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1、【赛马】(二胡独奏《赛马》由黄怀海于1959年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创作的二胡曲,表现背景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的赛马比赛。
此曲将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反映了作者创作才华和娴熟演奏技巧。
2、【金蛇狂舞】(民乐合奏)此曲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为家喻户晓的《金蛇狂舞》。
并曾作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背景音乐3、【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
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
听此曲,不由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参加泼水节与民同乐的情景。
4、【彩云追月】(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由任光创作于1935年。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乐名曲。
乐曲形象描绘了浩瀚夜空迷人景色。
但尚无经典的也无国家队的民乐合奏MV,遗憾!不过搜集到李云迪和朗朗同奏彩云追月,看一看PK结果谁更牛!。
5、【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牧民新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于1966年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创作。
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MM唐俊乔知名度不高,但其台风抖擞,演技一流,“吹技”绝佳,将中国笛技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特作重点推荐。
6、【翠湖春晓】(民乐合奏)《翠湖春晓》是聂耳以家乡昆明郊外的翠湖风景为背景,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聂耳名曲佳作超过此曲的很多,翠湖春晓能入选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实属不易。
网上搜不到精品MV也在所难免7、【彝族舞曲】(琵琶独奏)彝族舞曲由王惠然于1965年以彝家山寨迷人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为背景,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创作的琵琵独奏曲。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研究,主要涉及到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特色、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等方面。
一、表现形式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器乐、声乐、舞蹈、戏曲等,其中器乐和声乐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器乐指使用乐器演奏的音乐,如琵琶、二胡、笛子、花鼓等;声乐指以人声演唱的音乐,如山歌、曲调、咏史等。
舞蹈和戏曲则多是以音乐为伴奏的表演形式。
二、音乐特色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旋律丰富:中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旋律,这些旋律多样且富有变化,体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
2.节奏明快:中国民族音乐节奏感强,旋律与节奏结合紧密,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节奏感,使人听起来很有活力。
3.独特的音色: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这些音色通常很容易被与之对应的文化和地域特征联系起来。
4.强调音乐情感:中国的民间音乐往往强调音乐情感的表现,比如表现爱情、亲情、友情、悲情、欢快等等,使人情感与音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音乐元素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曲式,这些元素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演唱来表现出来。
1.旋律: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灵动、优美、多变,通常都很容易让人记住。
3.和声:和声在中国民族音乐中不是特别重要,但有些乐器会使用和声,让演奏音乐的效果更加丰富。
4.曲式:中国民族音乐的曲式多样,有二部曲、三部曲、四部曲等不同形式。
四、音乐形式中国民族音乐常见的音乐形式有以下几种:1.独奏:使用一个乐器演奏。
2.重奏:使用多个乐器同时演奏,通常是两个或三个乐器。
4.对唱:两个人分别演唱不同的声乐,共同表达主题。
5.合唱:多个人共同演唱,通常是团体合唱。
总之,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研究,表现了中国各民族在音乐中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这不仅对音乐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一、概述1.1 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1.2 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及特点1.3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二、主要民族音乐类型2.1 汉族音乐①汉族传统宫廷音乐②汉族民间音乐及曲艺③汉族古典音乐④汉族流行音乐2.2 藏族音乐①藏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藏族宗教音乐③藏族现代音乐①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蒙古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蒙古族现代音乐2.4 壮族音乐①壮族传统民间音乐②壮族传统宗教音乐③壮族现代音乐2.5 苗族音乐①苗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苗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苗族现代音乐2.6 其他民族音乐类型①哈尼族音乐②维吾尔族音乐③彝族音乐④赫哲族音乐三、民族音乐乐器3.1 中国传统乐器介绍①弦乐器②簧乐器③膜鸣乐器④打击乐器⑤管乐器⑥弹拨乐器3.1.7 风笛类乐器3.1.8 其他乐器3.2 民族乐器演奏技巧①弦乐器演奏技巧②簧乐器演奏技巧③膜鸣乐器演奏技巧④打击乐器演奏技巧⑤管乐器演奏技巧⑥弹拨乐器演奏技巧3.2.7 风笛类乐器演奏技巧3.2.8 其他乐器演奏技巧四、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4.1 国家对民族音乐的保护政策4.2 民族音乐院校及专业4.3 民族音乐节及赛事4.4 民族音乐团体与演出附件:附件一:中国民族音乐流派图谱附件二:中国民族音乐乐器示意图附件三:中国民族音乐节目推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权和表演权。
2.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文化、民族特色等价值的文化遗产的法律。
3.民族文化传承法: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
以上文档范本具体解答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核心内容,包括概述、主要音乐类型、民族乐器和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同时,文档结尾附带了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等信息,以增加文档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征中国民族音乐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从传统的宫廷音乐到现代的民间音乐,这些音乐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和独特的价值。
一、起源和历史背景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各个地方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
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民族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等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
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音乐语言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音乐结构、旋律和节奏方面。
其中,音乐结构的特点是多样化、开放性强和音韵、意象的融合,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音乐形态。
而旋律则表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在调式、音域、音高、音色方面的特征,例如西北地区的马头琴和呼麦咏唱,以及江南地区的苏州评弹等等。
同时,在中国民族音乐的节奏方面,可以看到强调韵律感和抑扬顿挫的特点,其节拍和节奏的变化既有规律性又显得自然而然。
三、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中国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舞蹈、声乐、器乐等几种形式。
其中,舞蹈和声乐表演以华彩的动作和声音为主,使得音乐更为生动、具体和感染力。
而器乐则更加注重音色、音响效果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表现,强调个体化和情感化的特征,一些著名的器乐曲如《广陵散》、《大泽乡》等都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四、音乐与文化融合中国民族音乐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音乐风格和特色也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密不可分。
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如《满庭芳》、《广陵散》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的乐器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创造出不同的音效和情感表达。
总之,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乐器类别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器乐演奏方式和曲目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
名族歌曲大全100首

名族歌曲大全100首名族歌曲大全100首作为世界上最为多元化的国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为璀璨的就是那纷繁复杂、形式各异的名族音乐。
从华南的闽南民歌,到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从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歌曲,到云贵高原的苗族之歌,中华大地上的名族歌曲涵盖了丰富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能够令人沉醉其间。
在这里,笔者整理了100首最具代表性的名族歌曲,为有兴趣的读者带来绝佳的音乐感受。
1.《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汉族山西民歌)2.《梨花颂》(汉族湖南民歌)3.《昭君怨》(汉族山西民歌)4.《彝族阿妹歌》(彝族歌曲)5.《西北风》(蒙古族歌曲)6.《大红高粱》(汉族山东民歌)7.《赛马》(蒙古族歌曲)8.《兰花花》(汉族福建民歌)9.《达板城的姑娘》(朝鲜族歌曲)10.《天路》(藏族歌曲)11.《吐鲁番的姑娘》(维吾尔族歌曲)12.《梅花三弄》(汉族经典民乐)13.《海港之夜》(汉族广东民歌)14.《青春舞曲》(汉族浙江民歌)15.《马嘶》(蒙古族歌曲)16.《孔雀舞》(傣族歌曲)17.《渔舟唱晚》(汉族经典民乐)18.《草原之夜》(蒙古族歌曲)19.《大海啊,故乡》(汉族山东民歌)20.《茉莉花》(汉族江苏民歌)21.《三五七步舞》(汉族广东民歌)22.《斯琴高娃》(蒙古族歌曲)23.《牧羊曲》(蒙古族歌曲)24.《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歌曲)25.《南泥湾》(汉族经典民乐)26.《新疆舞曲》(维吾尔族歌曲)27.《悲歌》(汉族河南民歌)28.《桃花江上渔舟》(汉族经典民乐)29.《杨石头打鱼》(汉族山西民歌)30.《唢呐声声催夜色》(苗族歌曲)31.《月儿弯弯照九州》(满族歌曲)32.《草原情歌》(蒙古族歌曲)33.《荷塘月色》(汉族湖南民歌)34.《玉楼春》(汉族经典民乐)35.《高山流水》(汉族经典民乐)36.《喀麦隆》(藏族歌曲)37.《山村春色》(汉族经典民乐)38.《采茶舞》(苗族歌曲)39.《梭罗河》(傣族歌曲)40.《茅草屋》(汉族浙江民歌)41.《车站》(蒙古族歌曲)42.《丝路花雨》(维吾尔族歌曲)43.《龙凤呈祥》(汉族经典民乐)44.《芦花荡漾》(汉族江苏民歌)45.《江南水乡》(汉族经典民乐)46.《梅花三弄》(汉族经典民乐)47.《阿里山的姑娘》(汉族台湾民歌)48.《边疆恋歌》(苗族歌曲)49.《泉州小娘》(汉族福建民歌)50.《边疆夜色》(汉族新疆民歌)51.《东北渔舟唱晚》(汉族东北民歌)52.《金蛇狂舞》(吉祥3娃娃民歌)53.《愿得一人心》(汉族经典民乐)54.《鹰颔舞》(蒙古族歌曲)55.《睡莲》(汉族经典民乐)56.《渔光曲》(苗族歌曲)57.《藏骨铭》(藏族歌曲)58.《葫芦岛》(汉族辽宁民歌)59.《霎时感天等》(傈僳族歌曲)60.《橄榄笙之恋》(哈尼族歌曲)61.《姑娘心肝儿》(鄂伦春族歌曲)62.《阿玛依那只宝马》(乌孜别克族歌曲)63.《阿蒙古》(土家族歌曲)64.《小乌江船歌》(汉族贵州民歌)65.《悼亡曲》(白族歌曲)66.《呼和浩特早春》(蒙古族歌曲)67.《推拿舞曲》(维吾尔族歌曲)68.《夜半乐章》(汉族经典民乐)69.《祈求》(壮族歌曲)70.《秧歌》(汉族经典民乐)71.《那桐花开了》(土家族歌曲)72.《走西口》(汉族陕西民歌)73.《苏州夜曲》(汉族江苏民歌)74.《庐州月》(汉族经典民乐)75.《凤阳花鼓》(汉族安徽民歌)76.《侗族舞曲》(侗族歌曲)77.《兰花花开满乡村》(汉族江苏民歌)78.《滕王阁》(汉族经典民乐)79.《秧歌舞曲》(汉族经典民乐)80.《雁南飞》(汉族经典民乐)81.《茉莉花开》(汉族经典民乐)82.《江南春节》(汉族经典民乐)83.《广陵散》(汉族经典民乐)84.《草满池塘》(汉族经典民乐)85.《雨花石》(汉族经典民乐)86.《浪漫幻世》(汉族经典民乐)87.《品茗》(汉族经典民乐)88.《天路》(藏族歌曲)89.《棉花三弄》(汉族经典民乐)90.《秦淮夜泊》(汉族经典民乐)91.《女儿情》(汉族经典民乐)92.《八女投江》(汉族经典民乐)93.《大美新疆》(维吾尔族歌曲)94.《黑土地》(汉族经典民乐)95.《直销八百》(壮族歌曲)96.《赛马》(蒙古族歌曲)97.《我爱南通》(汉族江苏民歌)98.《棉花糖》(壮族歌曲)99.《草原上的约会》(蒙古族歌曲)100.《云南牧歌》(汉族云南民歌)以上100首名族歌曲,涵盖了中国不同地域与民族的音乐风貌,展示了中华大地的多彩文化,也带给听众们无尽的音乐感受。
关于传统民族的器乐曲

关于传统民族的器乐曲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民族器乐曲:
1.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的一首琴曲,被誉为“琴曲之冠”。
它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2. 《高山流水》:也是一首著名的琴曲,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高山流水的意境而著称。
3.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以其哀怨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4.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梅花的高雅气质而著称。
5. 《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曲,以其激烈的节奏和紧张的气氛而著名。
6.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平沙落雁的意境而著称。
这些器乐曲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异性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多属非均分律动,旋律常有比较多的跳进。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独唱,也有对唱,常在歌前加歌头或吆喝性的喊句4花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地域性山歌的统称,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7大本曲《大哭板》:白族的曲艺音乐,素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说。
8秦腔:约形成于明代,是梆子腔系戏曲的鼻祖9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10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判断: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名词解释: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中国民族音乐,就是既包含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歌曲。
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舞姿剽悍遒劲,粗犷骁勇,歌声热情奔放,明朗豪爽。
属男女二声部合唱。
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4呼麦狭义:指一人同时演唱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演唱方法。
演唱者运用特殊的“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
5民族音乐的狭义: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6民间音乐: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背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7哄驼调:是唱给母驼的劝奶歌,是在虚词“hös”上演唱的长调形态歌曲。
音乐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
其中,上乐句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乐节,各为一小节。
下乐句是一个由三个小节构成的结构。
上乐句前一乐节自调式主音“羽”迂回下行,后一乐节自“角”迂回上行并落在羽音。
下乐句旋律是上乐句旋律的变化发展。
通过新因素的纳入、模进和节奏的拉长等手法,将上乐句所提供的旋律素材重新组织。
总体上看,上乐句如诉如歌,具有吟诵、陈述的意味,像是人与畜之间娓娓而谈;下乐句则跌宕起伏、悠远舒展,犹如对母亲的真挚呼唤。
8呼麦的广义:指蒙古族一系列传统唱法之总称,演唱方法有十三种之多,目前所用的主要有四种:“哈日嘎”,是一种超低音演唱方法;“伊斯古日格”,是固定低音加哨音旋律声部的两声部演唱方法,“哈日嘎”和“伊斯古日格”的结合,唱出三个声部;“树伦伊斯古日格”,是两个声部的“直音”呼麦;“乌叶勒呼”,是一种颤音演唱技法。
简答:1哈腰挂的音乐特征:是黑龙江伊春的森林号子。
领腔为一小节两拍,合腔是一小节一拍;领腔唱实词,合腔为虚词;领腔有一定歌唱性,词腔也具有较大的即兴性,合腔仅是一个短单音,二者形成呼应关系;领腔起指挥作用,因集体劳动需步调一致,故合腔需严格配合,不可有差错。
号子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节奏型。
2中国民族音乐有哪些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就是既包含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歌曲。
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
3劳动号子的特征概念: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直接配合着劳动的歌唱。
如:《川江船夫号子》《伐木号子》等。
其音乐要素都与劳动生活紧密关联,与劳动过程相适应。
一般说来,劳动强度越大,劳动号子的节奏性越强,旋律性越弱。
劳动强度越小,劳动号子的节奏性越弱,旋律性越强。
劳动号子的曲式结构单纯多反复。
伴随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劳动过程,也产生了多段体的劳动号子。
歌唱方式多一领众和。
4小调的音乐特征: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行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
它多在城镇中形成发展起来。
如果说山歌是“山野之曲”的话,那么,小调就是“里巷之声”。
如《孟姜女》《绣荷包》等。
小调的歌词往往是预先编写好的,文学性较强,常把著名的故事按数序、月序编成多段来歌唱。
曲式结构较为匀称,多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也常有加上过门、曲间插衬、句尾扩充等变化形式。
节奏较为规整,旋律多级进或曲线进行。
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
常加入乐器伴奏。
论述:1展开论述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答:从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①中国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是除俄罗斯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都采用的音乐体系。
亦有人称之为华夏音乐体系或五声音阶体系。
其形成和发展综合了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及中国其他地区、众多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音乐体系。
②欧洲音乐体系:中国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
近百年来,在维吾尔族、锡伯族中也产生了若干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作品。
③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中国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
中国56个民族中,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属于“单一音乐体系民族”,如藏族、汉族只采用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俄罗斯族只采用欧洲音乐体系。
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称为“复合音乐体系民族”,如:哈萨克族、塔塔尔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和中国音乐体系,维吾尔族才用了三个音乐体系。
同时,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也自然的带来了音乐体系之间的互相交融和影响,其结果是出现了不同音乐体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如:在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西北地区的汉族、回族民间音乐中,在调式音阶方面表现出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影响。
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又表现出马来音乐体系的影响等。
这种交流,产生了新的特殊的风格,成为促进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一种有利因素。
2中国民族音乐和学校音乐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除了强调其本体功能之外,十分强调其文化功能。
同样,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也重视其文化效应。
因为音乐和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既构成了文化本体,又具有传递和深化音乐文化的作用,尤其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传承、弘扬和创新的作用。
当今,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实践都证明,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应当用丰富多彩的浸润着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音乐去充实音乐教育,用本民族的母语来歌唱,从而培养理解本民族人民、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新一代。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将《中国民族音乐》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旨在运用听、唱、背、分析和创作时间等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有关中国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个音乐文化区概况和音乐特点,理解各民族音乐的共性和个性。
总之,研究各民族音乐的特色,总结民族音乐的特殊规律,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这就是我们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目的。
3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民间称“细乐”、“乐器”,建国以后称西安鼓乐,也叫长安鼓乐。
是流行在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
根据音乐学家从它的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西安鼓乐可能与大唐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安鼓乐按照其风格的差异和市场应用的场合的不同,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
一般而言,僧派悠扬敞亮,道派平和闲雅,俗派热烈浓郁。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有两种,即行月和坐乐。
行乐,即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等,用高把鼓的,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风格悠扬活泼。
坐乐,是在室内桌案旁围坐演奏的,曲调是一种有固定结构的套曲,即“花鼓段坐乐全套”和“八拍鼓段坐乐全套”。
所用乐器以笛为主,配以鼓、锣等。
坐乐在演奏上较行乐精致,手法亦多样,它常常是艺人们比赛技艺的形式。
根据各留存谱本的记载,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
主奏乐器笛子常用的有宫笛调,平笛调,梅管笛调三种。
4秦陇音乐答:秦陇传统音乐的音乐特征表现在其核心音组、音调类型、三度间音以及调式结构等的运用习惯上。
在秦陇地区,“商”“徵”两音为基础构成的核心音调模型“re-sol-la”\“sol-do-re”是秦陇音调风格的主要特征,并依此为基础形成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甚至八声音列。
除此之外,在秦陇传统音乐中,依据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其音调有花音(欢音、甜音)、苦音(哭音、伤音)的区别,花音与苦音在秦陇地区的民歌、器乐、戏曲、曲艺以及歌舞音乐中都有使用。
一般来讲,凡“花音”或快乐情绪的乐曲,大多使用正声音阶,也称“花音音阶”;凡“苦音”或忧伤情绪的乐曲,则大多使用变体清商音阶,也称“苦音音阶”,即在低音“la-do”和“mi-sol”之间加入一个音高具有游离性的“低音↓si”和“↑fa”,被称为“三度间音”。
这种三度间音普遍运用于秦陇传统音乐形态之中,成为该地区音乐的风格象征。
由于三度间音的使用,使秦陇音乐最重要的调式——徵调式的结构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