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5篇(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5篇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而不断发展,当前油气管道建设成为促进油气发展的关键。
因为我国的油气资源不均匀,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油气管道作为运输油气的主要通道。
本文对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探讨油气运输绵连的问题,并且期望能够完善油气管道的运输建设。
关键词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摘要:管道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是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
具有运量大、不受气候和地面其他因素限制、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随着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速度的增长,管道运输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大力发展管道运输的动因及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一、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中国管道工业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联络线、甬沪宁原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部原油及成品油管道等大型管道工程的建设投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1.油气管网供应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1万千米。
中国已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
原油管道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长江、东北及西北地区为主的原油加工基地的布局,原油管道运输也随之迅速发展。
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东部输油管网;西北各油田内部管网相对完善,外输管道初具规模。
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成品油管输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有骨干输油管道,但尚未形成区域性的成品油管道供应网络。
天然气管道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线等大型管道系统的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
就全国而言,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中南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区域管网主体框架。
管道运输

3.管道运输的发展
4.管道运输的现状
管道运输 (Pipeline transport) 是用 管道运输概述 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 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 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 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 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 组成部分。有时候,气动管 (pneumatic tube) 也可以做到类似 工作,以压缩气体输送固体舱, 而内里装着货物。管道运输石油 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 路运输便宜。大部分管道都是被 其所有者用来运输自有产品。
管道运输分类
运输管道按输送物品的不同分为: 原油管道(运送原油)、
成品油管道(输送煤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 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 固体料浆管道(如输送煤炭料浆)。
储运工程美国 阿拉斯加原油 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
西部原油成品 油管道工程
中石化九昌樟成 品油管道工程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宾夕法 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然而它的进一步发 展则是从20世纪开始的。随着二次大战后石油工业的 发展,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产油国竞 相开始兴建大量石油及油气管道。 20世纪60年代开始,输油管道的发展趋于采用大 管径、长距离,并逐渐建成成品油输送的管网系统。 同时,开始了用管道输送煤浆的尝试。全球的管道运 输承担着很大比例的能源物资运输,包括原油、成品 油、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煤浆等。其完成的运量常 常大大高于人们的想象(如在美国接近于汽车运输的运 量)。 近年来管道运输也被进一步研究用于解决散状物 料、成件货物、集装物料的运输,以及发展容器式管 道输送系统。
物流设施与设备之管道运输设施

物流设施与设备之管道运输设施管道运输设施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能够实现迅速的货物运输。
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如卡车或火车,管道运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从而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其次,管道运输设施也能够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损坏。
货物在管道中运输时,几乎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可以保持原有的品质和数量。
最后,管道运输设施也能够减少运输成本。
一旦建立了管道运输系统,其运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
当然,管道运输设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管道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道运输系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运营和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
其次,管道运输设施也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由于管道系统一旦发生泄漏或损坏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来确保其安全运营。
总的来说,管道运输设施作为物流运输体系的一部分,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们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输货物,减少损耗,降低运输成本。
然而,也需要面对着高成本和严格管理等问题。
随着科技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管道运输设施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运输需求的增长,管道运输设施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品、水资源等领域,管道运输设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能源产业中,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能源运输和分配方式。
在化工产业中,各种液体化学品的管道运输也成为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在物流体系中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管道运输能够更好地应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减少了货物接触外部环境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损失。
其次,管道运输非常适合于大批量、长距离的货物运输。
尤其是对于液态产品和气态产品,通过管道运输方式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运输,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并降低了运输成本。
此外,管道运输还很好地解决了现代城市化背景下交通拥堵和污染的问题,它是环保、高效的一种运输方式。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建议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建议摘要:对我国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进行了评价,根据积累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阐明取得的进步。
分析了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关键词: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对策创新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way was under evalu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data according to the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clarify progress. Analyzes the transportation rapid development brings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hidden security trouble and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transportation of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cheme.Keywords: transpor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1、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不论是交通设施总量、规模,还是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交通的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增幅明显,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也呈现了明显的增长,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
然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和能源管输系统的不完善成为制约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管道建设。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内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一、现状分析1.建设总量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油气储运管道建设数量相对较少,规模较小,尤其是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相对不足。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总长度达到97.5万公里的油气管道,其中天然气管道仅有20.6万公里,占比21.1%。
与国外相比,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规模较小,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2.管道布局不合理我国油气管道的布局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大量的油气管道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管道建设相对较少。
这种不平衡的布局导致很多地区的能源供给存在短缺问题。
同时,很多地区虽然存在一定的储备资源,但由于缺乏管道支持,在能源利用方面受到了限制。
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的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些油气管道的建设存在管理失误、技术缺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破裂、泄露等安全隐患。
对一些老旧的管道,由于长期的利用和管道储存介质影响,管道设施老化、腐蚀、失效等维修和代替工作是当前急需且极为紧急的工作。
二、改善措施1.优化管道布局为了解决能源供应的不平衡问题,需要优化油气管道的布局。
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管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西部地区的油气管道建设。
同时,在西部地区建设的管道应该考虑到东西部地区的联系,尽可能满足两地的能源供应需求。
2.提升管道建设质量为了提升管道建设质量,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加强对管道建设的监管和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
此外,加强对老旧管道的检修、维护和更新建设,对于大修期已到的管道提早采用必须的技术措施,确保管道安全运营。
3.使用新技术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油气管道的安全系数和运输效率,发展新型建设技术和材料是很重要的。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管道运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管道运输行业是一种涉及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运输的重要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均有着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管道运输企业、管道设备生产企业等。
据统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经超过40万公里,其中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拥有了全球最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中国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大国,也有着巨大的管道市场潜力。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与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全网经营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达到160,000公里左右。
管道运输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石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管道运输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二、竞争格局管道运输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竞争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管道运输企业、管道设备生产企业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通常拥有自己的管道网络,可以直接运输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需要通过第三方管道运输企业。
这种自建管道的竞争格局也使得管道运输企业市场份额不够稳定。
此外,国外的管道运输企业也与国内管道运输企业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管道运输企业相对于国际大型管道运输企业在技术和经验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自主研发,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优势。
三、政策法规管道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严格限制。
目前,中国政府对于管道运输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化和监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条例》、《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管道运输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开展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和管道设备的有效运行。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油气资源的储运管道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油气管道被视为能源运输的重要手段,对于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1. 建设规模逐年扩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为满足巨大的能源需求,油气储运管道建设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油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10万公里,且还在不断增加。
油气管道的建设规模之大,也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设施老化和安全隐患由于油气管道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设施已经使用了数十年,面临设施老化和安全隐患。
这些老化和问题设施对油气储运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3. 管道布局不合理一些油气管道的布局也存在问题,存在一定的盲区,影响了我国油气能源的输送效率,也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管道布局的不合理也是当前油气管道建设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
二、改善措施1. 更新老化设施针对设施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首先需要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升级其设施和技术。
对于老化设施,可以采取部分更换、加固或者改造升级的方式,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设施的问题,并在初期解决,以避免发生严重事故。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设施的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包括设施的日常巡检、故障应急处理、事故处理和安全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全面提升油气管道的安全性。
3. 优化管道布局为提升油气储运的效率和安全性,需要优化油气管道的布局,建立科学的管网体系。
通过调整管道的布局,减少盲区和优化输送路线,可以提升油气资源的输送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4. 加强监管和维护除了油气管道建设方面的改善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油气管道的监管和维护。
中国运输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运输结构现状分析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进步,提升了社会和公众对运输的要求,作为现代物流和国民经济发展根基的运输业,到今天,它已发展到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多样运输部门的社会生产部门。
一、我国运输发展现状:(一)铁路运输: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铁路运输是能源、矿类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
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产品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距离较远,使得许多货物的运输距离较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布局逐步趋向合理,铁路货运需求的增长相对趋缓、运输压力有所减轻,一些限制口的运输状况也逐渐好转,从而为铁路充分满足影响国民经济大局的煤炭、粮食等物资的运输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铁路运价偏低,并且承运了大量短途旅客,既挤占了铁路运输能力,又未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也妨碍了铁路旅客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政策及客票价格的调整,相当一部分中、短途客流分流到其它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上,从而使铁路承运长途旅客比能增大,铁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二)公路运输:我国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
根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30万公里,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省级高速公路以及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会继续快速增长,中部交通运输网络将趋于完善。
近些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现已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原因有:一是公路对铁路继续保持在中、短途运输上的分流优势;二是公路运输因高速公路和其它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而在中、长途运输上逐步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公路运输有小批量、快速、“门到门”运输的优势;四是公路运输能衔接其它运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1.引言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
(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
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 万吨,是2005 年的1.5 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
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 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管道总里程天然气管道成品油/原油管道美国77.3 47.9 23.2俄罗斯48.4 30.0 14.5英国46.5 28.8 14日本28.3 23.9 8.5中国 6.91 3.2 3.7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管道建设需求十分巨大。
未来5-10年仍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油气管网将逐步完善,预计2011-2015 年将建设管道总长度约为8万公里以上。
2.1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工,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其中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使我国摆脱资源引进单一海上通道的不利处境,增加了进口资源的安全性,还为中亚资源东流打开了通道。
(2)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从中俄边境的漠河进入我国黑龙境内。
该管道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已于2010 年12 月投产运营。
(3)西南油气进口通道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 万吨/ 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 亿方/ 年。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于2010 年6 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 年投产。
2 .2 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公里,原油管道2.2 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1)原油管道自1958 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油田的相继开发和大中型炼油厂的建成投产,输油管道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原油管道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
主干输油管道主要包括庆铁线及复线、铁大线、铁抚线、铁秦、秦京线、阿独线、西部原油管道、东黄线及复线、东临线及复线、鲁宁线、甬沪宁线及仪长线等。
到2010年,建成原油管道2.2 万公里,原油管输能力5亿吨。
(2)天然气管道我国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投产后管道建设的加速发展,全国性输气管网已基本形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秦沈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榆济线等管道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已建成管道总里程4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3)成品油管道我国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
主干成品油管道包括西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等。
到2010年,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里程2 万公里,管输能力1.9 亿吨/ 年。
2.3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管道建设里程中石油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系统外管道建设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截止2009年末,中国石油拥有的管道总里程达到5.07万公里,占全国的73%以上,其中原油管道1.32万公里,约占全国的70%;天然气管道2.86万公里,约占全国的90%;成品油管道0.89万公里,约占全国的50%。
中石油集团将在“十二五”继续加大油气储运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管道建设总计为5万公里左右。
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在规划相应的长输油气管道,中石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1.4万公里以上,中海油主要集中LNG 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0.8万公里以上。
伴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陕京三线等一批干线管道建成,沿线地方政府对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地逐步成立省级管网公司,区域性、地方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预计未来5 年总规模将达到8000 公里以上。
表2 按投资主体预测2011-2015 年管道建设量(万公里)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地方政府 总计 原油0.6 1.4 0.8 0.8 0.8天然气3 成品油1.4 合计5 2.4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管道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仍然较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在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仍明显落后。
尤其是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很低。
美国有约15万公里的成品油管道,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达到47%(水运23%,公路29%),管道运输是成品油输送的主要方式。
我国成品油管道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欧美,2008年底全国成品油管道里程约为1.3万公里,不到美国的1/10,成品油一次运输的管输比例只有20%,成品油运输仍以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为主。
由于资源产地与市场分布不均衡,造成油品调运不及时和不灵活。
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成品油供应和需求增长较快,管道建设依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国管道运输现状见以下各表。
表3 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 铁路 公路 内河航道 民航航线 油气管道 合计 1978 5.17 89.02 13.6 14.89 0.83 123.51 1980 5.33 88.825 10.85 19.53 0.87 125.405 1990 5.79 102.83 10.92 50.68 1.59 171.80 2000 6.87 140.27 11.93 150.288 2.46 311.82 2004 7.44 187.07 12.33 204.94 3.82 415.6 2007 7.8 196.2 12.35 234.3 5.45 456.08 2008 7.97 200.9 12.3 246.2 5.83 473.2 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 (2009)表4 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发展情况(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 铁路 公路 内河 民航 管道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1978 5.2 100 89.0 100 13.6 100 14.9 100 0.8 100 1980 5.3 102 88.8 99.2 10.9 80 19.5 131 0.9 112.5 1990 5.8 112 102.8 115.5 10.9 80 50.7 340 1.6 200 2000 6.9 132 140.3 157.6 11.9 87.5 150.3 1009 2.5 312.5 2007 7.8 150 196.2 220 12.3 90 234.3 1572 5.4 675 2008 7.97 153 200.9 226 12.3 90 246.2 1652 5.83 728.8 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 (2009)表5 各种运输方式里程构成表(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闵行航道油气管道1978 100 4.19 72.1 11.0 12.1 0.671980 100 4.25 70.8 8.7 15.6 0.691990 100 3.37 59.8 6.4 29.5 0.932000 100 2.2 45.0 3.8 48.2 0.792007 100 1.71 43.0 2.7 51.4 1.22008 100 1.68 42.5 2.6 52.0 1.23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6 各种运输方式全社会货运量(1978~2008年)(单位:万吨)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 248946 110119 85182 43292 103471980 546537 111279 382048 42676 105251990 970602 150681 724040 80094 157502000 178581 122391 187002008 330354 294510 45382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7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1978~2008年)(单位:亿吨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 9828 5345 274 3779 4301980 12024 5716 764 5053 4911990 26199 10622 3358 11592 6272000 44270 13771 6129 23734 6362008 110181 25106 32868 50263 1944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2.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建议加快管道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我国原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和长庆油田周边地区,三个区域孤立运行,互不联通。