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课时练(鲁科版五四制)(解析版)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看到一微生物在顺时针运动,实际上它是逆时针运动B.若使物镜下降,可逆时针转动①,下降过程中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C.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④或⑥【答案】:C【解析】: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显微镜下看到一微生物在顺时针运动,实际上它还是顺时针运动,A错误;B、若使物镜下降,可顺时针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下降过程中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0×16=160(倍),C正确;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遮光器(大光圈)和⑥反光镜(凹面镜),D错误。
2.下列实验中,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变化的各项操作中,不必要的一项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C.转动反光镜D.移动装片【答案】:B【解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变化的各项操作中,不必要的一项是调节粗准焦螺旋。
3.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A.1和4 B.2和6 C.3和4 D.1和6【答案】:C【解析】:1、2、3一端无螺纹为目镜,4、5、6有螺纹为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4。
初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常需要大幅升降镜筒,这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
【答案】对【解析】能够调节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幅度较小,当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时,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对【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显微镜的使用。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_。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答案】(1)D(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A(4)C【解析】(1)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眼用来绘图;由图可知选项D符合,故选D.(2)细胞流动实际上是由于细胞外面加的生理盐水过多,直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旁边用肉眼看着吸收一部分水就可以了.由于水少了,细胞就不会漂浮在水上面,所以就不会游动了.(3)洋葱鳞片内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不存在叶绿体,其余细胞均含有叶绿体.故选A..(4)比较图①、图②所示的物像可知:图①的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小,光线越亮;图②的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大,光线越暗.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可以把用低倍物镜观察换成用高倍物镜观察,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物镜后,由于视野变小,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不应当操作转粗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显微观察时,常制作临时装片。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明同学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你帮他来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中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2)小明在对光的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多选).A.放大倍数太低;B.光圈没对准通光孔;C.反光镜没对准光源;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E.玻片标本没在通光孔上(3)小明在视野中发现一个小污点如图,他移动玻片标本,换目镜都没能使污点消失,怎样才能将这个污点除去呢?.(4)小明看到了清晰的物像,但物像的位置如图,他怎样移动玻片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呢?.(5)小明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调到很清晰后,叫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并没有碰到显微镜啊!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是什么呢?.【答案】(1)C;(2)BCD;(3)用擦镜纸擦拭物镜镜头;(4)向右下方移动;(5)遮挡了光线.【解析】(1)先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①安装好目镜和物镜.然后对光,④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对转通光孔;转动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③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②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眼看着物镜,下降镜筒,⑤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然后再寻找物象.(2)小明看见的视野是黑暗的,可能是没有对好光.原因可能是:光圈没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没对准光源,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者别人挡住了光源.(3)若视野中有污点,说明污点可能在物镜、目镜或玻片上.移动玻片标本,换目镜都没能使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用擦镜纸擦拭物镜的镜头即可.(4)物象在视野的右下方,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物象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因为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5)找到了了物象,叫同学围过来观察,视野却变暗了,说明可能是某人遮挡了光线.【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2.下列观察实验中,使用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一组是①观察蝗虫;②观察葫芦藓和肾蕨;③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④观察花的结构;⑤观察叶片的结构;⑥观察鸡蛋的结构A.①②④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③⑥【答案】A【解析】蝗虫、葫芦藓和肾蕨、花都是个体比较大的实物,用放大镜就可观察到它的结构。
练习使用显微镜 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死物体的结构条理之阳早格格创做第一章细胞是死命活动的基础单位第一节训练使用隐微镜1.底下有闭隐微镜的道述过得的是()C.对于光时光芒太暗应采用凸里镜、大光圈,不妨转化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浑晰剖析:矮倍镜换上下倍镜后,搁大倍数变大,瞅到的细胞体积便越大,数目便越少;反之差异.问案:A2.当隐微镜视线过暗时,该当何如调明?()①采用大光圈②采用小光圈③采用仄里反光镜④采用凸里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剖析:大光圈使光芒透过的较多,凸里镜有散光效率,果此光芒过暗时应用大光圈战凸里镜.问案:C3.用隐微镜举止瞅察时,如果转化目镜战移动玻片标本皆已能把污面从视线中移走,那么不妨断定污面正在()剖析:污面大概存留的位子是目镜、物镜战玻片标本.转化目镜,污面随着动,则污面正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面随着动,则污面便正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面消得,则污面便一定正在物镜上.问案:B4.正在矮倍镜下瞅察时视线内所睹的图像是“上”战“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A.“上”战“6”B.“下”战“9”C.“上”战“9”D.“上”战“6”剖析:从隐微镜中瞅到的像是倒像.所以瞅到的物像分别是“上”战“9”.问案:C5.某共教正在隐微镜的一个视线中瞅到了一止细胞如左图,此时隐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战“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战“40×”,则不妨瞅到的细胞数目是()剖析:由矮倍镜头(10倍)换成下倍镜头(40倍),瞅到的细胞便搁大为本去的4倍,数目相映缩小为本去的1/4,即正在矮倍镜下能瞅到8个细胞,正在下倍镜下只可瞅到2个细胞.故选B项.问案:B6.用隐微镜瞅察人的血涂片,创制视线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左图).为了进一步对于该细胞举止瞅察,应将其移到视线正中央.则临时拆片的移动目标为()剖析:标本与物像的移动目标差异.本题中若要将物像移至中央,中央正在视线中淋巴细胞的左下圆,根据像与物移动目标差异的本理,临时拆片的移动目标应为左上圆.问案:A7.与用拆置有镜头的隐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脚握住镜臂,将易滑出、跌降、益坏的是()剖析:目镜与镜筒之间不螺纹连交,简单滑出.问案:A8.使用隐微镜对于光时,应正在一条曲线上的结构是()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变换器、反光镜问案:A9.下列部件中对于物体起搁大效率的一组是()A.反光镜、目镜B.物镜、目镜C.遮光器、镜筒D.变换器、光圈问案:B10.要与消目镜上的灰尘,揩拭目镜的精确要领是()问案:C11.有四位教死举止如下支配:甲将反光镜对于着太阳以便视线内达到最大明度;乙瞅察细胞时,二眼睁启,左眼瞅察;丙创制目镜净了,于是拿起卫死纸揩搞洁;丁使用矮倍物镜已瞅到细胞,仍感触有些朦胧,于是安排细准焦螺旋.其中精确的支配是()A.甲、乙、丙B.乙、丁C.甲、乙D.乙、丙问案:B12.真验课上,小柯正在矮倍镜下瞅浑某种细胞结构后,将隐微镜沉移到小妍里前给她瞅,而小妍瞅到的却是较暗的视线,她最先应支配的是()问案:C13.正在使用隐微镜瞅察标本时,需要从正里瞅物镜并转化细准焦螺旋,将镜筒低沉.从正里瞅物镜的脚段是(),制成益伤问案:C14.正在用矮倍镜瞅察蚕豆叶下表皮真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共教分别正在视线中瞅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您认为共教的瞅察效验最佳.请您指挥另一位共教支配以赢得最佳的瞅察效验.您指挥的是共教,采与的步伐是. 问案:丙甲将玻片背左下圆移动(或者乙换用凸里镜或者采用大光圈/丁安排细准焦螺旋)(采用其中一项做问即可)15.光教隐微镜是中教死物真验室里时常使用的要害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教隐微镜历程中的有闭问题,请回问下列问题.(1)用隐微镜瞅察动物细胞的临时拆片时,假如正在光芒很强的条件下,为了统制进光量,应采用较小的光圈战(挖“仄里”或者“凸里”)反光镜.(2)若隐微镜的目镜搁大倍数为10×,物镜的搁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搁大倍数是倍.(3)若正在隐微镜下瞅察到的视线如上图所示,则正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若要把物像移到视线中央,载玻片应背(挖“左上”或者“左下”)目标移动.剖析:正在隐微镜下举止瞅察,遮光器战反光镜不妨安排光芒的强强,当光芒强时应采用较小的光圈战仄里反光镜.隐微镜下物像的搁大倍数等于目镜搁大倍数战物镜搁大倍数的乘积.隐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所以视线中的字母p,该当是字母d.物像的移动目标与载玻片的移动目标差异,物像正在视线的左上圆,所以载玻片应背左上圆移动,才搞把物像移到视线中央.问案:(1)仄里(2)100(3)d左上16.某共教用隐微镜瞅察玻片标本时,出现了下列情况,请您助他提出合理的修议.(1)对于光时,他已经把目镜、物镜战通光孔调到一条曲线了,但是视线中很暗,请您指挥一下.(2)他把物像调浑晰了,共教们皆围过去瞅,视线中乌乎乎的,共教们很着慢,请您去阐明一下.(3)他念换上下倍镜瞅察一下,转化变换器时,曲交用脚指扳着物镜转化.他那样搞对于吗?该当何如搞?问案:(1)大概光圈不对于准通光孔,也大概反光镜不对于准光源.(2)大概是共教们把光源给挡住了.(3)分歧过得.精确的要领是脚指握住变换器的边沿举止转化.。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该选择哪一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A.10×10B.10×40C.5×10D.15×40【答案】C【解析】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目镜和物镜.A、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放大倍数不是最小。
B、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放大倍数不是最小。
C、放大倍数为:5×10═50,放大倍数最小。
D、放大倍数为:15×40═600,放大倍数最大。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B. B.p C.q D.D.【答案】D【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3.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答案】A【解析】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像那个地方移动装片.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4.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当物像偏上、偏左,为使物像放正中,应将装片( )。
A.往上、往左移B.往上、往右移C.往下、往右移D.往下、往左移【答案】A【解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偏上、偏左,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右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偏上、偏左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5.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完整版)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
故选B项。
答案:B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附答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附答案)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附答案)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一只手握住______,一只手托住______。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____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______和______。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_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
(2)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________。
一只眼注视______内。
转动______ __,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______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__________上,用________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________的中心。
(2)转动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_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总结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
一台显微镜的______ 与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一、目镜镜筒物镜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二、1.(1)镜臂镜座(2)7 目镜物镜2.(1)低倍(2)通光孔目镜反光镜目镜3.(1)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2)粗准焦螺旋(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倒像目镜物镜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中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规律特点比较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视野明暗低倍镜多小远亮高倍镜少大近暗2.显微镜下污点判断的方法由于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三个部位,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着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一、选择题1.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其作用是〔〕A. 调节焦距B. 调节光线多少C. 调节光线角度D. 调节图象清晰度【答案】B【解析】解: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 ,要用大光圈 ,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 ,凹面镜能够聚光 ,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 ,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应选:B.在显微镜的结构中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需要强光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需要弱光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显微镜的使用和各局部是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实验中多动手、多动脑 ,就可顺利解答.2.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 ,用显微镜观察是 ,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A. 9B. 6C. 0D. 66【答案】A【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 ,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6〞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9〞.应选:A.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 ,形成清晰物象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 ,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通过分析知道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 ,形成清晰物像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中 ,选项D中的物镜和玻片的距离最大 ,所以用这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D.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 ,具体考查的是形成清晰物像时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物像时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 ,形成清晰物像时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只有记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才能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4.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 ,出现以下情形 ,其中描述正确的选项是〔〕1/ 7A. 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 ,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 ,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答案】C【解析】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 ,只需转动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 ,物像就更加清晰了 ,A错误;B、乙图中,②表示的物镜镜头长 ,放大倍数大 ,看到的细胞数量少 ,B错误;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 ,在观察物像时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 ,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在实验台上的位置一般应该是: ( )
A.正中央 B.略偏右 C.略偏左 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4.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6.显微镜对光时应该( )
A.选择最大光圈 B.选择高倍物镜
C.物镜要与目镜在一条线上 D.反光镜调到水平
7.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
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9.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 )
A.载物台 B.反光镜 C.装片 D.通光孔
10.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
11.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
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
12.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
13.显微镜镜头上沾有灰尘时,可以用_______来擦。
擦拭载玻片时应用_______。
14.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上。
目镜直接安装在_____上。
15.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要_____,使光线能够______。
16.下面1—3都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错误操作,简要写出由此新制得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
①载玻片上的番茄果肉,没有加水滴就盖上盖玻片
②番茄果肉没有用解剖针分散开
③用手拿盖玻片,盖在载玻片的番茄果肉上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A 8.A 9.D
10.光圈凹
11.放大倍数为15倍 150
12.左上方右下方
13.镜头纸纱布
14.转换器镜筒
15.薄透过
16.①细胞皱缩
②看不到一个个分散的果肉细胞,只能看到一团团不透明的物象
③装片内有大小不一的气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