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杨家庄镇采空塌陷对榆济输气管道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榆济管网基本概况

榆济管网基本概况

榆济管网基本概况
一、榆济管网简介
榆济管道分公司目前管辖安济线、中济线、榆济线三条主干线;下设陕西管理处,山西管理处,河南管理处,德州管理处,维抢修中心,中原储气库,即墨、齐河、聊城、安阳四座加气母站等十个基层单位;25座场站;63座阀室。

管网覆盖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五省,榆林、吕梁、晋中、长治、安阳、濮阳、聊城、德州、济南、衡水10个地市。

榆济管道管网示意如下图2.1:
图2.1 榆济管道分公司管网示意图
二、管线基本概况
1、榆济线
榆济管道全长约941.63km,设计年输量30×108Nm3/a,其中榆林-南乐段设计管径Φ711×12.5/14.2/16/20mm,材质X65,设计压力10.0MPa;南乐-宣章屯段设计管径Φ610×10/12.5/16mm,设计压力8.0MPa;清丰-柳屯段设计管径Ф508×10mm,设计压力
8.0MPa。

线路起点为榆林首站,终点为宣章屯输气站。

管线东西横穿毛乌素沙漠边缘、黄土高原、吕梁山脉、太岳山脉、太行山脉、采空区等复杂地段,起于陕西榆林,止于山东德州,沿线途经4省、8地市、23县(区)。

沿线设13座站场(其中代管站1座),40座干线阀室(RTU阀室10座,手动阀室30座)。

在河南省濮阳市文留镇建设1座配套调峰储气库(文96气库),设计上限压力27.0MPa,下限压力12.9MPa,库容5.88×108Nm3,有效工作气量2.95×108Nm3,垫底气量2.93×108Nm3,应急调峰设计总井数14口,最大应急输气能力500×104Nm3/d。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赵晓光;宋世杰;管园园【摘要】根据陕西榆神府矿区15个典型矿点的煤炭地质赋存条件和开采设计方案以及地表岩移观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灰色关联度大于或等于0.70的原则,确定覆岩综合普氏硬度、扰动系数、深厚比、采高、覆岩岩层厚度、覆岩土层厚度为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为该矿区的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0(036)009【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灰色关联分析;关键因子【作者】赵晓光;宋世杰;管园园【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7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al occurrence conditions,data of mining p rocess design and data about surface rock disp lacement obtained through observation in 15 typical coalmines in Yu(lin)-Shen(mu)-Fu(gu)coal field,grey correlation degree based analysis is used i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 een the maxim um surface subsidence coefficient and its affecting facto rs.In linew ith the p rincip le of P≥0.70,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of the overlyingstrata,disturbance coefficient,dep th-thickness ratio,miningheight,thicknessof overlying strata and thicknessof overlying soil are the key factorsaffecting the 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y in Yu(lin)-Shen(mu)-Fu(gu)coalmining area.Key wordsYu(lin)-Shen(m u)-Fu(gu)coal mining area,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by mining,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key factor榆神府矿区作为我国煤炭储量超千亿吨的巨型煤田,在为国民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其开采沉陷问题也日趋严重。

综放过充填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综放过充填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收稿日期:2023 11 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2274102)作者简介:张英杰(1983-),男,山西大同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采煤方法㊁矿山压力与围岩控制方面㊂doi:10.3969/j.issn.1005-2798.2024.03.004综放过充填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分析张英杰1,于智卓1,孙㊀勇1,廉亚栋2(1.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朔州㊀036000;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㊀221116)摘㊀要:文章针对五家沟煤矿15301辅运巷道老窑采空区内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巷道智能矿压动态监测系统获取锚杆压力和巷道表面位移数据,进而分析了15301辅运巷道老窑采空区内外锚杆压力和巷道变形特征㊂研究发现,老窑采空区内巷道锚杆压力普遍高于老窑采空区外的锚杆,且巷道整体变形率更高㊂同时,老窑采空区内外锚杆压力均表现出顶部区域高于巷道两帮,且矿压测站距离工作面的距离越近,锚杆压力值越小㊂最后,基于巷道矿压显现特征提出巷道支护优化方案,现场应用后围岩控制效果较好㊂关键词: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锚杆压力;支护优化中图分类号:TD3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5 2798(2024)03 0013 05Analysis of Mine Pressure BehaviorLaw of Roadway in Goaf ofFully -mechanized Caving Through Filling Old KilnZHANG Yingjie 1,YU Zhizhuo 1,SUN Yong 1,LIAN Yadong 2(1.Shanxi Shuozhou Shanyin Jinhai Wujiagou Coal Industry Co.,Ltd.,Shuozhou ㊀036000,China ;2.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㊀22111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erious deformation and damage of the roadway in the mining area of the 15301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roadway in Wujiagou Coal Mine.Through the intelligent mine pressur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roadway,the anchor rod pressure and roadway surface displacement data are obtained,and th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chor rod pressure and roadway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ning area of the 15301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roadway are analyzed.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of anchor rods in the roadway within the mining area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utside the mining area,and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roadway is higher.At the same time,the pressure of the anchor rod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ining area shows that the top area is higher than the two sides of the roadway,an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ning pressure measurement station and the working face becomes closer,the pressure value of the anchor rods decreases.Finally,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 plan for tunnel sup-por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pressure manifestation in tunnels,and obtains good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effects through on -site application.Key words :old kiln goaf area;roadway mine pressure;bolt stress;support optimization㊀㊀巷道强矿压显现与围岩变形破坏密切相关[1-2],充分了解巷道矿压显现特征,有助于指导现场人员优化巷道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3-5]㊂五家沟煤矿5-1煤层部分回采巷道受老窑房柱式采空区和回采动压等因素影响,造成巷道围岩松软破碎且变形量较大,增加了巷道稳定性控制难度㊂为了及时掌握回采影响下巷道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五家沟矿在部分回采巷道布置了可长期监测围岩移动㊁锚杆(索)应力㊁顶板离层等信息的无线矿压动态监测系统[6-7]㊂然而,由于对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不足,造成矿压监测系统数据资源浪费[8-9]㊂因此,本文在分析五家沟煤矿15301辅运巷道围岩地质及变形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巷道智能矿压动态监测系统获取锚杆压力和巷道表面位移数据,分析了15301辅运巷道老窑采空区内外锚杆压力和巷道变形特征,最后以矿压显现特征指导现有支护参数优化并进行工业应用㊂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3月1㊀工程背景五家沟煤矿15301工作面埋深为91.29m,煤层平均厚度为8.23m,煤层倾角平均3ʎ.工作面辅运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直接顶为4.73m的煤层,基本顶为3.88m的砂质泥岩,直接底为0.97m的泥岩㊂巷道距开切眼470~590m范围内贯通两处老窑式采空区,老窑采空区内采用高水材料进行底板充填㊂工作面布置如图1所示㊂图1㊀15301工作面老窑采空区分布图15301辅运巷道正常段为矩形断面(宽ˑ高=5200mmˑ3500mm),但老窑采空区揭露的顶板为直接顶或基本顶,因此先局部起坡追煤层顶板,最后巷道顶板与煤层顶板一致时进行平掘,因此老窑采空区范围内巷道顶板位置较高㊂巷道正常段和老窑采空区段分别采取如下支护方式,支护方案见图2.1)㊀正常段内顶部锚杆规格为Φ20mmˑ2400mm,间排距为950mmˑ1000mm,帮部锚杆规格为Φ18mmˑ2000mm,间排距为1200mmˑ1000mm.顶板采用Φ17.8mmˑ9600mm的钢绞线,间排距为2000mmˑ3000mm,2-2布置㊂2)㊀老窑采空区范围内,对巷道超高和超宽段采用11号工字钢和半圆木做假顶,每根工字钢需使用3根Φ17.8mmˑ9600mm的锚索悬吊,工字钢上用半圆木接顶㊂做假顶后巷道非采帮和顶板与正常段一致,而采帮采用Φ20mmˑ20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为1200mmˑ1000mm.贯通第一个老窑采空区前10m加强支护,锚索间排距改为1500mm ˑ2000mm+W钢带㊂图2㊀15301辅运巷道超高段支护方案2㊀矿压动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案2.1㊀矿压动态监测系统组成及结构本研究采用KJ216矿压监测系统,该系统具备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监测㊁综采支架活柱缩量监测㊁围岩移动监测㊁锚杆(索)支护应力监测等功能㊂井上监测信息与报警网络包括数据接口㊁监测服务器㊁矿井办公局域网和客户端GPRS数据收发单元,系统通讯接口可自动接收通讯线路传送的数据,监测软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C/S+B/S结构㊂KJ216矿压监测系统的井下部分主要包含GUD300W围岩移动传感器和锚杆(索)应力传感器㊂巷道内,每隔40m布置1台GUD300W无线围岩位移传感器和1组GMY400W型锚杆(索)应力传感器,并在巷道口各设置1台无线通讯分站收集无线传感器数据㊂无线通讯分站通过KJ216-Z矿用本安型监测主站和KJJ12矿用本安型网关将数据传输至井上㊂围岩位移传感器采用Φ28mm钻孔安装,顶板钻孔深度不大于20m,浅基点安装深度为锚杆的锚固深度,深基点安装深度为锚索的锚固深度或锚索的锚固深度之上㊂图3㊀矿压在线监测系统井上部分组成4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2.2㊀15301辅运巷道矿压动态监测方案为了分析五家沟煤矿15301工作面综放过老窑采空区时巷道锚杆压力及表面位移变化规律,选取15301辅运巷道内150m巷道范围作为试验段,并沿试验段巷道中心线每隔40m布置1组矿压测站,布置2号~5号共4个测站,其中4号和5号测站位于老窑采空区内,2号和3号测站位于老窑采空区外(如图4所示)㊂各测站采用十字布点法监测巷道变形,并利用MCS-400型锚杆压力计监测巷道顶板及帮部位置锚杆压力,锚杆压力计安装于托盘和螺母之间,每隔2d采集1次数据㊂图4㊀巷道表面位移及锚杆压力测站布置3㊀巷道围岩压力及位移演化规律分析3.1㊀锚杆压力变化规律分析1)㊀相同测站不同锚杆压力对比㊂通过对比老窑采空区内外各测站顶板及帮部锚杆的压力变化,可揭示1530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老窑采空区对巷道压力分布的影响㊂由图5可知,老窑采空区范围内,顶板及帮部锚杆压力随15301工作面推进而缓慢上升,但靠近工作面的5号测站锚杆压力上升趋势更加缓慢,两测站内的各锚杆压力均表现为 左帮肩窝>顶板>右帮肩窝>右帮>左帮 ㊂此外, 4号测站右帮㊁顶板和左帮的锚杆压力分别为30.2MPa㊁36.2MPa和31.9MPa,5号测站右帮㊁顶板和左帮的锚杆压力分别为27.1MPa㊁33.1MPa 和26.5MPa,可见4号测站的锚杆压力整体高于5号测站,即靠近工作面越近的测站,锚杆压力越小㊂㊀㊀图6为老窑采空区外2号测站和3号测站各锚杆压力曲线㊂由图可知,老窑采空区范围外2号测站和3号测站各锚杆压力受工作面推进影响较小,锚杆压力随工作面推进基本保持不变㊂但巷道顶板及帮部锚杆的压力值变化很大㊂其中,巷道左帮肩窝和顶板锚杆压力明显高于右帮㊁右帮肩窝和左帮锚杆,且右帮㊁右帮肩窝和左帮的锚杆压力基本接近㊂此外,2号测站右帮㊁顶板和左帮的锚杆压力分别为35.9MPa㊁40.4MPa和47.4MPa,而3号测站右帮㊁顶板和左帮的锚杆压力分别为33.7MPa㊁38.3MPa和41.3MPa,可见2号测站锚杆压力整体高于3号测站,进一步说明越靠近工作面,锚杆压力越小㊂图5㊀老窑采空区内锚杆压力曲线图6㊀老窑采空区外锚杆压力曲线51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英杰,等:综放过充填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分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㊀不同测站锚杆压力对比㊂图7为不同测站锚杆压力对比曲线㊂由图可知,不同测站巷道顶板及帮部锚杆压力均呈现随着工作面推进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各测站内锚杆压力值呈现 2号测站>3号测站>4号测站>5号测站 的规律,表明测站距离工作面的距离越近,锚杆压力值越小㊂分析原因可知,由于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垮落,造成工作面附近围岩内的应力释放,从而使得锚杆压力值也较小㊂但是随着工作面推进,巷道顶板下沉量逐渐增大,使得各测站锚杆压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㊂图7㊀不同测站锚杆压力曲线3.2㊀巷道位移变化规律分析图8为2号~5号矿压测站巷道表面位移随回采时间的变化曲线㊂由图可知,2号~5号测站巷道围岩均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向巷道内侧收敛㊂5号测站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的变形率分别为21.5%和15.1%,平均变形速率分别为3.0mm /d和3.3mm /d,巷道变形量及变形速率为 右帮>底板>顶板>左帮 ㊂4号测站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的变形率分别为14.9%和10.2%,巷道变形量为右帮>底板>顶板>左帮 ,但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平均变形速率均为2.2mm /d.3号测站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的变形率分别为14.9%和9.6%,但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平均变形速率均约为2.0mm /d,巷道变形量为 顶板=左帮>底板>右帮 ㊂2号测站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的变形率分别为12.7%和4.9%,但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平均变形速率均约为1.7mm /d 和1mm /d,巷道变形量为 顶板>底板>左帮>右帮 ㊂且发现巷道各测站变形程度分别为5号测站>4号测站>3号测站>2号测站,表明距离工作面越近,巷道变形越严重㊂图8㊀各测站巷道表面位移6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4㊀巷道支护优化设计4.1㊀支护优化设计方案分析巷道矿压发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老窑采空区内外锚杆压力均表现为巷道左帮肩窝和顶板较高,而左帮㊁右帮和右帮肩窝低的规律,且巷道位移也表现出左帮及顶板高于右帮的特征㊂因此,对现有巷道支护设计进行优化[10-11],设计参数如下: 1)㊀巷道顶部锚杆采用Φ20mmˑ24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由每排5根调整为每排6根,间排距为950mmˑ1000mm.2)㊀左帮锚杆型号由Φ18mmˑ2000mm调整为Φ20mmˑ2400mm,并由每排3根调整为每排4根,间排距为1000mmˑ1000mm.3)㊀考虑到现场锚杆预紧力不足导致的巷道变形加重,将锚杆预紧扭矩由120N㊃m调整为140~150N㊃m.4.2㊀巷道支护优化参数现场应用为了分析支护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在15303主运巷道开展现场工业性试验㊂15303主运巷道为矩形巷道,断面尺寸为宽ˑ高=5400mmˑ3400mm.巷道直接顶为细粒砂岩,厚度7.4~28.7m;伪顶为泥岩,厚度为0.0~8.1m;底板为泥岩,厚度为1.0~ 5.7m.在15303主运巷道内选取2个60m的试验段,两个试验段分别采用原支护方案和优化支护方案,然后分析不同支护方案下巷道表面变形情况,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巷道支护方案的有效性㊂图9为15303主运巷道支护优化后巷道变形情况㊂巷道顶板下沉量为18.7mm,底板底鼓量为17mm,左帮收敛量为27mm,右帮收敛量为10mm.其中顶底板和两帮变形速率分别为0.62mm/d㊁0.57mm/d㊁0.9mm/d和0.33mm/d,可见提高预紧扭矩并增加锚杆支护参数后,巷道整体变形量很小,巷道稳定较快,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较好㊂图9㊀优化设计巷道表面变形5㊀结㊀语1)㊀相比于老窑采空区外部巷道,老窑采空区内锚杆压力普遍较低,且巷道整体变形程度更大㊂分析可知,老窑采空区内低强度充填体对上覆岩层支撑能力较差,造成巷道围岩更易破坏,围岩破坏伴随着岩体内应力释放,造成锚杆压力也更低㊂2)㊀分析了15301辅运巷道内锚杆压力与巷道位移变化规律,发现相同测站锚杆压力表现为 左帮肩窝>顶板>右帮肩窝>右帮>左帮 ,但不同测站内锚杆压力值呈现为 2号测站>3号测站>4号测站>5号测站 ,表明测站距离工作面的距离越近,锚杆压力值越小㊂3)㊀基于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对巷道非采帮和顶板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发现,优化后的支护参数对围岩控制效果较好㊂参考文献:[1]㊀崔㊀锋,张华兴,张刚艳,等.老窑采空区注浆充填治理综合检测技术[J].煤炭技术,2014,33(12):39-41.[2]㊀李㊀臣,辛德林,乔博阳.采动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支护参数优化研究[J].煤炭技术,2023,42(6):52-56. [3]㊀彭㊀泓,刘亚飞.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巷道支护锚杆受力监测[J].煤炭科学技术,2022,50(6):61-67. [4]㊀曹金钟,冯宇峰,孔令海,等.采空区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J].煤矿安全,2017,48(10):199-203.[5]㊀钮泽东,梁继强.煤层掘进巷道锚杆支护设计与效果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22,40(6):38-40. [6]㊀苑晓晴.矿井锚网支护巷道矿压监测方案的改进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3,64(11):158-160. [7]㊀王晓皓.矿压监测系统在巷道顶底板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2,34(2):161-163. [8]㊀刘全胜.工作面巷道自动化矿压动态监测系统构建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3,48(3):126-129. [9]㊀胡丽伟.巷道高强度预紧力锚杆支护优化方案及矿压观测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3,41(6):62-64. [10]㊀于智卓,孙㊀鑫,刘克臣.煤巷锚杆预紧力损失特征及围岩控制机理研究[J].煤炭工程,2023,55(3):41-46.[11]㊀郝长胜,尹㊀旭,尚㊀东,等.大断面巷道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优化研究[J].中国煤炭,2017,43(12):80-84.[本期编辑:王伟瑾]71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英杰,等:综放过充填老窑采空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分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损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损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fco si :p r r ain c f de t q t atr s et b t ei u o n >w . h—d p h rt d e t ai s nh t a rtd a o o o f ce to ‘ du n r c s s b ie c a tr t e o> y t e c lP oo y k n v c e ii n we J e o k > u sd n e f co > h i f
21 00年第 3 6卷第 3期
Mac O O rh2 1
工业 安 全 与环 保 I uta SfyadE vom na Po co n si a t n nin et rt t n d rl e r l ei
・9 ・
榆 神 府 矿 区 开 采 沉 陷损 害 影 响 因 素 的 灰 色 关 联 分 析
宋世 杰 赵 晓 光
西 安 705 ) 10 4 ( 安科技 大学地质与环境学 院 西
摘 要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 法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赋存条件 和开采 没t 方 面 7个重要 因素对矿 区开采沉 陷损害程 f
度的影 响。灭联度分析结果表 明 , 7 这 因素 -3 采沉 陷损 害程度 的关联序是 :  ̄3 3 -: 扰动系数 >宽深 化 >覆岩综 合普 氏硬度 >下
Abt a t _ e g e o ' t e a , y i t o s u e l u av y/ t e if e c s o mp r n a tr fc a x se t o d t n a d mii g s c x r r y t ndai . ss meh d i s rd z h n u n e 7 i o t tfc os o o l itn n i o n n n h v n d xt , e l f a e c i d sb o nn u sd n e d ma e ei m n m ig s b i e c a g i e.T e rs l h w a :t e od ro or lt ed g e fn nn u s e c a g rd n h e u t s o t t h r e fc reai e r e o f i g s b i n e d ma eg a e a d 7 s h v i d

采空区积水、积气区调查报告doc

采空区积水、积气区调查报告doc
坐标m 采空区面积m2 备注 X Y H 7 泰山隆安煤矿 风井 先期6万t/a中期15万t/a后 期30万t/a 停产未见排水调查访问生产时顶、帮淋水1.5寸泵排水最大3.6m3/h一般 1.3m3/h最小1m3/h 西 13 长臂式 1985年-2010年 4315280 37514259 1046 原为可 王家里煤矿整合为泰山隆安煤矿现正在重新建井未生产调查访问当地老乡采空区充
用锚杆木棚支护。 原保德县桥头镇煤矿该煤矿始建于1984年1985年建成9万t/a生产 规模矿井。该矿开采8、11、13号煤层2007年在资源整合中由于资源量不足而关闭据 调查该矿11号、13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采空区内有积水。 对采空区积水量估算采用小窑老窑积水 量估算公式 S×H×Kcosa 式中采古空区积水量m3 S采古空区积水面积m2 H采古空 区积水高度m K采古空区积水系数一般取0.25一0.5 a煤层倾角 二、生产矿井及老小 窑 矿区范围内原有代家沟煤矿、可王家里煤矿、桑园村煤矿、河石泰山隆安煤业有
限公司 盘煤矿及桥头镇煤矿、共计5个矿井目前均已整合到泰山隆安煤业有限公司 桥头镇煤矿早已关闭矿区范围外有山西忻州神达能有望田煤业公司和中国神华能源 股份有限公司保德煤矿及现已关闭的冀家沟煤矿、延年煤矿、腰庄乡庙塔煤矿共计5 个矿井。 本次勘探是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勘探矿井整合的原有5座小煤窑在本次 勘探调查期间均已停产关闭。经调查在井田及周边发现有煤窑井口18个包括民采硐 老小窑井口详见生产矿井及老小窑调查统计表。实地观测采煤硐口都位于冲沟一侧
序号 矿山名称 井型 年设计 生产能力万吨 水文情况 掘进方向 现开采煤层 采煤
方法 起始时间 井口坐标m 采空区面积m2 备注 X Y H 1 泰山隆安煤矿 辅平硐 先期6万t/a后期15万t/a 停产未见排水调查访问生产时最大12m3/h一般8m3/h最小 5m3/h 西南 8、11 长臂式 1974年 4313611 37513706 993 原为桑原村煤矿井口整 合为泰山隆安矿辅平硐 2 平硐 废弃民采平硐未见排水 西南 8 4313056 37513853 976 废弃民采平硐 3 平硐 9万t/a 关闭停产未见排水生产时3寸泵排水 西南 8、11、 13 长臂式 1984年-2007年 4312553 37513777 948 原为桥头镇办煤矿忻州武警部队

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协同防控

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协同防控

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协同防控采空区场地是指矿井采空区域,是处于地下的非常特殊的地质环境,其在自然状态下容易发生变形、坍塌等地质灾害。

而西气东输管道是连接西部天然气资源和东部经济中心地带的重要管道,由于其线路经过煤矿采空区,对于管道的安全运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防控对策。

一、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机制(一)采空区场地的矿井回采导致地表下沉,进而引发管道变形破坏采空区场地是指矿井在地下采掘煤炭等矿物资源后,由于煤炭等矿物的抽取导致地下空隙增大,而形成的无法再开采的区域。

在采空区场地中,地表层土体的支撑作用彻底消失,并且地下水的入渗、涌水等作用导致土层内的骨架体系不断松散。

这样的地质环境,容易导致地表沉降,进而引起管道龟裂、变形等管道破坏。

(二)管道变形进一步加剧了破坏,并触发周围土体进一步塌陷与垮塌在采空区场地,管道龟裂、变形等破坏情况会导致地表下的土体产生移动变形,其周围土体会出现跟着变形与移动,进而掩埋或破坏管道的情况。

而当管道变形变形得越严重,管道对土壤的承载能力也会急剧降低,更有可能引发土体的进一步垮塌和塌陷。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管道的破坏情况。

二、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的协同防控方案(一)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全面的勘测、监测和预警建设西气东输管道需要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全面的勘测、监测和预警,了解地质结构、地层岩性、采掘方式、矿井深度、地下水位、地应力等信息。

并且利用遥感技术、断层探测技术、地震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准确地监测采空区域的变形情况和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

(二)管道设计和施工考虑采空区场地变形特点在管道设计中,需要针对采空区场地的特点进行设计。

例如,对于矿井回采产生的沉降影响,可以采取管道环承式设计,增大管道的抗变形能力。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如采用隧道施工、深埋、三向卡管等防护措施,以减少管道变形破坏的发生。

采煤沉陷影响范围确定的研究

采煤沉陷影响范围确定的研究

采煤沉陷影响范围确定的研究王芳【摘要】指出采煤沉陷影响范围的确定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以山西省A村庄为例,对煤矿采空边界进行了确定,并对采煤影响带的高度及宽度进行了计算,从而较全面、准确地确定了采煤沉陷的影响范围.【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3(039)001【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采煤沉陷;采动影响高度;采动影响宽度【作者】王芳【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41 概述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问题,并且随着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沉陷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大,采煤沉陷引起的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矿区广大居民的生产及生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统计,我国每采万吨煤沉陷面积为4亩~5亩,在最近的50年中,采煤沉陷的土地面积约为950万亩,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矿区的生态环境形势也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加强煤炭矿山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为此,通过各种综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开采煤炭资源,同时使地表损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探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开采影响范围则十分必要。

2 采煤沉陷影响范围的定界标准简单地说,采煤沉陷地就是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

我国各地对采煤沉陷地的认同因地表附着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采煤沉陷地的恢复治理也因采煤沉陷破坏土地分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标准。

各地定界采煤沉陷地标准的实质主要是对土地的破坏程度,如是否影响耕作,影响地面建筑物及具体破坏情况等。

在《建筑物、水体、铁路以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十六条中明确规定:确定建筑物保护煤柱的允许地表变形值采用下列数值:倾斜i= ±3 mm/m、曲率k= ±0.2×10-3、水平变形ε=±2 mm/m,要求按地表变形标准确定沉陷损害边界。

山西煤炭采空塌陷区呈扩大趋势 屡见滑坡地陷

山西煤炭采空塌陷区呈扩大趋势 屡见滑坡地陷

然而 ,这~数据还在不 断上升 。长期研究 这~ 问题 的山西省社科 院研 究员李连济说 : “ 只要有煤
炭 开 采行 为 ,就 会 形 成 采 空 区 ,而 且 是 采 多 少 煤 就
会形 成多少立方米 的采 空区 。山西近几年 每年的煤 炭产量在6 亿 吨以上 。因采矿造成 的采空 区及 由此引
最大掣 肘。有关专 家和基层干部认 为 ,资源型地 区
的采 空 塌 陷 区 治 理 亟 须 进 一 步 明 晰 国 家 、地 方 政 府 及 企 业 在 治 理 过 程 中 的 责 任 ,实 行 旨在 “ 治 本 ” 的 系 统性 治理 。
山西省 社科院研究 员李 连济介绍说 ,煤矿采 空 塌 陷区治理首先存在 的问题就是采空 塌陷灾害 引发
郝家寨村 同样 面临这一 问题 。该村村 民郝子书 说 ,以前村 里有 1 9 8 0 亩的耕地 ,现在除 了六 七百亩 地种 核桃树外 ,其他都荒废 了。 “ 耕地裂缝 ,地下
水 上 不 来 根 本 种 不 了 庄 稼 , 即使 是 核 桃 树 也 长 不 高 。”
下 ,满 窑洞都得 拿盆盆罐罐 接着 ,不 知道哪天就 塌
煤 矿开采导致 大量地表 崩塌 、滑坡 、沉降 、裂 缝和 塌 陷 ,同时造 成房屋 、交 通设施 、水利设施大 面积
破坏 。
这样 的情况 在山西众 多产煤地 区普遍存在 。近 年 来 ,因为 煤矿 采 空 ,造 成 的房 屋倒 塌 、地 面 下 陷,致使人畜掉入塌陷深坑 的事情时有发生 。
山西 省 发改 委 2 0 0 8 年 进 行摸 底 调 查 的结 果显
相影 响 ,一 旦发 生 大 的破坏 性地 震 ,后 果不 堪设
想。
示 ,改革 开放 以来 ,山西 累计 生产原煤近百亿 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汾阳市杨家庄镇采空塌陷对榆济输气管道影响研究[摘要]分析了霍西煤田汾孝矿区杨家庄镇采空区对榆济输气管道的不利
影响,通过研究工程区地质及采空区现状,计算出采空区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并对场地适宜性作出合理评价,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字]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表变形值
1工程概况
榆林-濮阳-济南输气管道工程主干线起自陕西省榆林市,自西向东途经陕西省榆阳区、佳县,山西省临县、方山县、离石区、汾阳县、文水县、平遥县、祁县、武乡县、泌县、襄垣县、黎城县、潞城县、平顺县,河南省林县、安阳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山东省的莘县、聊城市、茌平县、禹城县、齐河县,共4省,共8个地市,26个县区。

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输量为30x108m3/a (相当于857.14×104m3/d),整个输气管道主管道平面距离941.63km,支线管道35.07km。

榆林-濮阳段管径为φ711、采用D711,X65钢管、设计输气压力为10MPa;濮阳-济南段管径为φ610、采用D610,X60钢管、设计输气压力为8MPa。

榆济管道线路直接压覆霍西煤田汾孝矿区,线路压覆煤层长度约500m,区段煤层平均埋深270m,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可采煤层山西组煤层厚3.76m、太原组煤层厚8.17m,可采煤层厚度共计11.93m。

霍西煤田汾孝矿区位于汾阳靳家庄村,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

地面出现大量裂缝,地裂缝多呈东西走向,裂缝延伸长度30m~80m,裂缝宽0.1m~0.7m,上下错动0.1m~0.5m,裂缝深0.6m~1.8m;地面塌陷长约310m,宽约120m,影响面积约达80000m2,煤矿采空区问题严重,对输气管道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2煤矿采空区的破坏机理及对线路的影响
煤层大面积开采后,采空区上方岩层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冒落、断裂和弯曲等变形和破坏,影响到地表,形成地表移动盆地,伴随移动盆地形成的同时,地表产生下沉裂缝、倾斜、水平位移等一系列变形现象。

煤矿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采空塌陷直接作用到管道时,地层变形产生的地表移动和塌陷,会导致管道受到拉、压、剪、扭、弯等荷载的作用,从而使管体极易遭受破坏。

采空区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对输气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是地表塌陷和不均匀沉陷引起的垂直变形和水平拉伸,或压缩变形对线路地基和管线的破坏。

油气管道在煤矿采空区敷设,管道附近地表出现下沉、裂缝时,应立即开展调查工作,收集煤矿资料、管道附近地质资料,进行沉陷监测,初步判别采空区沉陷对管道造成的影响。

3工程区煤田地质及采空区现状
3.1地质环境条件
采空塌陷区位于汾阳市杨家庄镇靳家庄村(地理坐标:北纬37°14′36″,东经111°39′06″),国道G307和G20青银高速(汾军高速)之间,距离汾阳市约15km,交通条件好。

采空塌陷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地面高程为875m左右,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平坦,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5°~10°。

采空塌陷区地面呈阶坎状,阶坎高1m~2m,个别5m~10m,平台宽度50m~100m不等。

采空塌陷区主要为旱地,种植玉米、花椒树等经济作物。

采空塌陷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黄土及奥陶系的白云质灰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

第四系黄土覆盖整个采空塌陷区,奥陶系的白云质灰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砂泥岩未出露。

采空塌陷区属山西陆台构造单元,呈南北走向的穹隆地块,由西向东逐渐昂起,并附带局部陷落。

区内断层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

采空塌陷区地震活动性较弱,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汾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地震加速度0.15g。

3.2塌陷基本特征
采空塌陷区位于榆济管线南侧,其最近处离天然气管道15m。

根据皮尺测量,目前沉降塌陷区长约310m,宽约120.6m,中心处在近几年连续沉降深度达到约1.0m,呈现出低洼地貌。

沉降塌陷区中发育众多的地裂缝。

地裂缝多呈东西走向,裂缝延伸长度30m~80m,裂缝宽0.1m~0.7m,上下错动0.1m~0.5m,裂缝深0.6m~1.8m (照片1)。

该段榆济天然气管道管沟处局部亦出现了轻微的沉降,其沿管沟沉降,呈条带状,沉降深度约0.05m,管沟处未出现明显的地裂缝。

管沟沉降主要由黄土湿陷性所引起。

因为黄土以粉粒和亲水弱的矿物为主,具有大孔结构,天然含水量小,具有粘粒的强结合水连结和盐分的胶结连结,在干燥时可以承担一定荷重而变形不大,但浸湿后,土粒连结显著减弱,引起土结构破坏产生湿陷性变形。

采空塌陷区范围及裂缝主要分布范围见图1。

3.3形成机制
矿区上覆第四系黄土,下伏奥陶、寒武系的白云质灰岩和薄层页岩。

该采空塌陷的形成机制如下:
由于煤矿开采,在地下形成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巷道,导致上覆地层应力平衡状态失衡,当上部土体本身自重超过岩体的支撑力时,应力获得释放,在地表形成大量的地裂缝及小型沉降,加之黄土本就具有大孔隙及湿陷性,在自重湿陷性的作用下形成大量沉降,甚至形成落水洞,并逐步发展扩大,形成采空塌陷区。

综上所述,采空塌陷主要是由人类开采煤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并受区内降雨(暴雨或长期降雨)和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4危险性评估与预测
4.1发展趋势
评价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形对输水线路破坏程度,应以地表变形的倾斜、曲率及水平变形值来评价。

霍西煤田汾孝矿区煤层平均埋深270m,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可采煤层山西组煤层厚3.76m、太原组煤层厚8.17m,可采煤层厚度共计11.93m。

可采煤层埋深情况进行采深与采厚比计算,本区煤层开采时,深厚比为22.63。

国内外采矿经验认为:当采深与采厚比小于30时,煤采出一定面积后,会引起岩层移动并波及到地表,其地表沉陷和变形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有明显的不连续特征,地表变形剧烈,煤矿采空区上方常形成较大的裂缝或塌陷坑。

对比经验公式,本矿可采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将影响到地表,全矿区采动影响范围内地表变形较剧烈,将会形成较大的裂缝或塌陷坑。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预测采用下式计算:
将已知量代入上述各式,预测矿区采空区最大下沉值(ηmax)为7.1m,最大倾斜值(imax)为0.065mm/m,最大曲率值(kmax)为±0.00089mm/m2,最大水平移动值(ξmax)为2.13mm,最大水平变形值(εmax)为0.03mm/m。

可见本区段采空区地表变形量为7.1m。

预测随着杨家庄煤矿开发、开采,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对管道线路有较大影响,预测该区段煤矿采空以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其移动速度是由零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值后,又逐渐缩小趋于零。

由于本区无岩移实测资料,因此地表移动的延续时间(T)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提供的下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
T=2.5H0(d)
式中:H0为工作面平均采深(m)
矿区内可采煤层埋深介于200~350m之间,将数据代入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得,矿区内可采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时间为500~875天,即1.4~2.4
年。

依据本式计算的仅是主要变形阶段(初始期和活跃期)影响时间,其残余变形还会延长较长时间,采煤引发的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具有长期灾害效应。

山西境内许多地区地下煤层开采后,经10年左右时间,地面仍在变形开裂,造成附近村庄耕地受损、水源破坏,房屋裂缝、坍塌。

4.2稳定性分析评价
根据该采空塌陷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主导因素综合分析,该采空塌陷区目前稳定性较差,在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塌陷范围极有可能继续扩大,进而危害到榆济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该采空塌陷一旦继续扩大,将威胁到长约300m的榆济天然气管道,将会造成一定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其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可达500万元以上,因此,该采空塌陷的潜在危害程度大。

采空区输气管道场地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不适宜输气管道场地: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地表移动处于活跃阶段的地段;采空区有冒顶可能地段;地表倾斜Tmax大于10mm/m 或地表曲率kmax大于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εmax大于6mm/m的地段。

适宜输气管道地段:已充分采动,无重复开采的老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的中间区;地表变形值不可能高于地表倾斜3mm/m或地表曲率0.2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2mm/m的地段。

5结论
输气管道经过采空塌陷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工程安全性短期内尚难定论。

对位于采空区范围的线路,应掌握采空区地质构造、采空现状、塌陷规律,寻求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并需要施工中长期的试验及施工结束后的观测,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及压力管线的正常使用。

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设立监测点及监测网络,派专人进行日常性地面位移监测,在汛期加强监测;进行地质勘察,并根据勘察资料,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榆济天然气管道进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