ +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
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
恢复。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血常规参考值:
1、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10 12/L
女:(3.5-5.0)×10 12/L
儿童:(3.5-4.7)×10 12/L
2、血红蛋白测定(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儿童:110-140g/L
3、白细胞计数(WBC)
(4-10)×109/L(4000-10000/mm3)
MCHC
(320-360g/L)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0-360
再障、急性失血、溶贫、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
>100
>34
320-360
巨幼贫、恶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80
<27
320-360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7
<320
ID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铁粒幼细胞性
显著增高,常>100×109/L,可见各发育阶段粒系细胞与骨髓象相似
嗜碱及嗜酸性粒细胞
不增多
常增多
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常明显
不明显
红细胞及血小板
无明显变化
早期轻到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
骨髓象
一般无明显改变
极度增生,粒系细胞常占90%以上,以晚幼及中幼粒为主,早幼粒+原粒不超过1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60%
尿胆红素
-
+
++
尿胆原
增加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AST
正常
明显增高
可增高
ALP
正常
增高
明显增高
GGT
正常
增高
明显增高
PT
正常
延长
延长
对Vit K反应



胆固醇
正常
轻度增加或降低
明显增高
血浆蛋白
正常
清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
正常
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定量0~80mg/24h
尿蛋白定性试验(+)或定量试验超过12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