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说的10句错误的话
父母的这10句话,最伤孩子的心

父母的这10句话,最伤孩子的心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孩子呕心沥血,但是无意间对孩子说了一些话,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你怎么那么笨”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请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翘起你的大拇指,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威风。
“独断专行”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
3.“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
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
尊重是最好的办法,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给孩子争辩的权利,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5.“你如果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你如果……我们就……,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作为目标与计划。
决定权在家长,而不是孩子。
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6.“胆子也太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恐惧其实是儿童期的正常现象。
否定孩子的害怕等于否定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
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父母倒不如像孩子一样表现出胆怯,让孩子知道害怕是多么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无力感。
7.“你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笨!”“哎呀,你怎么又……”充满抱怨或无奈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
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失败后的孩子更需要肯定。
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8“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摆正期望的天平。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
父母教育孩子时常会犯的10个错误

第一宗罪:家长专制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第二宗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别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
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三宗罪:“善意的”谎言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
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
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
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第四宗罪:杜绝冒险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
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
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
老人不要对孩子说的六句话

老人不要对孩子说的六句话
老人不要对孩子说的六句话:
1、贬低孩子的话:你简直是个废物,什么也干不成。
2、揭孩子短的话:小时候就笨,上学了还这么笨。
3、轻视孩子的话:小孩子,你知道啥。
4、威胁孩子的话: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5、强迫孩子的话: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你一定要坚持到底。
6、否定孩子的话:别想那些没用的事,你不行。
7、误导孩子的话:学习好,比什么都强。
8、讽刺孩子的话:你考试能及格就谢天谢地了。
9、误解孩子的话:老师会冤枉你吗?
10、侮辱孩子的话:你真是笨孩子。
11、抱怨孩子的话: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12、溺爱孩子的话:你还小,自己做很危险。
13、哀求孩子的话:妈妈求求你了。
14、放弃孩子的话:我对你不抱任何指望。
15、利诱孩子的话:只要学习好你要什么都行。
家长常犯的十条错误

家长常犯的十条错误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和其人格的熏陶是超级重要的。
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做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增强对小朋友进行良好道德的培育,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阻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
下面就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直条错误.1.不要瞧不起小朋友“你怎么如此笨啊!”每当这种瞧不起小朋友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小朋友的自尊心、减弱小朋友的自我观念。
2.不要要挟小朋友采纳要挟的方式来管束小朋友,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假设家长说:“你下次再如此,就要你好看!”每当小朋友听了这些话,他们会对家长发生恐惧心理。
3.不要行贿小朋友有些家长许诺小朋友,假设念书成效好,就给买什么东西。
如此无益于小朋友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小朋友许诺“下次不敢了”小朋友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此刻你要许诺我,你再也不敢如此了。
”要小孩许诺是没成心义的,假使碰上灵敏的小朋友,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小朋友.过度保护监督小朋友会挫伤小朋友的自我观念,减弱培育小朋友的自主能力。
因为当家长过度监督小朋友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知小朋友:“你不能照料自身。
”6.不要对小朋友唠叨不休,过度唠叨不休会使小朋友感觉家长以为他没有明白得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小朋友会发生厌恶不快的感觉。
其实,有层次地向小朋友交代情形,会增强小朋友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强迫小朋友当即盲目地服从他人假设你硬要小朋友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映会很不乐意。
要求小朋友当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8.不要纵容小朋友过度纵容小朋友并无益于小朋友自身,只会剥夺小朋友的潜在能力的进展机遇,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剂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束小朋友有些家长凭自身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一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
如此会使小朋友感到迷惑。
10.不要定不适合小朋友年龄的规矩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作为家长,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话可能我们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极其伤害的。
下面列举了十句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1. “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可能是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它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击和负面评价。
如果我们一直对孩子说他/她笨,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从而失去自信心。
2. “你永远也做不好这件事!”这句话同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打击和否定。
如果我们一直对孩子说他/她永远也做不好某件事,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做不好,从而失去尝试的勇气。
3. “你怎么这么胖!”这句话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和自卑。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身材。
4. “你怎么这么瘦!”这句话同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和自卑。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身材。
5. “你这个孩子真是让我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接受。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无论他/她做什么,我们都会一直支持和爱他/她。
6.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任性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任性”。
7.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懒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鼓励。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懒惰”。
8.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不听话”。
9.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差劲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接受。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无论他/她做什么,我们都会一直支持和爱他/她。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这句话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无法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
2. '你真是个笨蛋':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 '我不喜欢你':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他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
4. '你应该像你的兄弟姐妹一样':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和不被尊重,容易产生竞争心理。
5. '你的朋友都比你好':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重视,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6. '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烦的孩子':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愤怒,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
7. '你不值得我浪费时间':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8. '你的问题不重要':这种无视孩子的问题和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可能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情感。
9. '你是我最大的失望':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10. '如果你做不到,我会很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可能导致他们降低期望值和自我要求。
- 1 -。
亲子沟通 家长最不能说的10句话

亲子沟通家长最不能说的10句话家长最不能说的10句话:没错,这就是我们大多数家长在训练孩子的时候,最最常说的那些话。
当孩子听到家长反复说这些话时,孩子虽然心理很反感,但却总是保持缄默不发言。
家长怎么说孩子才肯听?多位儿童心理专家,总结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有以下10句话最不能说。
1、"快起来!今日上课要好好听讲啊。
'不要和孩子在早上谈话,尤其是当他还没睡醒时。
青少年喜爱在晚上沟通,由于他们的生物钟比成人后延。
2、"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
'不要对某些事情一而再地唠叨。
只给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信任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3、"今日下午不许去打球了,我们需要谈谈。
'不要占用整块的消遣时间和他们谈心,不妨在与孩子一起打球、看戏或者吃饭时沟通一下。
4、"你摔谁呢。
'不要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
让他们发泄,训练自己倾听他们带有心情性的字眼。
5、"你今日在学校怎么样?'不要提过于笼统的问题,而应以正面的态度问特定、详细的问题!比如:"老师怎么评价你这篇作文?' 6、"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当'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就开头说自己的想法。
由于孩子需要时间去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晰自己的想法。
"别总是乱花钱。
'不要老把话题集中在琐事上。
谈些更能引起他们爱好的话题,如体育竞赛、音乐会甚至政治等,有助于彼此了解。
7、"下次理发时,鬓角剪得短点。
'不要总是给他不需要的建议,而应常常赞许他们的想法。
8、"你会干什么?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工作了。
'不要拿孩子与自己当年进行比较。
时间长了,孩子会拒绝与你沟通。
9、"你还不减肥,胖得脑子里只剩油了吧?'千万不要用困扰他的事情开玩笑。
记住,青少年敏感、简单受损害。
10、"你为什么总干傻事?'不要在他们某些行为后,问这样的话。
家长误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1.瞧你那副蠢样。
2.你真让我感到羞愧。
3.你这样的孩子肯定没出息。
4.这孩子太不争气,脑瓜笨得要命。
5.我们家怎么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呀。
6.别参加比赛了,参加了也获不了奖。
7.你不行,我来。
8.你没有一件事做得漂亮。
9.你这个窝囊废。
10.你还小,懂什么?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11.你看,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
12.老是考不好,你将来肯定没出息。
13.考不上大学你还有出息吗?14.考好了奖励,考不好惩罚。
15.一定要进前5名!16.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17.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礼物。
18.就你这成绩以后扫大街去吧。
19.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你!20.乘车时把身体放低些,省下钱给你买东西。
21.那是为了鼓励你,随便说说的。
22.这是公家的花,不摘白不摘。
23.他打你了,你怎么不打他。
24.没事,反正没人看见。
25.哭什么哭?竟然一点都不害臊!26.我说的你敢不听?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27.那里很危险,你不能去。
28.你还小,会把这些东西摔坏的。
29.如果不行,就回来。
30.别动,等你长大再帮我。
31.你怎么那么笨,什么事都干不好。
32.学习好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烦。
33.在学校劳动时,别光傻干,学会躲着点。
34.学校动员你们去敬老院劳动,有报酬吗?35.今后绝对不许吵架。
36.不要搭理那个学习不好的同学。
37.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说话。
38.你是一个好孩子,少和男同学在一起。
39.不要领朋友带家里来。
40.不要把你的东西借给别人。
41.你这个没良心的自私鬼,我看见你就烦。
42.以后再与人打架,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43.你这个混账东西,再骂人我就打死你。
44.败家子!你给我滚。
45.你又说谎了,是不是?46.教你多多少次了?为什么还那么没有礼貌。
47.我看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常对孩子说的10句错误的话
一家三口的生活往往就是“你我他”的不停欢喜,摩擦和助长。
作为儿女的你,看看以下的文字,你是否熟悉?作为父母的您,看看这些文字,是否似曾相识?没有偏见,没有纷争,也没有挑拨离间,只是一种对中国式教育的一种分析和不解。
1 “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
这样的家长往往自己得过且过,患得患失,不断催逼,最后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
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类似语言:“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啊!”“你是我们全家唯一的希望!”
2 “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教育孩子不是上课,打个电话可以教育,传递一个眼神也可以教育,和孩子的相处更是好的教育契机。
教育的长短不由时间长短决定,关键要看家长用不用心教育,会不会教育。
说自己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就算有了时间也教育不好孩子。
类似语言:“我也想管孩子,可实在抽不出时间!”“叫你表姐去开家长会吧,我没时间!”
3 “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
那样的玩笑。
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
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
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自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夫妻的打情骂俏最好不要对年幼的孩子开。
类似语言:“宝宝都会骂人了!好厉害!”
4 “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
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
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如果他考砸了你惩罚他,考好了奖励他,他会误以为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这样一来,奖励机制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
如果有一天,或者有的孩子不把物质奖励当作一种动力,那么他还如何学习?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容易把孩子引向灰色地带。
类似语言:“考了100分,爸爸带你去...!”
5 “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
这不仅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
甚至,还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类似语言:“还敢顶嘴,反了你了!”“住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屁眼痒痒了是不是?”
6 “你爱怎么招就怎么找吧,谁管的了你啊?”
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样说会让孩子很委屈。
这种方法用前两次会让孩子很愧疚。
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索性将错就错。
类似语言:“甭问我,我懒得管你!”“你怎么样跟我没关系!”
7 “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
类似语言:“孩子是我的,你管不着!”“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生下来就该捏死你!”
8 “你怎么这么笨?”
抱怨和指责会让事情变的更糟!孩子自己也不情愿表现的那么差,肯定自己心里都很自责。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更不能当着别人面说自己的孩子很笨。
父母气急败坏的责骂孩子,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
增加逃避心理。
这种言语会毁灭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恶性循环。
类似语言:“废物,猪头!”“你怎么一点出息也不长?”
9 “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如果是真离婚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还是你们自己决定好了,谁更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就让孩子跟谁。
如果仅仅是个有意无意的玩笑,那就太愚蠢了。
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他一定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他也一定会考虑自己会跟谁?对于一个孩子,母爱和父爱
是同等重要的,没有什么喜欢谁不喜欢谁的区别。
而实际上,多少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观,何必呢?
类似语言:“你觉得妈妈好还是爸爸好?”
10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
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
这句话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破坏孩子的心里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成长,更容易让孩子失去应有的信心。
而对于家长来说,常常把这句话放嘴边,证明他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别人孩子的身上,人家进步了就着急,人家退步了就窃喜。
人家学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人家练书法,自己的孩子至少要练钢笔字帖,丝毫不顾自家孩子是否对其感兴趣,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但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心理抵触。
得不偿失。
类似语言:“你怎么就不如别人的孩子呢?”“有点出息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